第222章 仙人是我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中城市字數:4576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這是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個畫面。

    因爲就在今天,就在這長阪坡,張飛一人一騎,追着五千騎兵瘋狂逃竄。

    不僅僅是因爲張飛的勇猛,也是因爲那突如其來的援軍,讓曹軍以爲敵人有詐,因此才瘋狂逃竄。

    長阪坡前一聲吼,造就了這史無前例,而且極難復刻的場景。

    自從張飛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能夠創造出這般歷史的名場面了。

    張飛兇猛歸兇猛,也不是失了智,僅僅只追出去了一小段,便沒再追逐了。

    等到敵人緩過神來,那他就不是勇猛,而是送死了。

    劉備帶着數萬百姓,竟是毫髮無傷的渡過了長阪坡,這不可謂不奇蹟。

    很快,魏延便和劉備匯合。

    出乎諸葛亮意料的是,那山林之中隱藏着的不是什麼大軍,而是一羣老弱婦孺。

    那所謂的軍隊,實際上也只有九百能夠戰鬥之人,剩下的全部都是濫竽充數。

    魏延也終於說出了自己的來歷。

    他本在南陽落草爲寇,但後來幸逢高人指點,於是便準備南下投靠劉備。

    這高人,自然就是秦天了。

    他們本就是山賊,帶上婦孺一同出發倒也正常。

    本來他們沒多少人,就算帶上所有婦孺,其實也才不過一百多人。

    但由於秦天給他們的賞賜實在是太多,而且質量極高,在這個時代幾乎可謂是價值千金。

    那種雪白的細面,晶瑩的大米,還有如同白雪一般的白砂糖,都是無比貴重。

    魏延於是便有了自己的啓動資金。

    這一路上依靠自己出色的個人能力,加上自己原先的底子,竟是讓他拉扯出來了一批上千人的隊伍。

    他本來打算前來投靠劉備,走到一半卻是聽說了荊州失守,劉備無奈南下逃亡的消息。

    本來投靠劉備就只是他的臨時決定,現在這個消息一出,隊伍瞬間有些離心離德了。

    有人認爲劉備現在都成喪家之犬了,再來投奔他還有什麼意義?

    再說了,就算現在過去能雪中送炭,可那劉備現在成了什麼樣子?他們這點人過去又能做什麼?

    不如趁早打道回府算了。

    實在不行,那不還有曹操呢麼!

    但魏延在聽說劉備帶上百姓一同出發的消息之後,果斷力排衆議,帶着隊伍追上了劉備!

    對待尋常百姓劉備尚且如此仁義,對待他們這些雪中送炭的將士,難道劉備還會不重用嗎?

    魏延打定主意要在這亂世混出頭,遠赴千里前來投奔劉備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他當然不會放棄。

    因此便有了當下這般情況。

    如果不是秦天所贈送的那些精美的食物,只怕魏延也絕對不會有現在這般機會。

    他招人貴精而不貴多,雖然只有九百人,加上婦孺也才不過一千出頭,但這些人是完全忠誠與他的。

    光看他一路前來沒有任何人選擇離開便可得知。

    而這也是他在劉備手下混出頭的資本!

    說到爲什麼要投靠劉備,魏延坦然,這還和諸葛亮有一定的關係。

    “和我有關係?”諸葛亮有些愕然。

    “沒錯。”魏延老實回答道:“當初在南陽城聽聞臥龍先生追隨劉備去了,俺也就有了類似的想法。”

    “只可惜當時俺實在是沒啥本錢,不然肯定也跟着一起走了!”

    魏延憨厚的笑着:“如果不是當初碰見了一個能夠憑空變出吃食的青衣仙人,俺想要追隨臥龍先生,只怕還要好些年呢!”

    說是衝着劉備來的,但歸根結底,魏延還是相信諸葛亮的判斷。

    畢竟諸葛亮在南陽本地的名聲並不小。

    只是魏延當然不會如此蠢笨,說什麼自己就是來投靠諸葛亮的。

    既然以後在劉備手下謀事,那肯定是要說些劉備的好話。

    諸如什麼感慨劉備仁義之類的。

    當然,劉備帶上百姓的決定也是促使魏延堅定不移的追來的原因之一。

    他相信劉備對陌生百姓尚且如此,對自己這些雪中送炭的軍人同樣不會虧待!

    聽到魏延口中的青衣仙人,諸葛亮心頭微微一動。

    “你說那青衣仙人……是不是還帶着一個小女孩,還有一直貓兒?”

    魏延當即大驚:“對對對,正是如此,臥龍先生是如何知道的?”

    諸葛亮瞳孔微縮。

    “可否和我細細說說當日所發生之事?”

    魏延連連點頭。

    當日發生那事情實在玄幻,說出去根本沒人相信。

    如果不是魏延手中有那潔白如雪的白砂糖還有精緻的麪粉大米,只怕沒有人會相信他說的話。

    即便是有這些物證,其他人對魏延的說辭也是將信將疑。

    這世上怎麼可能有憑空變出吃食的仙人?

    只是其他人都無法解釋魏延手中那不似凡人食物的糧食,因此不得不選擇相信罷了。

    諸葛亮聯想到了秦天。

    因爲諸葛亮似乎記得,秦天在和他分別之前,隱約間似乎是提到過自己不想再穿一身白色了,或許會換成一身青衣。

    諸葛亮當時沒什麼感覺,甚至還說可以推薦幾家物美價廉的布料店,秦天當時說不必麻煩。

    現在回想起來,秦天那不似凡人的做派,還有那神神祕祕的童子,以及那極通人性的貓兒。

    這些都讓諸葛亮十分疑惑。

    經過魏延的講述,諸葛亮也終於確定,自己那一見如故的好友,定然不是凡人!

    回想起第一次見到秦天時候的模樣,諸葛亮似乎隱約想起來了什麼。

    在他隱居的後山有一座山洞,山洞裏面放着一尊石質的雕像。

    具體是誰放進去的已經無從考究,那山洞外面還有層層藤蔓盤繞,難以進入。

    只能光線最好之際,從縫隙之中隱約看到山洞之中的模樣。

    諸葛亮感覺那雕像的模樣和民間所供奉的白衣醫仙有幾分相似,便以爲這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民間所供奉的醫仙雕像罷了。

    只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沒人再來祭拜了而已。

    左右不過是一尊雕像,諸葛亮也沒過多的關注。

    他早就將其拋諸腦後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秦天是從山上下來的,而且當日那白龍就是消失在這座山之後。

    而且秦天得樣貌和那雕像也是有幾分相似。

    現在想來,莫非那雕像……就是秦天?

    諸葛亮被自己的猜想所震驚了!

    可那白龍又該如何解釋?

    “軍師,軍師?”

    劉備的叫喊讓諸葛亮回過神來。

    “軍師可是想到什麼了?”劉備小心翼翼的問道。

    “方纔叫喊了軍師許久,軍師都沒有反應,我還以爲軍師怎麼了呢。”

    “剛纔你問那仙人的模樣,莫非軍師……”

    諸葛亮沉默許久,卻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我就說,臥龍先生肯定認識那仙人,不然怎麼會連仙人身邊的童子長什麼樣子都知道!”

    劉備熱切的看着諸葛亮:“軍師,難道當真如此?”

    諸葛亮看了一眼魏延,什麼都沒說,但魏延背後卻是莫名感到一陣涼意。

    魏延打了個噴嚏:“奇怪,莫非是着涼了?怎麼感到有些冷意?”

    諸葛亮點點頭:“不敢欺瞞,亮卻是和那仙人有過……接觸。”

    迎着劉備熱切的目光,諸葛亮斟酌着語句。

    “不知道主公可否記得,當日我隨你一同離開之時,曾經說要和友人告別?”

    劉備疑惑,不知道諸葛亮爲何會忽然提起這件事情。

    “自然是知道的,當日軍師還弄錯了地方。”

    諸葛亮微微搖頭:“並非如此,亮……未曾弄錯地方。”

    “我那友人和文長所說的一樣,身邊帶着一名粉雕玉琢的女童,女童懷中還常常抱着一隻黃色的狸奴。”

    “只是我那友人是一身白衣,並非是一身青衣。”

    諸葛亮沉默片刻,隨即又道:“分別之前,亮似乎聽友人說要換身衣服,不再穿着白衣了!”

    劉備頓時震驚無比:“難道軍師那友人當真有如此變幻莫測之能?”

    諸葛亮一陣苦笑:“亮……實屬不知。”

    “當初和亮相處之時,友人從未表現出什麼神異,只是每每提及天下大勢,友人都十分敏銳,洞若觀火。”

    “此前亮未曾有所疑問,但現在想想……”

    “友人許多言辭,與其說是對天下大勢的判斷,不如說……更像是一種預言。”

    “預言?”

    聽到這種事情,沒有人不會對其感興趣。

    “那仙人當初預言了什麼?”

    諸葛亮有些無奈。

    他總不能直接跟劉備說當初秦天覺得他十分無能,不是拯救天下的人選吧?

    “他當時其實並未預言什麼,只是對天下大勢有了一些分析。”

    諸葛亮看着劉備的目光,知道自己不拿出來點東西,劉備是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了。

    “就好比那曹操,友人當時覺得曹操如今勢大,如果不能在他南下之時阻止他,只怕他很快就要一統天下了!”

    劉備神色恍然:“難道我大漢……沒救了嗎?”

    諸葛亮無奈。

    他就知道自己說出來這些肯定會是這般模樣。

    “並非如此。”

    “當時仙人還曾說,人世間之事無法預知,變數太多,說不定曹操也會如同當初官渡之戰一般,落得和袁紹一樣的下場。”

    劉備的眼神之中再次迸發出一股希望。

    “仙人當真是這般所說?”

    諸葛亮只能硬着頭皮答道:“的確如此。”

    秦天哪說過這種話,只不過是諸葛亮借秦天之口說出來罷了。

    如果不這麼說,只怕劉備會當場喪失希望。

    也不怪劉備情緒如此大起大落。

    畢竟經過了剛纔那生死一線,換做誰的心情現在都不會太好,有如此起伏波動,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諸葛亮心中一嘆。

    “主公不必多慮,亮也僅僅只是猜測,萬一只是巧合也說不定。”

    諸葛亮無奈道:“我與友人相處月餘,友人並未表現出任何神異,或許只是一個巧合也說不定。”

    劉備擺擺手,不再言語。

    他現在只想尋得那仙人,親自問一問,自己的前路又在何方,大漢的前路又在何方?

    經過之前的驚嚇,劉備的身體有些不適,於是便一人休息去了。

    過了長阪坡,很快衆人便和關羽率領的船隊在漢津匯合。

    舟車勞頓,百姓實在是支撐不住了,於是當即便決定在此地駐紮,休息一晚,之後再做決定。

    是夜,諸葛亮的賬內燈火長明。

    其他人可以休息,他不能休息,他還需要思考下一步該如何前進,該去往何處。

    就在他思索之際,賬外卻是有人通報:“軍師,有一青衣男子求見,說是您的友人,不知……”

    諸葛亮忽然眼前一亮,心神震動。

    “快,快快請見!”

    秦天進入軍帳,迎上了諸葛亮那熱切的目光。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是伱!”

    諸葛亮頗爲感慨:“距離上次一別,已經過去了足足一年有餘啊!”

    “不知道秦兄近來可好?”

    再次見到秦天,諸葛亮的心情十分復雜。

    一來是秦天當初的預言全部都應驗了,事實證明,秦天說的一點不錯。

    再來便是諸葛亮不知道現在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秦天。

    聯想到秦天身上的種種神異,以及前幾日那魏延的敘述,諸葛亮現在很難再以平常心和秦天交往了。

    秦天也感到十分有趣。

    卻是沒有想到因爲自己的緣故,竟是導致長阪坡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魏延提前加入了劉備的勢力,劉備在長阪坡也沒被追到丟盔卸甲,更沒有了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的傳說。

    張飛長阪坡前一聲吼倒是還在,只是和原先的歷史也大有不同。

    如今的劉備實力可比原來歷史上要強大太多了,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

    “去了北方一趟,看了看某些故地。”秦天笑道:“不知道軍師如今可順利?”

    “秦兄莫要笑我了。”諸葛亮一聲嘆息。

    “如果順利,也不會是現在這般情況了。”

    秦天啞然失笑:“當日我的說法,可是一一應驗了?”

    “那我今日再問孔明一句,你可後悔?”

    諸葛亮望着秦天,眼神逐漸堅毅起來。

    “亮,不悔!”

    “當今這個世道,需要玄德這般仁義之君!”

    秦天微微搖頭:“看來我不該來詢問你這一句話的!”

    帳中沉默了許久。

    諸葛亮幾次欲言又止,似乎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問出那個問題。

    他不知道秦天的身份,更不知道他有着怎樣的偉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