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至銳之矛,至堅之盾!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中城市字數:4323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昏暗的大帳裏,李斯同趙高立於門前側着身子往裏看。

    晝光從外面照在兩個人身上,長長的影子同昏暗的房混在一處,瞧不清二人的面孔。

    李斯先回了頭過去,心中一片輕快。

    胡亥斬蛟如今尚未歸來,始皇帝必然是見不到任何一個兒子了。如今天象異變,雖告知趙高同天人無關,但心中仍有不安。

    還是速速處理了扶蘇與蒙恬二人才好。

    “丞相好計謀,高佩服之。”趙高拱手,亦是難掩喜悅,

    李斯冷哼一聲,“如今就不必說這些話了,這不正是爾之心,吾不過是說出來罷了。”

    “哈哈哈!”趙高朗聲大笑。

    何止是他的心思,害怕李斯會不同意,看來到底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扶蘇、蒙恬。此二人不僅是胡亥登基的阻礙,更是吾復仇之阻礙也。

    若是扶蘇爲秦二世,又有蒙恬在外守抵江山社稷,這大秦還有誰能動搖?秦或許待衆人待萬世不薄,但待高,卻非如此!

    吾不止要秦亡,而是要衆生皆處於苦難中。

    衆生是沒什麼錯,難道吾就有錯,吾……就改收那些苦難?!

    沒人知道在牢獄中長大是何滋味,高,堂堂男子漢也!卻再也……不是個男人。而從牢獄中出來,亦是父用命換之!

    苦難又如何,衆生不過顛沛流離,能如吾一般悽慘?!

    蒙恬、扶蘇。

    此二人太過驍勇聰慧,乃心腹大患也!如今一把除掉真是大快人心!

    非吾心狠也,只能說此二人命不善,不該生於秦,與吾一樣,不該生於秦!

    “丞相心靈,一眼便中吾之心思。只是吾確實不如丞相慧也!”

    趙高擡手鼓了鼓掌,“此計某甚妙也!”

    “吾,似乎已看到秦二世於皇位之上也!丞相彼時定位輔政大臣!真是恭喜丞相也!”

    李斯意味深長看了趙高一眼,也笑了笑。

    秦二世真要成胡亥了,此子真能將秦延續萬世嗎?想來是夠嗆。

    不過這趙高有些心思,又是胡亥之師也,胡亥只要聽其話,應當有所長進。

    “爾乃少子胡亥之師也,自然是要仰仗爾!”

    “彼此彼此!承讓、承讓!”趙高笑着回。

    二人彈冠相慶,似乎這大秦已經緊握在二人手中也!

    “吾出此心思丞相知曉,那丞相是因何呢?”趙高忽然發問,眼神中帶了一絲狡黠。

    李斯稍稍擡起頭,勾起嘴角。

    同趙高這樣的人打交道就是這樣,對方似乎信不過任何人,或者總想從自己的話裏看能不能摳出旁的心思。倒也有意思,吾喜歡這樣善思之人,尤其還在吾能掌控的範圍內。

    趙高不就是怕吾如今還是想要離開這條賊船嗎?

    呵。

    離不開的,法之秦,才是秦也。公子扶蘇不尚法,更重儒與墨也。

    顯學,什麼是顯學?!

    法助秦立,配得上顯學而字,爲何儒、墨爲顯學?!

    公子扶蘇若爲秦二世,天下或可穩健,法家必要受挫!故,趙高的擔憂都是多餘的,更何況已經溼了鞋,怎麼再上岸?

    “既然已經做了初一,乾脆做十五,將兩人直接弄死,才會讓你我二人安心。吾等所爲之事是一也,吾既知曉爾之心,順之,有何奇怪?”

    趙高大笑,“還是丞相,巧舌如簧!”

    “爲了,還是讓令高安心。”

    “安心,自然安心!有丞相在,如何心不安?”

    趙高面上笑着,心裏早就收起了嘴角。李斯這人心思頗重,否則也不能在始皇帝逐客之際奉上《諫逐客書》,能力也頗深,還好這一次是爲自己所用。只是此人隨時都有反水的可能,還是應小心謹慎。

    “想來始皇帝已撐不了許久,待少子胡亥斬蛟成後,再宣佈胡亥爲秦二世。名正言順,朝中鹹服!”

    李斯遙望越王宮的方向,“便如令高所說,屆時再取了扶蘇和蒙恬的性命!”

    “此二人估計還在想始皇帝陛下爲何博然大怒吧,哈哈哈哈。”趙高自己都沒想到,竟然能高扶蘇一程。只能說這賢明在外的人,終究有個赤誠的心,可皇位之事,哪有什麼赤誠。

    李斯卻嘆了一聲氣,“如此有心性之二人,這般不明不白的死了,心中不知是何感想。”

    “感想?”趙高冷哼一聲,這李斯果真是性情之輩,竟然還爲此二人嘆氣。他們在越王宮被關押的死死的,外面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想必此時一定焦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感想什麼的倒是不知,但最後這段日子在越王宮也不算虧待了他們。”趙高道。

    李斯搖了搖頭,“本處在高高之位,只因一句錯言,一件錯事,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對其二人來說,才是最大的痛心事。君子者,誰甘願死的如此平庸。”

    李斯仄聲,“真是可惜也!”

    趙高並未應聲,可惜?死了才清淨,難不成等着他們有朝一日從牢獄裏出來,將你我二人殺了?

    也不知越王宮的牢房嚴密否,不過就算此二人溜了出來,這衛尉軍可不是他們二人能抵擋的。

    怪不得始皇帝喜歡在衛尉大營中,此處到底是能給人安全感!

    “報!”一秦軍快步走來。

    李斯蹙眉,“如今怎會有急報?”

    趙高卻是大喜,朝着李斯道:“算着時間當是少子胡亥斬蛟成了!”

    李斯面露狐疑。

    趙高又道:“畢竟還有精兵強將在手。”李斯的狐疑並不讓趙高奇怪,別說李斯不信,就連趙高自己都不信胡亥能做成這樣的大事!

    李斯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秦軍跪在地上,“丞相急報!越王宮突現天雷,直劈王宮!越王宮塌陷,扶蘇蒙恬以及徐福,逃了!”

    “什麼?!”李斯心中一緊,果真是不能聽信趙高這廝的話,還什麼少子胡亥斬蛟的喜報,這簡直能將人送走!

    “去了何處?!”趙高追問。他亦是緊繃着一根弦,都怪李斯這廝,還見多識廣的丞相,天雷都將越王宮劈成廢墟了,還在那說打個雷而已!什麼名聲,都是虛妄!

    地上跪着的人尚未來得及回答。

    只聽外面“嘩啦”的腳步聲再次響起,有甲士疾步跑來。

    李斯趙高相視一眼,皆是眉頭緊蹙,不自覺看向門外。

    “報!”又是一聲急報。

    李斯和趙高皆是喘着粗氣,似乎不這提着,下一秒便會昏聵過去!

    “說!”李斯一聲怒斥。

    “報丞相!扶蘇蒙恬二人,帶領親衛衝擊琅琊大營!”

    李斯雙目睜大。

    他下意識地看向趙高,兩人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撼之色。

    蒙恬和扶蘇手下有兵士,大家都知道,也不會有任何人放在心上。

    畢竟,總共也不過甲士百人而已。

    沒想到,蒙恬扶蘇,居然率領這一百甲士,前來衝擊琅琊大營!

    而琅琊大營裏駐紮的,乃是天下第一強軍,衛尉軍!

    這兩人,是瘋了嗎?

    ……

    距離中軍大帳三裏開外,蒙恬正一身鐵甲,端坐在戰馬上。

    此時天上雖然已經不再下雪,然而陰雲並未散去,四周一片昏暗。

    蒙恬的神情冷峻,火光映在他的眼中,明滅不定。

    “上將軍,吾等,現在可要衝進去?公子扶蘇,好像吃緊。”他身後,同樣一身鐵甲的蒙喜低聲開口。

    蒙喜同樣騎在戰馬上,他身後,是足足一百名全身鐵鎧的騎士,就連馬匹都披上了馬鎧。

    秦時之人身高罕見地高,士兵身高普遍在一米七左右,像蒙恬這種家境優渥,而且勇力無雙的名將,身高更是在一米九。

    而秦時馬匹尚且不像後世一般閹割導致退化,河曲馬更是馬中名種,作爲蒙恬以及公子扶蘇的親衛,所騎乘的戰馬更是極爲神駿,肩高普遍在一米五以上。

    這樣高大的騎士,如此高大的戰馬,皆包裹在鎧甲之中,僅僅只是看見,就足以讓人心生寒意。

    而在衆人面前,是五百餘身披木甲或者皮甲,手持弓箭,努力向大營內縱火的輔兵,或者叫奴兵。

    這些人亦是長城軍所部,只不過他們亦算蒙恬和扶蘇的家奴,此刻正由公子扶蘇親自率領。

    這年頭正卒是需要輔兵輔助的,而輔兵不算入兵力之中,兵力僅僅只計算正卒。

    這些人大多數時候,也是作爲正卒的屬下,戰前替正卒揹負鎧甲和輜重,料理馬匹和戰具,戰時爲正卒披甲,乃至隨正卒上戰場,當正卒與敵軍交戰時偷襲對方,乃至砍首級等。

    他們無法衝陣,也不會有人讓他們去衝陣。

    此次突襲琅琊大營,他們發揮的作用就是儘可能替蒙恬等人擾亂大營,牽扯衛尉軍防禦。然而就是這個小小的任務,他們都完成得無比吃力。

    衛尉軍不僅有弓,還有弩!

    兩邊對射之下,奴兵們吃了大虧,慘叫聲沖天響起。

    就連身爲主將的公子扶蘇,也是險象環生。

    聽到蒙喜的問話,蒙恬冷峻地搖搖頭。

    “再等等。”他淡淡地開口,“敵人還不曾亂。”

    “喏。”蒙喜恭敬地點點頭。

    他敬畏地看了蒙恬一眼。

    上將軍蒙恬平日裏極爲和藹,甚至可以說平易近人。

    然而一旦到了戰陣之上,他立刻就化身成爲了那個無敵的上將軍。

    鐵血,冷峻,宛如一把刺出的長槍!

    長槍所指,天下無有而不破!

    蒙喜的目光,回到前方,他在心裏暗暗嘆息了一聲。

    上將軍蒙恬乃是當世最鋒利之矛,然而衛尉軍,卻是天下最強悍的盾!

    畢竟,他們乃是始皇帝親軍,始皇帝無需他們去攻城滅國,只需要他們能夠護衛好自己就好。

    是故,衛尉軍日常軍陣操演,皆是以防禦爲主。

    即使是眼前這座營盤,僅僅只是衛尉軍後軍所在地,戍守的皆是輜重兵,乃是軍中老弱者,面對突襲,依舊法度森嚴,根本無機可趁。

    而且雖然只是一個後軍輜重營地,營中不算奴兵,光是正卒,亦有三千人,其中甲士一千。

    衛尉軍總共十萬大軍,十萬人自然不會全部跟着始皇帝到處亂跑。其中有五萬人一直駐紮在咸陽,拱衛內史郡,由始皇帝的叔父,秦公族宗伯暫代指揮之權。

    剩下的五萬人中,又分別駐守白泥渡,蒙山,沂水,將整個琅琊縣團團圍住,不使任何人擅自進入,威脅到始皇帝。

    再減去琅琊行宮的二千宮衛,以及胡亥領去琅琊臺的五千大軍,琅琊大營所留衛尉軍,總共還有一萬七千餘人。

    一萬七千人亦不會同時呆在大營中,而是嚴格按照軍律,分成大大小小十餘個營盤,其中人數最多的便是始皇帝此時所在的琅琊大營,這裏原本是採石民夫所居住的場所,也只有這裏能夠塞下一萬大軍。

    當然,一萬大軍中的一半,已經被胡亥帶去斬蛟了,現在大營中僅僅只剩下五千大軍而已。

    然而,蒙恬與扶蘇,總共只有甲士百名!

    別說用百名甲士去衝擊五千衛尉軍的大營,便是眼前這個輜重營地,那一千甲士,都比蒙恬扶蘇所率軍卒多十倍!

    甲士,皆是軍中最爲悍勇之士。秦軍不爲普通軍卒製備鐵甲,而是僅僅裝備皮甲。而甲士身上的鐵甲,都是自戰場繳獲而來。

    雖然衛尉軍的重甲乃是軍中所配,然而傳統依然在,非斬將奪旗,乃至蟻附奪城的悍勇之徒,無法成甲士。

    況且,衛尉軍乃是始皇帝親軍,主要任務是防衛,所以人披三層重甲。

    而蒙恬以及扶蘇的親衛都是長城軍出身,長城軍常年在草原上追亡逐北,更需要機動能力,否則無法追上匈奴。故此,蒙恬和其親衛皆只是一層鐵鎧。

    人數不如人,兵甲不如人,而且,自己還是攻方。

    無論從哪點來看,蒙恬此次,都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然而……

    “嘩啦”一聲,蒙喜拔出了自己的長劍。

    他臉上同樣露出一絲鐵血悍勇之色。

    他是蒙恬親衛首領,自小就被蒙恬帶在身邊,又在大漠之南隨蒙恬馳騁,驅殺匈奴多年,亦是百戰餘生。

    雖然不知道上將軍爲何突然將兵鋒指向衛尉軍,指向始皇帝行在,但是……

    上將軍戰旗所指,長城軍必勇往直前!

    縱使面對天下第一強軍,衝擊的是始皇帝的營盤,上將軍說戰……

    那便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