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朕非不信,而是不能信!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中城市字數:4636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始皇帝只覺得自己肺部又是一陣刺痛,剛剛被藥渣壓下去的火氣再次升騰而起。

    他不由得咳嗽了兩聲,心中滿是悲涼。

    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曾經雄心勃勃地想要護佑大秦萬世。

    然而一朝夢醒後,他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

    那便是紅顏易老,英雄遲暮!

    自己終究還是無法長久地活下去,現在已經老了,快死了!

    必須要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此次讓胡亥去琅琊臺斬蛟,本身就是爲了替胡亥繼位鋪平道路。

    斬蛟自然能夠爲胡亥帶來巨大的威望,而藉此機會掌控衛尉軍,又能夠爲胡亥提供足夠的武力。

    再加上李斯,趙高等人的支持,胡亥即位二世,已經是水到渠成之事。

    然而,儘管已經做了心理準備,胡亥不肖之程度,依然超過了始皇帝的想象。

    居然能夠在琅琊臺迷途!

    爾那張人皮下,藏着的可是豬犬乎?

    始皇帝只覺得自己不僅肺部火辣辣地痛,就連太陽穴都開始猛跳!

    他好不容易才按捺住心頭的翻涌,沙啞地開口:“其中可有隱情?”

    雖然知道胡亥是個蠢貨,但是始皇帝不信胡亥居然能夠蠢貨到如此地步!

    縱使他蠢貨到真如豬犬的地步,琅琊臺旁尚有李斯趙高在!

    “奴聽聞,”內侍頭也不敢擡,小心地開口,“琅琊臺頂的妖邪,乃是一條惡蛟!”

    “惡蛟可行雲,故琅琊臺此時爲大霧所籠罩,可見唯有身前一丈!”

    “且,”他繼續說道,“少子開明,登臺前便言自己不懂軍事,此次斬蛟事,以衛尉軍騎都尉李超爲令!”

    “惡蛟?真有蛟龍?”始皇帝目光一動。

    “奴不曾親眼得見,”內侍喏喏開口,“然廷尉斯與中車府令亦如此說。”

    始皇帝默然,臉上罕見地掠過一絲驚訝之色。

    先前扶蘇和蒙恬說有天人,他不信。琅琊縣報有神仙點化白蛇爲蛟,布雨救萬民,他亦不信。

    然而這次是李斯和趙高如此說,他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難道這世間真有蛟龍之屬?

    那麼神仙是不是真的存在?

    自方士欺瞞之事敗露以來,始皇帝早就將所有敢言神仙事者皆視爲準備欺瞞於自己。

    然而此時此刻,他卻突然發現,扶蘇蒙恬,或許並沒有欺騙自己。

    因爲李斯和趙高先前乃是神仙事最強力的反對者,連此二人現在都如此說,這說明蛟龍之事恐怕是真的!

    蛟龍爲真,而且它能行雲,那豈不是說古書上所言亦真?

    海中有仙山,仙山上有神仙,神仙有不死之藥?

    始皇帝只覺得自己心口瞬間燥熱起來,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內侍:“可曾聽聞琅琊臺上有異人,抑或異象?”

    “奴不知,然奴於琅琊臺下,曾聽見衛尉軍軍卒在山道上大聲叫嚷……”

    內侍整個身子都微微有些顫抖,不敢繼續說下去。

    “如何?”始皇帝一聲冷喝。

    內侍整個身子一震,這才繼續開口:“他們在叫嚷什麼,天有二日!”

    “嘩啦”一聲,始皇帝整個身子都是陡然一晃,不小心一腳踩到了香案上,直接把香案上的竹簡等物踩得一陣凌亂。

    然而此時他恍若未覺,目光驚駭。

    天有二日!

    他身爲始皇帝,雖然少時不肖,然而自即位後,開始奮發,自然知道所謂二日爭出代表什麼。

    此爲天下大亂之兆!

    ……

    靜室中,始皇帝坐在軟榻上。

    內侍已經下去了,整個靜室裏,又只剩下了始皇帝一人。

    直到此時,他臉上的驚駭之色依舊不曾消退。

    他先前聽到琅琊臺上真有蛟時,還忍不住有些驚喜,有些激動。

    畢竟長生,亦是始皇帝之執念。

    然而,內侍一句“天有二日”,徹底澆滅了始皇帝心中的熱情。

    天有二日,意味着爭位之事起,天下必然大亂。

    而始皇帝之所以想要長生,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想要大秦萬年,天下無戰!

    之所以選胡亥而廢扶蘇,亦是這個原因。

    扶蘇素有賢名,天下人皆知其仁善。

    而胡亥不肖,而且他是否真能不肖而肖,始皇帝亦有懷疑。

    但是在始皇帝看來,一個不肖之秦二世,尚且能期盼秦三世。

    而一個極肖卻身負羋姓血脈之秦二世,恐怕他越是肖,便越會變成楚一世!

    自華陽夫人薨,她兩個兄弟一死一叛,朝堂上的楚人勢力爲之一清。

    然而始皇帝卻知道,這僅僅只是表象。

    大秦一統六國,有兩個繞不過去的女功臣,一位是羋月,另外一位便是華陽夫人。

    若無羋八子,便無強秦之崛起。若無華陽夫人庇護教導,便無始皇帝!

    羋八子乃是秦昭襄王之母,自秦昭襄王元年開始以宣太後之身份主政,至去世前一年還政於已經即位四十一年之秦昭襄王,總計主政四十一年。

    僅僅過了十四年之後,秦昭襄王薨,秦孝文王繼位三日即薨,另外一位楚國太后華陽夫人便再次主政。

    這意味着,自秦昭襄王元年起,至秦王政,亦即始皇帝十三年,始皇帝親政,總共七十二年間,有五十六年時間,秦國是在兩位楚太后的統治之下!

    秦宮之中,楚人的勢力龐大到,始皇帝親政之初,誅殺嫪毐,清除呂不韋,都必須依靠楚人的勢力!

    華陽夫人薨,這些楚人失去了庇護者。楚國被滅,楚人失去了自己的母國。

    但是他們並沒有死去,他們只是潛伏在朝堂中,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而他們的希望,便是寄託在扶蘇的身上!

    爲何秦以法家立國,講究嚴刑峻法,偏偏扶蘇卻以仁善之名傳遍天下?

    因爲他學的並不是法家,甚至都不是儒家。

    這年頭儒家弟子尚配劍,連孔子當年都有怒誅少正卯之事,便可知儒家從來不是依靠嘴巴上說服別人。

    扶蘇言自己學的是儒家,然而實際上,他學的乃是老莊之道!

    老莊之道,乃是楚國國學!

    只有清靜無爲,方能鑄就扶蘇仁善之名!

    扶蘇是秦宮博士教導出來的,楚人能夠插手始皇帝長子教育,將老莊之道不爲人知地夾雜在秦宮博士的教導中,其勢力之大,可見一斑。

    而且,既然學的是清靜無爲,以仁善爲本,若是楚地有人反秦,扶蘇當如何?

    齊地有人反秦,扶蘇又如何?

    天下皆反秦,扶蘇又如何?

    他可有天下人反秦,便殺盡天下人之魄力?

    是故,若是扶蘇爲秦二世,不是大秦被篡爲大楚,便是天下重新大亂!

    扶蘇越是賢,越是仁善,便越會如此!

    他只知,天下戰亂已久,民需休養生息。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始皇帝卻知,天下一統方纔九年不到,九年時間,尚不足以讓天下人忘記他們的故國!

    若要休養生息,必須要在當代人盡皆老死,天下人皆生而爲秦人之後!

    至少要行威權三十年!

    始皇帝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胡亥身上,只能希望胡亥能夠不肖而肖!

    至於神仙靈蛟之事……

    始皇帝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意。

    “吾兒扶蘇,不是狼子野心之輩!”他輕輕地開口。

    “他不曾欺瞞於朕,相反,縱使朕以威權迫之,他亦不改其志,猶欲爲朕尋找神仙,求取不死之藥!”

    或許是因爲身體已經極度衰弱,同時覺得自己將死,始皇帝心中難得柔軟。

    世人皆言始皇帝不喜扶蘇,連扶蘇自己亦如此想。

    然而天下又豈有不愛兒子的父親?

    始皇帝從未不喜過扶蘇,他只是每次見到扶蘇之時,都警惕扶蘇身後那隱藏的楚國惡靈!

    一個奮而勇毅,賢而仁善的長子,始皇帝亦視其爲驕傲!

    只可惜……

    “朕爲始皇帝!”

    “創開天闢地之功績,建萬世之基的始皇帝!”

    “朕不僅僅只是扶蘇之父,亦是天下人之君父!”

    “吾兒扶蘇雖既賢且孝,卻不知,此時天下亂象已現!當此時,身爲君父,自當一言九鼎,以安天下之心!”

    “既然已令天下殺盡方士之屬,那便只能進行到底!”

    “不能爲朕所用之方士,亦爲妖邪!”

    “世界哪怕真有方士又能如何?朕令已出,萬難收回!”

    “非朕不信,而是,朕不能信!”

    秦始皇目視遠方,似是能俯瞰遼闊江山。

    “大秦疆域之內,朕信則有,不信則無!!!”

    秦始皇目光冷然,時值暮年,眼見自己壽元無多,又見江山易倒,還未穩定之際,已然徹底不信方士之流。

    即使是真有方士,亦應在大秦部下!

    “來人!”他陡然發出一聲厲吼。

    “傳朕喻令,神仙靈蛟之說,盡皆虛妄!”

    “令胡亥不可動搖,速速斬之!”

    “傳令羯,命其帶衛尉軍返行宮,隨朕出行!”

    “朕要親至琅琊臺,看吾大秦鐵血悍卒,爲天下斬妖!”

    ……

    當衛尉羯奉始皇帝命令飛速趕往琅琊行宮,準備護衛始皇帝出行時,琅琊臺東側,徐福正在攀爬。

    琅琊臺三面濱海,僅有西北側與陸地相連,徐福所在的東側則是一處懸崖。

    懸崖頗高,足足有十幾丈,爬上去便到了第一層山道之所在。

    而且懸崖甚是陡峭,雖然不至於猿猴難登,但是懸崖上多大石,這些大石在不知道多少年的海浪沖刷下,已然變得光滑無比,根本無處下手。

    然而徐福卻爬得很輕鬆。

    越是攀爬,他心中的驚異就越盛,心中的喜意同樣越盛。

    他今年已然四十有一,在秦時,三十多歲便死的比比皆是,四十餘已然算是暮年。

    而徐福於海上漂泊數月,更是耗盡了身體僅存的元氣,他縱使不在螃蟹島上餓死,亦最多只有兩三年好活了。

    然而此時此刻,他全身都充滿活力,竟然似是回到了少年時!

    不,不僅僅只是回到少年。縱使是少年時,亦不可能如此輕靈!

    徐福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心口,似有一團清涼且生機勃勃的氣,這團氣讓他有種時刻會要乘風歸去的感覺。似乎自己此時若從崖上跳下,亦不會摔死,而是會直接飛走。

    當然,他自己都知道這是錯覺,證據便是額頭上多出來的一個大包,此時尚且還在向外滲血。

    這是他剛剛攀爬的時候忍不住跳下去時摔的,還好當時爬得並不高。

    “吾先前夢中所聞,必是神仙授法無疑!否則斷無如此神異!”

    他此時滿心的驚喜,又有一絲遺憾。

    “只可惜當時吾已然昏厥,無福得見仙顏!”

    “不知按照神仙的交代,去琅琊臺上念一句口訣會發生什麼?”

    他一邊攀爬,一邊情不自禁地想。

    十幾丈的懸崖片刻便爬了上去,徐福小心翼翼地爬上第一層山道。

    入眼所及,便是厚重的霧氣,頭頂響徹戰車車輪碾過山石的聲音,徐福微微一楞。

    明明戰車的聲音就在頭頂,他卻覺得自己竟然無法分辨戰車到底在哪個位置。

    眼前這道霧氣,似乎有點古怪!

    “此處,已然算是琅琊臺上了吧?”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

    他不知道這道霧氣到底從何而來,亦不知道自己心中警兆到底是爲何,但是他有一種感覺。

    自己若是還想着在琅琊臺上隨意亂走,恐怕會有迷途之憂!

    明明他對琅琊臺已經極爲熟悉,但是他就是有這種匪夷所思的感覺。

    “罷了,就在此處吧。”他站定在霧氣中,閉上了雙眼。

    幾行篆字好似與生俱來,生而知之,陡然在他心頭浮現,他一字一句地念了出來。

    “雲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或沉或浮。”

    一句念出,有光芒自他胸口那塊“尋仙使”的玉牌上亮起,毫光閃耀間,徐福身前的霧氣開始翻涌起來。

    閉着眼睛的徐福絲毫不知道自己身前的異狀,他此時全副心神都沉靜在那幾行篆字中。

    “五方徘徊,一丈之餘。天真皇人,按筆乃書。”

    翻涌有如混沌的霧氣陡然分開,徐福身前一丈處陡然出現一副奇景,一半霧氣朦朧,一半清澈。

    “天地洞章,山川靈籙。”

    霧氣陡然凝滯,然後呼嘯着散開,有風雷聲自琅琊臺四周傳來,竟似是爲徐福之聲而和。

    “混元乃始,一氣化清。”

    整座琅琊臺似乎都開始震動,山道上震天的兵車聲悄然隱去,天地之間只剩下了徐福的聲音。

    而徐福此時亦已經進入到了一種極爲玄妙的境界中,那幾行篆字似是漩渦一般,直接把他的心神吞噬了進去。

    他此時已經認不出腦海中那一行篆字,但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又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所謂字字入心,卻不入眼!

    他陡然發出一聲厲喝。

    “日月星辰,聽吾號令!”

    “混元一氣陣,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