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琅琊在人間,引九天神雷褪凡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雨中城市字數:3294更新時間:24/06/27 00:04:43
    方纔大家都在忙着找白蛇,無人去關心少端那邊發生了什麼,除了一名鄉老偶然見了一眼,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有此人來過。

    而縱使那名鄉老見到所謂的異人,亦不曾留心。

    不過這並不重要,大家不曾見到異人,但是白蛇大家都很熟悉。

    廷尉斯之說,大家都知道,而且正是少端告知。

    按照廷尉斯所說,天下凡白色之獸,皆是冒上天正色,需誅之,否則爲上天不喜。

    廷尉斯乃是九卿,這年頭大家尚且遵循非賢達者不可爲官的樸素思想,能夠官至九卿,自然是大大的賢人。

    如此賢人所言之事,難道會有錯?

    就算廷尉斯言錯,這條白蛇並非妖邪,而是瑞獸。

    如此小的一條瑞獸,長不過一臂,又能如何?

    捉這條白蛇時,有個侄子被白蛇咬了一口。而此時那名稚子正戴着面具在扮山鬼跳儺舞,跳得正開心。

    這說明,這條白蛇甚至連毒性都不曾有,就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蛇。

    皆言瑞獸身具天賦神通,天下可有一口連稚子都咬不死之瑞獸?

    便是有,一隻連稚子都咬不死的瑞獸,豈有行雲布雨之能?

    “少端,”人羣中有一鄉老鄭重地一拱手,正色開口,“爾言方纔有神仙來此,又言,那條白蛇乃是瑞獸。”

    “然此時天上便連一片雲都沒有,吾等更是連一絲水氣都不曾聞到。”

    “如此,神仙何在?瑞獸又何在?”

    此鄉老乃是琅琊相氏之人,家中頗有資財,學識過人,爲琅琊縣鄉老之首。聽聞他的話,其他鄉老下意識地點點頭。

    住在海邊之人,多少都會看天氣,尤其是琅琊郡之雨皆是來自大海,每到要下雨之前,必有腥鹹水氣。

    然而此時別說腥鹹水氣了,連風都沒有。以大家的經驗判斷,至少三天之內,絕對不會有雨。

    而少端亦是一楞。

    他此時的全部希望已經都放在了神仙的身上。

    無他,官府不仁,而上天罪之。

    恐怕,只有神仙能救矣!

    然而,天上依然沒有半片雲彩,之前那條白蛇亦不見蹤跡。

    至於那位疑似神仙,更是鴻飛冥冥,不知所蹤。

    難道,真是自己猜錯了?

    他情不自禁地看向東海方向,方纔那條白蛇便是從這個方向消失,只是目光剛剛轉過去的瞬間,他就陡然愣住。

    而相氏鄉老則是輕嘆了一聲,勸道:“少端,吾等還是繼續祈雨吧。”

    “若是因爲缺少犧牲,上天無所動,”他眼中陡然涌出一抹渾濁的水霧,“吾便以身投火,充做犧牲又如何?”

    “某亦願意爲人祭!”

    “吾願隨相老投火!”鄉老們個個踊躍。

    人祭,乃是上古時最殘忍,同時也是最莊嚴之祭禮,商時盛行,而周時終結。此祭乃是祭奠祖神,以自身之血肉爲祖神所享,以求祖神垂憐,護佑苗裔,此即爲犧牲之原意。

    羣情洶涌,唯獨少端一言不發。

    “少端?”相氏鄉老看出異色,輕輕叫了一聲。

    這一聲喚醒了少端,他陡然發出一聲大吼。

    “仙山現矣!”

    “快快隨吾,一同去拜請神仙,救吾等於水火!”

    所有鄉民盡皆一愣。

    仙山?

    琅琊海外有仙山之事,古已有傳。

    然而,自周平王,亦即東周以來,再無人得見。

    雖然琅琊縣人之前亦言之鑿鑿,然而內心頗有懷疑。

    所有人狐疑地回頭,看向東海方向,下一刻,所有人盡皆楞在原地。

    只見有一飄渺青山,正凌空浮於天空之上。其上亭臺樓閣,歷歷可見,又有如黃金所築之宮殿者,似與天齊。

    且與傳說中仙山遠在天邊不同,衆人眼前之仙山,竟是觸手可及!

    “果真是仙山!”

    “吾等快去求於仙人!”

    “此仙山似是在琅琊臺上!”

    鄉民們皆很興奮,琅玡臺自古便是神靈之地,相傳乃是神人所築。

    而現在仙山現世,底部與琅琊臺相連,可見古人之言非虛也。

    唯有一事。琅琊臺既是神靈之地,乃諸侯祭拜四時之神所在,非大夫者,上去縱使不遭天譴,亦觸犯秦律。

    衆人皆有些惴惴。

    “顧不得了!”而少端此時已經將一切都拋諸腦後,他當先提起自己的袍踞下襬,跑了兩步,又嫌自己大袖礙事,直接“刺啦”兩聲,把袖子扯掉。

    其他鄉民如夢初醒。

    無需少端再行催促,鄉民們飛快地跟上光着兩條手臂的少端,向着琅琊臺奔行而去。

    仙山已經是琅琊縣最後的希望之所在,若是錯過這次機會,不知能有多少人熬到明年秋收!

    正如少端之前所言。

    唯有神仙,能救吾等矣!

    ……

    琅琊大勢欲起,凡人求雨,始皇蒞臨,還有扶蘇等人奔赴而來。

    而那琅琊臺下,東海之濱,石灘之上,卻無此顧忌。

    化蛟仍然在繼續。

    白蛇身上此時已經滿是龜裂,整個身體似乎都大了一圈都不只,身上的鱗片此時已然被撐得極薄,卻始終無法徹底脫去這身舊皮。

    而白蛇的頭顱此時亦已經低下,似乎是連擡頭的動作都沒有了。從它不斷顫抖的身體來看,此時的白蛇極爲痛苦。

    秦天負手站在白蛇身前,神色平淡,並不以白蛇之痛苦爲甚。

    修行乃是奪天地造化於己身,化形亦是如此。

    天下本無唾手可得之成功,若是連這點疼痛都經受不了,化了蛟又如何?

    “啪”的一聲輕響,又是一塊蛇皮自白蛇頭上崩裂,新生之鱗瑩白如玉,又有金鐵之光輝。

    兩個小小的凸起在白蛇的頭上出現,此乃是蛟龍之標誌。

    蛟龍之屬,有角,有足!

    只是此時白蛇化形尚未完成,且它尚且爲一條幼蛇,縱使化蛟,亦是幼蛟,角尚未長出來而已。

    砰!

    隨着一聲輕響,一枚蛇鱗炸裂,無見鮮血,卻有微弱光芒迸發,將幼蛇給籠罩。

    “嗷!”

    白蛇慘叫出聲,似乎化蛟的過程並不好受,秦天在一旁凝視,不爲所動。

    然在心底,秦天亦是不知結果如何,因爲這是他頭一次點化靈獸,是否能成,要看它自身的造化。

    所謂有教無類,點化同樣如此。

    但想從溼生卵化之畜生,成爲天地間的靈獸,則要度過兩次劫難。

    一爲化形之劫,而爲天地雷劫。

    如今,白蛇身上的鱗片層層崩碎,便是不破不立之道。

    “此時不化蛟,爾更待何時?”

    秦天一聲低喝,隨手掐出一道法訣,蘊含天地至理,乃他自身研創,別無他用,唯有靜氣凝神、固源塑我。

    隨着白蛇一聲清鳴,有馨香之氣瀰漫開來,它身上的鱗片盡皆脫落,化作點點金光,如金花亂墜,流光溢彩。

    最後,這異象化成一個繭,只不消片刻,白蛇便從其中孵化而出,雖然依舊幼小,但卻神采奕奕。

    與此同時,有非凡威壓散開,百丈內鳥獸昆蟲盡皆原地呆滯,瑟瑟而不敢輕動,似有臣服之意。

    至此,白蛇完成了他第一次劫難,成功褪去了溼生卵化之身,半隻腳踏入了靈獸範疇。

    “這小蛇,竟有如此天賦?”

    秦天看着此刻初步化蛟成功的小蛇,有些驚訝。

    當初與它有緣,且看它靈性,故此才有了點化的想法。

    如今看來選擇沒有錯,這小蛇天賦十分驚人,初一褪去蛇身,還不曾渡劫,沒有接受天道灌頂,法則洗禮,竟已憑自己便誕生靈獸威壓,這可了不得。

    “如此,爾可爲我坐騎!”

    秦天滿意點頭,略有自得。

    “嗷嗚!”

    清亮的嘯聲從幼蛟口中響起,其中似是喜悅,又有自在,還有幾分眷戀。

    它目光頗爲靈動,歡快地繞着秦天轉了兩圈,剛剛長出的爪子,在礁石上留下淺淺的痕跡。

    發泄完心中之感激之後,幼蛟突然以龍盤之姿,據於礁石之上,頭顱高高昂起,小小的嘴巴陡然張開,再次發出一聲清嘯。

    “嗷嗚!”

    下一刻,籠罩在海面上的霧氣陡然翻涌起來,原本懸浮於天上的仙山搖晃了幾下,驟然消失不見!

    無盡霧氣此時似乎受到某些指引一般,飛速向着幼蛟聚集而來!

    乳白色的霧氣此時已經在空中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漩渦,而漩渦的中心,便是幼蛟的口中。無盡的霧氣向着幼蛟之口奔涌而去,天地之間肉眼可見地變得清澈。

    秦天再次微微有些讚歎。

    “着實不錯!”

    如此幼小的一條幼蛟,體長不過兩丈餘,剛剛開啓靈智,連半點所謂的道行都沒有,卻依然有如此驚人之天賦!

    蛟能行雲,而雲者,本就爲霧氣也。

    方纔秦天點化白蛇,海上浪涌,霧氣瀰漫怕不下數裏,卻被白蛇所化幼蛟一口吞之!

    單論此行雲之術,已經不下於剛入無始境界之秦天!

    不愧是天道之下,第二階之生物!

    不過……

    秦天擡起頭,只見天空已經開始變得微微昏暗,此是天劫將至之兆。

    而幼蛟天賦如此驚人,恐怕此次天劫之威力,亦不容小覷!

    但這是化爲靈獸的必經之路,成則褪去凡胎,敗則打回原形亦或飛灰堙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