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千人拜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月下果子酒字數:2226更新時間:24/06/27 00:03:00
    茶館,布衣男人端起碗,飲了一大口,見周邊都是翻着書冊,翕動嘴脣的,他敲了敲碗,揚聲道:

    “先別學了,河西兩岸修橋一事,你們可聽說了?”

    被男子打斷,衆人眉頭蹙了蹙,但聽他提的是修橋一事,大家夥放下了書冊。

    “聽是聽說了,但不好修吧,河寬少說七十丈呢。”一人帶着些懷疑。

    “王上和許刺史、匠師日夜討論,圖紙已經畫出來了。”錦袍青年神情倨傲,微擡下巴道。

    “還真要建啊!”衆人呼吸急促,不少人站了起來,滿臉激動。

    “看來假不了。”

    “可庫房不是緊張?”

    “你昨兒藏哪去了?居然連裘家、潘家捐銀的事都不知道。”

    “捐銀?快細說說。”

    茶館聲音雜亂起來,一羣人交換着信息,說的唾沫橫飛。

    “我娘的腿好的差不多,可以料理自己了,這次修橋,我必須去搭把手。”一漢子粗聲道。

    “說的誰沒點力氣似的,要盯着點監工,被他瞧見,一準記錄進冊子,王上不願虧着咱們,可咱們不能光讓他辛勞。

    做人得講良心,秦州是大家夥共同的家,誰給自家幹活,還要工錢的?”

    “話是如此,但不能強迫別人,萬一就指着這錢養活一大家子呢?”

    “我反正不要錢,婆娘日日給王上的長生牌位供香,這錢拿回去,她非拿長竹竿敲我,家門都不用進。”

    “你這還算好的,我爹天天去廟裏求王上長命百歲,要不夠,拿他的命補,再不夠,就拿我的。”一青年連連嘆氣,但面上無任何不滿。

    “才百歲,你是不是瞧不起我們,秦州數十萬人,誰會捨不得壽命?”

    茶館氣氛高漲,爭了起來。

    “什麼,五年?去去去,我出十年。”

    “十年算什麼,我二十年!”

    “才二十年?老子把命給王上!”

    一羣人說的臉紅脖子粗,恨不得立馬簽上大名,讓承諾生效,角落裏,一三十來歲、模樣普通的男子悄然離開。

    回到住處,他把養在籠子裏的鴿子抓了出來,將紙條塞進鴿腿上的信筒裏,他往上一拋。

    看鴿子飛遠了,男子將屋裏屋外的痕跡消除,換了住處。

    短短半天,會寧縣上到老人,下到孩童,都知道河西兩岸要建橋。

    不少人買了鞭炮,噼啪聲直到夜幕籠罩大地才停止。

    裘家,裘管面色冷沉,“我們前腳出秦王府,後腳河西兩岸建橋的事就傳遍會寧縣,如今百姓都贊裘家宅心仁厚,楊束這是逼我們拿錢呢。”

    “好個奸詐的小子!”裘管咬字。

    “爺爺,可要暫離秦州?”裘川安看着裘管,詢問道。

    “事情已經沸騰了,這會走,裘家幾輩積攢的名聲,將毀於一旦。”

    裘管重重放下茶杯,他竟讓個小兒拿捏了!

    “往外放話,裘家百年來,救濟百姓,供養士子,並無多少錢財,但囊中雖艱難,仍願傾盡所有。”

    裘管靠着椅手,眼底譏誚,“要錢是吧?就給他一萬兩。”

    “倒看看他怎麼建起這座橋!”

    裘川安點頭,立馬去辦。

    “王上,裘家、殷家行動了。”牌九貼在楊束耳邊,將情況說了說。

    楊束倒掛在樹上,雙手抱胸,聽完牌九的話,身體前後蕩了起來,“希望他們到時候不會搶着加錢。”

    楊束沒阻攔,由着事情不斷發酵。

    第三天,許靖州領着近千百姓挨家拜謝。

    第一站是裘家。

    “族長大義,秦州上下定感念您的恩德。”許靖州深深作揖,他身後的百姓不約而同的跪下,道謝聲直衝雲霄。

    裘管擠出笑,許靖州搞出這麼大的陣仗,一萬兩是不夠了。

    “爺爺?”

    人走後,裘川安眼裏帶着請示。

    近千百姓拜謝,若只一萬兩,裘家必要落個吝嗇的名聲。

    “加九萬。”裘管腮幫子繃的緊緊的,他心裏不快,並不願多給。

    其餘幾家,也都暗地裏罵楊束無恥,哪有這般逼人捐錢的!

    “王上,裘家拿了十萬兩,其他人八萬,殷家只五萬。”牌九進書房,等楊束停下手上的動作,開口道。

    “不錯,加起來幾十萬了。”

    楊束活動了下肩背,站起身,“走,帶你去蹭頓刺史家的飯。”

    一直到楊束吃完了,和許月瑤聊完星星,聊月亮,許靖州才回來。

    “王上,你怎麼這麼清閒?”許靖州掃視楊束,近幾日,他幾乎天天跑他家來,吃他的就算了,還帶拿的!

    “哪裏清閒了,你問牌九,我每天是不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來刺史府,那都是瘋狂擠壓的時間。”

    “王上,臣很動容,但臣更關心您的身體,閒了還是多歇歇,臣府上沒好東西。”許靖州幽幽道。

    “瞧你,就愛跟我客氣,刺史爲了百姓,殆精竭力,不辭勞苦,我能不多慰問?”

    楊束起身,目光深情的看着許靖州。

    不遠處,牌九默默移開眼,爲了同許靖州親近,王上是真豁的出去。

    但肱骨之臣,也確實要這樣對待,讓他們的心貼近自己。

    王上幾乎全方面絕了許靖州其他心思。

    就算哪天觀念不合,看在多年情誼和許月瑤的面上,許靖州也會幫王上收拾爛攤子,全力支持他。

    柱子不被挖,上頭即便腐朽了,也不會轟的一下垮臺。

    “月瑤,時辰不早了,回屋睡吧。”許靖州對許月瑤道,當着她的面,實在不好嗆楊束。

    許月瑤看了眼兩人,接觸到楊束求救的眼神,她抿脣笑,款步走了。

    君與臣,大哥不會失了分寸。

    她站在中間,兩人因顧及她,反而不好說話。

    “親妹子就是親妹子,比不得啊。”楊束看着許月瑤離開的方向,感嘆出聲。

    許靖州斜他,“九總管平日真是不容易。”

    楊束挑眉,“何出此言?”

    “每日需面對一個佔了便宜,還說酸話的。”許靖州在石凳上坐下。

    小廝端來溫在鍋中的飯菜,放上石桌,擺放好碗筷,他退了下去。

    “這不是得意容易招人恨。”

    楊束輕笑,將剛泡好的茶,給自己倒上,“幾十萬兩可建不起連通河西兩岸的大橋。”

    許靖州扒着飯,“王上定是有完整的計劃,後面想必是最重要的一步。”

    “大舅兄懂我。”

    楊束吹了吹茶水,悠悠然開口:“在橋前立碑,請最好的雕刻師刻字。”

    “名字和所捐銀兩,務必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