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手段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怪誕的表哥字數:4612更新時間:24/06/26 23:53:08
朕意,撥弄輿情,聚衆劫官,手段潑辣,當誅。”
“聖人息怒,這就去誅了薛白。”
趕來梨園稟報的陳玄禮感受到了聖人的殺意,當即準備去斬殺薛白。
歌臺上正在排演戲曲,有一個小優伶似沒注意到聖人這邊的動靜,在管絃停歇時清唱了一句,聲音不輕,婉轉動人。
落花流水,閒愁萬種,有情憐夜月,無語怨東風。”
那是謝阿蠻,邊唱邊舞,長袖招搖,構成極美的畫面,彷彿天上的風流景象。
她此時才意識到旁人都停下來了,慌忙停下動作,退了下去。
陳玄禮等了一會,沒等到聖人的回答。雖然天子怒氣、殺意都還未消,但似乎竟是在忍着。
“張填!
忽然,李隆基怒叱一聲。
張咱今日正帶着元載面聖奏事,剛詳述了竹紙之事,便聽陳玄禮來稟報禮部的亂子。他在一邊聽着時就知道事情不好。
記住網址
薛白嘴上說着“老實”,一轉頭用盡刁鑽手段去爭狀元,偏選了這樣一個時機,彷彿與他事前約好了,一個來告狀、一個去鬧事,配合默契。
“高義”。
但薛白真沒與他通過氣。
原來這才是所謂的“恩必報,債必償”,就好像崔翹點了一個犯諱狀元“臣有罪!
張珀不敢有任何解釋,當即惶恐認錯,應道:“臣確實心存偏向,請聖人賜罪。
此時他不管給出什麼理由,都會讓聖人覺得他逆反,“朕罵你罵錯了嗎?
終於,他誠懇的態度使聖人稍稍消了些怒氣。
“都下去。
“臣等告退。”
李隆基陰着臉坐在那,拿起元載遞交上來的證據再次看了一眼。
一份是各種檔次的竹紙的定價;一份是禮單,李曇贈與元載的禮物估價在一千貫;一份則是書單,修改了將作監如今在雕版刊印的書籍,《寶圖贊》、《李趙公集》、《崔定州集》、《王晉陽集》、《幷州全詩》、《韋文貞公集箋註》等等。
若薛白不鬧事,李隆基已打算各打八十大板,所有人都該受懲治,此時卻又覺得薛白手段太過,心中不喜。
“無法無天。
“聖人。”高力士問道:“是否誅了?”
“待太真求過情,給他一個獻戲的機會,之後便將他打發了吧,朕也煩了。
他既然厭倦了,將人打發得遠遠的,到時誰若要殺薛白,他也不會去管。
李隆基還是寬仁,薛白這種小貓小狗鬧得再厲害,堂堂天子也不會下旨示了。但朕想到此子又要鼓動楊家姐妹來說情就煩神,沒完沒了。”
但轉眼過了三日,李隆基等來等去,楊玉環也沒開口求情,甚至楊玉瑤都沒入朝中越來越多臣子請求罷黜了薛白的狀元,並重懲之。薛白卻沒有再像以往那樣搬出聖眷來。
像是風吹雨打之中,有一葉扁舟正在被大浪襲打,隨時有可能傾覆。
仙台鬧事之後,薛白每日都在給人送行。
最先離開的竟然是鄭虔,被改任爲台州長史。
台州如今屬於中州,長史是刺史的佐官,僅次於刺史,品級沒變,都是正六品上。但終究還是屬於外貶了,只是手段看起來和風細雨了一些。
灞橋送別時,薛白行禮道:“是我連累鄭博士了。
“不,不。”鄭虔自己倒是無所謂,顯得頗爲酒脫,笑道:“能離開長安,到一方爲主官,於老夫未必是壞事。”
他揮了揮手,登上小舟,那一襲青衫很快遠去了。
唯獨留下了一首詩,激勵着一衆頗受挫折的寒門舉子們。
“石壓筍斜出,谷陰花後開。”
次日,倉促離開長安的則是顏真卿。
“御史臺催促得厲害,不走不行了啊。”
顏真卿其實已經拖延了兩日,否則還得在鄭虔之前離開長安。
但這一去還是顯得十分突然,他連妻兒都顧不得帶,只帶了兩個老僕,揹着行囊,牽馬去往隴右。
“你莫介懷。”顏真卿看了一眼薛白,道:“於我而言,不過是早兩日或晚兩日走的區別。然朝中諸公迫不及待支走我,顯然是要對你不利了,好自爲之吧。”
“老師放心。”薛白道:“大不了我去給哥奴當入贅女婿,總不至於要了我的命。”
這就是一直以來的努力帶來的改變,以前輸了要被坑殺,如今輸了還有退路。
“莫開玩笑。”顏真卿皺眉叱了一句,道:“聖意難測,不可久恃,尤其此番你犯大忌。若得授官,莫再貪圖高官,哪怕下縣縣尉亦好過天子近臣。”
“學生明白了。”
“這是後話,你先求自保吧。”
有胡笳聲響起,那是岑參在吹奏。
岑參感懷天寶官場上還有顏真卿這樣清正的官員,賦詩《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相送。
“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徵戍兒….
歌聲一掃離別時的憂怨,使氣氛突然壯闊起來。
顏真卿便在這樣的歌聲中告別妻兒,翻身上馬。
待到他的背影消失在天跡,衆人擡頭看去,只看得到綿延的秦山。
“胡笳怨兮將送君,秦山遙望隴山雲。”
“我這兩日也得走了。
岑參放下胡笳,向薛白苦笑,道:“我得隨幾位判官一道出發往安西,行程本定在下個月。如今看來,卻是看不了曲江宴上你排的戲劇了。”
“無妨,往後還有機會看。”
岑參壓低聲音,附到薛白耳邊,小聲道:“我已安排妥當,你若出變故,往我家中尋我老僕,他會帶你到安西來見我……”
“好,多謝。”
“你我之間談什麼謝不謝的。”岑參爽朗而笑。
再一轉眼,已過了兩日,同樣的地方,同樣的笑容,岑參揮揮手說的已是“諸位留步”。
“岑二十七,一路順遂,到了安西一定要建功立業!”杜五郎高聲喊道。
“哈哈哈,借五郎吉言了。”岑參翻身上馬,“高三十五,送我一首詩!”
“好!
高適說寫詩就寫詩,接過酒囊飲了一口,有些羨慕地看着岑參的馬匹行囊,開口吟誦。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岑參大爲滿意,連連呼高適是知己,不必說離別悲愁,要的就是這慷慨昂揚。
大唐男兒往邊塞建功,有何好悲愁的?
“薛郎,到你了。
薛白先是搖頭,沉吟,不情不願地道:“風捲白草折,八月即飛雪。”
呸!
岑參道:“情景都不對,不願贈我送別詩你就直說。”
“那我就不願。”
“好吧,那我來!
又是一首長詩,岑參與高適皆是詩風雄健。
馬蹄聲遠去,天地復歸寂靜,唯有岑參的詩還在迴盪。
“望君仰青冥,短翮難可翔。”
“蒼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宣陽坊,薛宅側院。
商議如何圍攻禮部時,大堂上還十分熱鬧,這才沒過幾天,人已少了許多。
“都走了啊。
杜五郎好生惆悵,喃喃道:“想當年我鬧“野無遺賢’案時,哥奴也沒這麼快反應“哥奴不過一個奸相,如今朝中各部官員卻有九成都是世家子弟,每人出一份力,便能將我們都調出長安。”
一個名爲喬琳的士子以渾不吝的態度笑道:“那我也要有官位,他才能調走我啊。”
喬琳出身貧寒,是已經漢化的匈奴後裔,爲人生性不羈,說話戲謔,卻非常勤奮好學,很小就懂得攀權附貴,借名門子弟的書籍集註來看。
他今科落第,跟着薛白鬧事,因才幹出衆,短短幾天內已成了這些寒門舉子中的骨幹。
玩笑歸玩笑,他卻是最知道那些把持科場的世家手段厲害,話鋒一轉,道:“當然,能夠讀書識字,誰家中沒有親朋好友任了一官半職?不過是眼下還未對付到我們這些微末之人罷了,早晚都是要被連敲帶打的。”
語氣裏,對這“連敲帶打”帶着些盼望之意。
杜五郎不太喜歡不琳,因感覺得出來,喬琳想要的不是打開寒門子弟科舉的通道,而是希望藉着鬧事被世家招攬過去。
那又怎麼樣?”杜五郎道:“左相就把我阿爺喊過去叱罵了一頓,要給我一個教訓,但我就不怕。
“五郎出身京兆杜氏,自是不怕的。”
喬琳說着,轉頭看向薛白,帶着些好奇的語氣問道:“薛郎,世家勢大,何不請聖裁?”
“聖裁?
“是。”喬琳道:“僅憑我們的力量,對付世家如虯蜉撼樹,唯有直達聖聽,此事才有轉圜。但不知爲何,時過多日薛郎依舊沒有反應?”
“我無顏面君啊。”薛白搖頭道。
“哈?”喬琳說話素來尖酸,問道:“我等寒門士子舍下前程爲薛郎爭狀元,薛郎卻不肯出面請動聖裁嗎?
這一句話,對士氣有頗大的打擊。
薛白無奈,嘆息了一聲,道:“好吧,我實話與你說。”
“願聞其詳。”
只聽薛白緩緩道:“此事,聖人也無可奈何。”
喬琳訝然,轉頭看向座中另兩個士子。
薛白道:“聖人千古明君,可天下世族樹大根深,非一朝一夕可動搖。從太宗、高宗、武后……科舉雖然是一點點完善的,但世族還是把持科場。你看,聖人欽點我爲狀元,如今馬上要被他們罷黜了。”
“是啊。”高適道:“李嘉祐與我們本是好友,如今也因家中逼迫,開口說楊譽更適合爲狀元。世情如此,讓人喟嘆。”
“不是楊譽有能耐,而是李家、楊家、崔家早就商定好了幾年間的名額。”
“故而說聖人也改變不了結果。”薛白道:“我隱瞞身世,丟了狀元活該。但這口氣不能嚥下,必須給崔翹一個打擊,給寒士舉子一點改變,哪怕只有一點。”
這大唐,他比當世很多人都看得更清楚。
滿朝無諫臣,李隆基便把自己當成明君了。
唐王朝已經積壓了諸多弊疾,到了迫需變革之際。天下需要一個真正的明君勵精圖治,讓各種制度能夠適應這亙古未有的巔峯盛世。
薛白從來沒看到李隆基、李林甫有觸碰到大唐的積弊。所謂的名君名相,每天就是敲敲打打,沉醉在盛世中享樂。
李隆基也就能壓一壓那些佞臣,處理一些勾心鬥角的小事。這種牽扯世家利益的大事,還真就沒這本事管。
豎子真是這般說的?朕改變不了結果?”
“回聖人……是。
張咱語態有些惶恐,躬身應道:“臣收買的三個士子說辭一致。另外,薛白與旁人也是這般說的。
李隆基眼中隱有慍色。
他其實問了楊玉環,爲何三姐沒進宮求情?得到的回答讓他有些失面子。
——“三姐不想給聖人添麻煩,薛白能活命她已不算丟臉。”
沒有一個人明說,但似乎所有人都篤定了聖人也沒辦法禁止世家把持科場,提及此事時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觸了黴頭。
李隆基喜歡新鮮,而享樂也享了十餘年了,偶爾涉及一點國事倒也還算新鮮,對此反而頗爲介懷。
“豎子何意?他欺君罔上,失了狀元,反以爲是世家迫害?還是對朕心懷怨懟?!”
“此事,臣屬實不知。
李隆基心情不悅,揮退了張珀,無心歌舞,起身踱步。
高力士見聖人少有如此煩心,不由寬慰道:“聖人可是因爲中書門下催促而煩心?
不過是樁小事,罷了薛白的狀元,貶了崔翹,此事也就了結了。”
“他們催了,就得了結?朕將國事託付右相,爲使臣下依朕之心意辦事,而非事事如他們心意!”
“聖人息怒。”
高力士其實知道聖人爲何發怒。
這次春闈漸漸讓聖人看到了世家對科場的把持,看到了他們那利益不容被稍稍觸動的霸道。朝中九成官員都是世家出身,一出事卻極爲默契,不需串聯,已經在紛紛出手消彌薛白大鬧禮部帶來的影響。
李林甫身爲宗室,平時爲了私怨如索鬥雞一般,真遇到大事,也不願觸衆怒。若非聖人攔着,早都批覆了罷黜狀元的奏章。
罷了狀元、貶了崔翹,看似公平,實則還是世家贏了。而且事情已鬧大,旁人不知詳細,會說天子連一個狀元也決定不了。
李隆基想到失了顏面就惱火,討厭薛白,踱了幾步,問道:“高將軍以爲,點錢起爲狀元如何?
他終究也只有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既不想護薛白,也不想點楊譽爲狀元,把相關人等都狠狠敲打一遍。
高力士知道聖人想掙回一點面子,提醒道:“聖人,錢起初次科舉,卷面有污點,詩雖好卻犯了韻,且錢家雖非望族,亦是吳興世家。另外,竹紙之事又如何處置?不知
聖人用誰來辦能合心意?”
李隆基皺了眉。
哪怕不點楊譽爲狀元,今科也沒有別的拿得出手的寒門進士;旁人沒有足夠的心志和手段,竹紙還是要被世家把持,宣揚他們有多高貴。
鬧到最後,一切都沒有改變。
“薛白還是有點小手段的。”
思忖了良久之後,李隆基終於開口道:“這豎子,不是只會打牌、唱歌。”
他曾厭惡薛白的手段潑辣,這還是第一次正視到薛白有點能力在官場上爲他鞏固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