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大明炮船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字數:4522更新時間:24/07/04 13:16:54
    魏廣德搖搖頭,對李成樑淡淡笑道:「遼東女真人是否聽命於他們的首領?」

    「呃應該是要聽的吧。」

    李成樑皺眉答道。

    「那就拉攏部族首領,給他們想要的,一盤散沙而已,難道敢對抗大明?」

    魏廣德道。

    「呃」

    李成樑聽了魏廣德的話一時無語。

    不過想想貌似也有道理,只要嚴格限制這些部族首領的勢力範圍,他們的實力能發展多大?

    不給他們吞併周邊弱小部族的機會,他們的發展空間就會受到限制,向外擴張,必然會遭到周邊小部族的敵視。

    這種情況下,朝廷只要秉持中立之心,公正處理部族之間的紛爭,就可以有效打壓那些心有不軌企圖的部族首領,還能讓那些中小部族首領歸心。

    因爲,他們的地位完全需要朝廷來維護,否則就會被身邊的大勢力吞併。

    當然,想是這麼想,但實際操作上,其實也是有問題的。

    那如同遼東,以前或許也是這樣的,朝廷能夠公正處理女真部族之間的矛盾。

    但是,作爲遼東的官員,和那些部族首領接觸多了,難免就有了私交。

    真到有事的時候,能否放下私交秉公處置?

    說實話,其實很難。

    遼東事敗,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人情關係,最終變成現在混亂的局勢。

    「以後緬甸的總兵官,三年一換是常例,最長不會超過五年,不會再如其他總兵官那樣,朝廷只要沒有旨意就會一直擔任職位。」

    魏廣德又繼續說道。

    李成樑對此倒沒有多想,他生在遼東長在遼東,自然不想一輩子待在西南。

    落葉歸根的心思,他也有。

    實際上,之前,他還真有些擔心會長期被放在緬甸那邊。

    相比遼東,緬甸那更是邊陲之地。

    可以說,大明就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會主動選擇去西南的,去那裏完全就如同是被流放般難受。

    魏廣德這話,倒是給李成樑吃了顆定心丸,以後不會長久留在緬甸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這個問題,因爲你是武將,刀把子握在你的手上,所以我才和你說。

    文官,難免耳根子軟,很多時候不能下定決心,這就需要你們總兵做出判斷。」

    看李成樑的表情,應該不壞,魏廣德順勢又繼續說道。

    「魏閣老,末將知道該怎麼做了,只是.」

    李成樑畢竟是打老仗的將官,心中其實對於此戰還有諸多顧慮。

    實際上,不是說人打勝仗多了就會嬌慣,恰恰相反,真正打仗的人,仗越打其實反而越小心,因爲死人見多了,心中多少有些懼怕,怕自己成爲屍體中的一員。

    「有什麼顧慮大可說來,在我面前不用吞吞吐吐的,你已經不是一鎮總兵,而是都督府都督,該有決斷。」

    魏廣德開口說。

    「魏閣老,就錦衣衛移交的情報,近二十年來,東籲王朝就一直不斷對外用兵,麾下大軍身經百戰」

    說到這裏,李成樑臉上浮現出遲疑之色。

    「怎麼,怕了?」

    魏廣德樂呵呵問道。

    「魏閣老,李某這一輩子,還真不知道怕字怎麼寫,只是我得爲我手下官軍負責。」

    李成樑馬上答道,臉上遲疑之色盡失,只留一臉堅毅。

    「李都督能如此想,是官軍之福。」

    魏廣德笑笑繼續說道:「這也是我之前要你給西南四省衛

    所抽調人馬,儘快訓練的原因。

    聽說你的幾個兒子已經在軍營,既然如此,爲何不把他們派過去,讓他們挑選軍士,負責訓練?」

    「朝廷能爲此戰準備多少軍餉?」

    挑兵,練兵,李成樑自然是知道的,如此大戰自然要做充分準備。

    不過,在此之前,李成樑最重要的還是要知道朝廷到底能掏出多少銀子。

    打仗,其實就是打錢,給當兵的充足的軍餉,他們就能嗷嗷的衝上去,消滅眼前的一切敵人。

    可恰恰這最簡單的事兒,在大明朝卻成爲最難辦到的事兒。

    手裏沒錢,打仗心裏都沒底。

    他敢帶着家丁橫掃遼東,就因爲他給家丁開出不菲的軍餉。

    當然,這些軍餉,都是剋扣遼東各衛所的銀子,否則大家都吃不飽,大家都不能打。

    打敗仗,他這個總兵官還能落個好。

    有時候,軍隊裏的將官,倒未必是真有多貪,而是沒辦法做出的選擇。

    「西南四省今年的錢糧全部留給你,過去的時候你再帶過去十萬兩銀子,都是工部新鑄的銀寶。

    此事我會親自過問,這筆銀子足夠你拉出兩三萬精銳了。」

    留下西南的糧餉,主要是解決大軍的軍糧,而十萬兩銀子,可以滿足兩三萬大軍兩年的軍餉開支。

    不要認爲古代打仗需要的人越多越好,古籍中記載動不動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大軍,那其實多是虛數。

    一場大戰,真正上陣殺敵的其實很少並不會很多,而決定戰局的也不過區區數千人。

    這也是李成樑在遼東,三千家丁就可以幾乎橫掃的姿態,擊敗前來侵犯的蒙古和女真部族的原因。

    三千能征善戰的將士,已經足夠在戰場上碾壓一切敵人。

    爲什麼朱元璋做搞衛所制?

    明軍全盛時期,一個齊裝滿員的衛所,五千多人,就已經能夠滅一個小國,支撐一場中型戰爭。

    緬甸的東籲王朝,雖然號稱可以調動十萬,二十萬大軍,但其實大多還是放下鋤頭的農民,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戰鬥力,也就是捧個人場。

    所以魏廣德才認爲,兩三萬訓練有素的明軍,其實已經足夠徹底擊垮東籲王朝。

    要知道,蒙古人戰力強吧,特別是騎兵,可兩三萬蒙古人面對一萬人的戚家軍,依舊是不敵,只能狼狽而逃,被一路追殺。

    這次征伐王杲部,明軍也是摧枯拉朽的姿態,輕易擊敗對手。

    戚繼光雖然沒有遭遇硬仗,但是從李成樑部下那裏也得到了一些消息。

    面對遼東精銳,女真部族那些兵馬完全不堪一擊。

    同樣都是利用地形優勢作戰的土著,魏廣德不認爲緬甸軍隊的戰力會比女真人高多少。

    無非就是打埋伏,偷襲一類的活動,後世稱之爲特種作戰。

    但實際,這種戰術對於真正的大戰毫無用處,不過就是破壞一些所謂的關鍵節點,但是對戰局影響也不要被過度吹噓。

    嗯,也就是強弱懸殊的戰爭中,弱者可以通過此法獲得一些戰績,而強者則可以更加輕鬆贏得戰爭的勝利。

    聽到魏廣德已經爲他準備了充足的糧餉,李成樑心中倒是大定,不過還是問道:「李某在遼東有一支家丁隊伍,不知能否隨我出征?」

    「那些家丁不都是遼東軍戶嗎?他們可是遼東在編軍戶。」

    魏廣德聞言皺皺眉說道:「你可以抽調千人爲你的親衛,其他的不行。」

    李成樑被調入京城後,那些家丁隊伍實際上已經散了,按照戚繼光的命令,雖然沒有直接回到原來的衛

    所,依舊單獨成軍,但已經分散成數支騎兵部隊,交給幾個遊擊將軍帶領。

    戚繼光不會直接讓這些人加入他的部隊,因爲戚家軍對軍士的選拔有自己的要求,即便他們訓練有素。

    李成樑訓練的兵馬,更加注重個人武藝,而戚家軍則是更講究團隊配合,是完全不同的作戰方向。

    只是直接退回原衛所也有些可惜,畢竟相互直接的配合多少還是有的,又都是騎兵,所以建制保留,但軍餉卻比以前少了。

    可想而知,這樣的家丁隊伍,已經不再是李成樑時期那支敢橫掃遼東的騎兵。

    剩下,就是一些瑣碎事兒,魏廣德三言兩語就把人打發了。

    其實,這次過來,李成樑主要就是奔着錢糧來找魏廣德,打仗沒錢沒糧可不行。

    至於練兵,就現在東籲王朝還在對老撾動手,短期內也不可能對大明採取行動。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也已經開始動作起來,就算戰事臨近,也至少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解決錢糧,剩下就是挑選將官和軍士,這些李成樑也在行。

    離開內閣的時候,他已經在盤算什麼時候南下西南巡閱了。

    此時大明京城,銀寶已經面世,百姓在接觸到銀寶後,也從一開始的懷疑到很快就接受下來。

    正如魏廣德所說,朝廷鑄造的銀寶,成色完全按照旨意鑄造,省去了商家牙咬和稱重的麻煩。

    實際上,民間白銀交易,特別是碎銀,除了用牙咬和稱重,有時候在成色的鑑定上分歧也是很大。

    現在流通的以前銀寶和銅錢,倒是勉強能滿足市面上對交易的需要。

    更何況,最早拿到銀寶的,就是在京的官員和軍戶。

    按照魏廣德的要求,第一批銀寶和銅錢是作爲俸祿和軍餉,直接發給在京官員和三大營將士手中,在市面上流通自然沒有絲毫阻礙。

    而大明的京官,從初聞時的驚駭,到見到實物後的滿意,態度變化也是非常快。

    而在戶部,已經開始把大批銀寶撥付出去,新鑄造的銀幣也正快速在京畿及周邊擴散。

    朝廷有充足的白銀,工部的鑄造速度自然也很快,六部及宮裏的銀錠都紛紛轉送寶源局重鑄,太僕寺常盈庫的白銀也少量轉運過去,只是這批白銀鑄幣後並沒有運回庫房,而是交到錦衣衛,通過他們開始在市面上偷偷兌換黃金。

    如果通過官署兌換,多還要問個幹什麼用。

    在錦衣衛,那就是上封的命令,自然沒有多問的道理,只管照着執行就是了。

    這點,倒是能夠很好的隱藏內閣的意圖。

    通過錦衣衛兌換,也能讓宮裏放心。

    只是這些兌換的黃金一時半會還不能運到寶源局鑄造金幣,因爲此時那裏鑄造銀寶都來不及。

    這些,自然不需要魏廣德過多干預,實際上下面的官員從一開始略顯手忙腳亂到現在,已經有了完整的流程,按部就班照做就好了。

    魏廣德也就是時刻監督寶源局鑄幣的質量,此時,葛守禮即便病重,也時常派出御史,甚至親自過去監督。

    浙江,臨山衛碼頭上,此時一片喧囂。

    碼頭上,停靠着南洋水師大大小小百餘艘戰船,水師官兵也在戰船和碼頭間奔走,正在不斷向船上運輸物資。

    顯然,水師即將出巡,而將士們正在做着出海的準備。

    水寨大門前,指揮僉事鄧子龍帶着一羣水師將官等候在這裏。

    不多時,遠處官道盡頭出現百餘匹戰馬,快速向這邊過來。

    「提督大人到了,大家準備迎接。」

    鄧子龍回頭對手下將

    官吩咐道。

    身後將領紛紛點頭稱是,態度和動作都變得恭敬起來。

    鄧子龍在江西是指揮陸戰,接觸水師時間並不長,不過倒是勤奮好學,俞大猷乾脆就把他丟在水寨裏鍛鍊。

    他本身因爲戰功和江西人的緣故,調入南洋水師時就已經是指揮僉事,官職品級倒也合適。

    很快,俞大猷帶人到了水寨門前。

    「末將參見提督大人。」

    一羣將官在鄧子龍的帶領下拜見俞大猷,讓他們起來後,俞大猷就問起此次出海準備工作是否已經做好。

    「稟提督大人,水師已經完成出海準備,只有少量補給沒有完成,最多不耽擱半個時辰。」

    鄧子龍答道。

    「不錯了,昨日才下令,今天就已經準備妥當。」

    俞大猷點點頭,看了眼碼頭上忙碌的水師官軍,「你說鳥船已經改造好,可以試炮了?」

    俞大猷還是更關心此事,魏廣德比較迷信西式戰船,但是要讓大明工匠快速掌握其造法,並不容易,即便派人偷師,可畢竟也需要時間。

    不過,既然魏廣德要的是水師戰船的側舷炮擊,俞大猷也不會坐等時間憑白流失,所以也下令讓水師官軍和匠人各自想辦法解決此事。

    於是,有見過西式武裝商船的匠人提議,直接用水師中的鳥船進行改造。

    鳥船是浙江沿海一帶的海船,其特點是船首形似鳥嘴,加之航行速度快,故稱鳥船,通常爲三桅帆船。

    鳥船是從開浪船發展而來的,船頭尖細、船身較低矮,一開始體型較小,不過爲了出遠海需要,南洋水師訂了一批二十多米長的鳥船,設有槳櫓,有風時靠帆,無風時搖槳。

    但說機動性,鳥船不如從壕鏡學來的蜈蚣船,那東西機動性更好,因爲兩側皆是船槳,在無風時也可保持很快的速度。

    但蜈蚣船作爲近戰武器還行,卻無法佈置大量火器,因爲空間有限,大量水手存在,擠佔了不多的空間。

    而適中的鳥船則被選中,做爲炮船改造。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