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西海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平行空間來客字數:4424更新時間:24/06/26 23:43:18
雲南那邊知不知道這些事兒?」
魏廣德氣憤的吼道。
要知道,按照現在朝廷對西南的規劃,此時東籲王朝佔領的地方,在明朝官府的版圖上應該是「三宣六慰」,也就是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還有車裏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
中南半島絕大部分地區都在這個劃分範圍,可是現在好了,錦衣衛的情報顯示,三宣早就不存在了,六慰也已經失去了三個。
僅剩的木邦、孟養和老撾三個宣慰司,還都被東籲王朝侵佔了大片土地。
因爲明廷對西南地區的長期不作爲,讓這些宣慰司也逐漸離心離德。
緬甸宣慰司是明朝在西南邊境所設的六個宣慰使司之一,隸屬於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轄地即緬甸阿瓦王朝。
嘉靖五年,孟養國主思陸的兒子思倫聯合木邦國主罕烈以及孟密國攻佔阿瓦城,殺死阿瓦王莽紀歲及其妻子兒女,轄地爲三家所分。
阿瓦國遣使到雲南向明朝當地政府哭訴,然而雲南政府居然沒有及時向北京呈報此事。
而宣慰使莽紀歲之子莽瑞體在戰亂中潛逃,奔東籲母家,建立東籲王朝,從此緬甸結束明朝統治,走向了獨立和統一的道路。
也因爲早年被滅國的原因,東籲王朝對大明所謂的金字紅牌不屑一顧。
金字紅牌是由明朝中前期,在雲南外邊政區實行信符與金字紅牌制度,在邊疆管理、護國捍邊、調停和處置編內內部矛盾方面發揮十分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但是,明末統治者逐漸放鬆了這一制度的執行,乃至基本放棄信符與金字紅牌制度在西南邊疆的貫徹。
緬甸看到明朝並沒有出手拯救外邊政區,於是借鑑明朝的金字紅牌制度,採取拉攏周圍的土司頭領的做法。
隆慶二年,木邦得不到明朝支持,在交通道路阻斷,人民缺鹽生活艱難的時刻,「後乏鹽,求於瑞體,瑞體饋海鹽五千登,益感緬甸而患中國,遂攜金寶象馬,詣瑞體致謝」。
木邦缺鹽,向緬甸莽瑞體求助,緬甸施與恩惠,木邦感念,與緬甸化敵爲友,投靠緬甸,「瑞體見拔,歡甚,贈以寶帶、緬鐸、白象、姍錦、珍寶、香藥甚多,退兵護之出孤,遂約爲父子」。
隨後其他土司紛紛效仿,「潞江安撫使線貴聞拔邀緬惠不貨,亦投瑞體」。
六宣慰中除車裏宣慰司雖然遭受緬甸侵擾,但依然堅定作爲明朝的政區,其他木邦宣慰司、孟養宣慰司等投靠緬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撾宣慰司逐漸疏離明朝走向獨立。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中央朝廷居然也沒得到雲南方面的通報,沒有採取切實措施維護五宣慰司的管控,任其疏離和脫離明朝。
而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六宣慰司都向雲南方面上報「地方平安無事」的奏報,讓大明誤以爲西南安定。
是的,雖然緬甸那邊戰火不斷,但是各家除了一開始還向雲南求救,但是見到大明並沒有要干預的跡象,所以也都熄了找大明講和的心思。
而東籲王朝也一直以緬甸宣慰司的名義向雲南彙報,稱"西南金樓白象主莽噠喇弄王書報天皇帝,地方無事」"。
這次劉守有遞交來的錦衣衛情報,可算是徹底撕開了西南邊疆真實的情況。
這個東籲王朝已經侵佔了周邊大片土地,還在進一步擴張。
按照情報上說,老撾宣慰司也已經是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滅。
「消息傳遞到京城,用了多少時間?」
魏廣德在看到
劉守有輕輕搖頭後,強壓下心中怒火,開口問道。
他的火氣當然不是衝着錦衣衛來的,若是針對的雲南那邊。
發生這麼大的事兒,居然還是一點都不知道,實在是該死。
「半個月,錦衣衛獲知詳情後,就以最快速度把消息傳回京城,片刻不敢耽擱。」
劉守有急忙說道。
魏廣德心中暗自盤算,馬上下文雲南,差不多也要一個月的時間公文才能抵達。
就算用錦衣衛的渠道,話說起來也過去一個月了。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也不知道此時老撾宣慰司是否已經戰敗,或還在抵抗。
「跟我來。」
魏廣德招呼劉守有一聲,隨即出門。
在門口又對候在這裏的蘆布吩咐道:「你馬上去請呂閣老,請他速來首輔值房有要事相商。」
說完話,魏廣德帶着劉守有就去找張居正。
見到張居正,魏廣德把劉守有遞來的情報交過去,開口說道:「叔大兄看看把,雲南以外,西南邊疆局勢已經徹底崩壞。」
魏廣德的話,當時把張居正嚇了一跳。
徹底崩壞,這個話說起來可就嚴重了。
接過魏廣德遞來的文書,張居正快速瀏覽,越看眉頭皺得越深。
「這東籲王朝如此行事,爲何地方上不向雲南稟報?」
情報裏是現在緬甸的局勢,並未涉及自嘉靖朝以來雲南地方對以外地區的忽視,導致各個土司王國已經失去了對大明的忠誠。
是的,不能保護他們維持統治,憑什麼還要他們稱臣。
只是爲了免得麻煩,才會向大明每年發一份「無事」的奏報。
「邊地土司得不到朝廷保護,持守兩端,其實不過是邊地土司對朝廷認同搖擺所致,邊疆土司應皆有此特徵。
在東籲王朝迅速強大的背景下,其國又有極強的侵略性,爲了自保必然選擇向其臣服。
當下西南邊疆形勢逆轉,我朝實際上喪失大片版圖疆域,皆因嘉靖朝雲南巡撫之故,只因惜一張紙,丟失地方二千裏。」
魏廣德接話道,隨即他就把他所知,嘉靖初期到現在,雲南地方上對西南土司間矛盾不管不顧,甚至隱瞞不報的情況說了出來。
「據我所知,這東籲王朝就是原來的阿瓦王國,也是朝廷冊封的緬甸宣慰司。但卻遭到周圍三國聯合攻伐。
結果朝廷任命的宣慰使即阿瓦王國國王被殺,土地被三國分佔。
阿瓦王國使者向雲南地方求救,但是這一重大事件,時任雲南巡撫卻因擔心被朝廷追責,選擇隱瞞不報。
其子藉助母親家族的勢力建立東籲王朝,對我大明自然是心懷仇恨的。
此事雖我大明理虧,可涉及國家大事兒,卻不能這麼看。
朝廷要恢復對三宣六慰的控制,這個東籲王朝就是必須讓其臣服的。」
魏廣德簡單說了下情報中着重提到的,已經成爲西南地區霸主的東籲王朝。
「此次攻伐老撾宣慰司,一旦成功,其氣勢更盛,下一個必然就是木邦、孟養等土司控制的殘餘地區,皆與我大明接壤。
周圍已經沒有其他可供征伐之地,其必然會反噬其主,覬覦雲南。」
魏廣德繼續分析道。
聽到他的話,張居正雙眼瞳孔微微放大,隨即就低下頭思索起來。
而一旁的劉守有只是嘴巴張了張,隨即識趣的閉嘴,他也學着張居正的樣子低下頭。
「誰要反噬其主,覬覦雲南?」
首輔值房門外,呂調陽的聲音傳了過來。
他來到稍晚些,並沒有聽到魏廣德前面所說的話,只聽到最後兩句,所以邁步進來就大聲問道。
「和卿兄來了,快請坐。」
魏廣德起身拱手作揖道。
低着頭的張居正和劉守有也都起身,幾人相互行禮後才坐下。
「和卿來了,先看看這個吧。」
張居正把錦衣衛情報遞給呂調陽,呂調陽接過只瞟了眼,就側頭看了眼劉守有,然後低頭快速瀏覽手中文書。
不多時,呂調陽已經看完手中錦衣衛情報,不由得閉眼思索片刻才說道:「善貸,還真被你猜中了。
這東籲王朝斷不能留,殺伐性太重。
一旦其擊敗周邊土司,目光必然看向東南,覬覦雲南之地,怕不是虛言。」
張居正聽了呂調陽的分析,也是認同的點頭,隨即看向魏廣德問道:"那善貸說說,現下朝廷該如何做?"
「立即下文雲南巡撫,命令東籲王朝停止對老撾宣慰司的進攻。」
魏廣德開口說道。
「嘶怕是沒那麼容易吧。」
呂調陽開口說道。
「只是尋個由頭,插手緬甸之事。
若是東籲王朝還聽從朝廷旨意,西南自可罷兵,若東籲王朝不聽從旨意,則朝廷就可以以抗旨的名義出手懲戒。」
魏廣德開口解釋道。
這就是漢人王朝對外出兵通常都要找理由,沒有出兵理由一般也不會發動戰事。
不過,所謂出兵理由其實也不過是那麼回事,主要還是看掌權之人的態度。
若是鐵了心要出手干預,雞蛋裏挑骨頭也會找到理由。
若是不想介入,那怕是使者被驅逐甚至被殺,也不會採取軍事行動。
「這東籲王朝和阿瓦王國,雲南那邊真敢一直隱瞞,也不派人探查清楚實情?」
張居正此時在思考魏廣德先前所說,東籲王朝實際上是阿瓦王國的復辟,他依舊不敢相信雲南巡撫單子如此之大,治下發生滅國之事都敢隱瞞不報。
「此事我從兵部調閱文檔時看到過,當時雲南方面接到消息應該是不敢置信。
因爲此時阿瓦國王已經被殺,而之前雲南收到阿瓦王國求救奏疏卻是輕忽了,並未引起重視。
所以當時一直隱瞞下來不敢上報,當然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他們派出了永昌知府嚴時泰、衛指揮王訓前往當地勘查實情。
結果,夜間有亂兵在明軍暫宿的驛館喧譁鬧事,並焚燒驛館,殺死千戶曹義,嚴時泰等勢單力孤,倉皇逃回雲南。
恰在當時,雲南發生了昆明土司安銓、鳳朝文之亂,雲南方面急於平息叛亂,自是無暇顧及緬甸之事,之後也未上報。
只是因軍事調動,所以兵部還有記載,但當時朝中的情況,兵部就算有人注意到,也是沒人提及此事。」
魏廣德提到文鳳之亂,張居正不甚清楚,可是身爲廣西人的呂調陽卻是知道此事。
「嘉靖六年的事兒?」
呂調陽問道。
魏廣德點點頭,算是確認了此事發生的時間。
已經過去這麼久,就算朝廷要追責,也是無從說起,當事人早就是一杯黃土。
「可行,讓雲南馬上發文,命令東籲王朝立即停止對老撾的進攻。」
張居正這時候做出了決斷,要插手此事,不能讓其繼續坐大。
「現在下文,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呂調陽瞟了眼文書末尾的時間,嘆氣道。
「來不來得及倒是其次,必須亮明朝廷的態度。」
張居正當即正色道。
魏廣德點頭說道:「正是如此,朝廷要恢復對緬甸等宣慰司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但必須要做,否則邊疆土司必定徹底拋棄大明。
這莽應龍也是的大膽,居然膽敢效仿我朝金字紅牌制度,向雲南邊地除車裏宣慰司外的其他宣慰司土司「贈以寶帶、緬鐸」,儼然成爲這裏的君王。
若朝廷不聞不顧,朝廷威嚴必將喪失殆盡,三宣六慰也不再入我大明版圖。」
「可若是老撾已經戰敗呢?朝廷又該如何作爲?」
呂調陽皺眉問道。
「讓雲南向所有宣慰司下文,讓他們如實稟報詳情,然後讓莽應龍到昆明做出解釋。」
魏廣德當即接話道,「此事,當知會右軍都督府,讓李成樑着手預備,調動雲南、貴州都司、四川和廣西大軍。
若是莽應龍到昆明認錯受罰還好,若是不然,則發兵征討之。」
此時,在張居正等人不知道的情況下,魏廣德腦海裏已經浮現在另一幅東亞地圖。
自然,是參照後世的國界劃分,只是將緬甸也劃入大明版圖,而印度洋也將變成大明的西海。
是的,中國一直有東、南、西、北四海的傳說。
其中北海並不是指後世的黃海,而是黃海以北的區域,一直到白令海峽附近。
雖然歷史上,有人說中國的北海可能指的是貝加爾湖,不過不管是在唐朝還是之後的明朝,其實都已經對黑龍江以北廣袤土地有所瞭解。
唐朝在此地設置了黑水都督府,明朝也建立了努爾幹都司,一切跡象都顯示,中原王朝實際上已經對朝鮮半島以北還有一片大海是清楚的,這就是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組成的北海。
至於西海,在史籍中多指青海湖、鹹海、裏海甚至是波斯灣,而現在魏廣德要將他定下來,就是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