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帝王之術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趙家二公子字數:2162更新時間:24/07/04 13:17:10
這份彈劾名單上所列之人,大多是與蘇正方和董思成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黨羽和門生故舊,林江的做法跟唐晉臣的如出一轍。
這份名單背後所反映的,不僅僅是工部內部的腐敗問題,更是整個朝廷風氣的一個縮影。
“林愛卿,起來吧。”
秦昊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你知錯能改,朕自會言而有信,絕不處罰。高公公,稍後你安排一下,按照之前朕說的,給予林大人準備一份應有的賞賜。”
這段日子抄了那麼多罪臣的府邸,也收繳了不少的金銀珠寶,尤其是袁虎臣等大人物的家中,簡直如同金山銀山。
如今,這些財富已盡數歸入國庫,讓那原本略顯空虛的國庫,也稍微充實了幾分。
所以,秦昊一點兒也不含糊,拿着別人的銀子當衆賞賜給這些大臣。
緊接着,兵部左侍郎沈南恆等人接二連三地站了出來。
“陛下,臣斗膽彈劾兵部尚書文泰,他賣官鬻爵、任人唯親、排除異己,已嚴重敗壞了朝廷的風氣。臣已深入調查,證據確鑿,特奉上彈劾名單一份,請陛下明察。”
“陛下,京城之中,流言蜚語不斷,有人暗地裏詆譭陛下得位不正,試圖動搖我朝根基。臣已調查清楚,名單在此,還請陛下過目。”
“……”
五份彈劾,竟牽扯到了近百名官員,最大的官乃兵部尚書,正二品,最小的官是一些士大夫,以及校尉。
衆臣聞言,心中如同被巨石壓得喘不過氣來,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龍椅上的秦昊。
內心緊張得如同繃緊的弦,生怕秦昊不信他們,從此在朝堂上失去立足之地。
那麼,今後在朝中的日子,他們怕是不好過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秦昊的臉上並未露出絲毫怒色,反而帶着一抹讚許的微笑,“好啊,好啊!諸位愛卿做得很好,朝廷有你們這樣的忠臣良將,朕心甚慰啊!”
此言一出,衆人紛紛鬆了一口氣,大有一種劫後餘生的喜色。
君臣之間,經過一番輕鬆的閒談之後。
秦昊的話鋒突然一轉,變得意味深長起來,“諸位愛卿,過往之事,朕已決定既往不咎。但從今日起,朝堂可就不是以前那麼個情況了。”
“不論你是狡猾的狐狸,還是深藏不露的妖,都必需將尾巴收起。”
“若是再有人敢陽奉陰違,暗通款曲,妄圖攪亂這朝堂的清明,那就別怪朕翻臉不認人了。”
衆人聞言,渾身一震,瞬間清醒了過來,陛下這是在敲打他們,提醒他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權力和利益所迷惑。
於是,在場衆人齊刷刷地跪倒在地,紛紛叩首道:“陛下隆恩浩蕩,臣等謹記於心!”
“謹遵陛下旨意,吾等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秦昊面含微笑,輕輕擡手,示意五人起身。
“既然如此,諸位愛卿便先行退下吧。”
秦昊淡淡笑道:“你們放心,萬里江山,功過榮辱,朕心中有數,絕不會虧待有功之人!”
“是,臣等告退!”
五人齊聲喊道,隨後便緩緩退去。
而御書房內的那一番談話,卻在每個人的心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幾人也對秦昊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個年輕的皇帝陛下,深不可測,如淵如嶽,他的城府極深,卻可以容納百川。
恩威並施的帝王之術,也玩得遊刃有餘。
或許以前,他只是在韜光養晦,如今看來,這才是真正的他。
如同一頭沉睡的猛虎,已然覺醒,必將震驚天下,威服四海。
幾位大臣心中暗自慶幸,還好自己及時懸崖勒馬,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否則,恐怕大禍臨頭,悔之晚矣。
等到這幾位大臣離開御書房。
秦昊立刻轉頭看向身邊的高力士,吩咐道:“去,立即放出消息,就說今日有五位大臣來找朕了,並且向朕彈劾了不少朝中的官員。”
“記住,這消息務必要傳到皇外,讓那滿朝的文武百官,都知曉此事。”
高力士立即明白了秦昊的用意,也不再多問,恭敬道:“遵旨,陛下。奴才這便去辦。”
秦昊微微點頭,嘴角勾勒出一抹深意的弧度。
之所以這麼做,秦昊就是想要那些已投誠之人與蘇正方、董思成之間的關係徹底分裂,讓他們彼此猜忌,形同水火,難以相容,進而形成相互制約的局勢。
秦昊他緩緩起身,深吸了一口空氣,眼中閃爍着深邃的光芒,彷彿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低聲自言自語道:“蘇正方,你給朕等着,馬上該輪到你了!”
“還有你,董思成,別以爲朕不知道你的那點鬼心思,包括你那心機婊女兒董媚兒,哼,朕會一個個收拾你們。”
說完,秦昊的臉色露出一抹冷意。
“羅陽!”
“卑職在!”羅陽聽到秦昊的召喚,立即從門外快步走了進來,跪在地上。
秦昊神情肅穆,鄭重地說道:“羅陽,你速去將李老將軍與朱國公請至此處,朕有要事相商。”
“是!”羅陽恭敬地答道,隨後,便迅速轉身離去。
沒過多久,冠軍侯李震和朱國公朱桂聯袂而來。
兩人見秦昊神色凝重,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秦昊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題,鄭重地問道:“李老將軍,岳父大人,你們兩位都是朝廷的元老,朕今日有一事相詢。若我大夏此刻與遼國開戰,勝算幾何?”
李震與朱桂聞言,面色頓時凝重起來。他們未曾料到秦昊會突然問及此事,心中不由得一陣驚愕。
隨後,兩人對視一眼,頓時陷入了沉思。
長久的沉默之後,李震終於打破了沉默,他緩緩開口道:“陛下,打仗可不是過家家,倘若我朝與遼國一旦開啓戰爭,就會深陷其中,必然要有長期鏖戰的準備。”
“眼下,先皇剛剛仙逝,陛下您初登大寶,朝綱尚未穩固,國庫空虛,災荒連連,各地馬匪暴亂,已有燎原之勢,還有白蓮教那些前朝餘孽在一旁虎視眈眈,時刻準備給予致命一擊。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深思熟慮的重重困境。”
“所以,老臣以爲,此刻還不是與遼國開戰的最佳時機,若戰爭開啓,後院必定起火,到那時,我大夏真就是內憂外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