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殿下,再來一次,我們還沒看夠呢?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趙家二公子字數:2119更新時間:24/06/27 20:41:08
王有容嬌羞不已,連忙拒絕道:“殿下,這麼多姐妹們看着呢!還是臣妾自己來吧!”
秦昊哈哈大笑道:“愛妃,今日你受了驚嚇,本王喂你吃口飯菜咋得了,你們說是不是呀!”
衆女紛紛起鬨,嚷着讓殿下給太子妃餵飯。
王有容看着衆姐妹的起鬨,苦笑不已,如果再不吃,可就落了太子的面子,也傷了姐妹們的好意。
於是,她欣然地吃了起來。
衆女看到這一幕,紛紛放下手中的碗筷,鼓起了手掌,一個個興奮地嬌笑道:“殿下,再來一次,我們還沒看夠呢?”
秦昊掃視了一下這些吃瓜羣衆,賊笑道:“趕緊吃飯,誰要是吃得慢了吃得少了,待會本王親自喂她吃飯。”
衆女聞言,雖然心裏也很想殿下喂菜,但這麼多姐妹看着呢!誰也沒敢跟太子妃爭寵。
她們趕緊拿起碗筷,一邊吃飯,一邊偷偷地打量着兩人的舉動。
王有容看此情形,心裏很是高興,掩嘴偷笑了起來。
秦昊看到王有容在偷笑,趕緊爲她夾菜,親自送到她的口中。
豈料,又引起了衆女的鬨笑。
秦昊放下筷子,看着這些自以爲法不責衆的女人,調侃道:“看來你們都吃飽了,那咱們就開始喝酒。”
“這第二杯酒敬紅玉和阿月,這次要不是紅玉心思縝密,阿月聰明穎慧,本王也不會這麼快救出太子妃。”
“尤其是紅玉妹妹捨命相救,居功至偉,本王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衆姐妹端起酒杯,很快喝完了第二杯酒。
這時,上官婉兒站了出來,嬌笑道:“殿下,這次紅玉姐姐既然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您打算怎麼獎勵她呢?”
其她衆女也很感興趣,開始紛紛議論起來,很期待太子的答案。
梁紅玉趕忙制止上官婉兒,將剛夾起的菜塞進她的口中,以此堵住她的嘴。
只有王有容和阿月掩嘴偷笑。
秦昊環視了衆女,將每個女人的表現盡收眼底。
他饒有興趣地看向衆女,饒有興趣地問道:“這個問題問得好,你們覺得本王該獎賞她些什麼呢?”
朱七七武將出身,她很喜歡梁紅玉,可謂是女英雄惜女英雄。
她第一個站出來,調笑道:“殿下,臣妾以爲紅玉妹妹捨命相救容姐姐,此乃潑天大功,獎賞她任何東西都不爲過。”
“不如,不如……”
朱七七故意吊着衆人的胃口,不如個沒完,也沒有說出答案。
衆女也是催促,她們也急着想得到答案,尤其是上官婉兒。
她着急地問道:“七七姐姐,不如什麼呀!你趕緊說呀!真是急死我們了。”
朱七七看把衆人的好奇心已經吊得差不多,神祕地笑道:“不如將殿下獎賞給她,你們說好不好呀!”
郭萱萱拍着手,興奮地說道:“好呀!好呀!”
上官婉兒摸着郭萱萱的額頭,古怪地說道:“萱萱姐姐,我看你也沒有發高燒,興奮個啥勁呢?”
“殿下怎麼能隨便賞給紅玉姐姐呢?那容姐姐怎麼辦呢?”
明白過來的幾女掩嘴偷笑,而沒明白過來的幾女若有所思,滿臉露出同樣的疑惑。
此時的梁紅玉早已羞紅了臉,她被朱七七調侃得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
而上官婉兒這個昔日的好姐妹還在傻傻地詢問,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郭萱萱一把甩開她的玉手,調笑道:“婉兒妹妹,平時看你挺聰明的,怎麼關鍵時刻掉鏈子了呢?”
“七七姐姐的意思是,讓你紅玉姐姐嫁給殿下,明白否?”
上官婉兒這才恍然大悟,她看向朱七七,朱七七微微頷首,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而其她不明白的幾女也恍然大悟,紛紛拍手叫好。
王有容輕啓檀口,真誠地笑道:“恭喜紅玉妹妹得到殿下的青睞,想必嫁入東宮不會離得太遠。”
有了太子妃的認可,梁紅玉入住東宮也就是早晚得事了,其她幾女也紛紛給梁紅玉送上祝福。
秦昊深情地看向梁紅玉,真誠地說道:“紅玉妹妹,你放心,本王吃過飯後就去宮裏向父皇請求賜婚,你就等着本王的好消息吧!”
梁紅玉羞赧地點了點頭。
秦昊端起酒杯,起身說道:“這第三杯是歡迎酒,歡迎史夢瑤、謝婉晴、馮婷婷、盧雨薇來東宮做客。”
“以後還請你們多來東宮玩兒,多跟太子妃她們多交流交流感情,來到這裏就當回到自己家裏一樣,別太拘束。”
史夢瑤四女受寵若驚,她們明白她們已經得到了太子的初步認可,能否最終留在東宮,就要看她們今後的表現了。
四女趕緊起身,感謝秦昊和王有容的盛情款待。
衆人很快喝完了第三杯酒。
隨後,在秦昊的一聲令下,衆女放開吃喝,很快打成了一片,很是熱鬧。
……
與此同時,蘇府和董府此刻也是熱鬧非凡。
今天中午,除了蘇正方和董思成,滿朝文武大臣全部都去了菜市口觀賞了處決犯人,很多大臣心裏惶恐不安,拿不定主意。
於是,那些蘇正方的親信大臣沒有回家,直接來到了蘇府,商議抵抗太子的辦法。
那些董思成的親信大臣也沒有回家,也來到了董府,商議此事。
蘇府內,蘇正方專門設宴款待了這些親信自己的大臣。
這些親信一邊吃飯,一邊紛紛將刑場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蘇正方。
蘇正方越聽越心驚,心中暗自想着,不能任由太子繼續發展下去了!
太他媽恐怖了,僅僅是一個中午的時間,太子就得到了那麼多百姓們的支持。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蘇正方深知百姓們的力量,再這麼繼續下去,整個京城乃至全國的百姓都會站在秦昊的一邊。
到時候就是他們這些人的死期,他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環顧了一下衆人,發現有幾個大臣沒來,內心更爲不安。
估計這幾個大臣已經心生二心,打算與蘇家撇清關係,不願意再跟蘇家走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