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抉擇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趙家二公子字數:2077更新時間:24/06/26 23:38:33
    “猛兒,你稍後需派人將今夜宮中之事,詳細告知那位姓蕭的前朝遺孤。尤其是蕭無良還活着,且被小皇帝軟禁在宮中的消息告訴他,讓他配合我們的行動。”

    “另外,我們蘇家那三千將士,這是我們的底牌,你可要看好了,越是在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備加小心,千萬不能讓他們暴露了。”

    林國棟和蘇猛聽聞此言,立刻收斂了臉上的輕鬆,恭敬地點了點頭,隨後拍着胸脯,鄭重其事地應承了下來。

    然而,正當三人交談之際,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他們的談話。

    蘇正方的貼身侍衛劉福推門而入,他快步走到蘇正方面前,低聲稟報道:“老爺,事情果然如您所料,那幫人離開我們蘇府之後,並未各自回府,而是齊聚文泰的府邸,似乎在暗中謀劃着什麼。”

    蘇猛聞言,心中一緊,急忙問道:“父親,這該如何是好?”他的聲音中帶着幾分焦急與不安。

    蘇正方猛地轉過頭,目光如炬地射向蘇猛,臉色微微一沉,眉頭緊鎖,似乎帶着幾分不滿與責備。

    “慌什麼?”

    他淡淡地開口,聲音裏透着一股沉穩與冷靜,“天還沒塌下來,何須如此驚慌失措?”

    “再者,江湖險惡,人心難測。我們防着他們,他們自然也在防着我們,這不很正常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別忘了,我們與他們之間有着共同的利益,只要他們在我們舉事之前,不背叛我們,那麼一切就還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蘇正方微微擡起頭,目光如炬,直視着劉福,語氣平靜而深邃:“劉福,之前交代你的那件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劉福聞言,立刻拱了拱手,臉上堆滿了笑意,恭敬地答道:“老爺,請您放一百個心。此事已全然妥當。”

    “此次,我精挑細選了江湖上二百餘名亡命之徒,這些人個個都是只認錢,不認人的狠角色。我已親自試驗過他們的武藝,身手矯健,各有所長,甚至有幾位的功夫與我不相伯仲。”

    “再加上我們精心訓練的殺手隊伍,即便是千軍萬馬之中,取敵將首級,也如探囊取物般易如反掌。”

    “好!好!好!”

    蘇正方聞言,大聲笑道:“接下來就看你的表現了。”

    ……

    入夜,秦昊忽然被一陣噩夢驚醒,猛地坐起身來。

    睡在他身旁的王有容,也在這突如其來的動靜中驚醒,藉着微弱的月光,她看見秦昊額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

    她迅速坐起身,輕輕地伸出纖細的手指爲他擦去臉上的汗珠,柔聲問道:“陛下,您剛纔是做了噩夢嗎?”

    秦昊微微頷首,嘴角扯出一絲苦笑:“是朕吵醒你了。你先休息吧,朕去外面透透氣。”

    說完,他隨意地披上了一件外衣,轉身離開牀榻,踏入了這寂靜的夜色之中。

    王有容目送着他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憂慮。她知道,自從父皇駕崩之後,秦昊便揹負起了整個國家的命運,他的肩上承擔着很大的壓力和責任。

    而她一個宮中女子又幫不上他什麼忙,也無法替他分擔心中的壓力。

    王有容幽幽地嘆了口氣,原本睏倦的睡意也在這份憂慮中消散得無影無蹤。

    她重新躺下,望着窗外朦朧的月色,心中默默祈禱,希望秦昊能夠早日走出這段陰霾,重新找回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

    秦昊緩緩步出房門,守在門外侍衛長羅陽見到他的瞬間,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迎上前來,恭敬地說道:“陛下,之前,風老過來了一趟,見您正在酣睡之中,他老人家不忍打擾,特地讓屬下代爲轉達。”

    “哦?”

    秦昊微微一笑,正色道:“風老都給你說了些什麼?”

    羅陽躬身道:“晚宴結束後,董太傅與二王爺並肩離去,兩人同乘一車,車中交談之聲隱約可聞,足足持續了一炷香的時間。”

    “另外,文泰、林國棟、孔伯禮等人離宮之後,並未各自回府,而是齊聚蘇府,似乎在密謀着什麼。他們在那裏的時間,長達將近一個時辰。”

    “文泰、孔伯禮離開之後,並沒有各自回家,而是齊聚於文泰府中,不知他們又在密謀着什麼?”

    “風老還讓屬下轉告您,讓您不必擔心,他會讓人監視好這些人的一舉一動。”

    秦昊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淡淡笑道:“羅陽,這段時間你做得很好,朕心中甚是滿意,待此事塵埃落定,朕再好好獎賞你!”

    羅陽得到了秦昊的鼓勵,像是打了雞血一般,激動地拱手道:“願爲陛下效死!”

    秦昊終於放下心來,他轉過身,來到了御書房中。

    這段時間,太宗皇帝的駕崩籠罩在皇宮之中,朝中局勢也更加動盪,加之遼國使團在此敏感時刻進京,更增添了幾分沉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秦昊無暇分心於後宮的歡愉,連他最寵愛的王有容也未能得到他的臨幸。

    他的心思,全然被即將到來的大事所佔據。

    想着明日就要跟遼國使團會面,商定求糧一事,秦昊就愁得睡不着覺。

    因爲,他的決定,不僅關係到兩國的未來,更關係到天下蒼生的命運。

    秦昊坐在御書房的龍椅上,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憂慮。

    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呢?

    借糧,不僅僅是資敵那麼簡單,也意味着政治上的妥協,更是對國家尊嚴的妥協,此外,對億萬國民也不好交代。

    更何況,此刻的國庫早已空虛,連一粒多餘的糧食都拿不出來,而河東的百姓還在飢餓的深淵中掙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民變,天下大亂。

    不借,很可能激怒遼國,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後果將不堪設想。而且,兩年的那場慘敗於遼國的戰爭,還歷歷在目。

    他怎能忘記那血與火的教訓,怎能輕易將國家推向戰爭的深淵?

    這種難題,哪怕放在兩世爲人,秦昊這個穿越者的身上,依然難以抉擇。

    此刻的秦昊,彷彿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無論選擇哪條路,都充滿了未知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