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賜婚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趙家二公子字數:2012更新時間:24/06/26 23:38:33
    蕭無良靜靜地看向耶律凌霄,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嘴角勾起一抹淒涼的笑容。那笑容中,夾雜着無盡的感激與無盡的悲哀,“南院大王,這些年來,承蒙您的庇佑,才讓我這個廢人苟延殘喘至今。”

    “我深知自己無能,無法再爲您效命,如今,只能用這條殘命,來報答您當年的救命之恩。”

    話音未落,他的身影已如離弦之箭,朝着不遠處的一根粗壯大柱子衝去。那決絕的姿態,彷彿早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耶律凌霄站在那裏,目光複雜地看着蕭無良衝向大柱子,他並未出手阻攔,任由這一切發生,彷彿蕭無良的死與他沒有半點兒關係。

    然而,就在這一剎那,彷彿有人早已洞悉了蕭無良內心的絕望,身影一閃,已悄然出現在他的身後。

    那人手中的拂塵輕輕一揮,彷彿被賦予了某種神祕的力量,準確無誤地纏住了蕭無良的胳膊,使他無法掙脫。

    衆人這才如夢初醒,臉上皆露出駭然之色,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那位出手之人,心中無不暗自驚歎:“真是沒想到,這位看似平凡無奇的老宦官,竟然是個深藏不露的高手。”

    沒錯,出手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高力士,昔日太宗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平日裏低調內斂,鮮少顯露身手,今日卻在此刻展現了驚人的實力。

    此刻,高力士輕輕一揮拂塵,便將蕭無良重重摔在地上,他面色冷峻,語氣中透着一絲不容反抗的厲色:“蕭無良,你的性命,如今已非你所能掌控。陛下未賜你死,你便不得輕生,可懂?”

    蕭無良掙扎着,緩緩從地上爬了起來,滿臉悽慘,卻仍不忘對秦昊投去一抹冷笑:“怎麼,大夏皇帝陛下,您是想留着我這個前朝餘孽,爲你效力嗎?”

    “告訴你,收起你那不切實際的幻想吧,老夫就是死,也不會答應你的。”

    秦昊目光如炬,直視着蕭無良,嘴角掛着一絲輕蔑的笑意。他緩緩說道:“蕭無良,你是不是對自己太過自信了,再者說,你有什麼能力讓我高看的。”

    “沒有?朕之所以留着你性命,不過是想爲你蕭家的其他人留條活路罷了。”

    他微微揮手,示意身旁的親衛上前,“來人,將蕭無良帶下去,好生看管。記住,別讓他自尋短見。”

    他頓了頓,對蕭無良說道:“蕭無良,即便你想死,也無妨。你若是死了,朕就讓你的族人爲你陪葬,讓你們在黃泉路上做個伴,想來你也不會覺得孤單。”

    “你……你,簡直就是個魔鬼!”蕭無良的聲音顫抖着,臉上流露出無盡的驚恐。

    秦昊卻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中似乎藏着無盡的深邃與冷漠。他緩緩開口道:“所以,在你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前,最好還是想清楚後果。”

    他的話音剛落,侍衛們已經面無表情地走了過來,他們動作麻利地將蕭無良拖了出去。

    整個過程中,蕭無良不停地掙扎着、謾罵着,但一切都是徒勞,只留下他的謾罵聲在空氣中迴盪。

    這個時候,耶律凌霄深吸一口氣,嘴角勉強擠出一絲笑意,他望着秦昊,沉聲道:“大夏皇帝陛下,今日之事,我耶律凌霄算是認栽了。”

    “不過,輸便輸了,我遼國之人,從不賴賬。明日,本王將親自將踏雪寶馬送至宮中。”

    “今日的晚宴到此爲止,本王感謝大夏皇帝陛下的盛情款待,告辭!”

    說完,他直接轉身,帶着遼國的使臣們,邁着堅定的步伐離開了。

    伴隨着遼國使團的離去,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

    之前,詩詞比試勝利的喜悅之情,也伴隨着耶律凌霄的憤然離去而迅速沖淡。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凝固,良久,秦昊打破了這份沉寂,他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明日便是正式跟遼國使團商定求糧一事的時候,各位以爲,遼國此次到底想要多少糧食?”

    話音落下,大殿內再次陷入了沉默。

    衆人面面相覷,卻無一人敢輕易開口。

    這他媽誰知道啊!

    遼國的胃口,衆所周知,他們自然是希望得到的糧食越多越好,他們的貪婪之心,猶如無底洞,溝壑難填。

    但問題的關鍵,不是遼國想要多少的問題,而是大夏能給多少,大夏的底線又在哪裏!

    這是一場微妙的博弈,每一步都需謹慎。

    就在衆人猶豫不決,不知如何開口之時,李牧站出來,擲地有聲地說:“給他們一些糧食,讓他們的人勉強能夠存活即可!若他們還想要更多,那就讓他們用戰馬來交換!”

    李牧是主戰派,對於給予遼國糧食的提議,內心是極其抗拒的。

    但秦昊現在有自己的考慮,他還沒有做好與遼國開戰的準備,也不想開戰。

    所以,面對秦昊的抉擇,李牧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眼前的局勢,此時與遼國開戰,對大夏極爲不利。

    “只怕,遼國的胃口和野心不止於此啊!”

    蘇正方長長地嘆息一聲,佯裝成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沉聲道:“陛下,老臣以爲,若遼國的南院大王真的願意以女兒耶律瑾兒爲媒,與我大夏締結和親之盟,即便我們多贈予他們一些糧食也無妨,不過是作爲郡主的嫁妝,如此以來,既能彰顯我大夏的誠意,又能安撫我大夏子民之心,何樂而不爲呢?”

    此時,董思成也站出來,附和道:“陛下,蘇尚書所言極是。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考慮與遼國開放通商,用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從遼人手中換取戰馬等我國稀缺之物。”

    隨着兩位朝中重臣的率先表態,衆多大臣們也紛紛點頭附和。

    秦昊掃視了衆人一圈,心中已經對眼下的局勢有了清晰的把握。

    他轉頭望向身旁沉穩的秦風,聲音中帶着幾分關切與詢問:“二弟,你方纔已見過那耶律瑾兒,對她的印象如何?若是你心中有意,朕便爲你做主,賜下這樁婚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