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詩詞無國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趙家二公子字數:2110更新時間:24/06/26 23:38:33
    耶律凌霄乾笑了一聲,他目光瞥向秦昊,見秦昊正冷冷地看向自己,心中暗自得意。他以爲秦昊已被自己影響,情緒已然波動,便沒有再多言。

    媽的,什麼狗屁南院大王?別以爲老子怕你!

    想要出風頭?

    就不怕惹火上身嗎?

    哼,真是可笑。

    董思成心中冷笑,這種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的感覺,確實不錯,先前讓你屢次奚落老夫和我女兒,今日終於輪到你嚐嚐苦頭了吧!

    此刻,朱七七心中頗爲焦慮,她微微側過頭,看向身旁的王有容,語氣中帶着一絲急切:“容姐姐,陛下到底在做什麼呢?爲何遲遲不動筆?”

    王有容眉頭輕蹙,眼中閃過一絲思索,她輕輕拍了拍朱七七的手背,柔聲寬慰道:“七七,別急,陛下英明神武,定不會在此關鍵時刻犯糊塗。他必定是有所準備,只是我們尚未察覺罷了。我們且耐心等待,靜觀其變吧。”

    秦昊似乎感受到了她們的關注,他微微側目,投向了她們這邊。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着睿智的光芒,彷彿能看透了她們的內心。

    他對着王有容和朱七七兩人微微一笑,臉上流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彷彿在說:“放心,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隨後,秦昊便將目光落在心無旁騖寫詩的蕭無良身上。

    之前的閒暇之時,他曾與衆女聊過一些這個時代的詩詞,雖然它們與他前世所知的那些歷史長河中的璀璨詩篇相比,仍有些許差距。

    但眼前的蕭無良,早在二十年多前就已聲名遠播,得到世人的認可,他肯定是有真才實學的。

    如果自己拿出來的詩句不夠好,很有可能在此翻車,所以秦昊此刻也不敢絲毫大意。

    秦昊的腦海中,一句句描繪菊花的詩句如流星劃過夜空,熠熠生輝。

    在他的記憶中,那些古人筆下的菊花,大多都突出一種孤傲淡雅。

    詩人常以菊花自喻,標榜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甚至不畏強權,敢於挑戰世俗的束縛。

    秦昊知道如果自己也拿出這樣一首詩,是不能百分百穩操勝券的。

    所以他要換個思路,他要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表達菊花的與衆不同。

    就在此時,一句詩突然在秦昊的腦海中閃現,他眼前一亮,當即抓起筆來,奮筆疾書。

    周圍的人都被他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吸引,目光不約而同聚焦在他身上,衆人的心跳似乎也跟隨他的動作而緊繃起來。

    時光如梭,轉眼間,一炷香的時間已至。

    當香火的最後一縷青煙消散在空氣中,雙方皆已完成了他們的詩作,同時放下了手中的筆。

    耶律凌霄率先拿起蕭無良的詩句,輕輕展開,他先行一步,遞到了史明翰的手中。

    鬥詩,這不僅僅是一場文字的比拼,更是一場心靈的較量。

    其中蘊含着許多不爲人知的講究。

    除了寫詩之外,還有品詩這一環節,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分析,觀衆往往都會被引導。

    在這樣的情境下,除非下一首詩篇能夠展現出超凡脫俗的才華,否則旁觀的人在先入爲主的概念下都會覺得,不如上一首。

    尤其還是菊花詩,這種立意很窄的題目,其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耶律凌霄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心思敏捷,決定先下手爲強,讓史明翰先向衆人展示蕭無良的詩句。

    由此可見,這位大遼的南院大王,看似粗獷,實則心思細膩,絕非泛泛之輩。

    史明翰眉頭微蹙,他本來還等着高力士送來秦昊的詩句,甚至都已經想好要怎麼吹噓和稱讚了。

    誰想到被耶律凌霄搶先一步,打亂了他的計劃,只能先品鑑蕭無良的詩了。

    “蕭先生詩名秋菊!秋菊傲寒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寥寥四句,在史明翰抑揚頓挫的誦讀聲中,不少人眼前彷彿浮現出一幅畫面,秋季寒霜如刀,無情地打落在萬物之上,唯獨菊花傲然挺立,絲毫不畏風霜的侵襲。任憑風霜寒徹骨卻依舊搖曳生姿。

    史明翰原本還打算挑剔一番,試圖找出這首詩的不足之處,想要貶低蕭無良的詩。

    然而,隨着他逐字逐句地品味,心中的想法卻悄然發生了改變。

    他忍不住讚歎道:“好詩!蕭先生真是才華橫溢,此詩借菊詠志,寓意深遠。詩中的風霜象徵着塵世間的艱難困苦,卻依舊奈何不得詩人堅韌之志!”

    “好詩,真是一首好詩啊!”

    在場衆人對於蕭無良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創作出如此佳作,無不感到驚歎。

    不少人在史明翰的品鑑帶動之下,感覺這首秋菊就是自己的真實寫照,甚至開始紛紛拍手叫好。

    耶律凌霄目睹這一幕,嘴角勾起一絲冷笑,心中滿是得意。他的目的已然達成。

    衆人回味過後,頓時一驚,臉色大變!

    壞了!我們可是大夏的臣子啊!

    怎麼能爲對手叫好鼓掌?

    衆人心中忐忑不安,手心都已被汗水浸溼,他們目不轉睛地盯着秦昊,生怕這個年輕的皇帝會因此而遷怒於他們。

    就連李震、衛徵這樣的三朝元老被這緊張的氣氛帶動,臉上少見地流露出凝重之色。

    倒是王有容等一衆女子卻顯得異常淡定,她們的臉上還帶着一副雲淡風輕的笑容。

    畢竟,她們曾經親眼見證過秦昊在短短幾個呼吸間,便創作出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樣的絕世佳作。

    對於秦昊的才華與智慧,她們早已深信不疑,所以,根本一點兒也不慌。

    秦昊並未將衆人的反應放在心上,他將目光悠然掃過衆人,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輕聲說道:“詩詞本是無國界的藝術,蕭先生的這首秋菊的確不凡,值得你們讚賞。”

    言罷,他輕輕擡手,將自己所寫的詩篇遞到了高力士的手中。

    高力士接過詩篇,僅僅是匆匆一瞥,便兩眼放光,滿心歡喜地將詩篇交到了史明翰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