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你們究竟想要幹什麼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趙家二公子字數:2030更新時間:24/06/26 23:38:33
來到朝堂之上,秦昊站在高位,目光如炬,冷冷地掃視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那銳利的眼神,如同寒冬中的北風,冰冷刺骨,讓在場的大臣們心頭一緊,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驚膽寒。
秦昊沉默良久,似乎是在給大臣們施加無形的壓力。
終於,他開口了,聲音雖不高亢,卻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各位臣工,孤王知道,你們之中,不乏有人欺我年幼無知,對我這個太子心存不服,甚至還在暗中謀劃着要更換太子。哼,你們的膽子,倒真是不小啊!”
隨着他的話音落下,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嘈雜之聲。
他們面色惶恐,紛紛跪倒在地,齊聲叩首道:“臣等不敢。”
“不敢?這天下還有你們不敢做的事情嗎?”
秦昊怒火中燒,厲聲呵斥道:“之前太子妃遭遇刺殺,後來本王和父皇接連遭遇刺殺,昨天夜裏,刺客跑到王府,刺殺我二弟,你們究竟想要幹什麼?”
他的聲音越來越激昂,彷彿要將心中的怒火全部傾瀉而出。他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彷彿在說:“無論你們是誰,無論你們有多大的勢力,本王都絕不會讓你們得逞!”
面對太子的雷霆之怒,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更是如履薄冰,一顆顆心懸於半空,低垂着頭顱,不敢有絲毫的舉動,生怕他將怒火發泄在自己身上。
秦昊發泄了一通怒火之後,心中的波濤漸漸平息。他深深吸了一口氣,語氣轉爲平和,卻又帶着幾分深沉:“衆卿家,本王深知,你們之中不乏赤膽忠心,爲朝廷、爲天下百姓盡心竭力之輩。望諸位不忘初心,繼續秉持正義,爲朝廷分憂,爲百姓謀福。”
“同時,我也在告誡那些心懷不軌,意圖挑撥離間、製造內亂之徒。你們最好收起那些小心思,不要等到屠刀架到你們脖子上的時候,才悔之晚矣!”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卻也帶着對朝臣們的期望與警告。
一時間,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衆大臣們皆低頭不語,心中卻各自打着自己小心思。
秦昊微微擡起手臂,掌心向下輕輕一揮,動作間流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他的聲音低沉而溫和,如同春風拂面,卻又不失威嚴:“你們都起來吧。”
衆大臣聞言,紛紛叩首謝恩,他們的臉上滿是恭敬之色,彷彿在這一刻,所有的心思和念頭都已被秦昊的威嚴所壓制。
秦昊心知這些大臣們雖然表面上恭順,但心中未必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不過,他並不在意這些,因爲他有着足夠的手段和智慧,去應對這些朝堂上的風雲變幻。
“有本啓奏,無本退朝吧!”秦昊淡淡說道。
蘇正方將目光掃向對面一個武將,後者立即站了出來。
“殿下,左右大營均已派出兵力鎮壓高拱祥等一衆反賊,如今京城守衛力量空虛。微臣斗膽諫言,對付一個反賊,是否有些過於興師動衆?或許我們可以考慮調回一個大營,以加強京城的守衛力量。”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不少大臣紛紛點頭附和,他們認爲,兩個大營同時在前線作戰,缺乏統一的指揮,容易造成混亂。而調回一個大營,既可以加強京城的防守,又可以確保前線作戰的順利進行。
秦昊掃向這些附議的大臣,心中泛起了一陣冷笑,暗自猜測道:“蘇正方,你是想讓左大營回京,好方便你兒子的進一步行動嗎?本王偏偏不讓得逞。”
他並未急着表態,而是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諸位愛卿的擔憂,本王能理解。但是,高拱祥反賊野心勃勃,若是不給予足夠的打擊,恐怕會讓他更加囂張,勢必會造成更加動盪的局面。”
“而且,本王認爲京城的守衛力量並不空虛,有四衛數十萬軍隊駐紮,你們怕什麼?只要沒有人犯上作亂,只要將士們齊心協力,必定能夠守護好這座城池。”
秦昊的話音剛落,朝堂上便響起了一片議論聲。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着秦昊的決定。而蘇正方則靜靜地站在一旁,目光深邃地注視着秦昊,似乎在思考着什麼。
就在這時,一位文臣站了出來,他向秦昊行禮後,恭敬地說道:“殿下,微臣認爲,調回一個大營拱衛京城,確實是一個穩妥的決策。畢竟,京城乃國家之根本,若是有什麼閃失,後果不堪設想。”
這位文臣的話立刻引起了許多大臣的共鳴,他們紛紛點頭附和,表示贊同。而武將們則顯得有些不滿,他們認爲,這樣做會削弱前線的戰鬥力,讓反賊有機可乘。
朝堂上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大臣們紛紛爭論不休。而秦昊則靜靜地坐在圈椅上,目光深邃地注視着這一切。他知道,這是一個艱難的決策,需要他深思熟慮。
最終,秦昊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諸位愛卿,朕明白你們的擔憂和顧慮。但是,朕也相信我們的將士們能夠守護好這座城池。因此,朕決定不調回大營,繼續全力鎮壓高拱祥反賊!”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大臣們驚訝地看着秦昊,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秦昊的語氣堅定而果斷,讓他們不得不相信這是他的最終決策。
“此事就這麼定了!”秦昊的聲音鏗鏘有力,迴盪在空曠的朝堂之上,彷彿一股無形的力量,壓得衆人喘不過氣來。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彷彿一切反對與質疑都在這句話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大臣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決斷震得啞口無言,一時間竟無人敢出聲反駁。他們知道,秦昊的決策一旦定下,便不會輕易更改。而此刻,他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他們再也無法用危言聳聽來動搖他的決心。
“孰輕孰重,本王自有決斷。”秦昊再次強調,語氣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與霸氣。他的話語如同鋒利的劍,斬斷了大臣們心中最後的猶豫與擔憂。他們知道,無論他們如何勸說,都無法改變秦昊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