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陰謀重重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趙家二公子字數:2011更新時間:24/06/26 23:38:33
秦昊雙手緊握,氣得想親自殺人,憤怒地大聲罵道:“但你媽個頭!”
“來人,把陸翊給本王拖下去,重打一百軍杖,打入死牢,等待發落!”
“還有,今夜養心殿執勤的將領,竟然玩忽職守,讓這些賊人有機可乘,真是罪不可赦!一個不留,全都給本王殺了!”
他的聲音充滿了威嚴與冷酷,目光中閃爍着無情的火焰,彷彿要大開殺戒一般。
“殿下,幾個執勤的將領是冤枉的,請您饒恕他們幾人吧!”
陸翊跪在地上求饒道:“所有的罪責,微臣一力承擔。”
秦昊頓時火冒三丈,直接起身來到他面前,一腳將他踹翻在地,大罵道:“你個狗東西,死到臨頭了還敢替人求情,你有幾個腦袋可以讓本王砍。”
“拖出去,立即行刑,通知宮中那些管事的太監觀看行刑,看以後誰還敢犯上作亂。”
幾個宮中侍衛趕緊走上前來,連拖帶拽地將陸翊拖走,任憑他怎麼求情,秦昊也不爲所動。
秦昊環顧了一下衆臣,繼續說道:“刑部,大理寺,宗人府,你們三方聯手立刻給本王查,本王要知道這些太監都是誰的人,平時跟哪些人接觸,他們又是怎麼騙過侍衛進來的,事無巨細,一個細節都不要放過,全部查清楚!”
“早朝之前,如果沒有結果,你們三人都給本王提頭來見!”
刑部左侍郎樊文海等人臉色驟變,苦澀之情溢於言表,卻也不敢有絲毫的異議,只好躬身領命而去。
就在這個時候,領侍衛副指揮使李明遠走了進來,他直接跪下,一臉自責道:“殿下,屬下救駕來遲,導致出現如此惡劣之事,請您責罰。”
秦昊瞥見他衣襟上斑駁的血跡,眉頭微皺,語氣中帶着幾分寒意:“李明遠,你剛纔去哪兒了?身上的血跡,又是從何而來?”
李明遠低眉順眼,語氣恭敬:“殿下,微臣剛纔擅自行動,去處理了幾個疏忽職守的侍衛。”
秦昊眼神一凜,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是誰命令你去殺人了?”
李明遠面不改色,迎向秦昊的目光,恭敬而自責地說道:“屬下用人不善,宮中出了這檔子事情,臣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爲了嚴肅宮規,故將那些玩忽職守的侍衛就地斬殺,以儆效尤,還請殿下賜罪。”
李明遠的話冠冕堂皇,滴水不漏,任誰也挑不出任何瑕疵。
秦昊對李明遠的話雖有懷疑,但也無跡可尋,他也犯不着爲了李明遠私自處決了幾個玩忽職守的侍衛而真正處罰他,便也沒有過多追究。
然而這件事,他很清楚,沒這麼簡單。
陸翊平時辦事有板有眼,再怎麼疏忽職守,也不至於私自放這麼多的帶着兇器的太監進來,背後要是沒有手眼通天之人,或是買通宮內禁軍,是不可能到走進養心殿的。
而他們刺殺的目標是當今聖上,僅憑他們這十幾個人,想要在重重防護中刺殺皇帝,無疑是天方夜譚。
明知不可能成功,但他們仍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不歸路,而且還全部毒發身亡。
究竟是什麼樣的動機驅使他們鋌而走險,刺殺父皇?
究竟隱藏着哪些不爲人知的祕密?
這背後之人又會是誰?
最近這些日子,皇宮內外風波不斷,先是太子妃遭遇血殺盟刺殺,緊接着自己也險些命喪黃泉,如今皇上又成爲了宮中太監刺殺的目標。
血殺盟、白蓮教、宮中太監,這三方看似毫不相關的勢力之間是不是存在着些聯繫。
這一系列的事件,究竟是巧合?還是精心策劃的陰謀?
一連串的疑問在秦昊心中涌起,卻也找不到一絲頭緒。
衆大臣見太子不說話,均是裝作很關心的樣子,低頭不語,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這時,蘇正方走了上來,打破了沉默的氣氛,鄭重其事地說道:“殿下,這些人死有餘辜,如今陛下安然無恙,真是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老臣身爲朝廷重臣,深感皇上安危的責任重大。因此,老臣斗膽進言,希望能加強宮中的守衛力量,以防不測。”
這時,董思成也站了出來,堅定地說:“殿下,蘇尚書所言極是,老臣對此深表贊同,爲了防範未然,老臣還建議撤掉陸翊的領侍衛指揮使之職。”
“言之有理,皇上的安危,豈能寄託在一個不靠譜的領侍衛大臣身上?若是不嚴懲此人,難免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陸翊此賊,將皇上的安危視如兒戲,實乃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首,微臣斗膽進言,應誅其九族,以儆效尤。”
……
在蘇正方和董思成的煽動下,陸翊這個名字現在已成爲衆矢之的。
一波又一波的大臣紛紛站出來,義正言辭地要求太子下令誅殺這位掌管宮中禁軍侍衛的大臣。
然而,在這股誅殺的風潮中,卻透出一股難以言明的蹊蹺。
秦昊見這麼多人都在進言誅殺陸翊,一時間也猶豫了起來,不敢輕易下決斷。
媽的,還真是邪門!
難道陸翊就這麼不得人心?
還是他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以至於這些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置他於死地?
或者是說,陸翊真的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比如糟蹋了朝中某些大臣的妻妾、閨女,或是阻礙了他們的財路,才導致這些人對他懷有如此深切的仇恨?
然而,在這一切猜測和推測的背後,真相究竟如何,卻無人知曉。
在秦昊的認知裏,人生百態,世事無常,當人們往往對某個人的厭惡之時,這背後往往隱藏着兩種極端的可能性。
要麼,這個人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奸大惡之徒,讓人避之不及;要麼,他就是個恪守本分、有原則的正直之人,只因擋了他人的財路,阻了他人的前途,便成爲了衆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