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佈局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趙家二公子字數:2175更新時間:24/06/26 23:38:33
馮懷玉和樊文海率先來到這裏,秦昊領着兩人來到了偏殿。
“殿下,經過我們對孫志剛的一番嚴刑拷問,審訊終於有了新的進展。”
樊文海剛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彙報道,“據孫志剛供認,近兩年來,瑞豐號糧行每個月都要祕密往燕雲十六州運送至少一萬擔糧食,有時還有兩三萬擔。”
“但是很奇怪的是,這些糧食進入燕雲等地就沒了下落,也沒有任何進賬,而籌集糧食的錢是從蘇府拿的,每個月蘇府還要給入股的一些大臣分紅。”
“所以,微臣猜測這些糧食並沒有賣給遼人,而是……”
秦昊不假思索地說道:“而是蘇家在燕雲之地豢養有私軍是吧!”
樊文海微微頷首,繼續道:“不僅如此,各地分行的糧食也源源不斷地流向那裏。依臣之見,那支私軍的人數,恐怕不少於兩萬,甚至可能更多。”
"另外,蘇家父子這兩年來,暗地裏可是沒少把右大營和玄武衛那些被淘汰的武器裝備送往北境。聽說他們在北境還藏了個私人的大型鐵礦,這心思,怕是再明顯不過了。"
"如此看來,我們得趕緊綢繆,免得他們真的起了反心,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秦昊聽完眉頭緊皺,他萬萬沒想到,蘇家竟能在燕雲之境經營如此之久,且始終未曾引起朝廷的注意。
這其中,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祕密和力量,足以讓朝廷都爲之矇蔽?
馮懷玉走上前來,沉聲說道:“蘇家竟將公家之物私自挪用,大肆侵吞國庫的糧餉,甚至暗中祕密籌劃軍隊,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微臣懷疑,昨日對您行刺之事,十有八九與蘇正方脫不了干係,很有可能蘇正方已經與白蓮教相互勾結在一起,企圖謀權篡位,顛覆我大夏政權。”
“臣叩請殿下早作決斷。”
秦昊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意,沉聲道:“本王對此事早有籌謀,布控已然暗中展開。現在,時機尚未成熟,我們必須耐心等待蘇正方這只老狐狸露出更多狐狸尾巴。”
“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確保將其黨羽一網打盡,絕不讓他們有逃脫之機,若讓他們逃竄至燕雲之地,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這個時候,謝安、王翦等人接連而至,等衆人落座之後。
秦昊言簡意賅地概述了近期發生的種種事件,然後靜靜地等待着衆人的反應。
一時間,衆人震驚不已,四周議論紛紛,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熱鬧而又混亂的畫面。
有的人眉頭緊鎖,顯然是在深思熟慮。
有的人竊竊私語,似乎在交換着各自的看法。
還有的人則是一臉茫然,顯然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搞得措手不及。
秦昊靜靜地坐在一旁,觀察着衆人的反應,心中卻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
王翦將軍率先開口,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殿下,末將願意親自領兵前往河東,討伐高拱祥等一幫逆賊,一舉蕩平賊寇,以安民心。”
李震也沉聲說道:“殿下,老臣雖然年事已高,但還能領兵打仗,願再度出山,以振軍威。”
秦昊看着衆人堅定的眼神,心中充滿了暖意。
他知道,他並不孤單,他有一羣忠誠的臣子,他們願意爲了大夏的江山社稷,付出一切。
待衆人紛紛表態之後,秦昊緩緩站起身來,掃視了一下衆人,慷慨激昂道:“各位愛卿,你們都是朝廷的忠誠之臣,是國家的中流砥柱。”
“雖然你們在座各自的職位和職責有所不同,但無一例外都在爲了大夏的繁榮穩定而鞠躬盡瘁,你們都是大夏的有功之臣,本王謝謝你們了,請受本王一拜。”
隨着他的話語落下,他的身體微微彎曲,向在場的衆人行了一禮。
衆將領如何能承受起太子的大禮,趕緊躬身回拜。
秦昊挺直了身子,神情肅穆,直接下令道:“李震將軍聽令,本王授你大夏兵馬大元帥,坐鎮京城,統領兩營四衛,負責京城防務一切事宜,確保京城安全。”
“老臣領命。”
“王翦將軍,聽令,本王授你平寇大將軍,奉詔討逆,抽調左大營本部兵馬,剿滅高拱祥等部逆賊。”
“微臣領命。”
“樊文海、孫逸、馮瑾聽令,你們即刻安排人手在城外守着,迎接從河東過來的難民,將他們安排在逍遙山莊,記住不能放一個人進城,必要之時可以武力鎮壓。”
“臣等領命。”
“你們暫且退下,李元帥和王將軍留下。”
等衆人離去,秦昊對兩人叮囑道:“兩位將軍,本王是這樣考慮的,此次借剿滅高拱祥一衆,將左大營全部調出京城,一部分軍隊祕密向北挺進,在京城百里外駐紮,以防蘇正方私軍暗中偷襲京師。”
“令派一支軍隊祕密駐紮在京城南面五十裏之外的伏牛山脈,隨時等候命令,一旦京城有危險,可以裏外夾擊,一舉將敵人擊潰。”
“王翦大哥,你此次任務是將大軍快速帶出京城,佯裝出征討伐逆賊高拱祥,暗中迂迴,分兵返回到京城外駐紮,統籌京城外南北方向的兩部人馬。”
李震微微頷首,沉聲說道:“殿下安排不錯,剛纔老臣就想提醒您,區區賊寇,一羣散兵遊勇,難以成事,不必大費周章,只需出動左大營一半人馬,就可將其消滅。”
王翦嘿嘿笑道:“出動左大營一半人馬,簡直就是擡舉高迎祥了,只需三千人,末將就有把握將其滅掉。”
“哦?莫非賢侄有何好的計策?你可知道叛軍可有數萬人,兵力相差數十倍不止,你可別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李震頓時來了興趣,不過還是善意地提醒道:“想當年老夫雖然也有過這樣的勝績,但也是根據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有利因素,才能取得這樣的勝利,你也別亂來呀!”
李震的眼中閃爍着老將的睿智,但更多的是對年輕將領的期待。
“王翦賢侄,你若有妙計,不妨說來聽聽。”
他微笑着說,語氣中充滿了對晚輩的鼓勵。
王翦站得筆直,神情自信,他深吸了一口氣,開始緩緩道來:“叛軍雖衆,但多爲烏合之衆,未經訓練,紀律鬆散。”
“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先以少量精兵佯裝敗退,引誘叛軍追擊,然後在預設的埋伏圈中將其一舉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