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悲催的大吳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九霄落雪字數:2048更新時間:24/06/26 23:23:29
若說七大皇朝之中,處境最差的一個,就應該是位於南方的大吳皇朝了!
大吳皇朝十七道,現如今,仍然位於大吳手中的,也就剛巧只剩下那一個零頭了!
數次風波下來,大吳皇朝現如今足足丟了十道之地,如今,位於大吳皇朝之中掌握的,也就只剩下七道之地了。
只是,當年的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現在已經只剩下十路出頭的勢力了。有與朝廷征戰的過程之中涼了的,當然,也不乏他們相互之間吞併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吳皇朝將領孫堅也開始樹起反旗,由原本的大吳軍中之人開始站在了大吳朝廷的對立面。
說起來,孫堅也算是倒黴,遇到了一個倒黴上官,他本來是不想造反的,只可惜,卻是被硬生生地給逼成了一個反賊。
當年,劉邦派長子劉備爲將,劉備亞父范增爲軍師,薛林、樊會、張飛、張益、陳到,再加上一個大吳降將白銀寶蠶食大吳疆土。
而大吳皇朝當然要派出人手應對,那人能力倒有那麼一些,並非是什麼純粹的無名之輩。只是,這人品卻不怎麼樣!
劉備出兵的途中新收了一個謀士龐統,乃是薛林介紹而來,而龐統則是獻計以作進身之階。
對此,作爲劉備亞父的范增卻也樂見其成,龐統雖年輕,但卻才幹初顯。而劉備若要成事,光有他范增一人是絕對不夠的。
都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成大業者,劉備還需儘可能地招攬良才。
當然,在這一方面,范增對於劉備向來是相當滿意的。
劉備當初拜他爲亞父,又與薛林、張飛、張益、陳到四義桃園五結義,不管這一系列行爲是真心還是假意,但是,光是這個行爲本事,是一個成大業的。
劉備的那幾個結義兄弟,薛林不必多言,儒門護法一脈出身,雖主修武道,但是,在兵法一道也不容小覷。儒家講的就是一個兼收幷蓄,許多學說但凡是有用的,都會吸收爲己用。
而張飛與張益二人,他們二人雖然已經是小小年紀,可卻已經初顯勐將之姿。未來,當可爲萬人敵。
最小的陳到,在勇勐之上雖然遠遠不足薛林、張飛、張益三人,可是,卻治軍嚴謹,爲人沉穩,可倚重之。
這四人,個個都有大才,再加上他一個本人,而劉備則是一個三顧茅廬、拜亞父又兼桃園五結義便將所有人吸引於自己身邊。
龐統雖然尚且青澀,但已初具風姿,一手連環計玩得維妙維肖,再加上范增在一旁察缺補漏,終是大敗敵軍。
而後,龐統再施離間計,只是,那上官兵敗之後本來就想要將這戰敗之責找上一個足夠資格之人頂了,因此,這離間計可謂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順利。
那上官做得也夠狠,不僅將戰敗之責頂成了孫堅身上,而且,爲了防止日後萬一孫堅有一天會鹹魚翻身,來找他算計今日的事情,所以,直接將屬下打的死死的,可謂是把孫堅往死裏坑!
那一連串的罪名,如果下來的話,孫堅他本人身死都還是小事,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誅九族的下場!
生死存亡之下,孫堅也不可能真的引頸受戮,伸出脖子就讓人家那樣去砍,這暴脾氣一上來,果斷領着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大家將將前來捉拿他們的偏將砍了,領着八千直屬兵馬樹起了反旗。
孫堅長子孫策,雖然不過十八,卻已是幼虎,未來成就不可限量,縱是年紀雖小,可實力也已非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大家將可以相比。
而孫策的幼時故交周瑜,聽聞孫氏一事,當日便於大吳皇朝儒家學宮稷下學宮辭學,千里前來找尋孫策。
稷下學宮,在整個儒門之中,除去書院、聖人講經堂、小聖賢莊這三座最高學府之後,這稷下學宮就是僅次於其的學府之一了。
更難得的是,這稷下學宮雖然是儒家所創,傳授的也是儒家學說,培養的也是儒家人才,可是,這也同樣也一座百家匯聚,相互交流的學府。
上一代的稷下學宮學宮祭酒無名先生顧無名曾親自爲學宮站臺,言學宮乃自家交流之所,稷下學宮更加觀迎各家才子前來遊學,但既入學宮,一應恩怨,自當放下。
意思就是,只要到了稷下學宮,別管你們相互之間有什麼恩恩怨怨,可是,學宮之外不管你們。進入了學宮之後,相互之間只能夠是同窗。
無名先生與顧青主、負嶽乃是同一輩的人物,皆是儒門資格最老的前輩,雖然不喜爭鬥,但是,那一身實力卻是做不得假的。
他的話,威懾力還是十足的。
周瑜作爲稷下學宮最負盛名的幾個弟子之一,他的辭學,也曾經一度引起了諸多了風論。
當然,光是這件事,也足以說明孫策與周瑜之間滿滿的“基情”了。
而若說誰在大吳的身上割了最狠的一刀,那這件事當然是離不開了南蠻了。
這南蠻第一戰,完全是不顧傷亡,十位神將有三員負傷,可見那一戰的瘋狂。
而蚩尤之所以用出了如此瘋狂的戰法,便是爲了打開南蠻在大吳的局面。
南蚩兒郎雖勇,只可惜,兵甲卻簡陋不堪,若是久戰,對於南蠻反而是不利的一方。到時候,南蠻要付出的傷亡反而會更大。
因此,蚩尤乾脆是快刀斬亂麻,竟是不顧忌這第一戰的傷亡,在打贏這第一戰之後,以大吳皇朝將士之甲完成了對於部分南蠻勇士的換裝。
南蠻兒郎的身體素質本來就是天下之首,只是,奈何硬件不行,這軟件雖強,但能夠發揮出的實力卻有限。
可是,一旦這硬件配上軟件之後,再讓南蠻人好好練習軍陣之術,這幾相結合起來,可謂是天生的精兵。
而大吳皇朝所失的這十道之地之中,光是蚩尤,他一個人就拿下了兩道之地。而蚩尤也借這無上威望,成功繼任南蠻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