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開源節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夏日拓海字數:1994更新時間:24/06/26 23:18:30
    樑帝看了秦軒一眼,啞然笑了。“軒兒,你有這番孝心,朕很欣慰,可是你所說的辦法,還沒看到效果,你就說將功補過,未免太早了吧?”

    “有效果是必然的!”秦軒篤定地道,“兒臣哪次讓父皇失望過?”

    樑帝捋了一下鬍鬚,微微一笑。“這倒也是。這樣吧,如果事情真如軒兒所說,這個法子真能爲皇家節省大筆開銷,朕,一定會重獎你們母子!有過則罰,有功則獎,獎罰分明,這樣行了吧?”

    “父皇說話算話?”秦軒追問道。

    樑帝無語地白了秦軒一眼。“當然算話。君無戲言!”

    “得嘞!”秦軒高興。“只是不知到了那時,父皇獎勵點啥?”

    樑帝更加無語,“這孩子。朕身爲一國之君,何時差過你的恩賜?”

    秦軒乖乖一笑。“那倒沒有。不過父皇,此舉雖然能爲皇家節省大筆開銷,不過說到底,這還只是小頭,相比較而言,父皇若是想讓國庫充裕,國泰民安,除了節流,更要開源!”

    國庫充裕,國泰民安,這是每個皇帝都想要的狀態,樑帝也是如此,當下動容道:

    “越王說得不錯,既要節流,更要開源,二者並舉,方是上上之策,不知越王在開源方面,有什麼好點子?”

    “秦軒不敢。”秦軒裝模作樣地行禮道,“父皇,兒臣以爲,作爲一個國家,要想開源,需要從內部與外面兩個方面入手。”

    樑帝點了點頭,下意識向前探了探身體。“越王繼續說。”

    “是!”秦軒繼續道:“首先是內部,兒臣有兩個建議方向。”

    “第一是開辦國有企業,爲大梁創造經營利潤。”

    “第二是調整稅收政策,增加稅收。”

    “哦……”樑帝幽幽收回身體,輕輕點了點頭。“軒兒此言,倒是一語中的,直接說中核心所在,不過你所說的開辦國有企業,這企業——是什麼意思?”

    秦軒淡淡道:“簡單來說,您可以將其理解爲大型商號。”

    “哦。”樑帝再次點了點頭,“軒兒,先帝遺訓說,官家不宜與民爭利,因此朕若是開辦國有、國有商號,會不會有違先帝遺訓?”

    秦軒微微一笑。“父皇愛民如子,實乃千古明君,不過兒臣以爲,先帝遺訓,也要辯證來看。就比如鹽巴。”

    “從古至今,鹽巴都是戰略物資,歷朝歷代都是朝廷控制生產經營,民間不得私營,我大梁也是如此。”

    “再比如兵器甲冑,這些物資也是由朝廷組織人力加工生產,民間百姓不得私營。”

    “再比如鑄幣,糧食,煤炭,礦山,水利,基建,這些影響國計民生的戰略領域,也都應當由國有大資本控制經營,而非小商小販力所能及,更不能交到私營商號手中,否則就會影響國計民生。”

    “綜上所述,兒臣所說的國有企業,便是從朝廷和地方官府中剝離出來,專門從事生產經營這些戰略資源領域,專業化分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樑帝聽到這裏,看了一眼秦軒,又看了一眼皇后歐陽瑾,捋了捋鬍鬚。“越王,你方纔所說的調整稅收政策,又是何意?”

    秦軒目光清明,神色淡定。“父皇,兒臣此前去往臨安,除了主持賑災,也曾深入田間,與許多農人交談。”

    “在交談中,兒臣得知,民衆除了繳納田稅,還要繳納人頭稅,許多地少的農人,由於人頭稅賦沉重,不敢生育,即便生育子嗣,也無力養育,稍大一點,便會以極低價格賣給富人做奴做婢。”

    “而那些士紳大戶,坐擁大片良田,卻不需向朝廷繳納一分稅賦,以至於朝廷所有稅賦壓力,全部壓在擁有小部分田地的農人頭上。”

    “有些農人爲了減輕稅賦壓力,除了賣兒賣女,減少人口,還會將名下田產賣給那些士紳大戶,自己全家也會成爲那些士紳大戶的佃農,爲其耕作。”

    “長此以往,普通民衆手裏的田地越來越少,向朝廷繳納田稅的農人也會越來越少,國家稅賦不僅隨之減少,更會轉嫁到其他農人頭上。”

    “如此往復,惡性循環。”

    “父皇,兒臣建議,取消人頭稅,將其攤入田稅。”

    “多田者,多交稅;無田者,不交稅。”

    在華夏歷史上,農民起義一直是諸多朝代常態,尤其到了許多朝代中晚期,更是此起彼伏,層出不窮,其根本原因,主要在於土地兼併。

    一個朝代時間久了,大量土地集中到少部分人手裏,而這部分人又不需要向朝廷納稅,於是朝廷的稅賦壓力就會進一步集中到少田無田的普通農民頭上。

    這些人被壓迫得太重,再趕上災年,實在活不下去,於是揭竿而起,推翻當時的朝廷。

    新的王朝建立之初,土地資源重新分配,民衆有地種,有飯吃,也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歲月,再趕上君主開明,減免賦稅,於是這個時期,往往會出現和平繁榮的盛世景象。

    最典型的,就是大唐貞觀之治。

    之後,新的皇帝上臺,不管民間疾苦,只知個人享樂,導致新一輪的官員貪腐,士紳貪佔,土地資源也再一次向少部分人集中。

    於是乎,新的一輪農民起義就會再次出現。

    周而復始,循環更替。

    直到清代雍正帝推行“攤丁入畝”,人頭稅——這個貫穿華夏幾千年的稅種,終於退出歷史舞臺。又過了許多年後,農業稅,也在華夏大地消失。

    秦軒現在想要做的,就是效仿清代雍正帝,實行攤丁入畝,減輕底層百姓稅賦。

    樑帝眉頭緊皺,沉思片刻。“軒兒,你的意思是說——從今往後,本朝所有士紳大夫,朝廷官員,甚至那些世襲的公爵世家,也要開始繳稅?”

    “是的父皇,”秦軒淡淡道,“這些人享受朝廷恩賞,坐擁大把良田,個個富得流油,而朝廷爲了保護這些人的田產,既要組織官吏,又要供養軍隊,所以這些人更應繳稅。”

    樑帝再次捋了一會鬍鬚。“軒兒,你剛纔所說,都是針對內部,對外方面,你又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