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夏日拓海字數:2177更新時間:24/06/26 23:18:30
“兒臣遵旨!”
秦軒朝樑帝行了個禮,隨後轉頭看了二皇子一眼,眼神意味頗深。
二皇子沒來由地心中一慌,色厲內荏瞪眼道:“老七,父皇讓你接着說,你看本宮做甚!”
秦軒人畜無害一笑。“太子別怕,秦軒就是好久沒有見到太子,十分想念,所以多看你一眼!”
“哼!”二皇子甩了一下袖子,扭頭看向一旁。
秦軒毫不介意,大大咧咧一笑,轉頭對禮部尚書行了個禮道:
“何大人,您方纔說——汴梁距離邊境太近,不太安全,所以建議陛下遷都南方,是吧?”
老尚書下意識看了三皇子一眼,朝秦軒淺淺回了一禮。“不錯,越王殿下,老臣是這麼說的。”
秦軒很認真地點了點頭。“何大人,秦軒方纔說過,我這個人說話直接,得罪之處,您這麼大年紀,又是三朝元老,不要和秦軒一般見識。”
秦軒說完,朝老尚書再次一禮。
老尚書微微一怔,當下又還了一禮。“老臣不敢。殿下是年輕人,說話直接也是很常見的。您有話不妨直說。”
老七這傢伙剛纔像條瘋狗一樣,大放厥詞,逮誰咬誰,現在忽然變得這麼斯文,什麼情況?
我得加點小心,別掉進這小子的陷阱裏面!
秦軒人畜無害一笑。“老尚書,秦軒以爲,其實你的提議,很有道理。”
“汴梁確實距離邊境太近,確實應該遷往南方,而且我這次前去臨安賑災,切身感受一番,感覺南方風清水美,美女如雲,確實是個好地方。”
“甚至說,大梁如果遷都臨安,老尚書您——也會被美景陶醉,變得年輕幾歲,煥發第二春。”
“呃……”禮部尚書感覺秦軒話裏有話,剛想回懟,忽然想起三皇子之前的暗示,於是強壓住怒氣,開口道:
“越王此言差矣,老臣提議遷都南方,並非爲老臣所想,而是替陛下和大梁社稷考慮。”
秦軒再次很認真地點了點頭。“老尚書不愧是三朝元老,大梁之棟樑,深謀遠慮。不過——”
“何大人想過沒有,大梁遷都南方之後,又會怎樣?”
“這……”禮部尚書微微一怔,老七這是想給本官下套吧?
“越王殿下,老臣愚鈍,不知殿下此話何意,您有什麼話,就請直說。”
秦軒點了點頭。“好。”
“老尚書,我來告訴你:從汴樑,到臨安,相隔兩千裏,假如大梁遷都之後,北燕狼子野心,繼續攻擊大梁,北境戰事傳到臨安,最快也要七天,到了那時,大梁就會再次陷入被動之中。老尚書,您覺得呢?”
“這……”禮部尚書語塞,隨即反問道:“越王殿下所說不無道理,那麼按照殿下的意思,又當如何?”
看了一眼老尚書已經略顯渾濁的雙眼,秦軒轉頭看向高臺龍椅上的樑帝,淡淡道: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這句話最早出自閻崇年2004年編寫的《正說清朝十二帝》一書;
“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出自《禮記·曲禮下》:“國君死社稷,大夫死衆,士死制。”
後人將這兩句話整合一起,讚頌明代永樂帝朱棣由南京遷都北京,鎮守國門,抵禦來自東北和西北的外族威脅,引申意思就是作爲一國君主,就要以身作則,帶領全國軍民共同抵抗外敵入侵。
秦軒此時將這兩句話引用,頓時在大梁武英殿內再次引起軒然波瀾,衆多大臣紛紛低聲議論。
之所以低聲議論,是因爲這句話涉及一國之君,話題實在敏感。
高擡龍椅之上,樑帝也被這十個字深深震撼。
如果能有選擇,沒有哪個皇帝願意成爲亡國之君。
二皇子忽然大聲地道:“老七,你這是在詛咒父皇,這是忤逆,是大不敬!按大梁律,應當將你……”
“太子!”樑帝第三次打斷二皇子的話。這個混賬東西,肯定又要說誅九族之類的昏話!
“是,父皇。”二皇子收住話頭,朝樑帝行了個禮,之後狠狠瞪了秦軒一眼。
二皇子另外一側,三皇子靖王朝秦軒拱手道:“越王此言慷慨大氣,本王以爲,父皇也定然決心率領大梁軍民共同抗敵,只是御駕親征,實在太過兇險。”
秦軒微微一笑。“不,靖王,秦軒並非提議父皇御駕親征,只需坐鎮汴梁,鼓舞軍民士氣即可。”
“原來如此。”三皇子點了點頭。
三皇子身後,禮部尚書朝樑帝拱手道:“陛下,越王初衷固然是好的,只是汴梁終究距離邊境太近,不太安全,老臣堅持以爲,大梁應將都城前往金陵,或者川蜀之地。”
“何大人此言差矣。”二皇子忽然不屑地道,“本宮和幾位大人之所以提議送給北燕錢糧,只是不想百姓受到戰亂之苦,若是真的開戰,誰輸誰贏,還真不一定,所以大梁根本沒有必要遷都。趙大人,你說呢?”
“太子說的是。”吏部尚書趙宗獻此刻多少回過神來,當下出列道,“陛下,微臣以爲,汴梁雖然距離邊境不遠,但是大梁已在黃河沿岸駐防數十萬大軍,北燕狼子若是真的來了,也未必佔到半分便宜。太子仁德,不願多生殺戮,致使百姓遭殃,故此以和止戰,實乃仁義之舉!”
趙宗獻這樣一說,一些大臣紛紛點頭,更有人出列附和:
“陛下,太子這樣做,是不願造成軍民死傷,實乃仁德之舉!”
“是啊陛下,兩國一旦開戰,生靈塗炭,農田被毀,百姓流離失所,實在是人間悲劇,不如按太子所說,以和止戰!”
“是啊陛下,以和止戰才是上上之策!臣附議太子所說!”
“臣也附議!”
衆人附和之後,戶部尚書沈放出列道:
“陛下,是戰是和,微臣不敢妄言定論,只是以往賬冊記載,大梁若與北燕開戰,動輒花費白銀數百萬之巨,故此說來,每年送給北燕三十萬兩銀錢,便可避免軍民傷亡,還是很划算的。”
沈放的話,再次引來一陣議論,之後又是一片附和之聲。
“陛下,戶部沈大人之言有理有據,已經說得非常清楚。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高臺龍椅上,樑帝看了一眼羣臣,點了點頭。
“太子與諸位愛卿說得有理,朕作爲一國之君,自然念及上天好生之德,不願多生殺戮,可是北燕貪得無厭,一而再的進犯大梁,朕實在忍無可忍,所以諸位愛卿,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嗎?”
“越王,你這幾日除了養病,有沒有祭拜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