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紫刀鐵牛,上將擁旄東出征!【4200】
類別:
網遊競技
作者:
漱夢實字數:4471更新時間:24/06/27 18:03:05
青登的話音剛落,現場衆人紛紛探過頭來。
一束束審視般的目光,落在被青登指着的地圖上。
這個時代的地圖,自然是不能與21世紀的衛星地圖相提並論。
沒有等高線,更沒有3d地形。
不過,這張地圖簡陋歸簡陋,可應有的那幾項東西——交通道路、重要據點的分佈、山脈走向等等——都有在其中很好地標識出來。
放眼望去,即使是完全不懂軍事地理的人,在初見伊勢的周邊地形,以及從中穿過的那一條條交通道路後,也能一眼看出此地具備着多麼高的軍事價值。
伊賀坐落於京都的東南方向,位處上野盆地一帶,四周高,中間低。
京都的東南邊是重重疊疊的山巒、丘陵,過了一山還有一山,過了一丘還有一丘。
談起伊賀,「伊賀忍者」是繞不開的話題。
伊賀與甲賀同爲日本忍術的發源地之一。
在羣雄割據的戰國時期,曾一度涌現三十多個忍者流派,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伊賀流和甲賀流。
最初的伊賀流忍者,只不過是一個佔山爲王的割據勢力,俗稱「伊賀衆」。
在織田信長稱霸京畿後,與獨立王國無異的伊賀衆便自然而然地成爲了其眼中釘。
終於在1578年至79年間,信長給次子織田信雄下達了討伐伊賀的命令。
然而……面對橫峯側嶺、國土全部堡壘化、全民皆兵的伊賀衆時,織田軍的第一次伊賀征伐,在付出極大的代價後失敗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信長大爲惱怒,在1581年再次出動大軍,精銳盡出,從四面八方入侵伊賀。
在又付出極大的代價後,總算是徹底終結了伊賀衆的抵抗。
就連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織田軍,在主場作戰的情況下,都在伊賀碰了一鼻子的灰……可想而知,這片區域的地理形勢有多麼險要。
坐落在盆地裏的伊賀,是這一大片山區裏屈指可數的地勢較平坦的區域。
如此地形,註定了會有諸多交通線匯聚於此。
在伊勢起兵的賊軍若想進攻京都,伊賀乃必經之地。
只要佔據了伊賀,賊軍便能擁有極大的自***。
伊賀與京都之間,夾着一大片峯巒疊嶂的羣山。
大體而言,從伊賀前往京都,共有南、北兩道可供選擇。
這兩條道路各有優劣。
走南道,進攻只有區區一萬石高、實力很弱小的柳生藩。
柳生藩的前方,便是有很多鹿的古城奈良。
攻下奈良後,就可以順勢向北,一路暢通無阻地直取京都。
南道的路程最短,須佔領的戰略據點也很少,只要將柳生藩和奈良攥在手中,京都的南大門便洞開了。
只不過……奈良可是歷史比京都還要悠久的古城。
論繁榮度和堅固程度,奈良雖比不上三都(江戶、京都、大阪),可也絕不是任搓任揉的「豆腐」。
就憑剛剛草創的賊軍,要想打下奈良,可不是一件易事。
走北道,得先攻下位處伊賀上方的甲賀。
佔了甲賀之後,就可以進入東海街道,沿着交通便利、途中有諸多補給的東海街道,一路向西進攻,陸續攻下草津、大津,然後兵臨京都。
北道的路程很長,可優點是有東海街道可作憑依,行軍與補給的壓力大減。
從理論上來講,除了南、北兩道之外,還有一條道可走,那便是走中道——直接橫穿夾在京都和伊賀之間的羣山。
只不過,這就跟「兵出子午谷」一樣,
都是只能存在於紙面上的軍事構想。
橫亙在京都與伊賀之間的那片羣山,基本……不,根本就是一片未開發地帶!
舉目望去,到處都是原始森林,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
就憑這稀爛的道路狀況,以及賊軍的組織能力……若是強走中道,其行軍速度勢必會慢如烏龜。
青登啥都不用幹,只要率領新選組堵在他們出山的地方就好。
等到賊軍慘兮兮地走出羣山了,青登直接一個無腦衝鋒,一波就能帶走這幫疲憊不堪的衰兵弱卒。
所以,中道是不必考慮了。
當然,賊軍也可以選擇繞開伊賀。
可這樣一來,就得繞非常遠的路。
遍觀整片京畿地區,除了大阪平原和京都盆地之外,其餘地方都是險峻的山地,能走的道路本就很少。
賊軍若是選擇繞開伊賀,則須穿過大半個京畿,才能抵達京都。
如此,不僅耗時良久,而且還犯了「將自己的屁股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的致命錯誤。
屆時,以伊賀爲進攻基地的青登,完全可以憑着四通八達的地利優勢,直接出兵截斷賊軍的補給線,或是更進一步,直接快速閃擊賊軍的側背,大破之。
總而言之,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莫不如是。
幕軍……不,青登與賊軍的勝負手,就在於「伊賀的歸屬」。
伊賀被前者所控,主動權就在青登的手上。
伊賀若丟了,那可就麻煩了。
當衆人的目光集中到他所指的位置後,青登緩緩道:
「將戰場選在伊賀,不僅可以有力地攔截賊軍,而且還能佔據壓倒性的地利,以彌補兵力上的不足。」
用專業的術語來講,這叫做「戰場寬度很窄」
用通俗的話來講,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在伊賀開戰的話,擁有上萬兵力的賊軍根本就沒法在這種險峻之地鋪展開來。
說到這,青登滑動手指,指尖從「伊賀」移到「京都」。
「用半日的時間集結軍隊、調備物資,明日一早就揮師進軍!」
「走用時最短的南道,經奈良、柳生藩,直抵伊賀。」
青登的指尖在地圖上畫出一個「L」字形。
「在伊賀築城,然後以逸待勞!」
日語裏的「城」與漢語裏的「城」,並非同個意思。
後者專指「城市」,而前者主要指「城堡」。
也就是說,青登口中的「築城」,用現代的大白話來講,就是「築造野戰防禦碉堡」的意思。
戰國時代的豐臣秀吉,曾立下一個不知真假的重大軍功——「墨俁一夜城」——它並不是指豐臣秀吉在一夜之間建起了一座城市,而是指他在一夜之間建起了一座簡易的野戰堡壘。
「本軍不缺少敢於衝鋒陷陣的勇士,卻唯獨缺少能夠用來偵察敵情、追殲敵軍的騎兵,以及能夠展開遠程攻擊的弓兵和鐵炮手。」
「我想想……肥後大人,您若能借我20個騎兵、20個弓兵與20個鐵炮手,我便有極大的把握徹底擊潰賊軍。」
「只派出60名士兵便能補全本軍的戰力,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持住會津軍的戰力,一舉兩得。」
青登以三言兩語,闡述完他的軍事構想。
他所提出的這份作戰計劃,在保障新選組的出戰勝率的同時,可以說是既呼應了以佐川官兵衛爲首的「好戰派」的主張,也照顧到了以西鄉賴母爲首的「甩鍋派」的避戰心理。
鎮撫府和會津方都保住了各自的面子。
隨着青登的話音落下,現場的動靜頓時從「仔細聆聽」轉換成「議論紛紛」。
鬆平容保沉吟着,作思考狀。
俄頃,他出聲問道:
「築城……橘大人,請恕我直言——您的麾下可有懂得築城的將領?」
在尚未建起系統性的理工知識體系的時下日本,築城乃絕對的稀罕技能。
讓一個根本不懂建築學的人去築城,莫說是柵欄、拒馬和瞭望塔了,只怕是連個戰壕都挖不好。
築城的技術含量之高,非土木老哥不可爲之!
即使是將考察範圍放寬到整個日本歷史,通曉築城的將領也依然是寥寥無幾。
懂得靠野外工事來打仗的人,那就更少了——戰國時代的豐臣秀吉,便是這稀少羣體的其中之一。
豐臣秀吉就是一個很擅長築城,並且懂得如何利用野外工事來打擊敵人的高手。
謎團衆多、不知真假的「墨俁一夜城」暫且不論,成爲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員軍團長,負責西國方面的戰事後,他才將其築城本領發揮到極致。
豐臣秀吉進攻毛利氏所取得的一系列軍事成就,被世人編成一條膾炙人口的俗語:「餓殺三木,渴殺鳥取,不用一兵,水淹高鬆」。
在進攻毛利氏的三木城和鳥取城的時候,他直接在城池的外圍建起了數量多到喪心病狂的城寨,掐斷二城的補給,硬生生地拖垮城池守軍。
進攻備中高鬆城的時候,他展現了新的大手筆——他在城池南面修築了一條長度近三公里、高約七米餘的堤壩,然後掘開足守川,放水淹城。
目前距離狼煙四起的戰國時代,已有近足足二百五十年。
時至今日,是否還有人懂得野外築城的技能……這確實是一個很值得質疑的問題。
在聽完鬆平容保的疑問後,青登微微一笑。
「關於這點,你們就不用擔心了。」
「在擔任側衆兼御臺様用人一職的期間,別的技能沒練着,可揮鋤頭、壘土堆、伐木材的本領,我可是非常有自信的!」
「‘臨危受命,疏通神田上水"——肥後大人,我的這項政績,你應該也有所耳聞吧?」
鬆平容保聽罷,不再作聲,再度作思考狀。
片刻後,他緩緩地輕聲道:
「……橘大人,若是按照您的計劃來展開部署,確實是有希望以最少的代價來擊破賊軍。」
說罷,他猛地擡起腦袋,鏗鏘有力地朗聲宣佈道:
「好!我在此下令——派遣20名騎兵、20名弓兵與20名鐵炮手,支援橘大人!」
言及此處,鬆平容保側過腦袋,望向佐川官兵衛。
「佐川君!由您來統領我們的士兵。出戰期間,萬事皆聽橘大人的指示!」
佐川官兵衛低下頭,恭恭敬敬地朗聲應和道:
「是!」
望着已經做出決斷的鬆平容保,西鄉賴母輕蹙眉頭,眉宇間掠上一抹躊躇之色。
他張了張嘴,似乎還想說些什麼……可最終還是欲言又止。
他心裏清楚:一心佐幕的鬆平容保,是不可能不幫助鎮撫府的。
只派出60名士兵去支援青登……雖然被派出的這60名士兵是很金貴的技術兵種,可這已是他所能爭取到的極限。
想到這,西鄉賴母乖乖地閉上嘴巴,不再發一言。
「哈……」
山南敬助半闔雙目,長嘆一口氣,臉上現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我們進駐京都的時間還不滿2個月呢,就要打一場這麼大規模的戰爭……」
青登翹起嘴角,充滿自信之色的眸光在其瞳中流轉。
「如我所願!我正渴望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以檢驗將士們的訓練成果!」
……
……
翌日——
文久三年(1863),4月2日——
京都,壬生鄉——
壬生鄉內外,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吃瓜羣衆。
伊勢爆發一揆,規模龐大的賊軍正往京都而來,仁王橘青登將要統領新選組的全體將士,以及一部分的會津軍將士,出兵平叛——早在昨日下午,這則充滿衝擊力的消息便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傳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
軍隊出征……這種獨一無二的盛大光景,怎能不來湊個熱鬧呢?
便在衆人的殷殷期待之下——喀——的一聲,新選組屯所的大門被緩緩推開。
這時,人人都知道新選組馬上就要出來了,頓時緊張起來。
緊接着,一抹抹明亮的淺蔥色,闖入他們的眼簾。
只見新選組的將士們悉數身穿淺蔥色的羽織,排成整齊的二列縱隊,不緊不慢地步出大門。
這是新選組的制服第一次在民衆面前亮相。
望着這讓人印象深刻的衣裳,現場民衆紛紛展現出各式各樣的神情。
面露驚喜者有之,感到不屑者亦有之。
因爲新選組當前的規模還很小,總共也就百來號人,即使是排成二列縱隊,隊伍的長度也就那樣,所以民衆沒有等待太久,便見到了他們最期盼見到的光景。
「哞~~」
隨着一聲響亮的牛叫,騎跨在蘿蔔的背上、身穿淺蔥色羽織、腰佩紫色古刀的青登,不疾不徐地現身在衆人的眼前。
他的身後,是一面在和風的吹拂下,輕輕舒展的大旗——正是新選組的軍旗「誠字旗」!
*******
*******
新的一月到來啦!手頭有月票的書友,請務必投月票給本書哇!(流淚豹豹頭.jpg)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pS:大家不要覺得青登騎牛很傻,大家把蘿蔔腦補成那種「變種牛」就好。在豹豹子的設定裏,蘿蔔長得很像蘇格蘭高地牛,渾身毛茸茸的,肥頭大耳,既有牛的力氣,又有馬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