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父皇,我就問問朱祁鎮的事,你咋就變成這樣了??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墨守白字數:10282更新時間:24/06/27 17:37:39
奉天殿內,隨着朱元璋一句話說出,一下子就將滿朝文武,都給聽懵了。
在此之前,他們很多人都是各種的猜想,太祖高皇帝把他們召集起來,還說有事情要頒佈,到底頒佈的是什麼大事。
可不論怎麼想,都沒有想到,他所要頒佈的大事,竟然是要把他的祖訓給廢除!
話說,這祖訓不是太祖高皇帝,非常得意的東西嗎?
爲了編寫祖訓,他可謂是絞盡腦汁,洪武二年開始動筆,一直到洪武六年才最終定稿。
歷經四年。
後面更是兩次修改,一直到洪武二十八年,才算徹底定下。
這怎麼現在……說廢就廢了?!
他真能捨得?
這不是在做夢吧?
朱元璋將衆人的反應收入眼中,對此並不意外。
他停頓了一下開口道:“準確的來說,也並非是把咱的祖訓給廢掉了。
而是將祖訓裏的不少東西給廢了。
比如不徵之國。”
朱元璋當初,從韓成這裏聽說了後世之人,把他的祖訓給鑽成了篩子。
他留下的祖訓,不僅僅沒有束縛住那些官員,鄉紳,相反還變相的,成爲了那些官員們手中的工具。
被各種想方設法的鑽空子,歪曲理解自己的祖訓。
把自己的祖訓,當成對付大明後世皇帝的工具來用。
朱元璋是真氣。
並不止一次的升起過,要把他的祖訓給徹底的廢掉的念頭。
但是經過一番仔細的思索後,朱元璋最終還是把這個念頭給按了下來。
覺得不能如此做。
雖然從長久來看,祖訓有着這樣那樣的毛病。
但是,卻也能將一些東西給弄成定製,用來穩定大明。
做大明長久安穩的基石。
就比如,在大明原有的歷史之上,他的祖訓有很多地方,都被鑽成了篩子。
可是有些方面,卻沒人能動搖。
最多不過是在他定下的祖訓上,進行一些發揮。
心平氣和的去看待這事情,他覺得他的祖訓,確實在後面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給大明,以及不少的君王,都帶來了很大的束縛。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也同樣給大明帶來了不少的好處,讓大明變得安穩。
既然這樣,那他就把那些對於大明,大大不利的地方給修改掉。
再補充上一些,對大明以及大明後世有利的祖訓進去,形成新的祖訓也就是了。
不能因爲祖訓有一部分的問題,就將其全盤給否定掉。
在冷靜下來,並進行了一番思索後的朱元璋看來,這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大明!
周邊小國,多爲我華夏之藩屬。
有一些藩屬國挺老實,但有一些藩屬國,卻一直暗地裏搞小動作,認不清他們的地位。
妄想挑戰天威!
越是不打,他們就越是不將我泱泱大明放在眼中!
只有仁德,不宣諸於武力,根本不能讓他們感受到我大明之強盛。
不能讓他們跪服!
所以,該打就要打!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
只有仁德,沒有武力,不去征討他們,他們就越發蹬鼻子上臉。
比如這倭奴就是如此。
今後,該打就要打!”
聽到朱元璋這話,朝中衆人這才心頭一動,變得恍然大悟起來。
就說嘛!太祖高皇帝怎麼可能,會將他所制定出來的祖訓給廢除?
原來是只廢除其中的一部分。
對於朱元璋會在這個時候,說出廢除不徵之國的事情,並說出這樣的一番殺氣騰騰的話來。
有的人感到很感到很意外,很擔憂,也有的人覺得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那些武將們,更是一個個興奮不已,暗中摩拳擦掌。
覺得今後有他們的用武之地了。
就該如此做!
周圍的那些蠻夷之國,不懂禮數,需要大明的兵將教他們該怎麼做人才好。
但也有一些人心中憂慮,怕大明從此開啓了好戰之先河。
國雖大,好戰必亡!
當初太祖高皇帝,列出那些不徵之國來,也是覺得那些地方過於偏遠,而且過於雞肋。
打他們會花費諸多的銀錢,動用很多兵馬,很容易把大明拖入到戰爭的泥潭裏。
打輸了丟臉,打贏了又沒有什麼太好的收益。
擔心會因此而拖垮大明。
這在不少人看來,是一個非常好的抉擇。
可哪能想到,重新回來的太祖高皇帝,竟彷彿突然性情大變。
做出了這樣的安排來。
實在是糊塗啊!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有些人心中不滿,覺得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卻也不敢出聲反對。
生怕太祖高皇帝會在此時動手,將他們給砍了。
朱元璋見到自己將這事說出來後沒有人反對,略顯遺憾。
他還想着有人跳出來激烈反對一番,然後他將之給砍了,好用來祭旗呢!
結果這些人,竟然沒有一個人和自己爭辯。
也沒有人說什麼,國雖大好戰必亡……
停頓了一會兒,確認確實沒有人反對後,朱元璋便又一次開口道:“除此之外,咱還要廢除海禁!
從今日起就要開海!
將重新設立市舶司,鼓勵人出海進行貿易。
當然,是要在官方允許的情況下。
要杜絕走私,嚴厲打擊走私,打擊走私之人和海外海寇勾結,殘害我大明百姓!
不僅這樣,咱還要將這一條給寫進祖訓之中!
讓今後子孫,都不許再固步自封,閉關鎖國!
要讓後世之子孫牢記世界之大,讓他們目光變得長遠開闊。
不能只把目光放於大明之內,也要投注於大明之外。
要從海外那衆多的地方獲得財富。
任何時候,都不許狂妄自大,自視甚高!
覺得大明爲天朝上國,覺得大明的物產就足夠豐富,不需從外面那些地方來獲取!
遇見好東西,就要給吸收過來,變成我大明的。
要組建海軍,要征服世界!”
“第三,則是從今之後,大明的藩王,封於海外遠離大明之處。
不許給任何藩王,分封我大明已控制住的疆域!
若是有些藩王,不願到海外去分封建國,那麼便只能當一閒散王爺,沒有封地,要交還三護衛。
藩王應帶着其三護衛,還有一些朝廷所支持的兵馬糧草,到海外去開拓,去傳播華夏之文明。
去親手建立屬於他們真正的封國!
當然,這些封國,依舊屬於我大明,其開拓出來的土地,也屬於我大明。
但是藩王在其所建立的封國內,卻擁有較高的自主權力……”
藩王外封之事,按照朱元璋原本的設想,那自然是把所有的藩王,都給一股腦的都封到外面去。
國內一個不留。
但經過他的一番思索之後,卻最終沒這麼做。
覺得這樣,太過於一刀切了。
並不是所有的藩王,都適合丟到海外去分封建國。
有的藩王天生有衝勁兒,一身才能,留在國內當一個太平王爺,肯定是太屈才了。
比如洪武朝的自己那幾個很能打的兒子。
比如這個時候的朱高煦。
天生就適合把他們丟到外面,讓他們去拼搏。
可有的人並不適合,比如一直醉心醫學,並且已經在醫學上面,做出了不少成就的自己家老五。
這樣的人,將他丟到外面去,讓其去分封建國,對他而言是一件很殘忍的事。
對於大明而言,也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所以經過仔細的衡量之後,朱元璋有了解決的辦法。
那就是選擇到海外去分封建國的人,可以擁有王府三護衛,還有大明其餘一些物資上的支持。
那些不願意到外面去的藩王,則只有藩王名頭,沒有封地,也沒有王府三護衛。
等於說是沒有軍權,沒有封地,只能做一個閒散王爺。
這樣的話,對於那些敢於邁出去,帶人打生打死去開疆拓土,傳播華夏文明的藩王而言才公平。
不然,只留在大明之內,便可享受到封地,三護衛等待遇,那勢必會有不少人不願意出去。
朱元璋這接連三條說出,起到的效果,宛若石破天驚一樣!
原本朱元璋來到建文朝後,就立刻動手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舉措。
就讓很多人都知道,要變天了!
可是現在,聽到了朱元璋所說的這樣的一番話後,他們才發現,他們之前所想的還遠遠不夠。
太祖高皇帝所想要做的,要遠超他們的想象!
他所進行的變革是真大!
朱元璋說完之後,便又豎起了一根手指頭。
沒有再給這些人多想的時間,也沒有給他們留討論的時間。
今天,他把建文朝的文武朝臣召集在這裏,只是向他們宣佈這些事,並不是在這些事情上徵求他們的意見。
“第四,不許再將各種機巧,各種技術,給說成奇淫巧技!
不許再打壓工匠們,不許打壓各種技術發明!
大明從今之後,不僅要注重文化的發展,同樣也要重視技術之發展!之改革!
尤其是火器的發展,更是重中之重!
火器才是未來!
當火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足可以解決北北方韃子!
可以讓那些韃子,從能征善戰,變成能歌善舞!
今後大明當設立火器部,尋找並培養能工巧匠,專門製作火器。
各種待遇都要提升上去!
誰再敢說這些東西是奇技淫巧,再敢說這些無用。
再敢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敢明裏暗裏阻撓這些事施行,就讓他上戰場上去,用嘴給那些敵人打仗!
看看別的是不是下品!
文化很重要,但是與之相對應的,各種技術以及技術產品,也都一樣重要。
這就像是人的兩條腿,缺了哪個都不行!”
朱元璋說完這話後,便滿是威嚴的站在了這裏,等着下面衆人的反應。
他知道,他所說的這些事,別看一個個都是石破天驚的。
但要論起牴觸最大,反對意見最多的,就是現在自己說的這個!
他太清楚,那些讀書人到底有多冥頑不靈。
到底有多麼的在意這事兒!
那絕對是像刨了他們祖墳一樣!
讀書人羣體這麼大,裏面不乏一些明事理之人,但整體而言,卻大多都是思想守舊之輩。
或者說有一部分是守舊,但更多的卻是利益使然。
有些人也明白,各種技術有多重要。
可就是要享受着技術便利的同時,還要瘋狂的去打壓各種技術的發展。
去污衊它們,貶低它們,將之說成奇技淫巧,用來維護他們讀書人的地位。
從而好獲得利益。
這件事,絕對會像捅了馬蜂窩一樣。
果然如同朱元璋所想的,在他說出了這話後,有很多人都是不由得面色大變。
很顯然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朱元璋見此,臉上神色不變,心裏卻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接下來,這事誰敢反對,他就殺誰!
就如同他說的那樣,殺上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將他們拉到前線去。
讓他們去作戰。
他此番前來,就是要替老四儘可能的掃平障礙,給老四鋪路的。
反正他是在這邊幹一票就走,很快就會把皇位傳給老四。
這些事兒,他這個開國皇帝來做,要顯得順暢的多。
同時他也願意,替大明,替他的兒子做這個惡人。
把最棘手,最得罪人的事情給做了。
剩下的再讓老四去做,老四今後就更加容易打開局面。
也更加容易收攏住人心。
可以說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是真的在不遺餘力。
也真的如同他之前所說的那樣,要把朱棣扶上馬,再送上一程。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朱元璋有些意外和失望。
因爲等了一陣之後,雖然有很多人面色鉅變,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可最終卻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
這和朱元璋所想的,跳出來幾個人,讓他再殺雞儆猴來上一番,讓這些人在這件事上,變得更加印象深刻。
知道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有多大的決心的想法落了空。
不過朱元璋並不是那種,等着機會往頭上掉的人。
既然沒有人跳出來當這個露頭椽子,那他就自己製造出來一個。
當下他便坐在龍椅之上,雙目在奉天殿的羣臣身上來回掃視。
如此看了一會兒之後,目光落在了一個人身上。
這人身子又瘦又高,脖子也顯得有些長。
在這衆多官員當中,顯得很是突。
朱元璋望着他開了口道:“楊士奇是吧?
來,你來說說,這個事兒怎麼樣?”
在感知到太祖高皇帝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掃視之時,楊士奇就儘可能的縮了縮脖子,把身子弄得更低一些。
不讓自己那麼顯眼。
可是哪能想到,竟還是被太祖高皇帝給點了名。
這個事兒怎麼樣?
那按照楊士奇的看法,那自然是不怎麼樣。
他一直所接受的教育,接受的觀念,以及現在所看到的各種情況,都是這些匠人是低賤的。
讀書人就是高。
那些人,是真的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
也不能如同太祖高皇帝那樣,將他們的讀書人,和那些匠人們比作一個人的兩條腿。
真的是太拉低他們讀書的人的身份,也太提高匠人們的身份了!
楊士奇立刻上前一步,對着朱元璋認真的行禮。
而後面色嚴肅的道:“回稟陛下,這事兒,在微臣看來是應該的!
您說的非常對!
這些東西,真的是奇蹟淫巧嗎?
在微臣看來並非如此!
比如咱們現在所乘坐的馬車,睡的牀,坐的椅子,穿的衣服,將士們所用的弓弩,盔甲等等。
所有的東西,都是需要技術的。
也正是因爲一代代匠人們不懈的努力,把技藝傳承下來。
並不斷的進行發展,才能夠變得更好,我們才能享受到這些東西,所帶來的便利和好處。
這些東西,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都需要藉助各種工具,經過一定的程序,才能最終做出來。
這些真的是奇技淫巧嗎?
在微臣看來,絕對不是!
誰若說這些都是奇技淫巧,那他今後就別吃飯了,也別穿衣了,直接自己光着身子去過活吧!”
面對朱元璋的詢問,楊士奇一臉正氣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聽到楊士奇的回答,朱元璋稍微有些意外。
楊士奇他自然聽說過,畢竟這是三楊之一。
在韓成和他講述的時候,還專門提及了他們。
知道楊榮,楊士奇這些人,乃是自己洪武朝的太學生。
後面一路來到了內閣裏,地位很高。
做出來的事情也不少。
而文官的地位,在洪熙,以及宣德年間,能夠有很大的提高,和他們也有着不小的關係。
原以爲他這樣的人,在這些事情上,肯定會有不小的意見。
哪能想到,詢問之後,竟給出了這樣的說法。
不過稍微意外後,朱元璋又忍不住暗自笑笑。
果然,這能夠進入內閣之中,做出這麼大事情的人,歷經好幾朝,都能保證自己身居高位。
那還是有兩把刷子在的。
不說別的,單單這底線就很靈活。
“說的很好”
朱元璋衝着楊士奇點點頭道:“咱希望你是如此說的,心裏面也是如此想的。
今後更要如此做!”
楊士奇聞言,連忙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絕對不會忘記太祖高皇帝的教誨。
也不會忘記他今日所說的話。
接下來,朱元璋又連續點了好幾個文臣的名,問出相同的問題。
有了楊士奇做出來的表率,剩下的這些人,自然知道該怎麼說。
哪怕是很多人,都不認同朱元璋所說的那些話,覺得那些低賤的工匠,又怎麼能和他們這些讀書相提並論?
可卻沒有一個人敢說個不字。都說朱元璋說的對,不能萬物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不對的。
在理想還有死亡之間,到底該選哪個,這些人也都用腳投了票。
問了一番後,朱元璋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既然如此,那這事今後就這麼做。
事情已經說好了,今後誰敢在這事情上打折扣,搞小動作,都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咱的手段你們是知道的,咱在這件事情的決心有多大,伱們也是知道的。
希望你們好自爲之。
咱可不想到時候,看着你們屍首分離,全家團團圓圓的一起去陰曹地府。”
朱元璋的這一番話,說的挺幽默。
可是這些人卻沒有一個能笑得出來。
因爲他們都知道,太祖高皇帝給他們說這些話,可並非是說說而已。
送人全家到陰曹地府去團圓這事,他真能幹得出來。
而且還沒有任何的壓力。
這事兒他沒少幹。
接下來,朱元璋又和這些人又說了不少,關於他祖訓的事情。
這些人連最爲難以接受的,提高工匠地位的事情,都能夠接受。
那麼其餘的接受起來,就更加的沒有困難了。
朱元璋所宣佈的諸多事情,全部全票通過。
沒有一個人出言反對。
而這些,朱元璋也都已經是寫在了修改版的祖訓之中。
且已經正在讓人,加班加點的去雕版印刷了。
再有幾天,就能印刷製作出來很多。
他會將這些給發下去,讓衆多朝臣,還有下面的那些人,都好好的記住。
“有一點,咱先與你們說清楚。
咱知道你們很多人,腦子都活泛的很。
慣會投機取巧,鑽空子。
咱所設立的祖訓是死的,人是活的。
長時間下去後,肯定會有人能從上面鑽出空子來。
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惡意歪曲咱的祖訓。
今天咱就把話說明了,這些祖訓咱寫的是什麼,就是什麼意思。
若是有人膽敢去惡意解讀,去歪曲咱的意思,那就是謀逆!
殺無赦!”
朱元璋這冷的如同冰碴子一樣的話,說出來之後。
頓時就令得一些原本心裏面還在想着,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今後時間長着呢,總有一天會找到機會,能在這祖訓上面,鑽出窟窿來的人,心裏面爲之一緊。
異常的心虛。
有種心裏面的想法,在這個時候,全被冷酷無情的太祖高皇帝,給看透的感覺。
有人後背都溼了,出了一背的冷汗。
衆人紛紛應答,說他們絕對不敢歪曲太祖高皇帝的意思。
朱元璋看着這些人,眼中依舊顯得冰冷。
他才不相信這些人說的話,就算是這些人不幹,後面也一樣有人會幹。
所以在新修改的祖訓上,他就將他剛纔說的那些話,寫到了最前面。
殺氣騰騰的,用來警告後人。
朱元璋相信,就算是如此,到了今後也難免會有人,膽大包天的接着去鑽窟窿。
但能震懾住多少算多少,總是好的。
而且,有自己寫在最前面的這些話,今後遇到一些手腕比較強硬的子孫了,這便是一把天然的屠刀。
可以讓他們,憑此去殺那些居心叵測之人!
整肅朝綱!
朱元璋停頓了一會兒,給了他們反應的時間後,這才又一次的開了口。
“除了祖訓的事情外,咱今天把你們衆人都給召集過來,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咱要立燕王爲太子,今後把皇位傳給燕王。
大明的皇帝,讓燕王來當!”
朱元璋這一句話說出,頓時令的奉天殿內,響起了一些議論之聲。
雖然從太祖高皇帝回到建文朝後的一連串鐵血的操作中,以及將燕王朱棣,一路從北地那邊給召了回來。
太祖高皇帝不僅沒有責怪燕王的意思,燕王反而看起來,還比以往更受恩寵。
就已經有不少人在猜測,太祖高皇帝,是不是要將皇位給了這燕王。
可這個時候,真的得到了這確切消息,很多人心裏還是很震動的。
這事情影響着許許多多人的命運,尤其是他們這些做朝臣的。
誰當皇帝,對他們的影響更大。
徐輝祖等人自然是高興。
但是不少文臣心裏,卻難受的如喪考妣。
他們太清楚這位燕王殿下,是一個什麼性子,什麼人了!
很多地方,那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朱元璋!
手段也強硬的很。
如今又有太祖高皇帝回來親的鋪路,親自教導。
那今後,他們這些文臣,絕對還要繼續被壓制。
想要過上好日子,只怕沒可能了。
原本還有不少人心存幻想,覺得按照太祖高皇帝對懿文太子朱標的疼愛。
有很大可能,還是會從朱標的那些兒子裏,選一個出來繼承皇位。
而只要是那些人當皇帝,別管是哪一個,他們都不慌。
一方面這些人,都是打小就是他們這些儒家之人教導出來的。
對他們儒家文臣,天然就具有好感。
另外一方面,乃是因爲這些年紀不大,涉世不深。
沒有治國理政的手腕。
影響和操控起來,更爲方便容易。
可哪能想到,一向喜歡朱標的朱元璋,這次竟然在這個事情上一反常態。
直接把朱老四給弄成了太子,今後要讓他當皇帝!
那這對於他們來,簡直就是災難性的!
可在這種事上,沒有那個人敢站出來反對。
畢竟從太祖高皇帝,此時所表現出來的種種來看。
他只是把這事拿出來宣佈一下,並不是徵詢他們的意見。
“都沒意見是吧?”
朱元璋等了一會兒開口詢問。
“好,既然都沒意見,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了。”
聽到朱元璋這話,不少人都是嘴角抽搐,心裏面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總覺得朱重八這個要飯的,厚顏無恥!
就你這樣一副殺氣騰騰,站在那裏,誰敢吭聲就要殺人全家的模樣,誰敢有意見?
接下來,朱元璋就讓人宣讀了立朱棣爲太子的詔書。
並舉行了相應的儀式。
事情完成之後,百官場祝賀。
而這事情傳出之後,也令許多人的心神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尤其是不少藩王,更是如此。
但這事兒是他們爹做出來的決定,他們也沒有辦法。
其實相對來說,比起他們四哥被父皇給弄成太子的事兒,更爲讓他們在意,讓許多人爲之難受的,還是藩王外封這個決定。
這個決定傳出之後,頓時就令的不少藩王,是一片的鬼哭狼嚎。
心裏那叫一個難受。
原本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藩王。
手裏面要兵有兵,要人有人,還有封地。
又有父皇所給定下的各種俸祿。
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結果現在,父皇留給他們的選擇,一下子就剩了兩個。
而且還一個比一個苛刻。
要麼帶着三護衛,還有一些人手,來到蠻夷之地,和那些蠻夷之地的人做鬥爭。
要麼就交還三護衛,交還封地,做一個閒散王爺。
這一刀割的是真痛!
當然,這也僅僅是對那些胸無大志,想要混死等混吃等死的人而言。
對於一些,想要外出闖蕩一番,不甘心只當一個處處被猜忌,處處被壓制的藩王的人來說。
這消息令他們興奮的睡不着覺。
只覺得這是一件,再好不過的大好事兒!
……
十日之後,應天府城。
皇宮之內,顯得極其莊嚴肅穆。
衆多朝臣齊聚奉天殿。
原本分散在各處的藩王,也都全部彙集於奉天殿內。
奉天殿裏,正有一場極其隆重的儀式,正在舉行。
朱元璋親自宣讀了退位,把皇位給朱棣,讓朱棣做皇帝的詔書。
隨後又親自給朱棣穿上龍袍,帶上皇冠。
這些做完之後,也宣告着宣告朱棣成爲了大明的皇帝。
而且還是位置特別穩的那種。
歷史之上,因爲是藩王造反做上的皇帝。
這事兒沒少被人說三道四。
朱棣後期爲了彌補此事,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心裏面的壓力也很大。
現在,有着朱元璋的到來,再沒人敢拿他得位不正來說事。
也給朱棣清掃了諸多的麻煩。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應該要比原本的歷史上,做的更爲優秀!
朱元璋看着朱棣,身着龍袍接受百官朝拜,臉上露出了笑容。
把這大明的江山,交到老四手裏,他是真放心。
而朱棣在登基之後,沒有含糊,直接就將這段時間裏,緊急來到應天這邊的,原燕王世子朱高熾,給立爲了太子。
不在這事情上,有半分的遲疑。
免得朝中諸多人,爲此爭來爭去。
同時也斷了朱高煦以及朱高燧等人的念想。
……
一日之後,武英殿內有這三人。
分別是朱元璋,韓成以及成爲皇帝的朱棣。
“父皇,您這就要離去了?
這……這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呢!
孩兒也是才當上皇帝,很多事情都還不熟練。
沒有父皇您的邊上,孩兒實在是有些不放心,心裏不踏實。”
朱棣望着朱元璋說道,顯得有些不捨。
朱元璋聞言笑道:“有什麼不踏實的?
你有那個能力,你做事咱放心。
咱在這邊,把該做的已經做了。
接下來就靠你自己發揮了。
咱站在邊上看着,反而會讓你束手束腳。
再說,我們來到這邊也已經有一個多月了。
雖然在洪武朝的時間,不會有任何的變化,可對於我們而言,卻是真實的過了這麼久。
你二妹夫,也要和你二妹成親了。
不能在這裏耽擱的時間太長。”
聽到朱元璋這話,朱棣顯得有些驚奇。
鬧了半天,二妹夫竟然還沒有和二妹成親。
那父皇還讓自己以二妹夫來稱呼韓成?
這……二妹夫在父皇的心中地位,是真高啊!
不過想想倒也能明白,就二妹夫那神奇的來歷,以及這一身本事。
不說是父皇,就算是自己遇着了,自己可能做到要比父皇更加的親切。
“那……即是這樣,孩兒就不多留父皇,還是二妹夫了。
只是還請父皇還有二妹夫,沒事了能多來這邊看看。
再在一些事情上指點指點。
好讓咱大明走得更遠。”
朱元璋聞言道:“那是自然,你小子可要好好的幹。
指不定咱啥時候,就和你二妹夫又來了。
要是看到你做的不好,咱可真抽你!”
一邊說,還一邊抖了一下手中拿着的那根大號的鞭子。
朱棣連忙表示,自己肯定會好好幹。
最後又道:“父皇,瞻基之後又是誰當的皇帝?做的如何?”
之前通過和朱元璋的談話,已經知道了他之後,是他兒子朱高熾,隨後是他孫子朱瞻基繼位。
但對於朱瞻基之後是誰做的皇帝,卻是一無所知。
所以就在這個時候問了出來。
朱棣之所以會在此時問出這事。
一方面是想要提前知道一些後面的事。
另外一方面,則是雖然父皇和二妹夫說了,他們今後還能再一次來到這邊,與自己相見。
可是他終究還是有些擔心。
怕二妹夫和父皇他們來不了。
那樣的話,他再想知道這些事兒,可就千難萬難了。
原本朱元璋心情還挺好的,可這時候,一聽朱棣問出這話來,頓時心裏就蒙上了一層陰霾。
“父皇,咋了?”
朱棣連忙詢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