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指指點點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張九文字數:4262更新時間:24/07/04 06:40:22
第109章 指指點點
因月季香味濃郁,即便是凝固在肥皂中,只要洗過之後,身上還會帶着月季的香味。
這種香皂對突厥人,或者是對西域人,甚至吐蕃人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吸引人。
因爲他們生活的環境太需要香味了。
這也是讓杜荷控制肥皂數量的原因。
杜荷的商隊會一直壯大,從當初他只是將手中的錢變成勞動力的資產,現在他需要將成本投入到商隊,現在需要結識更多的商人,或者是西域商人,這些商隊就像是一個個提着燈的人,他們摸索出來的商路會成爲一幅新的地圖。
這幅地圖上會標註出哪裏的西域人更富裕,哪些突厥人擁有更多的戰馬。
如果將商業當作戰略,這個王朝便能夠將關外諸國滲透成篩子。
寧兒咬斷了線頭,她對自己的成果很滿意,“殿下,書袋子做好了。”
李承乾接過這個書袋子,這更像是後世的單肩包,可以內部放很多書,“這個書袋子要是被弟弟妹妹看到了,她們一定會人手想要一個的。”
書袋子的外皮用的是皮革,手感很厚實,袋口用一根繩子串着,只要用力一收,袋口就會合上。
殿下看着袋子一臉的滿意,寧兒的臉上也有了笑容。
“按照殿下的吩咐,奴婢還在縫了許多側袋。”
“嗯,大小都很不錯。”李承乾將自己的水杯放入一旁的側袋中,正好可以放入。
收拾好眼前的文書,李承乾便閉着眼,躺在椅子上休息。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才睡醒,將一疊疊紙放入書袋子中,李承乾揹着袋子走出東宮。
從東宮西池院走出來,這裏顯得荒涼很多。
腳步從荒草叢生間的小道走過,這是宮裏的一片年久失修的地方,想着再攢一些銀錢,用來建設皇宮,再攢個十萬貫用來修建長安城。
將長安城那些破落的坊市修建好,就能藉此提高長安的人口。
住在長安城的人越多,長安城的經濟活動就會越活躍,人口多了勞動力也就多了。
有了足夠的勞動力,才能讓長安更富有。
有人的地方才能更富裕,人要是都走了,勞動力也就跟着離開了,留下就只剩下了蕭條。
現在皇帝住在長安,人就會留在長安城,有人的地方才會大興建設。
但要是人都走了,一切也就沒有意義了。
寧兒跟在太子殿下身後,跟着殿下的腳步走過這條荒涼的小道。
從司寶庫走出東宮之後,走過金水橋便到了玄武門,太液池就是從這條小河流入宮內,成了一個小池塘。
李承乾一路從玄武門走出來,向守在這裏的尉遲大將軍笑着打招呼。
尉遲恭笑道:“太子殿下,這是來看望陛下?”
“是呀,也不知父皇住在這裏是否順意,孤還要來看望弟弟妹妹。”
“陛下常說這裏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李承乾跟着大將軍走在太液池邊。
“皇兄!”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聽到弟弟妹妹響亮的嗓音,李承乾氣餒搖頭。
李治與高陽公主,正在太液池中划着船,船上還有太監候着。
李承乾道:“注意安全。”
李治用力劃了幾下船槳,讓船距離皇兄近一些,他擡手道:“皇兄揹着的袋子裏裝着什麼?”
李承乾提了提肩膀上的書袋子,道:“當然是好東西。”
聞言,李治讓小船靠岸,快步走到了岸邊,追問道:“什麼好東西?”
“等見了父皇,你就知道了。”
走到別苑前,這裏的水車已經重新裝好了,李承乾低頭看向連接處,這做工一看就是宮裏的工匠修好的。
就算是弟弟妹妹拆了它,父皇寵溺的弟弟妹妹,會讓工匠來修。
李治有些尷尬地低頭笑着。
李承乾沒有說話,而是走入別苑內。
長孫皇后正坐在牆邊的陰涼處,捧着一卷書看着,小兕子睡在一旁的椅子上,還有宮女給她扇着風。
“承乾。”長孫皇后笑道:“這些天在東宮可好?”
李承乾放下肩膀上的書袋子,道:“挺好的。”
書袋子一放下,李治便急忙上前解開繩子,打開袋子看看裏面是什麼。
李承乾在母后身邊坐下,又看向李治,等他見到了書袋子裏是厚厚一疊考卷,他的臉當即垮了下來。
像是看到了特別嚇人的東西,快步跑開了。
李承乾接過宮女遞來的涼茶,慢條斯理喝着。
皇后先是看了一眼安靜站在一旁的寧兒,低聲道:“朝中若有不好抉擇的事,一定要多問問你的老師,也可以來問問你父皇。”
李承乾蹙眉道:“今天,舅舅也這麼說。”
“伱父皇還在睡着,多半還要小半個時辰才會醒。”
李承乾打量着這個小院,從一開始建成這裏還很空曠,不過現在放着許多傢俱,就顯得有些擁擠了。
聽着母后的話語,回道:“兒臣今天來只是來給弟弟妹妹送考卷的,與母后說會兒話,兒臣就離開了。”
長孫皇后從一旁拿起一卷書道:“這是青雀編寫的括地誌第一卷,他讓人送來想讓陛下看,陛下看了之後也是讚不絕口。”
李承乾拿過書卷,打開細看,這是一篇關於關中風貌的記述,以及黃河上游的水土簡述。
內容很長,短時間看不完。
李承乾匆匆過了幾頁,道:“好像還是有些不完整。”
長孫皇后觀察着這個兒子,氣色確實比以往更好了,伸手搭在兒子的肩膀上,這肩膀也更堅實了。
心中滿意承乾的變化,低聲道:“聽聞你還在練習箭術?”
李承乾稍稍頷首,“父皇的箭術了得,兒臣雖說天資平庸,可也不能從此就讓我們家最引以爲傲的箭術落寞了。”
“爺爺也說過,我們李家的兒郎就應該是身體強壯的。”
“承乾,你這兩年的變化很大。”
李承乾道:“以往在練的時候,很多時候累得擡不起手,擡不起腳,但咬咬牙便能克服。”
長孫皇后低聲道:“你的心性堅韌,這很好,但爲人處世也要多與他人學學,這與你練箭術不同。”
“原來母后還在擔心兒臣將來找不到一個好妻子。”
長孫皇后捂嘴輕笑着,道:“本宮的孩子怎會找不到好妻子,母后與你父皇一定給你尋個最合適的人選。”“那就多謝母后了。”
李承乾喝完了杯中的涼茶,輕聲道:“兒臣就先回去了。”
人剛站起來,就聽到了屋內的話語聲傳來。
“怎麼?你就這麼不願意見朕?”
看到父皇穿着一身寬鬆的衣衫,李承乾將考卷從書袋子中拿出來,道:“兒臣是不想打擾父皇休息。”
李世民雙手揹負,沉聲道:“青雀的括地誌朕看過了,寫得很不錯。”
李承乾將括地誌的第一卷放入自己的書袋中,道:“還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寫得不夠細緻。”
“還要如何細緻?”
“水土寫得不夠完善,關中百姓種的是什麼,收穫如何?這些都沒有寫的。”
“都說東宮太子嚴於律己,對自己的弟弟也這般嚴苛。”
李承乾重新背上書袋子,又道:“不如括地誌改個名字,就叫做地理。”
李世民撫須道:“地理?”
“既然要寫傳世的經典,那就一定要精益求精,絕對不能敷衍了事。”
父子倆三言兩語語氣重了幾分,小兕子睜開眼,還有些呆滯從椅子上坐起來,正在確認周遭的環境,而後她爬到母后的懷中,目光又瞧着正在爭論的父子兩人,她咧嘴笑了笑。
李世民沉聲道:“聽說你將互市而來的賦稅都用在了河西走廊的四郡上。”
李承乾道:“正是。”
“爲何不早與朕說。”
李承乾雙手揹負,道:“既然父皇將朝中用度交給了兒臣,那麼此事自然是兒臣來主張,當初解除禁足就說好的,一切以兒臣的意見爲主。”
李世民冷哼道:“以往可沒人敢這麼與朕說話。”
李承乾笑道:“難道父皇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李世民移開目光,又道:“既然互市的銀錢是你賺來的,由你出去,朕也不會攔着你。”
“多謝父皇體諒。”
長孫皇后抱着女兒,給她喂着水,這孩子的明亮的眼睛一直看着門前的父子兩人。
話不過投機半句多,父子倆頗有一種道不同不相與謀的感覺。
尉遲恭站在一旁大氣不敢出,別看現在的太子年少,這個太子可一點都不簡單,如今也在朝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畢竟揍了李元昌一頓,還能夠繼續執掌大權,依舊深得陛下信任的人可不多。
“兒臣,告辭了。”
“慢着。”李世民又道:“近來宗室那邊對你的言辭依舊頗多。”
李承乾道:“是嗎?又想讓兒臣揍他們嗎?父皇放心這一次不會被人抓到把柄的。”
“朕沒讓你揍人。”
“那父皇是什麼意思?”
“你走吧,朕多與你說三兩句話,便覺得牙疼。”
李承乾提了提肩膀上的書袋子道:“兒臣告退。”
等這個兒子走遠了,李世民指着他的背影道:“你看看這個混賬小子。”
尉遲恭勸道:“陛下,其實太子殿下修建河西走廊四郡,軍中將領都十分讚許。”
李世民道:“連你也這般讚許嗎?”
尉遲恭連忙道:“讓太子殿下主持朝中用度,正是因陛下英明。”
李世民揮袖道:“等李義府在河西走廊闖了禍,你看太子他還敢不敢在朕面前這個跋扈。”
在滿朝文武眼中,當今陛下是英明的,當今太子是賢明的。
一個英明的皇帝與一個賢明的太子,讓大唐的滿朝文武覺得,大唐百年內一定會是鼎盛的。
人都是有憧憬,可對東宮太子來說,大唐的脫貧致富路很難,至少現在還沒有任何的起色。
整個關中除了涇陽,絕大多數人還是一片赤貧的景象。
如果土地分配是大唐的人均財富象徵,未免也太單薄了,這種單薄是經不起天災的。
糧食的保有量是一回事,如果充裕的物質基礎以及生產力能夠戰勝天災了。
那樣才會讓這位太子踏實一些。
經過三天的批註,李承乾將李泰的括地誌第一卷作出了很多批註,多是一些需要補充的地方。
魏王府邸,李泰見到了原本交給父皇的括地誌第一卷,不知爲何會在了東宮太子手裏,也不知爲何皇兄會做出這麼多的批註。
李泰翻看着一頁頁被標紅的地方,每每多看一眼,便覺得扎眼。
幾十個文學館的編撰,站在原地不敢吱聲。
終於,李泰忍不住了,他重重將書卷丟在地上怒道:“來人吶!”
僕從快步上前道:“魏王殿下有何吩咐?”
李泰氣得有些哆嗦,他咬牙切齒道:“安排人手,今天要去東宮問問皇兄究竟是什麼意思!”
王珪勸道:“魏王殿下,萬萬不可呀。”
李泰閉上眼,幾次深呼吸道:“老師,他東宮太子不參與括地誌編撰,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成果,可他竟然還在這上面指指點點,有本事他來主持編撰,憑什麼!”
王珪道:“太子是殿下的兄長,既然是兄長吩咐,殿下還是莫要頂撞的好。”
李泰低聲道:“老師,他還要將括地誌改名,以後要叫地理。”
王珪撫須道:“這也未嘗不可。”
李泰氣得鼻孔出氣,面色漲紅,氣得一腳踢翻了眼前的桌案,道:“他還說孤將來一定會羨慕成就?好一個成就,你東宮太子三言兩語,我這個魏王就要對此甘之如飴?”
氣得李泰拿起一旁的茶碗摔在地上。
嚇得一羣文學館編撰一個哆嗦。
李泰氣得來回走着,怒道:“文學館編撰括地誌,他東宮太子都要橫插一手!”
王珪撿起地上的括地誌第一卷,看着每一頁被標註的所在,緩緩道:“太子殿下是將魏王的這卷括地誌全部看完了。”
李泰道:“那又如何!”
“既然太子殿下能夠耐心看完,也足可見太子對此書的重視,若魏王殿下現在要去頂撞東宮,老朽不攔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