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就孤最平庸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張九文字數:4345更新時間:24/07/04 06:40:22
    重新收起這份奏章,李承乾見到承天門前正在張貼着佈告。

    李道彥站在門前道:“殿下,立冬了。”

    李承乾嘆息一聲,點頭道:“有勞你們還在這裏值守了。”

    聞言,守衛在這裏的侍衛們,紛紛行禮。

    “道彥兄,今天可有打算早點回家。”

    李道彥抱拳道:“臣入夜之後就有輪值的將領前來接替。”

    李承乾拍了拍這個堂兄的肩膀,又道:“將士們辛苦了。”

    一衆侍衛姿態放得更低了,當初守備長安時,太子便會親自查看各處城防。

    如果說這位太子是別人,或許會指指點點。

    可眼前的太子殿下在守備長安時從來不會指點。

    反而這位太子總是會抱有一種敬佩的目光看着諸多將士們,只是這種目光,就能令衆多將士們提振精神。

    這種被尊重的感覺,令將士們心中更加敬重太子。

    爲國征戰,戍守一方的將士自然是值得尊敬的,李承乾並不知道這些將士們心中的感受,或許從本能上來說,一個不尊重老兵與將士的朝代,那麼這個朝代也不會多麼強大。

    就算不從太子的身份來說,這些動作,目光或者是言語,都是從本能上表達出來的,沒有任何的表演成分。

    等太子殿下走入承天門,一直去了東宮,一旁有侍衛道:“你們知道嗎?太子殿下有理想。”

    有人問道:“理想是什麼?”

    “某家跟着江夏郡王征討吐谷渾回來之後,得了軍功才換了值守承天門的位置,大將軍說太子殿下想要去沙漠種稻子。”

    “稻子?”一旁又有人狐疑道:“太子殿下去沙漠做什麼?”

    “誰知道的,說不定太子殿下想要去橫掃西域。”

    承天門前的幾人小聲議論。

    李道彥咳了咳嗓子,幾人當場噤聲不再言語了。

    走回東宮,弟弟妹妹正在午睡,李承乾將工部要修繕九成宮的奏章丟在一旁,也不想去看這份奏章。

    其實從個人情感上來說,李唐家這一畝三分地,能有現在的盈餘已經很不錯了。

    真要是一切按照朝堂的規矩來,修繕九成宮奏章再到中書省多半就會被房相批覆,一切流程就這麼走下去了。

    皇權的力量在這個世道是強大的,皇帝的一句話就可以徵發龐大的勞動力,數萬兵馬說動就動。

    真要說這種權力的強大,不令人心生嚮往?

    再換個說法,將來要面對幾億上千萬的人口,發展社稷,建設大唐,哪一筆開支不得小心翼翼?

    所以從思想根本上來說,心懷天下還是很重要的。

    萬千庶民才是歷史與社會構成的主體,是絕對不能忘記的經驗總結。

    大唐真的不富裕,千里迢迢去九成宮避暑,也不算上上之選,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現在生活稍微好一點了,也不再像前兩年這麼拮据了,省吃儉用生活的良好品德就不能保持了嗎?

    父皇手裏有點閒錢就開始大手大腳,這種行爲絕對是不好的。

    李承乾鋪開紙張,繼續寫着關於吐谷渾治理的具體方略,入夜時分,李麗質見皇兄還在專注書寫,便不讓弟弟妹妹去打攪。

    寧兒端着飯碗走入寢殿內,看到太子殿下正專心書寫着什麼,只是將一碗梅乾菜悶肉與一碗醃蘿蔔放在一旁。

    而後默不作聲地點亮油燈與燭臺,放在殿下的身側。

    天色不知不覺入夜了,李承乾寫完這份方略的時候,只有眼前的燭火下還算明亮。

    看着眼前已放涼的飯食,應付着晚飯。

    寧兒見狀道:“殿下,奴婢去將飯菜熱一熱。”

    “不用了,還不是很涼。”

    “喏。”

    李承乾吃着飯菜,看着殿外的黑夜,道:“去年立冬的時節,還在下雪吧?”

    寧兒點頭道:“是的。”

    夜風吹來,吹得桌上的紙張掀了起來。

    翌日,李恪也早早來到了東宮,見皇兄正在練着箭術,他站在一旁看着。

    這個弟弟來東宮還有些拘謹,可能是很少來東宮,他站在一旁雙手有些不安分,時而雙手揹負,時而雙腿併攏,垂手而立。

    李承乾按照大將軍的話語,放出一箭。

    箭矢比以往更穩當了,速度也更快了,能夠聽到很明顯的呼嘯聲。

    “你來試試?”

    聽到話語,李恪接過皇兄遞來的長弓,拿起一旁的箭矢,朝着靶子上放出一箭。

    箭矢沒有精準落在靶心,而是與自己的相比偏了不少。

    李承乾蹙眉看着靶子,沉默不語。

    李恪連忙道:“其實弟弟不善箭術。”

    “唉。”李承乾有些懊悔讓這個弟弟表現,他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不知道還以爲在讓這孤。

    他們將孤當成什麼人了?

    李承乾嘆道:“崇文殿有兩卷紙,伱先拿去中書省,就算是東宮所贈的,孤晚點就去房相那邊。”

    “喏。”

    皇兄讓練箭術,李恪拘謹或者不知所措,可給皇兄帶帶東西,打打下手,這種簡單的事情對李恪來說易如反掌,也特別地拿手。

    李績低聲道:“在軍中,吳王的箭術其實很好,比之軍中絕大多數同齡人都要好,就連陛下也有讚譽。”

    李承乾頷首道:“是嗎?”

    李績點着頭,“可能是許久不練有些生疏了。”

    “那他平時除了練箭,都在練什麼?”

    “戰陣,行軍,騎馬,奔襲,刀法。”

    李承乾冷哼道:“科目還挺多。”

    父皇的兒子一個個都這麼出類拔萃的嗎?

    且不說李恪了,還有一個李泰。

    李承乾道:“父皇的兒子,孤的兄弟幾個,或許就數孤最平庸了。”

    李績道:“末將以爲殿下才是最不平庸的。”

    “大將軍說笑了。”

    “末將沒有說笑。”

    李承乾道:“這個弟弟不善溝通,讓他試一試,他還故意讓着孤。”

    李績點頭,收拾着靶子上的箭矢。

    眼看時辰也差不多了,今天還要去中書省參與政事。

    “皇兄,這是今天的課程。”

    接過妹妹遞來的紙張,李承乾端詳着,道:“就沒有體育課嗎?”

    “前兩天剛長跑過,弟弟妹妹都不想跑步。”

    “她們從國子監回來之後,下午增設一個體育課,就算是踢毽子跳繩都好。”

    李麗質又接過紙張點頭道:“妹妹知道了。”

    李績收拾完箭矢便快步離開了。

    李承乾看了眼還在睡着的皇爺爺,還能聽到如雷的鼾聲。伺候爺爺的太監道:“來崇文殿的這些天都睡得很踏實。”

    李承乾道:“爺爺以前睡得不好嗎?”

    太監回道:“已很久沒有聽到這般鼾聲。”

    “嗯,照顧好爺爺,孤先去中書省了。”

    “喏。”

    李恪扛着兩大卷紙張剛到中書省門口。

    清晨時分,這裏的人並不多。

    見到來人,岑文本放下手中的掃帚,上前道:“吳王殿下,這些紙張作何用?”

    李恪將肩上的兩大卷紙張放下,層層疊在一起的厚厚兩卷紙,放在地上發出重重的悶響。

    中書省也沒有紙,平日裏都會有紙張送來,可那也是少數。

    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紙,能讓中書省在不節省紙張的方式下,用三兩月的。

    李恪解釋道:“這些紙張是皇兄的,早晨去了一趟東宮,皇兄便讓帶來。”

    岑文本點頭道:“原來是太子殿下。”

    李恪又道:“這些紙張放在何處?”

    岑文本看了看四下,又道:“就放在這裏吧。”

    “嗯。”李恪重重點頭,快步離開了。

    “吳王殿下慢走。”

    言罷,岑文本解開綁在這卷紙張的繩子,一大捲紙攤開,仔細看着紙張,這種紙很厚,比宣紙更好,比宣紙更粗糙一些。

    不多時,褚遂良也來了,他見到兩卷一人才能環抱而起的紙道:“這是哪兒來的?”

    岑文本裁剪出一些,用來今天書寫奏章,一邊解釋着,道:“是東宮送來的,吳王殿下幫忙帶來的。”

    褚遂良打量着紙張的薄厚,點頭道:“雖比不上宣紙,但用來書寫倒也不錯。”

    等房相與趙國公到的時候,中書省這才忙碌起來。

    李承乾帶着昨日的方略,腳步匆匆而來,道:“老師,這是孤寫的方略。”

    一旁的長孫無忌咳了咳嗓子。

    房玄齡低聲道:“這件事是趙國公在主持。”

    李承乾點頭,又將奏章交給舅舅。

    先是看了看奏章上的內容,洋洋灑灑寫了不少,甚至還有戰爭未開,外交先行的說法。

    良久,長孫無忌道:“過些天高昌與漠北薛延陀的使者也該到了。”

    李承乾點着頭,乖巧地坐在一旁,要多懂事就有多懂事,絕不打擾老師與舅舅處理公事。

    長孫無忌又道:“漠北與突厥本就有不少矛盾,等他們這些使者都到了,算上突厥使者一起見一見。”

    李承乾低聲問道:“舅舅是想要先試試他們的口風。”

    長孫無忌搖頭道:“先讓他們知道大唐的規矩,再作試探。”

    “漠北與突厥的恩怨很深嗎?”

    “嗯,從四年前就開始了。”長孫無忌依舊看着太子的文章,點着頭低聲說着。

    房玄齡忽然道:“老夫昨天讓人送去工部的奏章,怎麼還沒送來回覆?”

    “回房相,昨天就送去了。”那小吏連忙又道:“下官這就再去問問。”

    “嗯。”

    李承乾端坐着,權當沒有聽見。

    這位小吏腳步匆匆走出中書省,路過沒人的兵部,與同樣沒人的吏部,大多數人都在休沐中,皇城內的不少地方都沒人。

    一直來到工部,工部的門虛掩着。

    推門而入只有三兩個文吏坐在這裏,正在閒聊。

    “敢問,閻大匠可在?”

    “去面見陛下了,多半過了午時才會回來。”

    那小吏得到消息,面色凝重,又快步離開。

    甘露殿內,閻立本正在向陛下稟報着關於修繕九成宮的準備工作。

    李世民聽着閻立本的稟報,蹙眉道:“如此說來,眼下不派人去修建,便趕不上來年夏天避暑了?”

    閻立本回道:“陛下,如今朝中給批覆,再派人去九成宮,多半也要來年春季動工,若還要避開農忙時節,趕在入夏之前,也很緊張。”

    李世民沉聲道:“中書省還沒給批覆嗎?”

    閻立本三緘其口,本想說交給太子殿下,太子也會交給房相,可到如今一直沒有被批覆,心中懊悔昨天就應該徑直交給房相,也不用現在出這種波折。

    端是煩死個人,閻立本心中暗暗抱怨,本來工部就夠忙的。

    那麼現在中書省遲遲沒有給回覆,究竟是中書省房相的問題,還是太子殿下的問題,又或者是中書省的問題?

    怎麼陛下要修個九成宮,到現在還沒有給消息。

    心中盤算,再次暗罵,端是煩死個人。

    說是太子的緣故,那能說嗎?

    說房相不對?人家是房相,陛下最信任的人。

    還能說誰?

    閻立本糾結半晌沒有講話,本就是一個容易糾結的人,現在六神無主的。

    李世民道:“怎麼?房相不答應。”

    閻立本道:“應該是……”

    “你們工部呀,儘可能將人手與用料省一些,朝中用度緊張,也不要爲難中書省。”

    “臣明白。”閻立本作揖行禮道:“是臣疏忽了,臣這回去與房相商議。”

    “嗯。”

    得到陛下的點頭,閻立本正要離開。

    忽又聽到陛下的聲音。

    “罷了,馬上就要到用飯的時辰了,你且留下。”李世民又對一旁的太監道:“把青雀與恪兒,還有承乾,房相,趙國公一起請來。”

    “喏。”

    閻立本的腳步僵在原地,進退兩難但凡事情出了波折就會很煩人,尤其是就不該交給太子殿下,可又不能怪太子殿下,還能怪誰,只能怪自己?

    心中又覺得很煩,想辭官……

    李承乾正在與房相,舅舅商議着吐谷渾的改造計劃,從基層孩子開始抓起,派幾個讀書人去給吐谷渾教書。

    有太監腳步匆匆而來,道:“房相,趙國公,太子殿下!”

    這太監先是恭敬行禮,再道:“陛下請三位去甘露殿用飯。”

    李承乾皺眉道:“孤正在與房相……”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生怕這個外甥說出陛下的不是,連忙行禮道:“臣領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