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太子監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梁山老鬼字數:2353更新時間:24/06/26 21:25:58
    大乾皇城。

    文帝和雲厲回到皇城已經有幾天時間了。

    回到皇城後,文帝沒有急着從徐實甫手中接管朝政,而是以長途奔波需要好好休息幾天爲由,依然讓徐實甫暫掌朝政。

    連續幾天,文帝和雲厲這個太子甚至都沒有出現在朝堂之上。

    雲厲不知道文帝到底在幹什麼,心中卻是暗暗焦急,生怕文帝讓他監國的承諾不能兌現。

    “啓稟太子殿下,聖上傳殿下前往御書房。”

    正當雲厲滿心焦躁的時候,太監前來傳令。

    雲厲不敢怠慢,稍稍整理一番,便迅速趕往御書房。

    當穆順將雲厲帶入御書房後,文帝立即揮手示意穆順退下。

    “看看吧!”

    文帝指了指御案上的幾份奏章,臉上不太好看。

    雲厲心中疑惑,連忙上前,拿起一份奏章看了起來。

    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雲厲的眼中便閃過一道寒芒。

    一份,兩份……

    當雲厲將那六份奏章全部看完,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六份奏章,全部是參徐實甫的!

    大致就是,徐實甫在代掌朝政期間排擠、打壓同僚,結黨營私,目無法紀之類。

    不過,因爲文帝將上奏的人的名字用用墨塗了,雲厲也不知道這六份奏章到底是何人所奏。

    “你不說點什麼嗎?”

    文帝擡眼看向雲厲。

    “兒臣……”

    雲厲眉頭緊皺,支支吾吾道:“兒臣不知道該怎麼說……”

    他確實不知道該怎麼說。

    滿朝文武都知道,徐實甫是他這一黨的核心人物。

    說徐實甫結黨營私,不就等於說他這個太子結黨營私麼?

    這叫他怎麼說?

    “該怎麼說就怎麼說!”文帝沒好氣的瞪向雲厲,“朕還打算明日參加朝會,正式宣佈讓你監國的命令,你連這點主見都沒有,如何監國?”

    聽着文帝的話,雲厲心中頓時一喜。

    父皇真要讓自己監國!

    雲厲腦海裏面飛速運轉起來。

    到底要怎麼說,既顯得有主見又能保住徐實甫?

    不管怎麼樣,徐實甫還是他目前最仰仗的謀臣,他肯定不希望將徐實甫下獄。

    沉思一陣後,雲厲躬身道:“兒臣以爲,朝臣所奏,必須嚴查!若確定朝臣所奏是事實,必須嚴懲徐實甫,以正朝綱!若是有人污衊,則嚴懲污衊之人!”

    “你真是這麼想的?”

    文帝皺眉詢問,似乎對雲厲的答案不太滿意。

    雲厲心中暗暗疑惑。

    自己這回答應該完全沒問題啊!

    父皇怎麼好像還是不滿意?

    稍稍思索後,雲厲回道:“兒臣不敢欺瞞父皇,兒臣確實是這麼想的。”

    文帝失望的搖搖頭,淡淡的問:“若朝臣所奏屬實,你以爲,是要將徐實甫抄家流放?還是要誅其九族?”

    “這……”

    面對文帝的質問,雲厲瞬間有些懵逼。

    抄家流放?

    誅九族?

    真要誅九族,他和他的母后都要被誅!

    雲厲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躬身道:“兒臣愚鈍,請父皇示下。”

    “唉!”

    文帝無力的嘆息一聲,“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些人的奏報屬實,你該如何收場?”

    如何收場?

    雲厲眉頭緊皺。

    是啊,怎麼收場?

    抄家還是滅族?

    不管以後如何,現在的徐實甫,還是他身邊最倚重的人。

    而且,徐實甫跟他是什麼關係,滿朝文武皆知。

    父皇若是徐實甫被徹底清算,他這個太子,還有母后這個皇后,必然受到牽連。

    “這些奏摺你拿走吧!”

    文帝輕輕揮手,“你先自己想想,明天的這個時候,你若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再來問朕!”

    “是!”

    雲厲恭敬領命。

    文帝滿臉疲憊的看着雲厲,唉聲嘆氣:“朕之所以讓你監國,也是想趁着朕還活着,還能壓得住這幫朝臣,給你鍛鍊的機會,倘若朕哪天歸天了,希望你守得住這江山……”

    ……

    隔天。

    文帝和太子終於臨朝。

    當文帝和太子出現的那一刻,朝堂上的火藥味似乎就瀰漫開來。

    和以往不同,文帝並未坐在御座上,而是站在那裏。

    在御座的旁邊,還放着一張精緻而華麗的椅子。

    文帝的這一舉動,搞得原本都準備在朝堂上大吵一場的羣臣有些懵。

    文帝擡眼掃視羣臣:“朕封老六爲阜州刺史的事,諸位都知道了吧?”

    “臣等知曉!”

    羣臣心中暗暗疑惑,但卻還是紛紛躬身。

    “知道就好。”

    文帝輕輕嘆息,“諸位愛卿也不需要爲此事上奏了,此事之過,都在於朕!朕愧對列祖列宗,愧對諸位愛卿!朕年事已高,身體多有不適,即日起,由太子監國!”

    什麼?

    太子監國?

    隨着文帝的話音落下,羣臣盡皆譁然。

    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的看着文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少人心中都憤怒不已。

    太子何德何能,憑什麼監國?

    明眼人都知道,阜州的事,多半是雲厲這個太子搞出來的!

    文帝這分明是不想羣臣詰難太子,這才將這個事攬在他自己的頭上。

    本來,確實有很多人是想借這個事對雲厲發難的,但如今,文帝就差說出“引咎辭職”的話了,他們還能怎麼樣?

    “此事萬萬不可,臣懇請父皇收回成命!”

    雲厲率先站出來,跪地懇求。

    當然,他也只是做個樣子。

    而且,這個樣子他必須做。

    “臣亦懇請,求聖上收回成命!”

    “阜州之事,臣亦有所耳聞,此事非是聖上之過,聖上何須罪己?”

    “傅大人言之有理,六殿下只是兼任阜州刺史而已,阜州還是朝廷的阜州。”

    “聖上三思啊……”

    一時間,不管是真情還是假意,羣臣紛紛跪地請求。

    “分明是三哥擅自調兵想要除掉六弟,這才導致父皇爲了平息六弟的怒火而封六弟爲阜州刺史,父皇怎能替三哥承擔罪責?”

    雲霆跪地,矛頭之指雲厲。

    二皇子聞言,馬上附和:“四弟說得對,此事之過,都在太子!身爲太子,卻沒有容人之量!父皇讓太子監國,難道不怕激化朝廷與六弟的矛盾嗎?”

    如今雲厲勢大,他們本來不想跟雲厲正面交鋒,但文帝都要讓雲厲監國了!

    一旦雲厲監國,肯定會大肆排除異己。

    他們本來就沒多少機會扳倒雲厲,不能再坐以待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