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臨陣換大帥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徒己字數:7236更新時間:24/06/26 21:24:39
    「狄......狄相,末將......末將不知道您此爲何意?」

    看着狄仁傑那犀利的目光,莫里有些不知所措,手腳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裏。

    可是,他卻明白,狄仁傑可以不說話,自己卻不能一直沉默下去,只得硬着頭皮問道。

    「薛將軍親率五千大唐禁軍爲前部,屢克敵關,卻在八角城一戰折損三成有餘,如今不過有三千餘衆,他的近境如何?」

    「在上一份軍報中,你言道你的中軍帥帳距離薛將軍的前鋒營,不過千里之遙,這才過去六日而已,你卻爲何不進反退了?」

    「莫里,你作爲三軍主帥,難道真就不想說點兒什麼嗎?比如,先鋒營的消息,或者你後撤的原因何在?」

    狄仁傑已經從帥案之後轉了出來,方纔從那張行軍圖上,他不僅看到了所佔城池的兵力配屬,更看到了這些日子莫里的行軍線路。

    明明向西兩千裏之內的各處要隘都標註的清清楚楚,還有一條清晰的行軍路線,想來正是中軍過後,莫里才在行軍圖上標註出來的。

    這也算是莫里的一項長處,做事認真,雖無大才卻也無大過。

    「狄相恕罪啊!非是末將不派兵前往相助,實在是那位大唐來的薛將軍年少輕狂,竟然只帶着三百來人,就敢前去挑戰對方的‘白虎大陣。」

    「末將得到消息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進陣兩天了,現在算了也有七日不曾有消息傳來。」

    「狄相,吐蕃可是有着近兩萬大軍啊,又有‘白虎大陣相助,末將手中能動用的軍隊只有八千人,末將......末將......」

    狄仁傑的一連串疑問,更多的只是一種猜測,或者是想從這位莫里口中詐出點兒東西來。

    沒想到,這位還真的很實在,才問了幾句就一五一十地把實情說了出來。

    「‘白虎大陣?莫元帥,你確定那真是‘白虎大陣?」

    聽到狄仁傑同莫里的對話,原本在一旁站立,默默觀看行軍圖的樊梨花說話了。

    她初來乍到,對整個吐蕃地形和雙方的態勢兩眼一抹黑,原本沒想着多說什麼,只是聽到「白虎大陣」這個熟悉的字眼,樊梨花禁不住問道。

    「樊......樊帥,的確是‘白虎大陣,末將連派出去七波探馬,卻只回來了一路。」

    「據探馬來報,在吐蕃大營前方,敵將擺下一座‘白虎大陣,那位薛將軍於七日之前帶着三百餘人進去,就再也沒有出來了。」

    如此看來,這位莫里元帥的罪責就有些大了,身爲三軍主帥,不僅見死不救,更是隱瞞軍情不報,甚至自己還帶着中軍一氣逃回了兩千裏地?

    「莫里,留下帥印,你自己回伏俟城請罪吧——」

    此時的狄仁傑面沉似水,對於這樣的軟骨頭,他打心裏瞧不起,甚至有些噁心。

    可是,此人在吐谷渾的關係盤根錯節,雖然說以現在武娘子和狄仁傑對吐谷渾的掌控程度,已然不懼怕這些土著之人的造反。

    只是如今正值對吐蕃用兵之際,如果吐谷渾國內再出現大的動盪,終究不是什麼好事情。

    這要是放在平時,狄仁傑說不得就將這個無能的莫里元帥,直接拉出去斬首祭旗了。

    「狄相,那只不過都是一些大唐的將士而已,您又何必......」

    對於狄仁傑如此「過激」的反應,莫里一時沒反應過來,話還沒有說完呢,就看到狄仁傑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莫里這才意識到,眼前這位狄相,甚

    至包括遠在伏俟城皇宮中的那位主上,可不就是大唐的人嗎?

    根據坊間的傳言,自己吐谷渾尊拜的那位主上,還是大唐陛下的「賢妃娘娘」呢。

    想明白了這些,莫里已經是滿頭大汗了。

    「末將這就滾回伏俟城向主上請罪,莫家願意拿出一半.....不不不......六成的家資,充當我吐谷渾的軍費,還請狄相......」

    莫里已經有些語無倫次了,他對薛丁山的先鋒軍,向來除了提供軍需供給和傳遞軍報之外,大體上就是不聞不問。

    很大程度上,莫里也就是覺得對方再厲害,也不過是一支客軍而已。

    可是,現在經過他那一番思索之後,發現貌似自己才是「客軍」啊?

    「好了,對於你的罪責,自有主上來論斷,你想以家財抵罪也算是一種態度。臨走的時候,把吐蕃境內所有的傷兵順道護送回去吧。」

    看到莫里如此知情識趣,狄仁傑也不想把弓拉的太滿,就勢接受了莫里,或者說是整個莫家的「誠意」。

    狄仁傑雖未帶回去隻言片語,看到莫里帶回去的傷兵,想來武娘子應當知道該怎麼如何行事的。

    ......

    「樊帥,下一步你打算怎麼做?」

    臨陣換帥,本是軍家大忌,可惜,眼前的吐谷渾軍隊卻不得不如此。

    「狄相,薛將軍處沒有消息傳來,也許就是最好的消息了。他只帶了三百餘人進入‘白虎大陣,那麼八角城就還剩下三千人馬。」

    「我打算從這吐谷渾中軍挑選四千精銳,一人雙馬、日夜兼程趕奔八角城,匯合八角城那三千唐軍,當有一戰之力。」

    「另外,勞煩狄相從剩下的四萬多吐谷渾大軍中,至少再篩選出五千能戰之士來,這吐谷渾軍隊的戰力嘛......」

    交接的流程很快就完成了,樊梨花也沒有拖泥帶水,直接讓「龍彪軍」軍頭楊芳、「龍武軍」軍頭仁闊,率領本部百人軍各去挑選兩千人馬。

    說起來那位莫里元帥對自己還算是不錯,留在他身邊這八千人馬尚算精銳,至少表面上看前來都是魁梧之輩,樊梨花打算從中篩選出半數來。

    「龍威軍」軍頭李朗和他的百人軍,順理成章地成爲了樊梨花的中軍護衛,而四大軍頭中最能打的「龍虎軍」軍頭張環,樊梨花則留給了狄仁傑。

    狄仁傑要從剩下的吐谷渾軍隊中,再次篩選出五千能戰之士,總不能身邊連個幫手都沒有吧?

    「樊帥,請恕老夫多嘴,那個‘白虎大陣你可有把握?」

    四大軍頭都被打發出去做事了,中軍大帳之中,就剩下了狄仁傑和樊梨花二人。

    「實不相瞞,‘白虎大陣的陣圖,梨花在年幼之時就曾見到過,只是不知道又過了這些年,那陣法是否有所變動。」

    再次聽到「白虎大陣」的字眼,樊梨花依然有些意動,卻很好地掩飾了起來,似乎對於此事,她並不想說的太過透徹。

    陣法可以同名,只是不知道此「白虎大陣」,就是那個「白虎大陣」否?

    話說在八年之前,尚在驪山學藝的樊梨花,收到了家中老父的一份家書。

    雖然樊梨花幼小離家,對親生的父親也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到底還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血親之人,看到書信小丫頭還是很感動的。

    隨着家書而來的,還有一件物事,那就是「白虎大陣」的圖紙。

    準確地說,只能算是「白虎大陣」陣圖的大概,同最終成品的「白虎大陣」有着六七分的相似。

    樊梨花的父親樊洪

    ,乃是寒江關的關主,鎮守寒江關多年,也算得一方大員。

    距離寒江關百里處,一東一西,各有一處關隘,分別叫做「沙江關」和「白虎關」。

    八年之前這兩關的守關之人,乃是一對父子。

    沙江關守將楊虎,年輕時號稱西涼第一勇將,同寒江關關主樊洪交情莫逆,遂拜爲異性兄弟,楊虎居長、樊洪弟之。

    楊虎勇烈,其子更是不凡,只是容貌有些醜陋罷了。

    當楊家兒郎八歲那年,寒江關樊洪的如夫人懷了身孕,此前樊洪已經有了二子,內心中很是希望這位如夫人能夠給他生一個女兒。

    楊虎作爲拜兄的,知道自己拜弟家中欲要添丁,就攜子前往相賀。

    在酒席宴前,這樊洪也是多喝了兩杯,就誇下海口,若是如夫人所生爲女,定與大哥獨子約爲夫妻。

    就這樣,這一對沙場上的好搭檔,就爲兩家的孩子定下了娃娃親。

    十月懷胎,一招分娩,果然生了一位女公子,就是後來的樊梨花。

    可惜,樊梨花三歲就隨着驪山聖母上山修行去了,若非其父來信告知,她上哪裏知道自己未出孃胎就已經被許人了呢?

    樊梨花收到的「白虎大陣」的陣圖,就是楊虎送來的聘禮,作爲武將之家送如此之物也算是物盡其用。

    收到這份陣圖之時,樊梨花不過才十歲,她又哪懂得什麼情愛之事,只是這個小丫頭天生的對各種陣法喜愛,不免將這張「白虎大陣」陣圖看的更要緊一些罷了。

    而此時的楊家兒郎,僅僅一十九歲,就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被西突厥王帳封賞,賜其「白虎關」守將之職。

    楊家兒郎雖然貌醜,卻也是天賦異稟之人,對別的事情可能遲鈍一些,偏偏對修行一事有着超乎尋常的聰慧。

    楊虎本身就武力不凡,更有着「玄仙」境界的修爲,偏偏自家這個小子不到八歲就學全了他所有的本領,楊家麒麟兒一時名噪整個西涼。

    後來,有一位遊方僧人主動找上門來,自稱與楊家兒郎前世有緣,今生特來此收他爲徒,更是單手就碾壓了「玄仙」巔峯的楊虎。

    在楊虎家中,這位遊方僧人一住就是三年,隨後也曾帶着楊家兒郎外出遊歷了五年。

    等楊家兒郎再次回到沙江關之時,就已經長成了一名身材魁梧的少年。

    短短五年不見,也不知道這少年得了什麼奇遇,修爲上已經遠超自己的父親,踏入「太乙玄仙」境界。

    只是,這容貌卻變得更加醜陋,若非有着血親的關係,就連楊虎都有些不敢親近這個兒子。

    「白虎大陣」的陣圖,就是這個少年人從外邊帶回來的,只是他得到的乃是一本殘品,尚不足完本的三成。

    後來硬是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將「白虎大陣」補充了三四成,就是當年樊梨花收到的那張陣圖。

    「既然樊帥胸有成竹,老夫也就不再過問了,前方兵危戰險,樊帥還請多多保重。」

    「另外,那位大唐的薛將軍身份特殊,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請樊帥務必確保此人的性命無礙。」

    能從狄仁傑口中說出這樣的話,已經算是這位智者的妥協了。

    狄仁傑可是有着王佐之才,胸懷匡扶天下的志向,可惜吐谷渾太過於貧瘠,而大唐卻是他的故土了。

    只是那薛丁山進入「白虎大陣」中已經過去了七日,卻沒有半點消息傳來,其人是生是死,又有誰能知道呢?

    ......

    「少爺,老僕終於找到您了——」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從薛府出來的老兵「勇叔」,終於在一處沼澤地中追上了薛丁山。

    此時的薛丁山,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頭上、臉上、手上,到處是污漬或血跡。

    好在他周身都有寶物護體,雖然模樣是狼狽了一些,暫時卻沒受任何的傷害。

    「累勇叔掛念了,怎麼只有你們幾個人,其他人呢?」

    看向勇叔的身後,只跟來二十幾個人,有薛家的親衛,有「麗競門」中人,也有大唐的禁軍。

    「少爺,我等被敵方千餘鐵騎給衝散了,也不知道其他弟兄都去了哪裏,恐怕能存活下來的人不會太多......」

    勇叔有氣無力的說道,薛丁山卻相信他說的很可能就是事實。

    眼前剩下這二十多位,都是百戰餘生的悍將,修爲最低的都到了「渡劫」期,而這位勇叔甚至都有「天仙」中期的修爲。

    這樣的人,甘心在薛府做一名親衛統領,也算是對薛仁貴的兄弟情深了。

    「哎,是我太過大意了,這‘白虎大陣分明就是一個陷阱——」

    薛丁山有些自責,甚至有些懊惱。

    他並不怕死,爲將者當有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覺悟。

    可是,他不能就這樣窩囊地死去。

    「白虎大陣」中的光線一直不好,薛丁山也不清楚已經過去多久了,事實上他們已經在這裏待了七天。

    不知道該說他運氣太好,還是說上天在眷顧他,就在兩天之前,薛丁山已經殺到了「白虎大陣」的中央區域。

    那處高懸着火靈的地方,薛丁山冒死進入「白虎大陣」,不就是爲瞭解救火靈而來嗎?

    只是等來到近前了,薛丁山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這哪是什麼火靈啊,分明就是一具風乾了的屍體,被扮作了火靈的模樣迷惑自己而已。

    如此簡單的陷阱,自己竟然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跳了進來?

    看到自己被騙之後,薛丁山就沒有繼續待在「白虎大陣」的必要了,他就想着沿着原路出去,儘可能解救更多進陣的唐軍勇士。

    可惜,薛丁山還是把這座「白虎大陣」給想簡單了,進來容易出去難,回去的路已經不是來時的路了。

    他又遭遇了幾波殺戮,法力幾近枯竭的時候,眼前卻出現了一片沼澤。

    ......

    「師尊,您爲何派人前往大唐去散佈流言,難道是想把更多的唐軍牽扯進來嗎?」

    這裏是吐蕃地一處營帳,卻不是中軍大帳,而是極爲普通的營帳,此間住的主人卻是那位醜臉將軍的師尊。

    原本醜臉將軍與白羆殺的難解難分,二人同境界的修爲,又都是力大之輩,真要分上下、論高低,怕不是要打上個幾天幾夜?

    可惜,看到薛丁山率衆進入了「白虎大陣」,醜臉將軍自是想着趕快前去主持大陣,而白羆同樣也無心戀戰,兩人就心照不宣地停止了廝鬥。

    「藩兒,爲師的身份不便於暴漏,如果我等前往大唐,或許會遇到相熟之人,躲在吐蕃則不會。」

    「有這個唐皇李治的徒弟在此,大唐那些高級將領就有可能一個接一個前來送死,甚至那李治都有可能御駕來此。」

    醜臉將軍的這位師尊,周身縈繞着濃郁的魔氣,而露在外邊的兩隻眼睛,卻還偶然還能露出慈悲之色?

    「那好,徒兒就將那薛丁山困在這‘白虎大陣中,看看何人能夠將其救走?師尊,您真的要去見那吐蕃贊普嗎?」

    此間計議已定,醜臉將軍也沒再堅持,顯然已經聽從了師尊的安排。

    「呵呵,那個松贊干布倒也算得一代人傑,可惜,他是生在了吐蕃,這若是身在大唐,說不得

    都能同當年的李世民一爭高下。」

    「既然此人雄心依舊,爲師助他一臂之力又如何?吐蕃雖然偏安一隅,綜合實力遠不及大唐,卻也未必不能利用一番。」

    「藩兒且安心在此,有‘白虎大陣爲依託,即便普通的‘大羅金仙來了,想必你也能夠應對一二。」

    吐蕃此時的贊普松贊干布,論年齡比李世民小了十八歲,卻要比李治年長十歲,其成名甚早,勉強算是和李世民同一個時代的人。

    這位醜臉將軍,曾無意中在松贊干布面前提到了自己的師尊,那份恭敬和崇拜的虔誠,讓吐蕃這位令主見了都禁不住有些神往。

    ......

    當樊梨花親率四千吐谷渾精銳趕到八角城下時,看到了八角城上依然插着大唐的龍旗,這位新任的吐蕃徵南元帥才鬆了口氣。

    「城頭上的唐軍兄弟聽真,現有吐谷渾新任徵南元帥至此,城頭上是哪位將軍說了算?」

    樊梨花已是三軍統帥,自然不方便親自上前叫門,臨時充任樊梨花中軍護衛統領的「龍威軍」軍頭李朗,則催馬上前高呼道。

    李朗原本也是大唐之人,也曾經年少成名,十三歲便中了舉人,名震州道。

    可惜,好運氣似乎隨着中舉之後就用完了,又連下三次考場受挫之後,李朗就對科舉一途徹底失去了堅持。

    此時的李朗雖說屢試不第,卻也修煉出了文氣,在第三次名落孫山之後,就沒有返回家鄉,反而遊歷起名山大川來。

    當其來到洛陽境內一處高山時,突然被此山的氣勢所吸引。

    山上雲霧鎖峯,如同刀劈斧削一般,環境清幽,其頂爲秦嶺餘脈八百裏伏牛山脈的主峯。

    古名「景室」,取八百裏伏牛山美景集於一室之意。

    貞觀十一年,李世民曾派尉遲敬德來此做監工,重修了此間的「老君廟」,並賜御筆親書的匾額「天下名山」,此山更是授以皇封,自此更名爲「老君山」。

    李朗行至老君山之巔,坐觀「鐵頂老君廟」,靜靜地盤膝於此,春去夏來、秋往冬至,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旁人直道他已然坐化,卻不想三個寒暑過後,李朗竟騰身而起,一舉踏入了「天仙」之境。

    離家三載,再次返回之時,卻發現獨居的老母已於年前撒手塵寰。

    李朗於母親墳前結廬而居,一邊守孝,一邊進一步消化在「老君山」頂所得,又是三年。

    恰逢唐皇李治頒佈詔令,鼓勵大唐子民移居吐谷渾,李朗才興之所至,來到了伏俟城。

    「你是何人?這八角城某家說了算數,哪個又是新任的吐谷渾新任徵南元帥?」

    八角城上,白羆將腦袋伸了出來,向城下這四千餘衆掃了一遍,一眼就看到了被簇擁在正中間的樊梨花。

    沒辦法,那麼大的帥旗在那裏戳着呢,更何況全軍就這麼一名女子,還是唯一的「太乙金仙」中人。

    「城上可是白羆統領?本帥樊梨花,還請統領打開城門,也好入城一敘——」

    對於大唐禁軍中有些什麼人,在臨來之前狄仁傑都有過交待,看到城頭上這位的修爲和模樣,樊梨花就猜出了白羆的身份。

    「你且稍待,開城門——」

    其實,白羆早就收到探馬的信報,有數千吐谷渾鐵騎呼嘯而來,見到城下來的果然是吐谷渾的大軍,白羆當即命人打開了城門。

    過去這幾天,白羆過的實在是煎熬。

    他曾經三次進入「白虎大陣」中,不過沒敢過多地深入,淺嘗輒止,倒是也先後解救出數十名與薛丁山失散的唐軍將士。

    在第三次進入「白虎大陣」之時,白羆被一種奇異的火焰灼傷,若非他生來皮糙肉厚,及時斷去了左臂,恐怕後果更不堪設想了。

    「白統領,可有薛將軍的消息?」

    進入八角城的議事大廳,由於薛丁山不在,主位自然空着,白羆和樊梨花按賓主落座。

    「哎,那‘白虎大陣真是邪乎,俺連闖了三次都不得其法,薛將軍更是一點消息也沒有。」

    白羆可沒因爲樊梨花是一名女子,就會生出輕視之意,李治身邊地女子多矣,個個都是不俗之輩。

    對面這個叫樊梨花的,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太乙金仙」了,他白羆修煉多少年了,也不過只是「太乙玄仙」中期而已。

    「本帥觀白統領似乎受了傷,這裏有家師傳下的丹藥一枚,或可助白統領一臂之力。」

    樊梨花多會來事,明明自己是來幫助對方的,卻還表現出一副謙恭的模樣。

    她既然從狄仁傑那裏探聽過這支唐軍的人員構成,自然更知道這位白羆統領,那可是唐皇李治的親衛統領,地地道道的「家將」出身。

    「多謝樊帥,老白這傷勢不打緊,只是我家將軍......」

    斷肢重生,本就不是何等難事,只是重新長出來地左臂,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到原有的強悍程度而已。

    嘴上說的客氣,白羆還是從樊梨花手中接過了丹藥。

    「白統領放心,既然本帥來了,就一定能夠破了這個‘白虎大陣,薛將軍處沒有消息傳來,反而就是最好的消息。」

    看着白羆當着自己的面就將丹藥吞了下去,樊梨花對這個大唐統領的好感頓時增加了幾分。

    這個一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漢子啊,初次見面,能夠如此信任對方之人,不多矣。

    樊梨花所說的道理,白羆焉能不懂,就是因爲他確信薛丁山暫時沒有生命危險,才穩紮穩打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去挑戰「白虎大陣」。

    「樊元帥所言當真?如果您真有把握打破‘白虎大陣,白羆及三千大唐禁軍弟兄,願爲先驅——」

    短短的七八天,不說白羆過的煎熬,這三千大唐禁軍同樣的煎熬,白羆還得不停地約束這些將士。

    沒辦法,他自己單槍匹馬最多也只能保證全身而退,如果再帶着軍隊過去,不過徒增傷亡爾。

    「本帥自無戲言,白統領可讓副將率領三千禁軍將士於東側包抄吐蕃大營,本帥這邊也會派出三千吐谷渾精銳從右側包抄過去。」

    「至於說正中央這座‘白虎大陣,卻無需太多人馬,本帥剩餘的一千多人馬足矣。」

    方纔進入八角城之時,樊梨花親眼看到了大唐禁軍的氣勢,比起她精心挑選出來這四千吐谷渾精銳,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啊。

    不說別的,單單那一身的防護裝備,和手中所使用的兵器,大唐都能甩出吐谷渾幾條街去。

    也是出於對大唐這三千禁軍戰力的信任,樊梨花也臨時更改了決定。

    無需等待後續的五千吐谷渾大軍到來,僅憑眼前雙方這七千餘人馬,滅掉對方一萬出頭的吐蕃軍隊綽綽有餘。

    如此看來,目前的重中之重,自然就只剩下那座「白虎大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