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主動上船的高順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於秋隕S字數:2235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初平二年,八月末。
五萬西涼大軍,正式開拔東返,直奔徐州而去。
但是……在大軍開拔的前一天晚上,張恆忽然收到了一封校事府傳來的密信。
看完之後,張恆的臉色立刻變得古怪起來。
劉岱和張邈又打起來了?
不用說,這絕對是郭嘉的傑作,這傢伙天生惹禍聖體,走到哪都不安生。
兩方再次開戰倒沒什麼,關鍵的是喬羽之死,和曹操插手兗州戰場。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喬羽好像是喬玄的兒子。
而喬玄與曹操,又是忘年之交。
昔年曹操年少之時,也是個放浪形骸的街溜子,世人皆對這個宦官之後嗤之以鼻,唯獨喬玄對他頗爲看重,二人可謂亦師亦友。
甚至喬玄曾放出豪言,說將來天下若亂,能夠平定亂世之人,非曹操莫屬。
二人的關係好到這個份兒上,曹操卻把人家兒子給砍了,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去年滎陽一別之後,張恆也曾派人打探過曹操的蹤跡,聽說是南下揚州募兵去了。
沒想到蟄伏一載之後,卻又忽然冒出來,並摻和進了兗州戰局。
張恆想了想,不禁啞然失笑。
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曹操雖有雄心壯志,但自身實力薄弱,想要做大,終究得向大佬靠攏。
而好友袁紹,就是最佳的選擇。
想來曹操參與兗州戰局,多半是袁紹的授意。
唉……那個一腔熱血的壯志青年,終究還是向現實折彎了腰。
只是如此一來,徐州就不得不站在曹操的對立面了。
喬羽一死,劉岱勢必不肯善罷甘休。雙方全面開戰,張恆倒是不在乎,就怕會影響此次迴轉徐州的路程。
郭奉孝這貨,就會胡搞瞎搞,一點也不讓人省心!
正當張恆皺眉沉思之時,賈詡走了進來。
“長史,高公義來了。”
張恆眉頭一挑,“他來做什麼?”
賈詡笑道:“長史何必明知故問,自然是來投奔的。”
“怎麼,他告訴你的?”張恆笑問道。
賈詡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這還用問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好吧。
張恆笑了笑,卻沒有立刻召高順入帳,反而將校事府的密信遞給了賈詡。
“兗州那邊有消息了,請文和爲我參詳一番。”
賈詡接過密信看了看,嘴角不由露出了一絲笑容。
“兗州之爭,勢在必行。劉岱與張邈開戰,自是在情理之中。長史可是擔心,會影響咱們返回徐州?”
“不錯,文和既知我心,可有解法?”
“以在下來看,此事倒無需擔心。”賈詡笑得很輕鬆。
“爲何?”張恆皺眉道。
戰端一開,局勢必然失控。戰場上刀劍無言,生死只是尋常。
五萬西涼軍自然不怕,可那十多萬家眷,卻是經不起折騰的。
賈詡拱手笑道:“長史容稟,劉岱與張邈開戰的底氣,正是咱們。若無徐州支持,他即便能勝張邈,也絕對扛不住袁紹的報復。得知我大軍借道兗州,必欣然應允,甚至會派兵保護。
反之,張邈背後雖有袁紹支持,卻也不敢輕易得罪咱們。咱們大軍所到之處,他不說避讓,也絕對不會刻意冒犯。畢竟,他沒有必要樹敵太多。”
聽了賈詡的一番分析,張恆深以爲然,不禁點了點頭。
“文和所言有理,我徐州兵威正盛,諒他張邈也不敢冒犯。但也怕陰差陽錯,這十多萬將士家眷,可不能有一點損傷。
傳我將令,開拔之時,命張文成率一萬大軍在前開路,其餘四萬大軍,護送家眷緩慢行進。”
“遵命!”賈詡拱手道。
“此外……”張恆忽然笑道,“等大軍返回徐州之後,咱們也該着手謀劃兗州戰局了。但總不能貿然加入,文和可有計較?”
“此事易爾,開戰無非一個藉口而已。咱們此次穿行兗州,耗時日久,還怕不能師出有名?”
“哈哈哈……”張恆大笑道,“好,此事便交由你去辦。”
“遵命!”
賈詡再度拱手道。
解決了兗州之事,張恆這才站了起來。
“走,去見見咱們的高將軍。張某不才,卻最是善解人意,必能幫他排憂解難。”
帳外,高順一人立於夜風中。
昨日從張恆處回去之後,高順在思想上進行了好一番掙扎。
雖然沒有證據,但他基本可以確定,就是王允動手殺了呂布,目的自然是自己手中的三千幷州軍。
倒也不怪他會得出這種結論,畢竟張恆刻意營造了十多日的假象,就是爲了迷惑高順,讓他以爲張恆沒有殺人的動機。
如今看來,也算大獲成功。
再加上王允的急切作爲助攻,由不得高順不信。
可找到兇手是一回事,能不能報仇又是另一回事。
高順只是內向,卻並不傻。
王允掌控着朝廷中樞,雖然手中無兵無權,卻代表着天子。
等着張恆離開之後,他只需一紙詔令,就能罷免自己的兵權,甚至置自己於死地。
至於反抗……除非自己打算造反,不然看不到任何報仇的機會。
呂布已經死了,高順對雒陽再沒有任何的留戀。
所以無論是自保還是爲長遠考慮,他都得離開雒陽。
那麼,張恆就成了最佳的選擇。
可自己曾數次拒絕張恆,如今想要主動投奔,卻是怎麼也拉不下臉。
經過兩日的思量權衡之外,終於在張恆離開的前夕,高順才鼓起勇氣前來求見。
王允,不管奉先是不是被你謀害,我都不願受你指使,此番就將幷州軍全部帶走,讓你什麼也撈不着!
就在高順攥緊了拳頭,心中暗下決心之時,張恆正好走了出來。
高順趕忙迎了上去。
“參見長史!”
張恆打了個哈欠,假裝剛剛睡醒的模樣。
“公義深夜造訪,不知所爲何事?”
高順雖然沉默寡言,卻是個急性子,行事從不拖泥帶水。
眼見張恆出來,他一咬牙,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
這下可把張恆看愣了,連忙伸手攙扶道:“公義何故行此大禮,還不快快起來!”
“長史,末將已是走投無路,還望長史收留!”
高順拱手行禮,聲音懇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