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李文優,讓我看看你有多少斤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於秋隕S字數:2498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函谷關外的這場局部戰爭,終究還是以皇甫壽堅的失利而告終。
哪怕後軍全部壓上,張繡還是用手中的長槍破開了一條通路,殺至皇甫壽堅身前。
皇甫壽堅雖出身將門,但又怎麼可能是張繡的對手。
不過這傢伙倒也沒慫,親自披堅執銳,就要親自與張繡廝殺,大有死戰不退的勢頭。
他雖然上頭了,但身旁的親兵還是清醒的,死命將他攔住帶走。
“放開我,放開我!”
皇甫壽堅滿臉不甘地接連大吼,但他的力氣又怎能拗得過一衆親兵,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被帶離戰場。
“哼,惺惺作態!”
張繡望着大吼大叫的皇甫壽堅,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旋即又對斷後的皇甫壽堅親兵展開了衝鋒。
片刻後,大纛下的敵軍被張繡斬殺殆盡。
他本人卻縱馬前衝,猛地拔出了自己腰間的佩刀,狠狠砍在皇甫壽堅的大纛上。
一抹刀光閃過,大纛應聲而倒,被張繡一把攥在手中。
至此,這場關外的先鋒戰,徹底分出了勝負。
張繡用自己的勇武,再次向世人證明了西涼軍的兇悍。
大纛都倒了,皇甫壽堅麾下的士卒心中惶恐自不必提,若非久經戰陣,此刻恐怕已經潰散而逃了。
那麼如此一來,壓力就給到了皇甫嵩。
“廢物,廢物!”
皇甫嵩氣得鬚髮皆張,大罵自己兒子無能。
然後,他就給出了自己的應對。
“傳我將令,鳴金收兵!”
別看皇甫嵩脾氣暴躁,但身爲當世名將,在戰場上自然不會感情用事。
先鋒戰敗,其勢難回,現在就算全軍壓上,估計也是敗多勝少。
更重要的是,他手中就這麼些人馬,更不像西涼軍有函谷關作爲屏障。
所以,他賭不起!
那麼最穩妥的選擇,就是撤兵。
可即便是撤兵,也要有章法。
皇甫嵩急命麾下將領率五千人上前接應敗軍,同時在兩翼佈置衆多弓弩手,防止敵軍乘勝追擊。
他的佈置雖然妥當,但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儒的真實意圖!
“張伯淵這小子,其勇更勝稚然,倒是可堪一用。”
見張繡衝陣奪旗,李儒嘴角罕見地露出了一絲笑容。
“文才,命你率一萬大軍,追擊敵軍!”
“遵命!”
胡軫立刻抱拳道。
這時,一旁的張濟遲疑了片刻後,還是鼓起勇氣抱拳道:“軍師,皇甫嵩乃當世名將,不可能沒有防備。末將以爲,我軍雖勝,卻仍不可大肆追擊。”
聞言,李儒猛地扭頭,目光直勾勾地看着張濟。
一瞬間,張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嚇得冷汗直冒。
可李儒看了他片刻後,卻搖了搖頭。
“文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可能是心情不錯,李儒竟破例解釋了一番。
“哪怕他皇甫嵩有後手又如何,函谷關前的道路實在太過狹窄,咱們縱用精兵強將,也根本施展不開。便是要用人命堆,也要把戰線推過去!你可明白?”
張濟這才恍然大悟,滿臉慚愧道:“末將明白了!”
“你率五千兵馬在後督戰,不管敵軍有何埋伏,都要迎難而上。敢有後退者,斬!”
“遵命!”
張濟抱拳答應道。
隨着追擊命令下達,關內又衝出一萬西涼鐵騎,對着皇甫嵩軍展開了追擊。
這麼大陣仗,倒是讓皇甫嵩有些不解。
以往雙方對戰,他也不是沒敗過,只是雙方將領都深知戰場利害,不肯輕易賭上一切。
可今日,自己不過小敗一陣,敵軍就要拼命了?
皇甫嵩雖心中不解,卻也只能按部就班地進行防守反擊。
但終究架不住帶頭的張繡太過瘋狂,後面又有張濟的督戰隊,所有西涼軍都只能奮勇向前,哪怕遭遇皇甫嵩的箭雨伏擊,也不敢有絲毫後退的念頭。
“瘋了,賊軍瘋了不成!”
望着亂作一團的戰場,皇甫嵩氣得破口大罵。
此刻,皇甫壽堅已經被親兵帶回了皇甫嵩身邊。
見此場景,他連忙對皇甫嵩抱拳建議道:“父親,賊軍來勢兇猛,咱們還是先行撤退,以避其鋒芒!”
“住口,我不是你父親!”皇甫嵩大罵道,“若非你作戰不利,我大軍又豈會落到這般田地,現在還有臉說這種話!若非眼下大敵壓境,我定斬你以正軍法!”
皇甫壽堅滿臉慚愧道:“將軍要殺要剮,末將毫無怨言,只是如今局勢,當以保存軍力爲先,還是撤吧!”
“不,我絕不撤,絕不能撤……”
皇甫嵩大吼道,但越說到後面,他的聲音就越弱,直到最後的時候,皇甫嵩的語氣已經接近嘆息。
他又何嘗不明白,一旦失去了函谷關前這片狹窄的地形,自己將更難抵禦西涼鐵騎。
可眼下的局勢……
“傳我將令,全軍撤退。”
皇甫嵩有氣無力地揮了揮手,下達了後撤命令。
雖說皇甫嵩是主動後撤,但他留下斷後的軍隊,也當真不是吃素的。西涼軍費了好大力氣,才將這支精銳驅逐出去。
而在後面推進戰線的過程中,又數次遭遇皇甫嵩的伏擊。
作爲戰勝的一方,戰損卻差不多達到了一比一的程度。
聽着麾下彙報戰況,李儒不禁眉頭微皺。
西涼軍終究是變弱了啊!
去年董卓雄踞天下,麾下足有二十萬大軍。可真正西涼軍的精銳,卻都在滎陽之戰中喪失殆盡。如今除了胡軫所部,其他都稱不上精銳。
若是飛熊軍還在,今日之戰豈會這般困難!
說實話,李儒直到現在也沒想明白,一萬名全副武裝的重騎兵,到底是怎麼敗的。
就算戰敗,又怎麼可能全軍覆沒?
對手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張子毅,倒是一個令人期待的對手!
而李儒期待的對手,此刻早就消失不見了。
見到皇甫嵩有敗退跡象的那一刻,張恆就趕緊招呼陳宮和趙雲跑路了。
開玩笑,李儒這傢伙可敏銳得緊,一旦被他盯上了,再想脫身可就難了。
我只是來看個熱鬧,又不想成爲俘虜。
不過也有個好消息,那就是經過張恆真誠的勸說之後,陳宮這貨終於答應去雒陽了。
張恆生怕陳宮反悔,甚至來不及讓他跟皇甫嵩告別,便趕緊命方悅率百人護送他從水路先走。
函谷關能擋得住百萬大軍,卻擋不住輕裝簡行,捨棄輜重的數十人。
至於接下來如何操作,就看陳宮自己的了。
陳宮是什麼人,那可是真正的人際關係大師,少時便與海內名士結交。要說他在雒陽沒有幾個當官的朋友,那就真是開玩笑了。
而張恆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幫他拖延時間。
最好……能拖到董卓身死的那一刻!
望着陳宮遠去的背影,張恆的目光忽然變得無比銳利。
李文優,就讓我看看你有多少斤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