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改制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於秋隕S字數:3242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張恆提着燈籠,在漫天白雪的映照中,來到了荀彧府邸前。
太史慈上前拍了拍門。
張恆是個穩重性子,眼下又是招賢的節骨眼上,誰知道會不會有反對者懷恨在心,衝出來給自己來個心胸開闊。
孫康去配合魯肅的行動去了,張恆便又把太史慈調了過來,臨時充當自己的保鏢。
說起來,自太史慈從潁川歸來之後,二人還沒碰過面,正好趁機敘敘舊。
片刻之後,大門從裏面打開,荀府家僕走了出來,見是張恆親至,趕緊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文若可在?”張恆揮袖笑道。
“家主正在待客,還請長史稍後,小人這便爲您通傳。”
“不必通傳了,且引我前去吧。”
聞言,家僕微微皺眉,卻不敢違逆張恆,只得前面引路。
進了廳堂,張恆發現有兩人正在堂上宴飲,卻是荀彧和郭嘉。
荀彧難得放假一回,郭嘉這兩日便頻頻登門蹭飯。
“二位好興致啊!”張恆在後面笑道。
兩人趕緊回頭,發現是張恆之後,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荀彧起身拱手笑道:“子毅何來?”
“郭奉孝來得,我來不得?”
張恆也不客氣,徑直走到郭嘉身旁坐下。
荀彧搖頭一笑,吩咐家僕再添兩副碗筷。
“外面……亂起來了?”
張恆有些詫異道:“文若告假在家,消息也這般靈通?”
“奉孝告訴我的。”
“不錯,也該亂起來了。”張恆點了點頭,“亂點好,之前咱們接手徐州太過倉促,看似過渡平穩,實則暗中的老鼠一個也沒清理,正好趁着這個機會掃盡渾濁。”
荀彧微微頷首,卻又笑道:“那子毅此來,正是爲了那些人?”
“不,些許小人罷了,還不值得我親自跑一趟。”張恆搖了搖頭道,“我此來,乃是有一件要緊事,想與文若商議一番。”
“公務?”
“不錯,正是公務。”
荀彧皺眉道:“既是公務,何不在政務廳中提出,私下商議等同謀於密室,難免落人口舌。”
張恆笑道:“這不是還有郭奉孝在嘛,他是大嘴巴,肯定會到處宣揚,如何算得上謀於密室。”
郭嘉聞言大怒,氣得把筷子都扔了。
“張子毅,你什麼意思!”
說事就好好說事,非要諷刺我一句是吧。
“奉孝勿怒,我不過據實而論罷了。”
此話一出,郭嘉更生氣了。
荀彧扭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到底是何事,值得你這麼晚趕來。”
“此事說來也簡單,無非改制而已。”
聞言,在場三人差點沒驚掉下巴。
莫說荀彧和郭嘉,就算是身爲武將的太史慈,也知道改制二字的含義。
同等規模下,改制就等同於變法,歷來都伴隨着腥風血雨,權謀爭鬥,你張子毅就這麼輕飄飄地說出來了?
“子毅,如今徐州方定,百廢待興,還沒到能折騰的時候,不如緩緩。”
張恆嘆了口氣,“這個道理我又何嘗不知,但長痛不如短痛。正因爲百廢待興,才好大刀闊斧,一旦穩定之後,阻力同樣會變大,再想改可就難了。”
荀彧眉頭緊鎖,不自覺放下了筷子。
“此時主公是否知道,你準備如何改?”
“玄德公尚且不知,但顯然阻力並不在上層,所以我才會找你商議。”
“那你準備如何改?”
張恆伸出了兩根手指,“分爲兩部分,其一爲政,其二爲軍。”
“會造成多大影響,阻力有多大?”
與其說是在問阻力,倒不如說是問會觸犯多少人的利益。
“我先說,你且參詳一番。”
張恆理了理思路,緩緩開口道:“其一,如今的州府制度,應對一州之地是足夠了,但隨着咱們的地盤不斷擴大,其間便有了阻礙,政令無法快速傳達,更遑論上行下效。
我意,效仿朝廷尚書臺,分設六部,各司其職,各有所序,以提高政務效率。”
聽明白張恆改革的大致綱領後,荀彧不由舒展了眉頭。
若只是簡單的人事變動,倒是不會引起大的反彈,而且有成例在前,阻力自然會小很多。
漢代的中樞系統分爲三公九卿和尚書臺,這是一道簡潔且高效的行政班子,除了監察力度不夠之外,其他倒還好。
但是到了州府層面,行政權限就有些模糊了。
刺史下面,只有諸多從事,每一位都沒有明確的權限職能。手中有多大的權力,全看君主的信任程度。
就比如說,如今的荀彧和糜竺,硬要算起來都算是徐州從事之一,但手中的權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張恆要做的,就是明確職權,以此提升行政效率,打造一個完整的官僚體系。
漢代的尚書臺,設有六部尚書,分管六曹,這便是隋唐之後三省六部制的雛形。只不過這些尚書都屬尚書令統轄,位卑秩低,手中權限並不夠大。
既然有了尚書臺,張恆設立的新機構,就得重新取名。
任何改革都要根據當前的形勢變動,不可能一蹴而就。以目前的程度,張恆縱有後世的知識體系打底,也只能領先時代半步而已。
“我意,在州府之下設立政務府,府令一人,秩千石,主掌政務。另外擇賢良數人入府,參政事。政務府下設立六部,分別爲禮、吏、工、戶、刑、商,每部一位尚書,兩位侍郎。”
“這不就是尚書臺的六部功曹嗎!”郭嘉說道。
“不錯,正是仿效朝廷中樞設立,如此才能明確職權,提綱挈領。”
荀彧沉思片刻,開口道:“若如此改制,倒是不至於引起反彈。只是,仿照朝廷尚書臺規格,終究逾矩,此事如何解決?”
“請玄德公上疏,請求朝廷下放權限便是,此事不成問題。”
“但如此一來,政務府權限難免過大,這六部尚書的人選,子毅可得好生斟酌。”荀彧面色凝重道。
“權限雖大,卻也相互制衡。且有府令與入府之臣在上,倒不至於權力失衡。唯一值得商榷的,便是政務府令的人選,非王佐之才不可擔任。”
荀彧點了點頭,他當然明白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如此改制之後,政務府令幾乎就等同於朝廷的尚書令,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正想着,荀彧忽然發現張恆把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頓時就明白了。
張恆拱手笑道:“若文若無異議,待到招賢考試結束後,我便稟報玄德公,拜文若爲政務府令,總領徐州政事,如何?”
“我才疏學淺,恐難勝任。”荀彧趕緊推拒道。
郭嘉笑道:“行了,文若也別客套了,除了你還有何人能擔此要職。”
“若主公不棄,爲人臣者,自然該鞠躬盡瘁,至死方休!”荀彧認真道。
見荀彧應了下來,張恆與郭嘉相視大笑。
“好,那此事便這麼定了。”張恆笑道,“至於入府之臣與六部尚書的人選,咱們可以再議。除此之外,我還打算設立督察院,以監察御史爲首,負責糾察風紀,彈劾百官,凡有不法之事,皆可越級上報,只對玄德公負責。”
“應該的,權不可制衡,政務府權限如此之大,合該有人監察。”
“政務改制便先如此,若有疏漏之處,之後再行縫補即可,下面咱們再來說說軍務改制。”
剛纔設立六部的時候,張恆故意把兵部改成了商部,就是想把文武分家,各司其職,互不干涉。
這是歷代王朝都有的弊病。
戰亂之時,武將權勢過大,難免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
而等到承平年間,功臣宿將就又成了死丘八,受制於文官系統。
“我欲設立都督府,掌兵事征伐,擇我徐州大將入府。”
荀彧總管政務,文武分家這種事他是沒意見。
倒是郭嘉,一聽說要設立都督府,頓時來了精神,腆着臉對張恆笑道:
“子毅兄,你看……小弟能不能入府參軍?”
“你?”
張恆瞥了他一眼,表情似笑非笑,卻把手中的酒杯放在了桌上。
郭嘉頓時會意,連忙起身給張恆滿上,並親自起身敬酒。
“子毅兄,小弟敬您一杯!”
張恆這才滿意了,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這小子,倒是能屈能伸。
“奉孝多謀善斷,理當入府參軍。”
“多謝子毅兄!”郭嘉大笑道。
關於改制之事,就此算是告一段落。
談完正事之後,三人繼續飲酒。喝了一會,郭嘉微微有些醉意,便要起身離席。
“奉孝何往?”荀彧問道。
“自然是去看熱鬧!”
郭嘉沒頭沒尾地說了句,便大步走了出去。
荀彧只得搖了搖頭,心中暗道郭嘉還是不夠穩重。
不過是些棋子鬥毆而已,有什麼好看的。
……
郯縣大街上。
此刻的闕宣府門前,已經聚集了數百名寒門士子。
有些人手持利劍,有些人乾脆點起了火把。
“闕宣老狗,速速出來,給我等一個交代!”
爲首的士子衝裏面大聲喊道,語氣極爲不客氣。
畢竟他們人多,又自認爲是受了委屈的一方,在魯肅刻意的煽風點火下,哪裏還有什麼理智。
當然,這裏面有沒有提前安排好的演員,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