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考覈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於秋隕S字數:2483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張子毅居然這般年輕!
而且也太隨和了吧,看樣子……剛纔居然是在親自下廚!
作爲劉備的股肱之臣,徐州戰略的制定者,來的路上魯肅曾無數次幻想過張恆的模樣,卻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般隨性。
張恆伸手將魯肅扶起,“子敬請起,今日沒有什麼長史,只有張子毅和魯子敬,且入座吧。”
“多謝長……子毅兄!”
“來,且嚐嚐愚兄的手藝。”
張恆示意魯肅拿起筷子,自己卻先撈了一塊肉放入口中。
火鍋的吃法固然別開生面,但魯肅現在哪有心思放在吃上,滿腦子都在想張恆請自己來的目的。
自己一無家世,二無權勢,憑什麼值得他張子毅如此對待?
殊不知,張恆看重的只是魯肅這個人而已。
作爲東吳四英傑之一,孫權政權戰略的制定者,魯肅的才能,絕對是當世一流!
如今荀彧主政徐州,還缺一個副手,魯肅剛好是最佳人選。再歷練幾年,甚至獨挑大樑也不是不行。
此次前來郯縣的諸多人才之中,能讓張恆重視的,也只有魯肅一人而已。
“不知子毅兄召在下前來,有何吩咐?”
思索良久之後,魯肅便試探性地開口問道。
張恆想也沒想,便直接答道:“自然是看子敬身負大才,想舉薦入徐州爲官,輔佐玄德公共圖大業。”
“額……”
魯肅神情一滯,直愣愣地看着張恆。
這麼直接的嘛!
“怎麼,子敬不願出仕?”張恆笑問道。
“這倒不是,只是……”魯肅苦笑道,“恕在下直言,子毅兄也太直接了些。”
招攬別人一般都是先拉近關係,然後旁敲側擊,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拋出自己的意圖。
可張子毅倒好,直接來了個單刀直入。
交淺言深,向來是爲人大忌,也難怪魯肅驚訝。
張恆笑了,“直接點有何不好。當今這世道,恰恰就屬時間最爲寶貴。一些無謂的廢話,咱們大可不必囉嗦,所幸子敬是聰明人,應當能夠體諒。”
“子毅兄所言甚是。”
細細品味着張恆的言論,魯肅發現其中大有道理,不禁點了點頭。
“那好,我再問你一遍,不知子敬可願出仕徐州,爲玄德公效力?”
這次魯肅的回答就正式多了。
只見他站起身來,正了正衣冠,對着張恆鄭重一禮。
“承蒙子毅兄不棄,在下願聽從調遣!”
儘管時間倉促,但魯肅明白,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自己並非世家子弟,無論到哪都要從基層小吏做起,一輩子不得升遷也是正常。難得張子毅親自開口招攬,豈有不從之理。
“好,好,今日我徐州的一大賢矣!”張恆大笑道。
魯肅卻是有些臉紅,連連擺手道:“在下才疏學淺,當不得子毅兄如此誇讚!”
“明日我便稟報玄德公,拜子敬爲徐州治中從事,參政事。”
聞言,魯肅神情大變,連忙拱手推拒道:“不可,萬萬不可!子毅兄好意,在下感激不盡,只是在下才疏學淺,如何能當得起這等要職!”
治中從事還好說,但這個參政事的職權,魯肅深知它的重要性,死活不敢答應。
他本以爲能得一個縣丞的位置就不錯了,誰知道一上來就進入了中樞。
這升官速度,曹操來了也追不上啊!
“當得起,我說你當得起,你就當得起!”張恆不容置疑道。
倒不是張恆心急,只是如今徐州的官僚系統日漸趨於完善。此次招賢考試之後,便將徹底成型。到時候便是張恆,也不好再越級提拔了。
便趁着這最後的機會,直接把魯肅推上去。
這種級別的大才,在底層待着,那可真是卑鄙的浪費。
面對張恆的強行任命,魯肅推拒不過,只得拱手應了下來。
“子敬還不知道吧,如今想在咱們徐州爲官,不僅需要舉薦,還得通過考核才行。”張恆笑道。
聞言,魯肅頓時皺起了眉頭。
“但不知如何考覈,還請長史示下。”
他當然相信自己的能力,但還是怕萬一考不過,連累張恆一起丟臉。
“這考覈說起來也簡單,眼下正有一件要務,全當對子敬的考覈了,如何?”
魯肅神情一肅,鄭重拱手道:“願爲長史分憂!”
……
次日,張恆前往州府,向劉備要來了對魯肅的任命和印綬,同時發佈招賢令。
當天下午,就遭遇了反對者的圍攻。
而與此同時,魯肅卻開始了自己的佈置。
張恆敢發佈招賢令,自然有自己的依仗,他不可能蠢到跟所有人爲敵。
雖說世家壟斷官場是常態,但總有一些小家族的旁系,以及寒門子弟,一輩子也不可能有機會步入仕途。
而張恆的招賢令,恰恰就是給了這些人一個機會,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一衆官員離開州府之後,當晚坊間便流傳出了一個消息。
州牧劉使君心存仁義,見寒門子弟無升遷之路,這才發佈了今日的招賢令。
但卻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要挾破壞,意圖壟斷官爵,不許寒門子弟出仕。
此消息一出,正摩拳擦掌,準備在招賢考試上大顯身手的寒門子弟,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從頭涼到了腳後跟。
張恆發佈招賢令,是斷了世家壟斷官場的根基。
但世家官員聚衆要挾張恆,又何嘗不是斷了這些寒門子弟的希望。
絕望之後,便是巨大的憤怒!
你們這些世家整天不幹人事也就罷了,現在還要阻斷我們的升遷之路……
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如世家官員聯合起來反對張恆一般,當場便有寒門子弟拍案而起,大聲呼喊道:
“彼其娘之,這些狗東西欺人太甚,竟敢阻礙使君大業!某雖不才,今日卻要登門向他們討個說法,誰願同往?”
話音剛落,立刻便有人響應。
“我願同往,這些小婢養的,莫非欺我等劍不利乎!”
“我也願往,今日便讓那些無恥小人知道,我徐州士子不可欺!”
“同去,同去!”
……
聲音此起彼伏,絡繹不絕。
都是讀過書的人,誰不是對經典倒背如流。
那些世家官員拿大道理壓張恆,這些寒門士子也就有樣學樣,給那些世家官員扣了個大帽子。
正在羣情激奮之時,不知是誰拔劍而起,率先衝了出去。
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衆人跟着一同魚貫而出,向着挑頭反對招賢令的闕宣家中衝去。
等這些人全衝出去後,身在暗中的魯肅和孫康,這才緩緩站起身來
孫康不由抱拳讚歎道:“子敬先生當真神機妙算,略施小計便使得這些寒門士子萬衆一心,末將佩服。”
“孫將軍過獎了。”魯肅搖頭笑道,“長史的招賢令,乃是利國利民之壯舉,某些人不明天時,不知進退,卻要強行違逆大勢。
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螳臂當車者……終究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