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兵分兩路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於秋隕S字數:2281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對於從賊者,縱然有千百理由,萬般無奈,大漢的政策歷來是極爲嚴苛的。
當年皇甫嵩征討黃巾,就先後立過數十座京觀震懾敵軍。
要知道,這裏面可不乏真正的平民百姓,或是爲生計所迫,或是被裹脅着才加入了黃巾。
可皇甫嵩卻絲毫沒體諒過這些人的難處,統統誅戮一空。
後從賊者不赦,這是大漢一貫的規矩。
不過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又怎可能全部進行株連,所以當荀彧說出這句話之後,張恆還沒表態,劉備卻先開口道:“文若此言不妥,青州黃巾賊雖有罪大惡極之徒,卻大多是衣食無依的百姓,不得已才從賊,須得盡力安撫之,又怎能大肆屠戮!”
“主公聖明!”荀彧立刻拱手稱讚道,“但若此時出兵,府庫中的錢糧根本不足以安置這些百姓。”
“前些日子子毅不是施行了屯田之法嗎,大可讓這些人在青州屯田,將來收穫了糧食,也能上繳府庫,充作軍資。”
荀彧苦笑道:“主公有所不知,這屯田之法固然是好,但第一季播種也是需要糧種的。而在莊稼成熟的這些日子裏,百姓何以爲生?”
萬事開頭難,就算屯田之法能帶來源源不斷的糧食,但第一季的耕種總是需要糧種的,而在第一季莊稼成熟之前,百姓們也是要吃飯的。
這些錢糧,從哪兒出?
荀彧的言外之意很簡單,你要打仗,要爲以後做準備,可以理解。但收降的百姓如何安置,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漢代的統治,歷來是皇權不下鄉,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一位諸侯想要快速穩固一州之地,就必須得和當地世家豪門合作。
在這種理念下,青州這塊白地在荀彧的眼中沒有任何價值。
可張恆的理解卻恰恰相反。
沒有世家豪紳盤亙,就省了將一切推倒的步驟,將來無論推行任何改革,只要能讓百姓獲利,青州不會有任何阻礙,反倒是一件好事。
爲此,他必須拿下這塊屏障兼試點。
面對荀彧提出的問題,張恆悠悠笑道:“安置百姓所需的錢糧,不妨讓徐州世家來出。”
聞言,荀諶哂笑道:“子毅以爲徐州世家都是開善堂的,你讓他們出他們便出?”
這世間的世家分爲兩類,一類是像潁川荀氏、琅琊諸葛氏這類耕讀傳家,守身持正的家族。
另一類則是像汝南袁氏、廬江陸氏、南陽鄧氏這種紮根地方、對基層擁有龐大影響力的家族。他們雖稱不上爲禍一方,卻是當地實質性的土皇帝,坐擁良田豪宅,一羣放屁油褲襠的傢伙。
他們的錢財世代累計,來得雖然容易,卻憑什麼給你用?
張恆搖頭笑道:“想讓他們拿出錢糧,卻也簡單,只需一個名義而已。”
“何種名義?”荀彧有些疑惑道。
但不知爲何,他看到張恆臉上的笑容,卻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在衆人探究的目光中,張恆緩緩吐出了兩個字。
“賣官。”
“啊?”
這下不僅荀彧震驚了,連帶着場中其他人都發出了不可置信的驚歎。
“不可,這萬萬不可!”荀諶趕緊擺手道。
對於賣官鬻爵這件事兒,漢武帝就已經幹過,而後到漢靈帝時期,更是花樣翻新,把賣官進化爲了租官。
但這毫無疑問是真正的亂政,若施行起來,必然會鬧出大亂子。
眼看衆人齊聲反對,張恆一揮袖道:“別急,我還沒說完。並非賣官,而是售賣孝廉的名額,同時也能試探出人心之向背。”
漢代施行的是察舉制,郡國長官每年可舉孝廉一人,不滿二十萬人口的郡國,則是三年舉一人。一旦被舉爲孝廉,就可以入京參與考試,授予郎官的職位,這是兩漢以來最正統的出仕方式,足可見孝廉名額的珍貴。
前些日子張恆整頓州郡,恰好把舉孝廉的權利收歸州府,現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徐州五郡,可以舉五名孝廉,再加上劉備身爲州牧,可以舉一名茂才,加一起足足六個名額,也就有了做文章的基礎。
聽張恆解釋了一番後,荀彧才鬆了口氣,卻又皺眉道:“舉孝廉乃是爲國取才,理應挑選賢良之士,又豈能私相授受。”
“文若此言差矣!”張恆笑道,“何謂孝廉?首重德行而次重才能。孝順父母、敬重師長、佈施鄉里,這些都是善舉。但若是肯毀家紓難,資助玄德公成就大業,難道就不是善舉了?
似這等胸懷天下之士,玄德公難道不該向朝廷舉薦?文若放心,只今年一次而已。”
這番詭辯自然騙不過荀彧,但張恆既然表示只此一次,他也只好點了點頭。
畢竟,現在實在太缺錢了。
“數個孝廉的名額,恐怕不足以換取安置百姓之錢糧。”
“事在人爲。成與不成,還得看結果。”張恆笑道,“再者,此番北上用兵,也不會持續太久,最多兩個月時間,不管戰果如何,都得結束。”
聞言,衆人紛紛都點了頭。
如今已是八月下旬,等到十月末的時候,青州就該落雪了,再想打也不成了。
眼見衆人意見達成一致,劉備當即站起來拍板道:“錢糧之事,便交由子毅去辦。我意已決,出兵北上,討伐青州賊寇!”
“遵命!”
一衆文武連忙起身,神情肅然應道。
劉備又向張恆問道:“子毅,此次出兵北上,該由何人領兵?”
“玄德公,此次出兵,不妨兵分兩路。”張恆拱手道,“一路沿琅琊郡北上,直奔北海,清剿黃巾賊寇之後,便繼續向東收復東萊,將半個青州納入囊中。
另一路卻是出開陽、臨沂,直奔泰山郡而去。”
“爲何?”劉備皺眉道,“咱們不是要清剿黃巾賊寇嗎,去泰山幹什麼?”
“一者,青州的黃巾賊寇去歲便流入兗州,泰山郡更是首當其衝,如今已被賊寇所圍。我軍既然出兵,就該除惡務盡。
二者,泰山郡雖屬兗州之地,卻對徐州意義重大。如今兗州羣龍無首,咱們不妨以清剿賊寇的名義一併拿下,作爲徐州西北屏障。”
徐州北邊的泰山郡,可謂山川縱橫,易守難攻,且對徐州有居高臨下之勢。特別是其內有一條直通琅琊腹地的官道,一旦被人掌控在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劉備對着輿圖端詳了半天,不得不承認張恆說的是對的,便點了點頭。
“泰山郡的確戰略要地……既如此,便一併拿下吧。兩路兵馬分別由何人領兵?”
“我,兄長,我願領兵北上!”
聽到領兵人選,張飛總算找到了機會,連忙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