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找個藉口,去青州幹他一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於秋隕S字數:2216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劉備點了點頭,“康成公大名,世人皆知,我又豈能不知。再者,我與康成公還算有些香火情分。”

    “哦,玄德公竟識得鄭康成?”張恆驚訝道。

    劉備搖了搖頭笑道:“我與康成公素未謀面,但我師盧公當年康成公一同遊學,拜入關西大儒馬季長門下,算是師出同門。算起來,我還得喚康成公一聲師伯。”

    劉備口中的馬季長,便是名噪一時的大儒馬融。此人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從孫,與馬騰馬超父子算是同族,實打實的關西豪門。

    鄭玄出身寒微,幼時家貧,爲積累學識,只得四處遊學,拜海內大儒爲師。歷時數十年,終博採衆長,成就一代文宗。

    而盧植也曾在馬融門下學習經文,所以他和鄭玄算是師兄弟的關係。

    捋明白了這層關係之後,張恆笑道:“方纔求見之人,名叫崔琰,字季珪,正是康成公高足……”

    張恆把鄭玄受困北海之事講了一遍,聽得劉備眉頭高高皺起,猛地一拍桌案。

    “黃巾賊竟如此猖獗!”

    “不錯,還請玄德公發兵接康成公入徐!”張恆拱手道。

    “這是自然。”劉備點了點頭道,“子毅以爲何人可領兵北上?”

    一位士子,往往能聚攏一方人心,更何況是鄭玄這種當世文宗,對於文治教化的加成不可謂不大,哪怕當個吉祥物擺起來,也能增添聲勢。

    張恆搖了搖頭,“玄德公,此事還等從長計議。”

    “不過是接康成公入徐而已,從長計議什麼?”劉備有些不解道。

    “玄德公此言差矣。”張恆笑道,“此時青州大亂,正是咱們北上的大好契機。這數十萬黃巾賊若利用得當,未必不能成爲助力,玄德公以爲如何?”

    “子毅,你是要趁機對青州動兵?”劉備震驚道。

    “玄德公英明!”張恆拱手笑道。

    “可咱們才剛剛坐穩徐州,府庫已消耗殆盡,此時大舉用兵,所消耗之錢糧從何處獲取?”

    “玄德公勿慮,在下已有計較,只是還得思量一番。”

    劉備這才點了點頭,“也好,此事倒是真得從長計議了。”

    張恆又向劉備彙報了一番近日州府的情況,這才告辭離去。

    ……

    府衙內。

    崔琰和糜竺已經等候了一個多時辰,心中正納悶之時,放有侍者出來將二人迎了進去。

    剛進入廳堂,就見張恆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不等二人行禮,張恆竟先拱手笑道:“季珪兄,久仰久仰!”

    臥槽,這傢伙居然比我還帥!

    他最好願意留在徐州效力,不然就只能給他毀容了。

    我張子毅,決不允許有比我帥的人存在!

    崔琰二人連忙躬身行禮。

    “拜見長史!”

    “哈哈,不必多禮,快請入座!”

    張恆揮手示意二人落座,又命侍者奉上茶水,這才悠悠笑道:“說來也是巧合,方纔有事出去了一趟,倒讓季珪兄與子仲久等了。”

    “哪裏,長史日理萬機,能在百忙之中接見,已是在下的榮幸。”崔琰連忙笑道。

    張恆對二人舉杯示意,喝了一口茶水後才繼續道:“季珪兄之來意,我已知曉。不想青州匪患竟如此嚴重,連康成公都受困於山林,着實令人痛心。”

    聽張恆主動提起,崔琰心知此事八成有了指望,不禁面露喜色,鄭重一拱手道:

    “還請長史發兵解家師之難,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季珪兄何出此言,康成公乃當世大儒,士人楷模,玄德公豈能見死不救。只嘆此事我今日方知,不然早就派大軍北上蕩平賊寇,迎康成公入徐。

    好叫季珪兄知曉,我方纔前往城北大營,已將此事稟報玄德公。玄德公當即命大軍厲兵秣馬,不日便將開拔,北上青州,殲滅賊寇!”

    眼見張恆表態得如此明白,崔琰不由大喜過望。

    劉玄德果然是爽快人,哪像陶恭祖之輩,拖拖拉拉幾個月,卻連個準信都不給,敗於劉玄德之手也是理所當然!

    可還沒等崔琰高興完,張恆卻忽然眉頭一皺,有些爲難道:“只是……”

    “只是什麼,還請長史明言!”崔琰急聲問道。

    張恆苦笑一聲,“季珪兄,非是我推脫,只是玄德公乃徐州牧,而北海郡卻屬青州管轄,倘若貿然派兵前往,恐朝廷怪罪,季珪兄何不請北海相發兵救之?”

    眼看即將到手的援兵要沒,崔琰頓時急了,連忙拱手道:“長史容稟,現任北海相孔文舉雖得士人稱頌,但於兵事毫無建樹。如今黃巾賊攻掠州郡,孔文舉已然難以自保,又如何營救家師!”

    “可跨州出兵,終究於禮不合……”張恆搖了搖頭,滿臉爲難道。

    崔琰一時之間有些摸不準張恆是否故意推脫,連忙獻策道:“長史,倘若孔文舉親自請求徐州出兵,玄德公可否出兵?”

    崔琰不愧爲大才,立刻就幫張恆想到了出兵青州的藉口!

    “同爲大漢臣屬,倘若文舉公相邀平賊,徐州定然義不容辭!”張恆滿臉正色道。

    “那此事便好辦了!”崔琰立刻毛遂自薦道,“若得玄德公相助,孔文舉必然喜不自勝,在下願北上青州聯絡此事。”

    張恆立刻點了點頭,“好,有季珪兄出馬,此事必成。我立刻稟報玄德公,令大軍陳兵邊境,孔文舉求救書信一旦抵達,我徐州大軍不日便到!”

    “多謝長史仗義援手,在下感激不盡。事不宜遲,在下明日一早便出發北上,先行告辭了!”

    “且慢。”張恆揮手喊住了崔琰,“青州正值黃巾賊亂,這一路必然不會太平,我派五百精兵護送季珪兄北上。”

    聞言,崔琰大喜拜道:“多謝長史!”

    又寒暄了兩句之後,張恆才親自把崔琰送出了府門。

    回頭一看,只見糜竺仍危坐正襟,神情中似乎帶着一絲迫不及待。

    也不知這傢伙想通了沒……

    張恆心中有些無奈,有心再開口提示一番,卻見糜竺主動站起來拱手道:“長史昨日吩咐之事,下官不敢怠慢,只是思來想去,卻並無合適女子進獻。若玄德公不棄,在下卻有一妹,雖不敢稱大家閨秀,卻也算得上賢良淑德,願爲玄德公充實後宅!”

    咦,這傢伙居然開竅了,難不成是受了崔琰的指點?

    張恆立刻大喜過望,趕緊笑道:“子仲這是哪裏話,糜氏貴女之美名,整個徐州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若嫁入府中,玄德公必然寵愛之!”

    嫁誰不重要,直接說你願意給多少陪嫁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