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陶謙的路數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於秋隕S字數:2612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得知盧植前來,作爲東道主的荀爽自然盛情款待,但最高興的,其實還是蔡邕。

    盧植和蔡邕乃經年故交,當年編修《東觀漢記》的時候,兩人就相互欽佩對方的才學,一時引爲知己。

    如今故人重逢,一貫極少飲酒的蔡邕,席間也多喝了幾杯,微醺之後便拉着盧植感嘆着當年的風光歲月。

    宴會之後,衆人各自離席而去。

    張恆回到房中,剛準備休息時,卻忽聽房門被人拍響。

    “子毅,開門!”

    劉備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張恆趕緊走上前把門打開,就見劉備皺着眉頭道:“子毅,還沒休息吧?”

    “玄德公有何要事?”

    張恆有些疑惑道,將劉備請入房中。

    “雲長那邊來消息了。”

    劉備嘆了口氣道,神情似有不悅,同時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

    “這麼快就有消息了?”

    張恆有些不解地接過信件,打開一看,神情頓時變得怪異起來。

    當初滎陽之戰結束後,張恆便制定好了計劃。

    自己和劉備南下潁川,而關羽身率大軍前往徐州,暫時駐紮在彭城觀望動向。

    由於糧草充足,再加上徐州的局勢還不明朗,關羽便沒有急行軍,而是讓大軍穩步前進。一千多裏的路程,足足二十多天才抵達。

    然後,大軍便遭遇了阻攔。

    跳出來阻攔大軍的人,名叫昌豨,正是泰山四寇之一。

    說起這泰山四寇,還要追溯到黃巾起義之時。

    彼時天下大亂,朝廷疲於應對黃巾軍,天下烽煙四起,便有英雄起於草莽,聚衆起事。

    或是爲了保護宗族,或是爲了攫取利益,或是爲了發展壯大,總是當時的泰山郡一帶,興起了數十股流寇盜匪。

    後經廝殺吞併,最終只剩下了四股比較強大的武裝力量,分別是臧霸、孫觀、吳敦、昌豨,被時人稱爲泰山四寇。

    黃巾起義被平定後,朝廷卻威信大損,逐漸無法掌控天下,這四股力量便進一步發展壯大,動輒進攻州郡,殺掠吏民。

    後來陶謙出任徐州刺史之後,自知無力征剿,便採取懷柔政策,以任命官爵的方式安撫這四股力量。

    剛好四寇之一的孫觀與陶謙同鄉,當年征討黃巾時,他便在陶謙麾下征戰。如今陶謙有意招安,雙方自然一拍即合,孫觀和臧霸自此在名義上歸順朝廷,受徐州刺史陶謙節制。

    至於另外兩股泰山賊,卻是並未表態接受招安,仍舊屯兵於泰山一帶。

    此番關羽大軍剛到徐州地界,便遇到了昌豨的阻攔,按理說就該直接率軍進攻,但考慮自己初入徐州,不好大動干戈,便趕緊派人來請示劉備。

    看完手上的書信後,張恆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玄德公,咱們該走了。”

    “走?”劉備皺眉道,“動身前往徐州?”

    “不錯。”張恆點了點頭道,“陶恭祖已經出招了,咱們總得應對,不然怕是會被人認爲軟弱可欺。”

    “那昌豨乃泰山賊寇,此事與陶恭祖何干?”劉備不解道。

    “玄德公真以爲昌豨是自發而來?”張恆冷笑道,“咱們的大軍剛剛抵達,昌豨便迎了上來,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咱們剛剛戰敗了號稱天下無敵的西涼軍,正是聲名大振之時,昌豨這時候湊上來圖什麼,背後定然有人授意。”

    劉備眼中頓時閃過一抹明悟。

    “子毅,你是說這昌豨是陶恭祖的……”

    “不錯。”張恆點了點頭,“陶恭祖這幾年治理徐州,雖廣行仁義教化,但手段同樣凌厲。昔日的泰山四寇,臧霸與孫觀歸順於他,昌豨和吳敦又豈有倖免之理。”

    說白了,泰山四寇應該都是陶謙的武裝力量,只不過名聲較好的臧霸、孫觀可以歸順。而名聲較差的吳敦和昌豨,陶謙這個徐州刺史不想也不能接納,便理所當然地當成了黑手套,處理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張恆矯詔劉備爲徐州牧,陶謙明面上自然不能阻止劉備進駐徐州,這便又到了黑手套登場的時候了。

    如果不出意外,吳敦此刻怕是也已經率兵抵達了彭城郡周圍,一旦兩方開戰,他必然第一時間加入戰場。

    陶謙,你想玩是吧,那我就陪你好好玩玩。

    張恆眼中陡然閃過一絲鋒芒。

    本來張恆還想着,陶謙如果識相,那就讓他在徐州刺史的位子上一直坐下去,好歹落得個善終的下場。

    可如今看來,陶謙終究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

    那……就只能請你去死了。

    “玄德公,在下以爲,咱們明日便起程趕往徐州。”張恆對劉備拱手道,“至於此間之事,則可以讓子義率衆護送荀氏遷往徐州。”

    這次來潁川,就是爲了招攬荀氏,如今目的已經達到,再留在這也沒意義了。

    荀氏家大業大,真要舉族搬遷,沒有個把月不可能收拾得完,劉備和張恆沒必要跟着耗時間。

    至於成親之事,眼下才只是開始提親而已,中間至少還有半年的時間,便交給他們去操辦吧,等荀氏舉族搬遷後,在徐州成親也是一樣的。

    聽了張恆的建議,劉備立刻點了點頭。

    他本來也是個閒不住的性子,打仗的時候老想着什麼時候能夠結束,如今真閒了下來,又覺得渾身不自在,早就憋得難受了。

    “好,便依子毅所言,咱們明日就出發。”劉備點頭笑道,“此去彭城千餘里,咱們若是輕裝簡行,十日便可抵達。”

    見劉備同意,張恆當即開始了自己的安排。

    他先是分別去見了張溫和荀爽,將徐州之事講了一遍,而後又通知了荀攸、郭嘉等人,要他們抓緊時間收拾行裝。

    也怪消息來得實在措手不及,導致衆人聽到消息後,一時之間都難以反應過來。

    不過軍令不可違,當劉備和張恆達成統一意見之後,其他人便沒有異議的餘地,只好乖乖執行。

    次日清晨。

    劉備從太史慈麾下調來五百親兵,帶着張恆等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徐州的路程。

    荀爽、盧植、蔡邕等人則是一路相送到城外。

    臨別之際,荀採卻鼓起了勇氣,在衆目睽睽之下將張恆喚到了一旁。

    “女荀喚我來有何吩咐?”張恆拱手問道。

    荀採輕輕一笑,卻素手輕擡,從袖中掏出一個香囊遞了過來。

    張恆見狀,趕緊伸手接過,卻發現這是一個嶄新的香囊。

    再擡起頭時,卻發現荀採雙目通紅,頓時明白荀採應該是熬了一個通宵,親手爲自己親手縫製了此物。

    “多謝。”

    張恆心中一暖,沉聲道。

    這份情意,我記下了。

    荀採卻搖了搖頭,伸手問張恆將香囊要了過來,隨即卻走到了張恆身前,彎下腰來,親手爲張恆系在了腰間。

    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自然難免肢體上的接觸,張恆甚至已經能聞到,荀採身上傳來的陣陣幽香,忍不住有些心神盪漾。

    好在荀採心靈手巧,整個過程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將香囊和張恆腰間的玉佩系在一起之後,荀採這才擡頭看着張恆,目光隱隱帶着一絲不捨。

    “世兄……”

    話剛出口,荀採忽然覺得不妥,便改了稱呼道:“子毅,此去萬萬珍重。”

    張恆重重一點頭道:“女荀不必擔心,我自會小心行事。”

    言罷,兩人攜手而歸。

    又與送行衆人一番告別之後,劉備和張恆翻身上馬,正式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