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射人先射馬,罵人先罵娘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於秋隕S字數:2469更新時間:24/06/26 21:20:02
    一個多月的戰事發展,倒是跟張恆預想的差不多。

    這本沒有任何問題,可問題在於如今董卓即將退軍,該怎麼把他留下來。

    上次城外一戰,關東諸侯慘敗,最後只有數萬部衆逃了回來。又經過一個多月的血戰,如今麾下可用之兵就更少了,已經不足三萬。

    已經嚇破了膽的關東諸侯自然不堪大用,所以這一月以來,守城的主力都是劉備和孫堅的士卒,以及曹操從旁協助。

    張恆走時,劉備麾下約有兩萬五千兵馬,如今只剩了兩萬。而孫堅的一萬五千人,同樣只剩下了不到一萬兩千人。

    當然,對聯軍造成這麼大的傷亡,董卓也損失不小。七萬西涼鐵騎,如今只剩了五萬餘人,且都無比疲憊。

    最重要的是,整場戰役下來,死傷的西涼軍高級將領實在太多了。

    牛輔、李蒙、郭汜、王方、樊稠等一大批隨董卓征戰多年的將領全部戰死,如今董卓麾下只剩了李傕、張濟和呂布還可堪一用。

    董卓正是看麾下士卒士氣低沉,才決定引軍還雒,先休整一番再說。

    他想休整,可張恆卻想把他留下。

    按理說,仗都打到這個份兒上了,雙方應該就此罷手,才是最佳的選擇。

    可張恆卻有着自己的考量。

    軍事始終是要爲政治服務的,之前雙方互有勝負,如今相互僵持。若是就此罷手,實在不好說誰勝誰敗。就這麼不了了之的話,無法給劉備陣營增添聲望,更無法順理成章地接管一州之地!

    想要在這一戰幹掉董卓,自然是不現實的,可張恆卻還想要一個大勝的功勞增添威勢,所以這一仗還是要打。

    不僅要打,而且要打疼董卓!

    沉吟片刻後,張恆開口問道:“玄德公,如今城中諸侯,是何態度?”

    “他們?”劉備聞言不禁冷哼一聲,“他們早就被嚇破了膽,一直盼望着董賊退軍。”

    相比董卓的損兵折將,關東諸侯其實更慘。

    出酸棗時,七路諸侯,十五萬大軍。如今卻只剩下了三萬兵馬,連身爲一方諸侯的鮑信、張超也死於戰陣。

    如今剩下的諸侯,無不想着趕緊結束這一戰,自己好回去積蓄實力,將之前損失的補回來。

    張恆當即冷然道:“那便不管他們了,咱們自行出兵便是。只是不知孫文臺與曹孟德作何打算,是否肯出兵繼續與董賊廝殺。”

    劉備答道:“應該是願意的。曹孟德身爲我漢家忠臣,自然不會退縮。而孫文臺也早想出城迎戰,奈何衆諸侯接連勸阻,才沒能如願。”

    “既如此,稍時玄德公不妨前去拜訪他們一番,邀他們明日出城與董賊決戰。”張恆笑道。

    如此一來,也算有助力了。

    “好。”劉備點了點頭道。

    “此外,董賊不是喜歡下戰書嗎,咱們也給他下一封戰書,邀他城外決戰,且看他敢不敢來。”

    說到這裏,張恆忽然想起之前衆諸侯應邀出城與董卓決戰,最後卻被打得大敗而歸之事,忍不住笑出聲來。

    劉備也笑了,同時再度點了點頭。

    這時,一直埋頭喝酒的張飛忽然跳了起來。

    “子毅,咱們就這麼出城,與董賊硬碰硬的決戰?”

    張恆眉頭一挑,有些奇怪道:“怎麼,翼德怕了?”

    “我當然不怕。”張飛連忙爭辯道,“只是那西涼軍着實不好對付,硬碰硬難免死傷太重。所以我就想着,子毅你能不能想一個好計謀,就像上次水淹牛輔一樣,咱們給董賊也來個一鍋端!”

    望着一心想走捷徑的張飛,張恆不禁扶額嘆息。

    好傢伙,你說有妙計就有妙計啊,我又不是神仙。

    上次能水淹牛輔,純粹是趕上黃河開河,再加上自己精心設計的結果,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哪這麼容易復刻。

    董卓已經吃了一次虧,現在穩如老狗一般。平原野戰,哪來這麼多投機取巧的機會。

    “先出兵試探一番再說,看看西涼軍如今的戰力還剩幾成。”張恆想了想答道。

    時移世易,這世上的一切都是在不停變化的。不先把董卓調動起來,又如何能找到可乘之機。

    “如此也好,這一個月來只顧着防守了,着實憋屈。無論試探還是決戰,明日都得讓我爲先鋒,你們千萬不要跟我搶啊!”

    張飛衝衆將大笑道。

    眼看衆人沒有異議,劉備便站了起來,做了最後的總結。

    “自上次大戰以來,已有月餘未與董賊交鋒,如今正好驗一驗他的成色。子毅,你且寫一封戰書,邀董賊明日決戰!”

    “遵命!”

    張恆連忙起身拱手道。

    劉備又環視一週,朗聲道:“衆將聽令!”

    聞言,衆人神情一肅,連忙站了起來。

    “明日會戰董賊,諸位皆不可怠慢。稍時便各自回營,整軍備戰!”

    “遵命!”

    衆人齊聲應道。

    劉備當即大步而出,去找孫堅和曹操商議起兵之事去了。

    至於張恆,則是把荀攸和郭嘉請到了自己帳中。

    “與董賊的戰書,你們二位誰來寫?”

    張恆拿起紙筆,對二人笑道。

    如今手下有了人,張恆自然是能偷懶的地方,絕不親自動手。

    郭嘉一臉嫌棄的模樣,趕緊搖了搖頭。

    見狀,荀攸伸手接過了張恆手中的筆。

    “在下來吧,只是不知該如何措辭?”

    這還不簡單,往董卓痛處上戳就是了!

    張恆笑道:“此事易爾,公達不是剛在雒陽誅殺了董賊的胞弟,劫持了董賊的孫女嗎,就往這方面寫就是了。”

    “這……”荀攸面色一呆,有些遲疑道,“主簿,這麼寫是不是有些不太體面。”

    如此正式的書面往來,就算彼此有殺父之仇,也不能這般小人姿態啊。

    張恆大袖一揮道:“有什麼不好的,就這麼寫。”

    董卓都準備退兵了,你不激他一下,萬一他不敢應戰怎麼辦?

    再者,聖賢有云:射人先射馬,罵人先罵娘!

    這個道理都不懂,枉你荀公達還是當今名士。

    於是,在張恆鄙視的眼神中,荀攸只得捏着冷汗寫了一封戰書,然後遞給張恆。

    張恆接過一看,頓時不滿道:“不行,言辭不夠犀利,重寫!”

    “這……”

    荀攸無奈,只得又寫了一封,不過這次用詞就有點不講究了。

    只可惜還是不能讓張恆滿意,再次被要求重寫。

    這下荀攸只能破罐子破摔了,用張恆期許的言語又寫了一封。

    看完之後,張恆這才露出了笑容,同時對荀攸豎起了大拇指。

    “公達好文采!”

    此刻的荀攸卻只想捂着臉,找個地縫鑽進去。

    主簿你快別說了,可千萬不能讓世人知道這封戰書是我執筆,不然我怕是再也沒臉見人了。

    他之所以如此羞愧,是因爲信中的內容着實簡單粗暴,翻來覆去就強調了兩句話。

    第一句:董卓,你弟弟在雒陽死得老慘了!

    第二句:董卓,你孫女被我俘虜了,很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