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廣海都督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周府字數:3024更新時間:24/06/26 21:16:24
    李嚴作爲尚書令,破壞朝政內部的和諧環境,欲將自己置於火上所烤的行爲,讓霍峻難以忍受。

    如果李嚴僅單純依附於他,像司馬芝、蔣濟等人這般,安分協助他處理政務,霍峻能接受李嚴拜入他門下。畢竟以霍峻這般身份,不可能說在朝堂上沒有替他奔走的官吏。

    即便是諸葛亮而言,他左右有馬良、馬謖、向朗、張裔等可靠心腹。在諸葛亮推行政令時,有時需要靠左右心腹幫忙配合才能推行下去。

    李嚴真正的目的是爲了升官,掌握更多權利。甚至爲了某些目的,會發起政鬥,將更多的人牽扯進來。

    如歷史上,李嚴爲了掌握更多的權利,不惜破壞諸葛亮三伐,以糧草不濟爲理由,騙諸葛亮回漢中。而後提前上疏劉禪,欲倒打一耙,污衊諸葛亮提前撤兵。

    今有了苗頭,爲了防止出現不可控的情況,霍峻不會再讓李嚴執掌尚書臺。畢竟尚書臺爲中樞之機要,如果在其中搞破壞,不亞於一枚核彈爆炸。

    至於遷都金陵,霍峻大概也已有了想法。

    在長安、洛陽面前,不管是金陵,亦或是武漢,都屬於是弟弟。但爲了助力北伐,以便集中人力物力投送到中原,向江左讓渡政治利益屬於是必然之事。

    有了政治利益分配,那些江左士人則會利用本地人的身份,竭心盡力確保糧輜能夠安全運到前線。

    但如何分配利益,以及操作遷都,霍峻心中已漸有了打算。若非李嚴將事態升格,有引起政鬥的傾向,霍峻下一步都打算設立行臺。而後通過政治表態,如劉禪東巡金陵,不動聲色的將金陵升格爲陪都。

    居住在武漢的兵吏們,無需大費周章遷到金陵。畢竟將金陵升格,僅是爲了更好榨取江左錢糧而已。

    至於北伐失敗,如何協調金陵與武漢之間的關係,只能說日後再考慮了。爲了北伐,有些事情不可能考慮太過長遠。

    次日,霍峻先讓霍弋入宮,代他向劉禪表明態度,以及將李嚴所言內容告訴與劉禪。而後霍峻乘坐車輛前往尚書臺,與諸葛亮會面,商談相關重要事務。

    臺閣內,批覆奏事的諸葛亮,得聞霍峻前來拜會,起身親迎。

    “江陵公!”

    “葛相!”

    諸葛亮請霍峻入座,笑道:“兄登門拜會,莫非是爲遷都金陵之事?”

    霍峻端坐榻上,說道:“李嚴泄露遷都機密,以至於朝野上下盡知遷都之議。今爲了北伐大計,不可坐視不理。”

    “兄是說,之前泄露機密者,爲尚書令李嚴?”諸葛亮驚訝道。

    “正是!”

    諸葛亮眉頭緊蹙,說道:“之前八君議事,亮詢問左右,本以爲是爲侍從泄露機密,今不曾想是李嚴泄露。”

    說着,諸葛亮疑惑問道:“不知兄從何得知?而那李嚴又爲何泄露機密?”

    “此事說來話長!”

    霍峻微嘆了口氣,說道:“昨日,李嚴登門而訪,言語盡爲投機諂媚之語。……其爲掌大權,不惜勸孤罷黜承明。而後勸孤晉王爵,加受九錫……。”

    霍峻也不隱瞞,將昨天李嚴與他所說的內容全盤托出。尤其是着重講了李嚴欲勸他晉爵,受九錫之事。

    諸葛亮臉色沉了下來,憤然說道:“遷都之事本爲國中機密,李嚴身爲尚書令,怎能貪圖蠅頭小利,視國家大事爲兒戲!”

    李嚴爲諸葛亮所舉薦之人,當初諸葛亮看重李嚴的才能,故表李嚴爲尚書令。當下李嚴的所作所爲,實在讓諸葛亮失望。

    霍峻寬慰說道:“李嚴初順劉表,而後投蜀,繼而降我。其雖有文武之才,但卻無憂國憂民之心,爲人貪戀小惠,安身而求利。今能以遷都之事而知其心,識其卑鄙之所爲,是爲善事矣。”

    諸葛亮先怒而後嘆,說道:“先帝駕崩時,多有言李嚴有大才,可以託付西土之事。故亮領兵安巴蜀時,令李嚴率兵從之。李嚴用兵有章法,所到之處民夷盡順,亮因才而憫之,爲求一時之需,遂表爲尚書令。”

    說着,諸葛亮不想再多說什麼,而是問道:“今李嚴心有取利之念,行挑撥離間大臣之所爲,不知兄欲如何待之?”

    霍峻遲疑少許,說道:“李嚴德下而才高,不可委以大事。今南海太守戴良改遷,可表李嚴爲廣海都督,兼領南海郡太守,轄治高涼、珠崖、儋耳三郡。”

    “高涼、珠崖、儋耳三郡?”

    諸葛亮露出怪異之色,在他的印象中合浦郡中有高涼山,而那珠崖、儋耳二郡,早已在動亂中被廢。

    漢武帝在南越國後,繼續向東擴張,如在海南島上設置了珠崖、儋耳二郡。而後因統治成本問題,將儋耳合併入珠崖郡中。

    緊接着,由於駐守海南島的漢吏貪污受賄,搜求珍寶,當地蠻夷起兵反叛,最終導致西漢放棄海南島珠崖郡。僅保留朱盧縣(海口)在島上,並由雷州半島上的合浦郡管轄。

    霍峻設三郡的操作,大概是要打算讓南漢恢復在海南島上的統治。尚書令李嚴表面上權利變大,實際被發配出中央,一輩子要和蠻夷們打交道。

    見諸葛亮明白自己意思,霍峻直接坦白,說道:“合浦郡疆域廣大,山水縱橫,郡中蠻夷、賊寇衆多。可以高涼爲分,增設高涼郡;以徐聞爲治所,設爲珠崖郡;再以朱盧縣爲治所,重設儋耳郡。”

    “李嚴利慾薰心,常欲掌大權。今不如趁其所意,表爲廣海都督,開墾四郡,深治蠻夷,編戶齊民,壯我國力。如李嚴不順,交州刺史呂岱兵馬在握,足以蕩平之。”

    李嚴這人不能因品德問題,而去否決他的能力。今李嚴待在中央會禍亂朝政,那不如物盡其用,扔到廣瓊地區去。南中有李恢治理,交嶺有呂岱坐鎮,恰好廣瓊地區缺少大臣開發。

    海南島疏離大漢多時,李嚴一心執掌大權,那就借他之力,幫大漢治理好廣瓊地區,這樣也算是造福一方了。

    諸葛亮遲疑幾許,說道:“李嚴雖有貪圖名利之心,但其有功於漢室。今漢室傾危,不如慮之短,褒其功績,齊心北伐。當下無故將其貶至珠崖,留居不毛之所,恐有薄待之感,亦會引得非議。”

    別看都督四郡名頭響亮,李嚴正兒八經的官職就是南海太守,剩下三郡幾乎是蠻夷盤踞之所。今李嚴從大漢尚書令在沒有任何過失的情況下,就被霍峻發配到不毛之地,難免讓諸葛亮覺得不妥。

    霍峻語氣加重,嚴肅說道:“孔明以身作則,常欲和睦衆人,以爲漢室大計。然李嚴無憂國之心,與此等蟲豸同事,何能言興復漢室!”

    霍峻與諸葛亮同事多年,早已瞭解諸葛亮的性格。諸葛亮的政治手段從來不以強硬出名,而是屬於團結可團結的政治夥伴。

    如拿歷史上來說,李嚴藉着輔政大臣的名義,向諸葛亮一直在索取政治利益。而諸葛亮不顧衆人的反對,多次厚待李嚴。希望能用政治利益,去換取李嚴的支持。

    然諸葛亮卻忘記了,有些人註定是無法團結。甚至說將這種人吸納入集體中,實際在破壞政治氛圍。故而諸葛亮向李嚴妥協的結果,則是換來李嚴爲了謀取更多利益,不惜破壞北伐,選擇背刺諸葛亮。

    論用人上,諸葛亮不如劉備。劉備會因某些事而妥協,但絕對不會心慈手軟,除了對親信外,餘者破壞興漢大業,劉備該殺就殺。

    諸葛亮雖執政嚴苛,但卻不喜歡殺人。諸葛亮爲權臣,針對李嚴、廖立之流,其結果多是以流放代替殺戮。換是劉備,估摸早就殺了。

    今李嚴犯下的事可大可小,霍峻爲了維護政治和諧度,必須將李嚴逐出中央。

    有了霍峻的堅持,諸葛亮不好繼續堅持,說道:“兄既有此言,亮當從之。但卻不知江陵之事,兄有何打算?”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可類孔明昔日之事,陛下授孤行臺之職權,而後將行臺置於金陵。孤委淮泗、江左士吏出任尚書,以擡升金陵之位。”

    “陛下率侍從巡視江左時,尋機下詔,以金陵爲東都。武漢爲南都,洛陽爲北都,長安爲西都。而後諸軍北伐時,陛下可居武漢或江陵,以都督北伐軍事。”

    大家一起搶着當首都,爲了表示北伐之心,乾脆把洛陽、長安、金陵、武漢一起設爲首都。反正在洛陽、長安面前,大家都是弟弟。

    當然爲了不刺激荊楚人,金陵不會設尹,而是設行臺,僅從武漢那邊拿走部分權利。

    諸葛亮撫扇而思,說道:“直遷金陵不妥,今仲邈之言,當爲可行之方法。亮不日上疏表兄受領揚、豫、徐三州行臺尚書令,以金陵爲治。餘者,尚書僕射、尚書等官,需由兄斟酌提拔。”

    “尚書僕射,可由荊州刺史顧雍出任。顧雍治荊州以來,田畝廣開,錢糧歲增,法治清明,是有國相之才。令其出任金陵行臺尚書僕射,必不負你我之所望!”霍峻推薦說道。

    “亮當斟酌荊州刺史之人選!”諸葛亮考慮說道。

    “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