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身後之事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周府字數:3515更新時間:24/06/26 21:16:24
章武四年,二月。
劉備以天寒水涸爲由,詔劉封捨棄商於之地,遷上洛郡民至漢南、襄陽二郡。
劉封收到詔書後,自恃勇猛,加之認爲天氣寒冷,魏軍不敢進討。上疏劉備,如魏軍進討,他願堅守城郭,以候江漢兵馬來援。
得疏之後,劉備再下詔令,此番詔令格外嚴厲,強制讓劉封南歸。
在劉備的強制詔令下,劉封開始慢吞吞的組織遷民。
與此同時曹真、夏侯尚、張郃三將奉曹丕之令,出兵征討劉封。曹真遣費耀出藍田,張郃出弘農,夏侯尚擊武關。
劉封率兵馬迎擊夏侯尚,不料被張郃偷家。劉封所部軍心動盪,夏侯尚趁勢而進,大敗劉封所部,奪取武關。
兵敗丟土的劉封捨棄軍民,率數十騎從丹水南逃。
半途中,劉封遇見廖化率漢南郡兵來援,劉封強令廖化隨他奪回上洛。廖化知己兵寡弱,斷然拒絕劉封的請求。
劉封大爲憤怒,欲奪取廖化兵權。然後至的呂蒙打斷劉封的計劃。
計劃不成,劉封唯有乖乖從漢北歸京,向劉備請兵敗丟土之罪。
武漢行宮,議殿。
劉備惱怒不已,指責道:“上月詔令下達,讓你早日遷民南下。然你自傲恃勇,上疏拒不奉詔。若從初令,縱不遷商於百姓,亦能率兵南歸,何至於有今日之敗?”
劉封跪在地上,嘴硬道:“陛下,若非廖化、呂蒙率兵來遲,上洛恐尚在我軍手中。”
聞言,劉備將呂蒙所寫的奏疏扔到劉封跟前,憤怒說道:“上洛郡失守,五千軍士因你之故,非死既降。率殘兵逃至丹水,若無廖化率兵接應,怕你性命已是不存,今怎敢責欺大將?”
劉備對劉封有多麼器重,今就有多麼憤怒。
當初劉備雖有因利益之故,收劉封爲義子。但長期相處下,劉備已將劉封視如自己所出子嗣,否則不會不斷培養劉封。
當初開國之初,劉備有封劉封爲公的念頭,但因關羽的勸阻,劉備暫打消了念頭,遂改封爲侯。
近年來,隨着劉備年紀變大,念及劉封與他的感情,再次生出封劉封爲公的念頭。且看重劉封的勇武,欲留下來輔佐劉禪。故而在北伐之後,劉備拜劉封爲鎮西將軍,領司州刺史,經營上洛郡。
當下因劉封自身的盲目之故,南漢不僅失去上洛郡百姓,還折損了五千精銳步騎。所幸南漢家大業大,劉備尚能忍受損失。
但劉封兵敗之後,責欺廖化;隱瞞事實,反咬呂、廖二人則就讓劉備難以接受。
“這~”
見呂蒙率先彈劾自己,劉封多有憤怒,但畏於劉備責罵,低頭告罪道:“兒臣輕敵大意,望請父皇責備。至於欺凌大將,是因兒臣喪土兵敗,恐辜負父皇所託大任,故欲糾合江漢兵馬,欲北上復奪上洛。”
見狀,坐在次席的諸葛亮眉頭大皺,不禁加快撫扇的手速,憂思暗忖:“劉封性情剛猛,尚不能從陛下之詔令。如陛下駕崩,寄奴上位,今後豈不難以制之!”
“你啊~”
“兵家大事豈能憑喜好血性爲之?”
“今不從詔令遭得此敗,實爲咎由自取!”
劉備在發泄一通脾氣後,揮了揮手,嘆氣說道:“即日起歸府思過,無朕詔令不得出府。”
“諾!”
隨着劉封告罪出殿,劉備揉着太陽穴,坐回了榻上。
今劉封雖兵敗而歸,但劉備打算治罪劉封,而是決定斥責,略施小懲,回去反省一段時間。
“孔明啊?”
“亮在!”
劉備輕揉着太陽穴,問道:“封兒兵敗而歸,當如何處置?”
諸葛亮猶豫良久,說道:“若以兵敗論罪,貶職降爵即可。然若慮陛下身後之事,不如降罪除之。”
“除之?”
聞言,劉備精神驟然一震,不敢相信問道:“孔明何出此言?封兒雖兵敗喪民,但罪不至此!”
諸葛亮多有不願明說,但考慮到劉備去世後的格局,問道:“亮敢問陛下是否有慮身後之事?”
“豈能無憂!”
左右無外人,劉備如實傾訴,說道:“朕年六旬有二,自雲長走後,身體精力漸消,已是暮年之齡。去歲北伐,已不負昔日之勇。今之所以讓封兒鎮上洛,是爲留與寄奴之用。然豈能料封兒不從詔令,兵敗喪城。”
關羽去世之後,劉備精力日漸衰弱。在經歷北伐關中,以及法正病逝二事之後,劉備驟然變老許多。
感知自己生命在逐漸流逝,劉備短期內已不再想北伐之事,而是欲將重心轉到國內治理上,爲劉禪的上位鋪墊好道路。
劉封如他所說,欲留給劉禪當輔臣,充當曹魏中曹真的角色,畢竟劉備可深知無宗室可用之苦。
“陛下!”
諸葛亮猶豫少許,拱手說道:“恕亮斗膽犯上,爲陛下細言少將軍之事。”
“以君與朕之情,但說無妨!”
“少將軍常自以爲陛下之子,待將臣多有不遜。今兵敗上洛事小,剛猛桀驁事大。陛下欲令少將軍輔政,以全兄弟之親。然陛下在世,少將軍尚不遵詔令。易世之後,太子何以制之?”
諸葛亮點出了劉備想法的缺陷,劉備想把劉封當曹真用,但劉封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晰,註定無法成爲曹真。
劉封依仗自己是劉備的兒子,欺凌軍中諸將。今劉備在世尚能管劉封,但劉備去世之後,劉封豈能乖乖聽劉禪的號令。若在野心家的搗鼓下,劉封說不準會發動兵變。
聽着諸葛亮這般分析,劉備沉默下來。
半響之後,劉備苦澀說道:“孔明,封兒是爲朕子,虎毒亦無食子之念,何況朕乎?”
“易世之後,太子繼位,劉封剛猛桀驁,怕是無人能制!”諸葛亮擔憂說道。
“寄奴不能制封兒,君與仲邈不能制?”劉備反問道。
剛說完,劉備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臣子懲治宗親怕不是容易遭致外界非議。諸葛亮尚好,但霍峻的身份極爲尷尬。
且不管是誰解決劉封,作爲君主的劉禪都會背上弒兄的名聲,這將不利於劉禪治理南漢。今下諸葛亮爲了避免劉封影響到劉禪,他必須建議劉備解決劉封這個潛在威脅。
諸葛亮持扇拱手,說道:“陛下不爲太子而思,亦要爲漢室大業而計。少將軍性情剛烈,留之恐生後患,望陛下明斷。”
“爲漢業大事計嗎?”
劉備唸叨了下,心中依舊是不忍,神情猶豫不決。
見劉備這般,諸葛亮不好再多勸什麼,臣子勸君主殺兒子,這樣的事怕是天下少有。
實際上,若非爲漢室考慮,以及爲劉禪而憂思,諸葛亮真不想幹這樣的事。或者說劉封低調行事,效仿曹真那樣,學會避嫌,性情好些,諸葛亮也不會勸劉備這麼幹。
當然如果劉備正值壯年,而非壯士暮年之齡,諸葛亮也不會建議劉備動手解決劉封。
劉備長嘆一聲,說道:“半月之後,朕欲攜皇后東巡江淮。太子留都監國,大小之事皆由孔明自決!”
“諾!”
諸葛亮瞬間明白劉備之意,爲了不讓自己傷感難過,劉備準備躲到江淮,京師之事讓諸葛亮自己看着辦,其中就包括劉封的處置。
當然劉備也給自己留了半個月的緩衝時間,讓他仔細深思劉封是否該亡。
交代完,劉備就要從榻上起身。
“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報!”諸葛亮喊住劉備,說道。
“何事?”
諸葛亮起身拱手,說道:“自糜都督治南中以來,糜氏家資驟富,門僕萬餘人,財貨億計。今糜南中回京述職,出入車駕僕人千餘人,前呼而後擁,聲勢浩大。”
“然不僅於此,除糜南中外,諸卿元從各有僕從、賓客數百上千計,隱匿人口,以從軍征戰爲由,拒不從役,不繳賦稅,惡事頻發。京兆尹以厲法治之,亦是難治。”
“且亮聽聞,如陸巴樑常征討巴夷,募有五千戶,以爲賓客部曲,爲其效力陣前,賦稅自取不納。以上之事,亮以爲有傷國體,陛下宜當深思。”
從劉備割據丹陽起算,到南漢正式建國,僅十幾年的時間。劉備爲了迅速穩定地方,以及擴充兵力與北魏對峙,允許將領保留私兵。故而南漢大軍的組成由中軍+地方州郡兵+將領部曲兵馬。
保留私兵尚能接受,其重要在於諸將隱匿人口,以部曲服兵役爲由,實際上拒絕繳納賦稅,以及服徭役。長期北伐下來,百姓爲了躲避頻繁的徭役,以及沉重的賦稅,逐漸成爲諸將大族下的部曲、門客。
拿糜氏來說,其僕人有萬餘人,這些僕人大部分從南中來,這些僕人沒有戶籍,是爲南漢國中的黑戶,他們可以不用繳納賦稅,以及服兵役。
或是將領通過私兵服兵役的操作,虛報兵馬數目,讓那些不服兵役的部曲則上繳田租賦稅給自己。
戶調稅收能保證南漢收上稅,但面對崛起的南漢軍功集團,想收稅則就困難許多了。
劉備皺眉而思,問道:“孔明之意是?”
諸葛亮如實說道:“亮與元直、子初、長緒多有研討,以爲當行斷法,核檢國中諸州各戶人口,廣搜隱匿人口,令其出納賦稅。”
“如糜氏門客萬餘人,僅繳名下田畝租稅,及所報千餘戶算賦,餘者多以兵馬計之。故當嚴查豪強、大族所隱匿奴僕,令其出納賦稅,以實國庫。”
覈查豪族名下的奴僕,諸葛亮早有此念。戰亂之餘,不論是北方大族,還是南方大族,亦或是劉備手下的將領,他們或多或少會隱匿百姓或是奴僕。
早些年,礙於南漢初安,怕引起地方上的騷亂,諸葛亮不敢向這些人下手。今南漢北伐屢有成效,國家趨於穩定,爲了更好的北伐,諸葛亮與後世的桓溫、劉裕作出同樣的選擇,準備向南方大族下手。
劉備踱步良久,說道:“孔明欲令豪強、大族上報隱匿人丁並非不可,僅是不少大族之人是爲我大漢支柱。且功勳諸將早年隨朕奔波,今初得富貴,便刻薄待之,則有傷君臣情義。”
“大政欲行不易,不如暫擇一地推行此法,以觀成效,且察衆人意見。若行之有效,諸將亦無大異,孔明再行推至吳楚各州郡,未嘗不可!”
頓了頓,劉備問道:“蜀中諸郡何如?”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可從陛下之語,讓潘刺史暫在蜀中推行此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