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糧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周府字數:3058更新時間:24/06/26 21:16:24
    五月,陳倉。

    天色微亮,趙儼早早的起身與張既告辭,準備押運糧草至漢中。

    “漢中戰事吃緊,儼當趕赴糧隊,都護糧道。大軍糧草,當有勞張雍州操勞。”趙儼拱手辭別道。

    張既猶豫少許,提醒說道:“伯然,民夫遠服徭役,我觀其神色皆有不安,伯然宜當安撫,以免民夫騷亂,致使糧道斷絕,從而大軍因缺糧而退。”

    趙儼皺眉微嘆,說道:“民夫憂愁,儼多察覺。漢中戰事持久,魏公又親征入漢中,軍糧緊缺。民夫運糧多時,背井離鄉,心思家鄉,在所難免啊!”

    從夏侯淵入漢中起,民夫便押運糧草到漢中。路途漫漫,民夫多被壓榨。今曹操入漢中,兵馬錢糧消耗更多,民夫身上的擔子也愈發的重。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引起民夫的叛亂,畢竟這種事在曹操治下也是司空見慣的常事。

    然而人往往是怕什麼就來什麼,侍從趨步入堂,緊急說道:“護軍,昨日先行的民夫於散關驛騷亂,牛將軍率千人彈壓,今不知情況吉凶如何!”

    “什麼!”

    趙儼臉色大變,說道:“運糧民夫時有萬人,若是叛亂,牛將軍千人何以對之?”

    猶豫少許,趙儼說道:“命帳下甲士百人立即出發,奔赴散關驛,彈壓民變!”

    見狀,張既攔住趙儼,勸道:“君帳下唯甲士百人,牛將軍帳下千人,若千人彈壓不下,君率百人往散關驛亦是無益,不如於陳倉觀形勢,再思對策之法。”

    趙儼搖了搖頭,說道:“前部民夫萬人,來自各地,互不統屬。今叛亂者少,遲疑者衆,若或成變,此將爲賊亂。儼宜當親往安撫,將速息騷亂。”

    “且儼爲護軍,都護糧草,糧草有失,儼難辭其咎,魏公必然震怒。”

    趙儼作爲護軍,負責後勤糧道安慰。如果糧道出了事,曹操必然找他算賬,撤他職都是便宜他,必然會殺他以爲處罰。

    張既似乎理解趙儼的難處,寬慰說道:“伯然所言不無道理,今欲平民亂,君可仁德寬待,免其罪責,不予追究,如此或可安之。”

    “多謝雍州提醒,儼當謹記。”趙儼說道。

    趙儼手段殘酷,爲了完成上級的任務,常是壓榨百姓。如曹魏的人婦政策,本意是讓將寡婦許配給壯年男子,繁衍人口,但到了趙儼的手上,則是變了味道。

    杜畿治河東時,仁德愛民,剛柔並濟,嚴格按照人婦政策走。及趙儼治河東時,所送婦女是杜畿的數倍。

    曹丕因而質問杜畿,杜畿則是直言不諱的指出他所錄之人皆亡者妻,而趙儼送的是生人婦。如此對答,掀開曹魏政治的黑暗,讓曹丕臉色大變。

    張既瞭解趙儼的性格,爲了不讓民亂擴大,特意叮囑趙儼心別那麼狠。當然張既知道,趙儼怎不知道,他心中已有應對策略。

    四十裏路,民夫揹負糧草可能需要一天時間,但輕裝行軍的趙儼僅花了半天便至。

    待趙儼至時,民變已被牛蓋鎮壓下來。曹軍士卒將叛亂者帶到原野上,人數多達千餘人,牛蓋躍躍欲試,似乎想將叛亂者全部處決。

    趙儼見這般情形,急忙到牛蓋身側,說道:“將軍此爲何意乎?”

    牛蓋見是趙儼,拱手說道:“啓稟護軍,洛陽民夫叛,從者三千餘人,某率軍擊之,擒殺千餘人。今餘將叛者斬之,傳首與各地,以威赫民衆,令其不敢反叛。”

    趙儼望着原野上的民夫,問道:“爲何是洛陽民叛,河東民不叛?”

    牛蓋慶幸說道:“洛陽民叛,曾有人呼河東民起反,河東民曰:‘人終有一死,不敢負杜河東之恩。’故河東民各安其事,唯洛陽民叛,被署所擊。”

    曹魏雖有趙儼、程昱這般狠人,但也有張既、杜畿這般良吏。

    細數着人頭,趙儼說道:“洛陽民叛,今將軍雖斬俘千餘人,但逃亡者當有數千。將軍盡斬叛者,數千民衆必然惶恐,隱居山間,餘者民夫畏懼,此將不利糧輜運輸。”

    牛蓋臉色微正,說道:“請護軍示下!”

    趙儼指着衆人,說道:“百姓愚昧,施以小惠,便能得其心。今斬殺魁首即可,餘者免其罪責。逃亡者聞之,必欣然回隊,助我軍運輸糧草。”

    “這~”

    牛蓋猶豫少許,說道:“如此行事,恐魏公責罰!”

    趙儼捋着鬍鬚,說道:“僅以此言暫撫亂民,上書與魏公,請問魏公如何懲處?”

    說着,趙儼冷笑說道:“待糧草運至漢中,大軍在側,亂民可就地懲處。”

    不得不說趙儼計策歹毒,心狠手辣。然就是這般的人,卻深得曹操器重。金口之戰,都護七軍;關中之戰,都護十二軍;漢中之戰,都護糧道。

    “護軍英明!”牛蓋敬佩道。

    關中運糧民夫叛亂,僅是漢中之戰的縮影。相較於曹軍,爲南軍的運糧輕鬆許多。

    在霍峻的建議下,張魯號召五斗米教發起聖戰,保衛聖地漢中。

    在教主張魯的教喻中,各地祭酒紛紛行動起來,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徵發巴地漢夷壯年男女八萬人,翻越崎嶇難行的米倉山道,爲南軍運糧十餘萬石。

    得張魯者,得漢巴之民,非是虛言。歷史上曹操得張魯,得以遷徙漢巴幾十萬人口;今時劉備得張魯,人地皆可得。

    陳倉民變雖被鎮壓,但消息已被信使帶到漢中。

    “咚!”

    鼓聲被力士敲響,響徹在河畔兩側,催促着曹軍士卒攻山。然即便鼓聲多麼的激昂,依然遏制不住曹軍士卒的敗退。

    特別是那面‘劉’大纛旗出現在定軍山後,所有南軍將士的士氣大漲,幾乎是壓制了曹軍士卒。若非霍峻按兵不動,估摸曹軍士卒早就扛不住,直接敗退!

    “混蛋!”

    曹洪見士卒後撤,氣得不行,試圖斬殺那些後撤的軍士。

    “子廉不可妄動!”

    站在車駕上的曹操,呵斥說道:“劉備親臨漢中,敵軍士氣大漲,怎可輕動?”

    “魏公?”

    曹洪面露憤恨,說道:“我軍強攻南賊不克,劉備親至漢中督戰,敵軍士氣大漲,怕是前功盡棄矣!”

    “鳴金吧!”

    望着定軍山上模糊的旗幟,曹操惆悵說道:“我軍士氣已泄,霍峻按兵不動,以逸待勞,得地利之勝;今劉備於山上督戰,士氣大漲,我軍已失人和。”

    “諾!”

    “叮叮!”

    鳴金聲取代鼓聲響起,涉水攻山的曹軍士卒,彷彿聽到福音,徐徐後撤,哪敢停留於漢南。

    定軍山上,望着人潮的退卻,劉備笑道:“今時之後,孤必有漢川矣!”

    霍峻拱手說道:“曹操積月不拔,軍士死傷衆多。主公今至漢中,振奮軍心,威赫曹操。得主公之福。觀今之形勢,彼竭我盈,此役將勝!”

    “哈哈!”

    望着渺小的曹軍人潮,劉備捋着鬍鬚,自滿而笑。

    他從江州長途跋涉至漢中時,曹操已經圍着漢南的營壘強攻了快一個月,軍士死傷慘重,仍是難以攻克。

    今日劉備督戰於定軍山,大豎旗幟,便是爲了激勵士卒。得聞劉備至漢中,軍中士氣大振,曹軍連攻幾次,皆被擊退,這讓曹操只得草草結束今日的作戰。

    今之形勢,曹操耗不了多久,便要撤軍。屆時待曹操撤軍,劉璋必然投降,益州將可被他收入囊中。

    歲末,回楚~

    ……

    曹操手扶在車駕上,神情憂慮,低嘆道:“劉備親臨,漢中怕是難爲我有。”

    “莫非劉璋投降了?”

    關羽攻克白水關,拿下金牛道,曹操便失去了益州的消息,僅知關羽率軍伐蜀。

    失去了消息,曹操今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打是打不下來了,要撤軍嗎?

    但勞而無功,豈不惹人恥笑,他還怎麼進魏王?

    “魏公,護軍來報!”

    楊修乘馬趕上車駕,說道:“民夫叛亂,牛將軍率部鎮壓。趙護軍已斬賊首,不知餘者當罰否?”

    曹操心情不佳,說道:“此等小事,德祖自行處置,何必問孤!”

    “修以爲護軍處罰得當,或可赦免從者,不予追究。”楊修說道。

    “不予追究,難申法度之嚴。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全家遷至關中,計入軍戶,以爲充實關中人口之用。”曹操說道。

    楊修目光閃爍,建議說道:“武都臨近關中,是否遷武都漢胡至關中。”

    曹操盯着楊修半響,忽然笑道:“可從卿意,遷武都百姓入關中,以充關中人口。”

    “諾!”

    楊修低頭應道。

    “魏公!”

    孫權策馬行至曹操車駕旁,說道:“據斥候來報,金牛道有南賊出沒,有敵將呂蒙統率。”

    曹操沉吟少許,說道:“呂蒙出金牛道,多是欲窺我軍糧道。”

    “不好!”

    曹操猛地反應過來,說道:“這幾日有批軍糧從隴右而來,順漢水而下,將送至我軍。若此糧有失,我軍糧草將匱。”

    “來人!”

    “在!”

    “命馬超率本部步騎西進,護衛隴右軍糧。”曹操說道。

    “諾!”

    ps:今天狀態不好,且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