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世子降生,義子賭命!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4894更新時間:24/06/27 14:29:21
    作爲吳王的準岳父,杭州商會會長趙立夏自然是不會落後。

    他在杭州城外搞了一個300名女工的製衣廠,同時又獲得了杭州第一家3檔酒水經銷商的資質,在鬧市區門面裝修的十分闊氣。

    高端消費的邏輯,是自上而下!

    鬱酒的市場很快就打開了。

    普通款的2兩一瓶,白瓷瓶包裝。

    最貴的一款售價88兩!

    盒子是紫檀木的,黃銅配飾,花紋低調。

    打開後是一層明黃色綢緞的襯墊,襯墊右下角有一行數字,防僞!

    酒水裝在一支天青色瓷瓶裏,仿的宋徽宗審美,但成色遠遠達不到,形似而已。

    工藝流程也十分考究,

    統一選用紹興糯米、優質麥曲、太湖水。

    其中最令人嘖嘖稱道的是麥曲的發酵過程:

    必須是由一羣祖籍江南,家世清白,能夠熟練背誦《女則》的16歲以下未出閣清秀小姑娘赤腳踩着。

    灌裝的時候還需一位高僧在側手持木魚,大聲誦經。

    這福氣,能小的了?

    ……

    試想一下,富商宴請,高朋滿座。

    主人矜持的打開盒子,刺眼的明黃綢緞讓所有客人瞳孔地震。這也是咱普通人能接觸的顏色?

    合法體驗一回皇家的待遇,88兩貴嗎?

    當然不貴。

    只不過,你買不到!

    限量供應,每府每年只供應100瓶。

    原則上零售價不低於88兩,實際上價格由經銷商自己決定,憑本事往高裏要,往離譜裏開!

    吳王只賺成本價50兩!

    地方官府只按照商業稅收取稅銀!

    其餘的,經銷商全部落袋爲安。

    在現實的刺激下,在趙立夏的現身說法之下,整個江南的大小商人羣體腦海中都強化了一個印象:

    吳王,真的講契約!

    該他拿的,一兩不會少拿。不該他拿的,他是真的一點都不貪。

    ……

    前方聚焦戰爭,後方發展商業。

    一切都在按照李鬱的想法,順利的推行中。

    “織造尚松江”。

    松江府朱家角鎮的第一家佔地超過3000畝的大型棉紡工廠開業時,

    商業大臣胡雪餘乘坐一輛頗爲豪華的4輪馬車,在衛隊的簇擁下親自到場,喝了一杯水酒,程序化的表達了祝福並且留下一幅吳王署名的字“衣被天下”後就離開了。

    這是一種強烈的信號,足夠了!

    嗅覺敏銳的商人在機會面前是敢於賭一把的。

    歷朝歷代,朝廷對於資本雄厚的商人都是警惕加限制。像現在擁有數千僱工的工廠,想都不要想。

    官府會給你套上一個“聚衆意圖謀反”的罪名,抄家滅族,殺雞儆猴。

    吳王就很另類,

    居然鼓勵商人擴大規模,允許把零星作坊合併在一處,成百上千的僱工聚集,絲毫不忌憚。

    很快,松江、蘇州、湖州、杭州、嘉興都陸續有棉紡工廠開業。

    對於當地而言,

    帶來了兩點影響,一,閒置的勞動力有去處了!二,又增加了一筆固定稅銀來源!

    李鬱曾經估算過,

    整個江南的青壯年勞動力(不分男女)是嚴重過剩的。

    將江南的耕地總量和人口總量做個除法,一個人(不分男女老幼)勉強只能攤上一畝半的地。

    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幹!

    在這一點上,乾隆和李鬱再次撞車了。

    乾隆:多派發些徭役,閒着也是閒着,給朕的各項工程免費出點力吧。

    李鬱:官府層面組織疏浚河道,挖灌溉渠,蓋倉庫,就近招募勞動力,一天50文,日結!民間層面,鼓勵這幫商人把銀子拿出來開工廠,吸納勞動力!

    ……

    經濟大臣範京的岳父,範氏族長則是通過女婿祕密的給李鬱遞上了一份書信。

    信中表達了他的一種憂慮:

    “如此一來商業繁榮、百姓增收,可卻埋下了一層隱憂。江南糧食的種植比例一定會再次降低。須知從前明開始,江南耕地的糧食種植面積就一直在下降,以松江府爲例,雍正年間就已不足五成。王爺需考慮未來棉花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治下糧食減產糧價飆升的風險~”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李鬱在湖口——彭澤前線看到這封書信的時候,就意識到了所言不虛。

    何止不虛,是很快就會看到的現實。

    江南的耕地雖多,可畢竟人口太多。

    今年大豐收,加上沒有中間商吃差價,才順利徵上來了300萬石糧。

    幹掉了中間商,把他們原先份額的一小部分分給了百姓,大部分吃進了自己的肚子,才換來今年的大好局面。

    而棉紡工廠的上馬,一定會導致棉花原料的價格上升。必定會有更多的百姓改種棉花,因爲賺的比糧食更多。

    這是一雙看不見的手!

    【注,清中期,棉花畝產量在100斤左右。】

    ……

    李鬱將糧食問題記錄在日記本裏,隨即繼續琢磨戰事。

    清軍層層設防,繞過去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這樣一來清軍就會有機會截斷自己的後勤路線,吳軍極度依賴後勤,不能冒險。

    那就換一種方式,輕兵突進!

    主力暫時不動,以李二狗的第3軍團第1混成營繞過清軍層層防線,直撲湖口縣。待他把清軍腹心攪的一團亂時或就有機會決戰了。

    走出大帳,

    望着東南方向影影綽綽的羣山,李鬱心中默唸:徽州府的李小五部此時也該開拔了吧。

    突然,一人在士兵的指引下,小跑過來。

    “恭喜王爺,王妃誕下世子,母子健康。”

    衆人沸騰,這可是喜事。

    有了世子就意味着根基更加穩定。

    王爺還年輕,日後還會有更多的子嗣,這大好事業後繼有人。

    “王妃請王爺給世子賜名。”

    “好,好。”

    李鬱也沉浸在快樂當中,回到大帳提筆寫下:

    “李元貞”。

    ……

    “昭告三軍,今晚每營宰2頭豬,20只雞。不分官兵所有人賞銀2兩,與本王同慶。”

    隨着騎馬親衛高舉令旗,大聲傳令。

    所到之處,皆是一片“萬歲“歡呼。

    “恭喜王爺,軍心可用。”苗有林樂呵呵湊了過來,後面還跟着李二狗、黃肆。

    “你們來的正好,看看本王的計劃是否有紕漏?”

    大帳內,

    李鬱在地圖上邊畫,邊講解。

    “李二狗,你部攜帶超量彈藥給養,輕兵突進直插湖口。這一趟很兇險,你的作戰目標是逼迫清軍主力圍剿你,打亂他們的部署,從而不得不和我軍主力決戰。”

    “我不想和沿途這些營壘糾纏了,只要能一舉擊潰湖口清軍主力,這些疥癬之患就會自己散夥。”

    李二狗鄭重的點點頭,接下了這個很危險的任務。

    果然這段時間沒有一口糧食是白吃的。

    “義父,我營中的輜重車怕是不夠,騾子也不夠。”

    李鬱盯着他:

    “你看中什麼就拿什麼。除了戰馬,其他的都可以給你。”

    李二狗倒吸一口涼氣,行了個軍禮離開了營帳。

    ……

    黃肆望着他離去的背影,低聲問道:

    “王爺,下官給他一隊精銳甲士吧,都是見過血的。”

    “可以。”

    苗有林倒是沒有吭聲,這一幕很熟悉。

    他這個總指揮不就是搏命換來的嗎。王爺是真狠心,義子也不當人用。

    輕兵前出,聽起來熱血沸騰。

    換個更接地氣的詞就叫“誘敵香餌”,主動去讓敵人包圍的。

    這個戰術,

    曾經有個叫張靈甫的玩過,中心開花,四面合圍嘛。非悍將不敢嘗試,非悍卒沒有如此膽氣。

    總之,

    命令傳達下去後,第3軍團第1營的兵倒是沒害怕。相反,他們懷有一種盲目的狂熱。

    這和兵源地有關係,第3軍團來自五湖四海,都是在家鄉窮困的混不下去,才願意溜出來當兵的。

    若是家有資產,誰願意背井離鄉的去玩命啊。

    ……

    “二爺,軍需給的這肉也太少了,不夠塞牙縫。”

    混成營編制1000人,是普通營的雙倍。所以給了4頭豬,40只雞。

    李二狗望着這些想吃肉的士兵,手一揮:

    “去,讓友軍勻點給我們。”

    底下一個福建籍隊長林有泰笑道:

    “搶友軍的雞漏,不太好吧?”

    “咱們明天爲全軍打前鋒,多吃點肉怎麼了?別動傢伙,這是大忌,知道嗎?”

    “放心吧,二爺。”

    李二狗平時喜歡自稱爺。

    若下屬稱呼他李爺,似乎犯忌。稱呼狗爺,又像是罵人。只能叫二爺了。

    總之混成營的風氣從上到下都比較霸道。

    ……

    一羣來自五湖四海的兵,笑嘻嘻的散開了。

    十幾個人哼着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曲晃到了第4軍團第4營,只見鍋裏開水滾着,褪毛放血的雞扔在地上。

    他們不露聲色的將2只雞藏進了衣服裏,狠狠瞪着伙伕。

    出言威脅道:

    “不要叫,否則我打伱啊。”

    “老子們明天要打先鋒,九死一生,知不知道?”

    然後,又晃到了隔壁的第6營,大模大樣的拖起了一頭豬。

    “你們幹嘛?”

    一大羣第6營的兵圍了過來,這不能忍。

    一頭豬殺了能得200斤肉,相當於每個人少吃了小半斤紅燒肉,這還了得。

    雙方的衝突一觸即發,

    “老子是隔壁混成營的,明天我們要當全軍的敢死隊。牽你頭豬咋了?不服,來來來,我和你換個營,讓你吃雙份肉。”

    這種貌似站在道德高地的兵痞作風,讓周圍的第4軍團的兵目瞪口呆。

    ……

    但是,這頭豬是肯定不能讓出去的。

    事關全營的口福,這要是讓出去,以後就別混了。

    好歹第6營也是攻打過清軍營壘的,見過血。

    混成營衆人瞅見,對方已經有人從一旁撿起了火槍,掰開了擊錘,意識到需要退讓一步了。

    刷刷,

    豬突然發出慘烈的叫聲,血淋淋的倒在地上,後腿被人剁了。

    混成營拔刀的那名士兵拎着兩條流血的豬後腿,豪橫的用肩膀撞開了人羣,揚長而去。

    動靜太大,

    再往前就沒這麼好搶了。

    第7營的兵直接列隊端起了刺刀攔住前路,捍衛晚上的肉食。

    沒辦法,繞道吧。

    ……

    瞌睡遇上枕頭。

    混成營衆人正厚着臉皮到處晃悠,尋覓肉食。

    突然前方衝來了一頭豬。

    不知道是哪個營殺豬,手藝太潮,居然讓中刀的豬跑了。

    “快,快快,送上門的肉。”

    衆人圍住豬,一頓大腳狠踹,很快制服了這頭黑豬扛起準備回營。

    身後,卻傳來一聲怒吼:

    “站住,放下豬。”

    “敢搶我們第2軍團的豬,你踏馬活的不耐煩了。”

    一羣淮西兵追蹤血跡而至。

    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兩邊都是狠人,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你們的豬!”

    “對。”

    “豬的身上寫字了嗎?你叫它,它答應嗎?”混成營的人開始胡攪蠻纏。

    一羣淮西兵大怒,抽出兵刃。

    混成營衆人也不示弱,同樣抽出兵刃:

    “有種試試?老子們是明天的敢死隊,你確定要和我們動刀子?”

    ……

    淮西兵們恨的牙癢癢,領頭的軍官喊了一聲:

    “媽的,扔了兵器。打。”

    兩邊都還有點數,乾脆徒手打成一團。打的煙塵滾滾,一時間竟然不分勝負。

    混成營雖是新兵,但羣毆經驗豐富。

    兵源主要來自於浙南礦工、廣西客家、閩南農夫,從小打到大。小到田埂歪了一寸,大到搶水搶山林。

    雖不是戰爭,可勝似戰爭。

    ……

    南方的宗族勢力強,打起來那是一呼百應。越是資源匱乏的區域,越是能打。

    資源就這麼點,

    誰也不敢讓步,只能用武力方式去解決。

    甚至當地官府都不願插手。

    既沒有油水,又容易引火燒身。

    不如假裝不知道,讓他們狠狠的打,仇恨需要足夠的鮮血才能釋放。

    任何一個理智的地方官都清楚,不要指望調停能夠解決矛盾,根本矛盾是生存資源不足!

    無解!

    所以只要不波及縣城,不波及士紳。把械鬥範圍控制在一定程度,就由着你們打吧。

    青山夠大,死多少人都能埋。

    人少了,矛盾就小多了。

    而這個沒有媒介的時代,事件也不擔心鬧大。哪怕是上千人規模的械鬥,50裏外的縣城百姓都未必知道!更別提幾千裏外的皇上了。

    ……

    砰,

    一聲槍響,制止了雙方的混戰。

    巡邏隊來了,值星官稍微過問了一下緣由,當場就做出了判決:

    “參與鬥毆的第2軍團士兵,軍棍20。”

    “第3軍團第1混成營的士兵,記錄在案,完成任務歸建後再補打軍棍。”

    很合理,很清楚!

    軍棍打的一片哀嚎,而混成營的涉事士兵卻是看戲一般。

    值星官走後,

    淮西兵們在同伴的攙扶下艱難起身,拋下一句:

    “咱們之間的樑子算是結下了。早晚和你們算賬!”

    混成營的士兵們則是滿不在乎,又到附近各營蒐羅了一遍肉食。這一次他們順利帶回了好幾十只雞。

    友軍有所忌憚,保持了剋制。

    破窗效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