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及,賢婿你就不一樣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5453更新時間:24/06/27 14:29:21
    李鬱聽說後,特意來看望了兀思買。

    “好好養傷,這一次你只是大意了,沒有閃。”

    “對,對。”

    “偶有小挫,不必放在心上。我相信蒙古勇士,遠勝於關外八旗。”

    “對,對。”

    “只不過,你們內部出了叛徒,甘心做滿人的狗。我欲殲滅京口蒙八旗,你怎麼看?”

    “我舉雙手支持!”

    “那可是伱的同胞啊。”

    “草原上部落多如牛毛,非我部族,算不得同胞!”

    見兀思買如此識趣,李鬱滿意地點點頭。

    接着吩咐道:

    “你回憶一下京口八旗的兵丁數量,戰馬數量,武備詳情,還有作戰特點,我派個人來記錄。”

    “主公放心。”

    兀思買起身,右手按月匈,低頭示禮。

    離開了這,李鬱爬上了縹緲峯,島嶼的最高處。

    今日無雲,視野極度開闊。

    遠遠望去,甚至能看到府城的依稀輪廓。

    茫茫太湖,幾乎看不到一艘船。

    他詢問道:

    “小五,太湖禁航禁漁的事,進展如何?”

    “稟義父,很順利。擊沉12艘商漁船,俘獲4艘,沒人敢來了。”

    “用的什麼名義?”

    “我們的船掛太湖廳的旗幟,三山島周大海部掛血色骷髏旗。”

    此時,常州府、湖州府的士紳代表,就坐在蘇州府衙抗議呢。

    他們無法理解,蘇州人是瘋了嗎?

    偌大的太湖(相當於三分之一個松江府面積),居然想獨佔??

    江蘇老鄉的感情,一點都不講了嗎?

    “黃大人,貴府的戰船竟然炮擊外地商船,你們是要造反嗎?”

    “慎言,你可有證據?”

    “千真萬確!”

    “可本府的官兵說,最近太湖水匪猖獗,他們是轟的假扮商船的水匪。”

    “這是強詞奪理。”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如今匪患猖獗,太湖秩序需要整肅。本府已經發出了告示,你們外地商船可以辦理通航證嘛。有了通航許可,甚至可以由本府官兵護航!”

    “你,你,你~”

    ……

    氣炸了的湖州府官紳代表,打道回府了。

    從此自嘲是“胡州”人,去掉三點水,這太湖實在是高攀不起了。

    而常州府的人,則去了布政使衙門繼續抗議。

    效果還是有的,朱珪折中了一下。

    以後常州府商船辦理通航證的費用,年底退還一半。

    見布政使這麼說,衆人也就接受了。

    畢竟大家都是江蘇老鄉嘛,不能太黑!

    湖州府就不一樣了,屬於浙江,可以視爲外地人。

    地域觀念,還是要講的。

    哪怕再過去500年,也要講。

    (以上是官方觀念。實際在民間,蘇州和湖州的關係更近。)

    總之,在炮艦的威脅,和蠻橫不講理的態度之下,太湖禁航終於得到了貫徹。

    代價是,蘇州溫文爾雅的形象毀了。

    鬆、常、湖、嘉都怒抨蘇州人是強盜行徑,一時間形象大污。

    不過,李鬱感慨說了一句:

    “蘇州的形象好不好,外地人說了不算,咱們蘇州人說了算。”

    府衙上下,士紳商賈紛紛響應。

    叫囂着這話霸氣,不要慣着那羣隔壁的。

    (大江蘇,散裝的,地域之爭風氣源遠流長,深諳鄰居市縣的軟肋。作者戴鋼盔,狗頭保命,調侃無惡意!)

    ……

    罵歸罵,生活還得繼續!

    每艘商船都要提前申請通航證書。

    不貴,一次就20兩。大商號還可以申請無限次的,包年。

    蘇州府派員,在環太湖的20多個碼頭長期駐紮,對接通航。

    每隔三天,或者是湊齊一支船隊就出發。

    由官船領頭護送,十分的貼心。

    隔三差五,就會遭遇一次“水匪”襲擊。

    然後,雙方隔着好幾裏一頓亂轟,水花四濺,死魚飄滿湖面,商人們看的緊張又興奮。

    用李鬱的話說,你得讓人家覺得錢花的值!

    一定要會造勢,讓大家都相信這太湖不安全,必須要接受咱們的保護。

    黃文運不放心,悄悄詢問了幾次兵船是怎麼回事。

    李鬱輕描淡寫的告訴他,就是漕幫的船,上面架了幾門破爛虎蹲炮。

    商人們沒見過世面,咋咋呼呼的。

    府尊你就放一百個心,安心的準備升官吧。

    每次提到升官,黃文運就滿懷期待。

    漕運堵塞,他卻辦了一件大事。

    將兩船稅銀,押送去了京城。

    無非是登陸江北多費了10天功夫,人力,馬車,再換成漕船。

    戶部已經窮瘋了,不斷地督促各省將錢糧押解入京。

    黃文運的這種做法,相當於雪中送炭,戶部尚書和珅很讚賞,在邸報中公開讚揚黃大人的爲官卓異。

    朝中文武都預計,黃文運很快就能往上挪一挪。

    ……

    而漕運,就很不讓人滿意了。

    戶部不斷的發文催促工期,語氣一次比一次嚴厲。

    京城的糧價,已經漲了5成了。

    那些背景不俗的米店,已經開始惜售,製造緊張氣氛了,準備狠狠賺一筆。

    通州倉,把壓倉底的綠色老米都搬出來了。

    當做鐵桿莊稼發給旗人們,一片怨氣。

    而山東今年的收成也不太好,2個府遭遇了雪災,所以支援有限。

    據說,戶部已經開始研究從灣島買糧了!

    自從康熙年間,打下這片海島後,大米的產量一直是飆升的。

    肥沃的土地,溫暖的氣候,充沛的雨量,加上當地人口稀少!

    大米年年都是過剩的。

    外銷大米,已經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

    福建,浙江兩省,年年向其購買,填補口糧的空缺。

    (此兩省,糧食長期是無法自給的,缺口很大!因素很多,主要是地形,其次是農業結構。)

    乾隆再次發了密旨,口氣不善。

    暗示錢峯要不惜代價,恢復漕運。

    然後,不必急着回京,在江南以重建綠營、覈查地方府庫錢糧的名義,祕密查訪反清勢力,無論官民,但有嫌疑即可捉拿。

    四品以下,可不請王命,直接誅殺!

    密旨中有一句尤爲恐怖,“可殺錯,不可放過,偶有暴虐誤判,朕皆不問,唯深挖反清首腦爲要”。

    密旨的最後,也肯定了他果斷拿下尤拔世這個大蛀蟲的功績,同時暗示可以捉拿更多的“尤拔世”,整肅江蘇的吏治。

    然而,聰明人都懂的,整肅吏治是檯面說法,抄家才是真實目的。

    作爲大清朝最富庶的省,這裏的官兒過的也是最滋潤的。

    不抄三五個典型,一二百萬兩白銀,錢峯是無法交差的!

    他真的紅了眼睛,準備殺人了。

    挖河累死病死的民夫,已經超過了1500人,這個數字還在急劇攀升。

    乍暖還寒的季節,人很容易生病。

    何況,民夫們都是泡在冰冷的泥水裏,吹着寒風,吃的也是冷食居多。

    如此艱苦的徭役,民夫們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人再多,工程進度還是慢如蝸牛。

    如何解決,唯有一個字:錢!

    錢峯是個清官,不愛錢,但是他知道錢的重要性。

    這世上的難事,往往都和“錢”掛鉤。

    錢解決不了的事,玉皇大帝也解決不了。

    ……

    李鬱的便宜丈人,胡師爺也在儀徵。

    他作爲漕運總督高薪聘請的師爺,自然要對得起這份工作。

    “東翁,你瘦了。”

    “老胡,你可得幫我再想想辦法,這漕運再不通,我真的不敢活了。”

    嗚嗚嗚,漕督居然就這麼哭了。

    毫無朝廷大員的氣度,讓屬官幕僚們都覺得尷尬。

    原來他有170斤,現在大約只有100斤了,瘦的脫了相。

    官袍在身上都晃盪,非常滑稽。

    鬍子拉渣,眼睛血紅,人已經接近崩潰邊緣了。

    胡師爺嘆了一口氣:“東翁,別急,我再去想想辦法。”

    漕督看着這屋內的一大圈人,哀求道:

    “諸位,都幫幫我。誰要是能幫我渡過難關,誰就是我關某人一輩子的恩人。”

    他拱手,行了一圈禮。

    衆官都心裏不太好受,這什麼世道嘛,把堂堂的正2品大員逼成了三孫子。

    山坡上,豎着欽差大旗。

    那個在風中屹立的身影,就是欽差大人。

    胡師爺只是瞥了一眼,就不再有興趣了。

    錢峯真是個二愣子,他爲了鼓勵民夫,天天站在那高處喝西北風。

    這種自虐的行爲,讓民夫們的怨氣也減輕了許多。

    否則,這種高強度的徭役,再加上挖出石人的暗示,保不齊就要出亂子。

    噹噹當,

    銅鑼敲響,這是下工的信號。

    民夫們扔下工具,一窩蜂跑向冒着炊煙的地方,準備吃飯。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毛病!

    最近揚州城的幾位鹽商發了善心,捐輸了不少銀子,說是要讓百姓們吃上一口熱食,降低生病率。

    每人一碗,熱騰騰的菜泡飯,有少許的油星子。

    民夫們像護食的動物一樣,蹲着猛扒飯。

    “當差的都不是好東西,不過欽差大人是個好官。”

    “是啊,就是他逼着鹽商老爺們捐的伙食銀子。”

    “哎,哪個殺千刀的把這河堤扒了,造孽啊。”

    “就海邊的那些竈丁扒的,說是吃不上飯了,造反了。”

    “他們想造反,就去搶衙門啊,幹嘛扒這河堤呢。這鬼冷的天氣,連累咱們受苦。”

    “算了,算了。”

    ……

    “主公,漕督府胡師爺來了。”

    “快快有請。”

    接待老泰山,自然是要熱情隆重的。

    雖不必倒履而迎,卻也要展現出春天般的溫暖。

    因爲,老泰山帶來了一樁好買賣,海運漕糧!

    “什麼?你想推動海運漕糧進京?”

    “正是。”

    李鬱來回走了幾步,小聲問道:“老泰山教我?”

    “哈哈哈哈,海運漕糧進京,乃是大清朝開天闢地的第一次。好處有三,一是合法合理的將勢力拓展到長江口。二是當作海上奇襲京畿的預演。三是擡高清廷對你動手的代價。”

    前兩點,李鬱很清楚。

    第三點,他想確認一下,是不是自己想的那個意思。

    “您的意思是,一旦我成功組織了此次海運漕糧,那我就是大清朝的能人,江蘇的官面都會和我產生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想動我的代價就太大了(筒戰價值)。”

    “對,賢婿懂我。成爲大清朝肌體上的一塊瘤。不敢割,割了就會血流不止。”

    李鬱琢磨了一會,提問:

    “您有沒有想過,這相當於資敵?”

    “老夫必須指出一點。就算今年的漕糧延誤三個月,也不會對清廷的根本產生危害。官紳、八旗、綠營一樣可以吃的飽飽的。無非是糧價暴漲,餓殍千里,死上幾十萬人罷了。朝廷會狼狽,會手忙腳亂,會失去部分民心,但是也僅此而已。賢婿,你是聰明人,你應該懂我的意思!”

    胡靈兒也來了,坐在一旁握住李鬱的手掌。

    “老夫倒覺得,這會製造糧食危機的意義不大。”

    “你要在最關鍵的時候,引爆這顆雷。比如說,朝廷大軍南下征討你時,你截斷漕糧,整個北方就會人心惶惶,此時你若是再派一支偏師,沿海登陸,一路破襲,讓北方海疆處處烽煙。讓朝廷疲於奔命,到處滅火,無法集中精力對付你。”

    ……

    李鬱終於點點頭:“您說的對!不過,朝廷會批准海運嗎?”

    胡師爺拿起一塊蜜餞扔進嘴裏:

    “我只管提議,攛掇東翁上書。批不批准,那是朝廷和皇上的事。批准,你就順勢而爲。不批准,你也沒有損失。”

    又說道:

    “朝廷若是讓各州縣自己組織海運船隊,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及,賢婿你就不一樣了。”

    見李鬱有些尷尬,他又連忙解釋道:

    “老夫的意思是,板蕩識忠臣,疾風知勁草。朝廷有令,地方卻無人敢接,你站出來振臂一呼,這是何等的忠誠?”

    “地方官焦頭爛額,見有傻大頭自告奮勇,傾家蕩產的承接這差事。賢婿,你猜他會怎麼着?”

    李鬱嘴角抽搐,幽幽的來了一句:

    “地方官會百依百順,怕我撂挑子。所以我就應該抓住機會獅子大開口,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儘管提。”

    “妙哉。”

    翁婿倆結束了談話,開始像正常人了,絮絮叨叨的聊些家常瑣事。

    臨離開前,胡師爺感慨道:

    “賢婿,老夫若是年輕20歲該多好。這輩子,能和張良、蕭何一起名列青史,那是多大的福分。”

    ……

    坐船,一路抵達江北。

    然後找上了漕督,發現他又瘦了。

    聽完了海運的建議後,漕督一點都沒生氣,眼睛裏還閃現了一絲廣芒。

    這讓胡師爺感慨,人一旦到了絕路,那是什麼都敢信。

    就算是一條毒蛇,在他眼裏也是漂浮的救命稻草。

    自己隨手甩了一塊爛木頭,總督大人眼裏,那就是一艘堅固的諾亞方舟。

    “胡老哥,勞煩你寫一份奏摺吧,我天天失眠,手抖得握不住筆。”

    “東翁放心。”

    “哎,哎,你快點啊。”

    不愧是高薪打工人,一盞茶的功夫,摺子就新鮮出爐了。

    胡師爺一邊輕輕吹乾墨跡,一邊等待着漕督的讀後感。

    “好,好,800裏加急送皇上御覽吧。”

    目送快馬離開後,眼裏無光、佝僂着背的漕督突然說道:

    “胡老哥,若我能渡過此劫。以後這2品大員,我做一半,你做一半。”

    “東翁客氣了。”

    “不是客套,是真心的。你爲了救我,把自己的女婿往火坑裏推。這份恩情,我記一輩子。”

    見胡師爺表情尷尬,漕督又連忙解釋道:

    “老哥你放心,若是你女婿真有流放寧古塔的那一天,我一定給你女兒再尋個有品貌、有家世、有前程的佳偶。實在不行,我小兒子才8歲,可以先定下來。我不是那思想保守的人,年齡差距不是問題。”

    胡師爺的眼睛瞪的老大,腦瓜子嗡嗡的。

    漕督連忙又許諾:

    “向瓜爾佳氏的祖先起誓,我若有一句食言,全家男丁菜市口,女眷秦淮河,祖先扔大海。”

    “以後咱們明面上以上下級處,私下就當是兄弟。”

    兩個不再年輕的男人,相互望着。

    眼睛裏噙滿淚水!

    這是何等的交情啊。

    ……

    欽差行轅內,

    錢峯和海蘭察倆人密談了半個時辰,出帳後海蘭察就調來了兵。

    隨即又臨時徵用了揚州府衙後堂請客,按照官吏名單,挨個送上請帖。

    所有人都忐忑不安,硬着頭皮來了。

    就連牢頭這個級別的胥吏,都被請來了。

    錢峯的臉色平靜:

    “諸位,如今朝廷遇到了難事,皇上憂心忡忡,我們做臣子的都應該爲君父分憂。本欽差也不想多說什麼,諸位都表個決心吧?”

    【本書目前2300均訂,最新章節24小時追訂1200,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禿頂萌新作者是兼職寫書,更新有限,影響了成績。不過沒關係,萌新心態好,傳統歷史文嘛,寫好故事,後勁就足。順便提一句,滅清只是一小步,李鬱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讓全世界一起學漢語,學藝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