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我一套江北組合拳,清廷就腰間盤突出!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5837更新時間:24/06/27 14:29:21
    “別賣關子了。”李鬱笑道。

    “河豚。”

    嘶,李小五驚訝的跳了起來。

    他是漁民出身,知道這河豚的毒性。別看表面可可愛愛,出水後鼓起來像個皮球,卻比那砒霜還劇毒。

    吃下肚,就不會有後悔的機會,華佗都拉不回來。

    李鬱當然清楚,後世這玩意是人工培育養殖,特殊處理後,是一道餐桌美食。

    若是野生的,絕對不能吃。

    “劉千,你如何得知它的毒性?”

    “那位船老大告訴我的,嘿嘿,說吃了這玩意,筷子一掉,就不用找大夫了,趕緊多吃幾口,做個飽死鬼。”

    衆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李鬱也笑了,河豚富含一種神經毒素,潛伏期短,吸收快,直接麻痹中樞神經。

    一旦中毒,真就“含笑半步癲”,

    嘴麻,手麻,渾身麻,想求救也走不了路。

    ……

    “那你是如何做到,讓他們同時吃飯的?”

    這是個關鍵問題,李鬱很關心。

    “廚師被我策反了,煮了一大鍋魚羊湯。河豚燉羊肉,鮮的很。到了飯點,藉口沒到火候,等這幫人都就座吃到一半了才端上桌。每桌一大盆,這幫丘八生怕搶不着,每人趕緊吃掉一碗,接着吃第二碗。”

    “一勺燴,都沒幾個大喊大叫的。”

    “廚師是被他們抓去的,還糟蹋了他老婆,所以~我只花了100兩,他就痛快答應了。”

    “明白了,讓他遠走高飛,別放在咱們伙房。”

    “是。”

    古人說,廚子不能得罪,大約就是害怕這種事吧。

    即使是個膽小怕事的,也會在菜裏吐幾口唾沫泄憤。

    散會後,楊雲嬌立即去了伙房,宣佈所有人的月銀,普漲500文,幾位廚師漲1兩。

    “謝謝楊姑娘。”

    “謝謝夫人。”

    “不必謝我,這是老爺的囑咐。對了,夫人的稱呼不妥,以後還是叫我楊姑娘吧。”

    “是,謝謝老爺,謝謝楊姑娘。”

    伙房裏的人眉開眼笑,漲工資,誰聽了不開心呢。

    廚師的菜刀,都剁的虎虎生威。

    遇上耳朵不好使的,乍一聽以爲裏面在敲小鼓呢。

    楊雲嬌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立即喚來了下屬。

    “把伙房的花名冊找給我,還有火藥廠、火器倉庫的。

    ……

    楊雲嬌是個機警的女子,這三個部門,是最怕人搞破壞的。

    凡是沒有家眷,資歷存疑,曾有過抱怨,或受過處罰的人,全部被下令調走了。

    不但如此,她還在三個部門中都發展了內線,

    內線都是被官府搞的家破人亡,或者是家中男丁作爲李家軍戰死的,保證忠誠度。

    西山島,如今的空氣也不好了。

    鐵廠,槍炮廠,經常是徹夜不休的運行。

    庫存的火炮,已有800門,燧發槍13500支,火繩槍2500支。

    炮彈、鉛彈、火藥更是龐大。

    甚至於在一座山谷中新建了100間屋子的倉庫,用於存放。

    廣東那邊,都開始流傳,有神祕人士瘋狂採購熟鐵、鋼、銅,有多少吃進多少。

    當地鐵匠們叫苦不迭,原材料價格飆升了5成,生意沒法做了。

    這種離譜的情況,被兩廣總督李侍堯注意到了。

    確定不是兩廣反賊後,就上了密摺,提醒朝廷多加小心。

    ……

    而此時,揚州城的風暴終於刮起來了。

    數千名可憐的竈丁聚集到了城外,討工錢。

    城門官嚇得趕緊關閉城門,讓人去請示府衙,怎麼辦?

    知府已經被拿下了,下獄待參。

    同知暫時代理知府,正處於進步的關鍵期,若是一切太平,就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若是搞出亂子,大約會進去和知府一起唱鐵窗淚。

    他大怒:

    “不管有什麼理由,都不得鬧事。驅散這些刁民,滾回鹽場去。他們是哪個鹽場的?”

    “西亭鹽場,小海鹽場,栟茶鹽場,都有人參加。”

    “隔着幾百裏,他們怎麼過來的?當地的巡檢是幹嘛的?”

    “小的也不清楚。”

    同知的疑惑,很有道理。

    因爲竈丁窮,他們在鹽場負責煮鹽,收入微薄,下無錐地,上無片瓦。有褲子穿的,就算是中等戶了。

    大部分是娶不上老婆的,只能絕後。

    說起來,兩淮鹽場倒是對朝廷有功的,提供了龐大的就業位置,安穩了人心。

    竈丁這個羣體,幾乎都是災民,流民。

    他們雖窮,可灘塗荒涼無人。

    東邊挖點,西邊撈點,鹽是現成的,倒也餓不死。

    ……

    大批兵丁開出城,

    刀劍在手,橫眉冷對,只等上官一聲令下,就要暴打這些窮哈哈。

    雖然說他們也是窮哈哈出身,投軍吃一份餉銀,可只要有令,照樣下的去手。

    在大清朝,同情心是一種奢侈品。

    普通人擁有過多的同情心,很可能被視爲腦子有毛病。

    揚州府同知騎在馬上,舉着馬鞭爆怒喝一聲:

    “一羣窮鬼,你們領頭的呢?”

    “我們沒有領頭的,都4個月沒發工錢了,老爺,多少給點吧。”

    “拖欠工錢,你們該找場商要啊。”

    “場商說他也沒錢,讓我們來找揚州城裏的鹽商老爺。”

    同知氣笑了,罵道:

    “你們倒是聽話,走幾百裏來揚州城添堵。來呀,打斷他們的狗月退。”

    兵丁們立即衝上去,如狼入羊羣。

    慘叫,鮮血,聽在同知耳中,卻是如此悅耳,彷彿一曲忠誠的讚歌。

    他和身邊的人說道:

    “撫臺大人讓我署理知府,這是對本官的信任,本官當盡力安靖地方。”

    “傳令下去,打到3裏外,再鳴金收兵。”

    此時,

    1裏外的河叉裏,小船。

    王六看的兩眼噴火,心如刀絞。

    數月前,他,又被李鬱調換了個地方,卸任了胥江碼頭工人互助協會會長的職務,到這兩淮鹽場搞團建。

    原先的職務,被趙二虎頂了。

    ……

    要說王六心裏沒點怨恨,那是假的。

    李鬱利用他,同時也提防他,明眼人都瞧的出來。

    然而,對他說的那些話也是掏心掏肺的。

    “蘇州府的形勢一片大好,吃不上飯的人越來越少。”

    “可就隔着一條長江,就在那黃海之濱,還有幾萬竈丁過的水深火熱。”

    “王六,我們不能放棄他們。”

    “我給你經費,給你人,給你武力支持,你到江北去,打開局面。”

    於是,王六就來了。

    在各個鹽場之間穿梭,和竈丁打交道,施捨醫藥,還有少許銅錢。

    他是李鬱麾下,唯一一個擅長搞團結的人才。

    其他人,都辦不到。

    無論是形象,還是做事風格,都決定了無可替代。

    王六,強壯憨厚,手掌老繭,愛赤腳,各種活計嫺熟,一看就是個幹活的好手。

    他識字,略懂醫術,會說話,擁有一種特殊的人格魅力。

    缺乏組織的苦力們,看到他就願意簇擁在他身邊,相信他能帶給所有人好日子,和惡霸場商們鬥爭。

    ……

    “該動手了吧?”

    “再等等。”

    “還等什麼,他們可是手無寸鐵的竈丁,是我把他們組織來的。”

    “你無權指揮我。”

    李大虎冷冷的一句話,如同冬日的一盆涼水,潑的王六心拔涼。

    四散而逃的竈丁們,終於等來了救星。

    樹林裏,竄出了一羣人,對着錯愕的兵丁開槍了,砰砰砰,燧發槍響成一片。

    所有人都傻了,壞事了。

    手舉刀劍棍棒的兵丁,知道遇上硬茬子了。

    扔到兵器就逃命,身後,又是一輪零星的槍響。

    城門口的同知,反應迅速,撥馬逃入城門:“速速關閉城門,有賊匪。”

    “大人,外面的弟兄還沒進來。”

    “去你媽的,本官命令你,拉吊橋關門。”

    城門官不敢再質疑,趕緊指揮兵丁照做。

    銅鑼響成一片,同時夾雜着吶喊:“賊匪攻城啦,麼得命啦。”

    整個揚州城,亂成一團。

    一個光頭和尚,站在重寧寺的塔上,眉開眼笑。

    邊敲木魚,邊唸經:

    “南無阿彌陀佛,一炮100人。”

    “早晚有一天,揚州城人人皆知貧僧法號。”

    他是李家軍的一員,年前拿着寒園寺監寺智空大師的介紹信,來這入夥,啊不對,是掛單。

    揚州城敬佛,頂着出家人的身份方便行事。

    重寧寺住持本不願接受的,因爲此人自稱四方行腳僧,卻一股紅塵味兒。

    但智空大師佛緣深厚,得罪了他,對本寺發展不利。

    斟酌再三,同意掛單,只安排他做些不甚打緊的輕鬆活兒。

    ……

    城外,

    火槍聲,刀劍劈砍聲,零星響起。

    被追急了的竈丁們,撿起不知道誰扔在地上的兵器,反殺了一輪。

    然後,他們就傻眼了。

    “我,我殺人了?”

    李大虎,一邊快速裝填燧發槍,一邊說:

    “對,你從後面追着砍翻了兩個官兵。”

    “你們是什麼人?”

    “六哥怕你們吃虧,請了我們這些江湖朋友來助拳。”

    說罷,對着跪地哀求的兵丁腦袋,砰。

    竈丁手裏的刀,噹啷落地。

    上賊船了,下不去了。

    竈丁的討要工錢行爲,最終演化成了一場武裝行動。

    沒有人說得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總之,一開始整挺好,後面一步步變了味兒。

    就連王六,也只是這棋局中的一員。

    即使今日揚州同知不下令暴力驅散竈丁。

    也會有李家軍的槍手,混在人羣中給他來一槍,促成亂局。

    ……

    李鬱在骨幹分子會議上,刷刷寫下了十二個大字:

    有序造反,間歇造反,科學造反。

    看着挺滑稽的,漢語的微創新能力,在李鬱手裏發揚光大,長期領先。

    杜仁戲謔說,主公若是去翰林院,一支筆能讓人笑,能讓人跳。

    然而隨着李鬱的展開講解,衆人越聽越覺得有道理。

    “豎起一面大旗,自封爲吳王,打下一兩座城池,這樣的造反是草莽英雄。”

    “除了一時痛快,毫無意義,就像是黑夜山林裏的一盞明燈,只會引來各路猛獸的圍攻。”

    “主公,那我們何時造反?”

    “實際上我們已經反了。”李鬱笑道。

    “啊?”

    “反了,但沒全反,起伏式造反。”

    屋子裏充滿了快活的嘲笑,主公創造新詞的速度,總是令人記憶深刻,回味無窮。

    “劉千,你坐鎮儀徵,遙控這一次的江北行動。”

    “屬下遵命。”

    “劉武,你帶5艘民船,運輸火器刀劍,分別從海上和運河支援竈丁。”

    “遵命。”

    “譚沐光,你以漕幫運糧的名義,帶船進駐儀徵。聽候劉千調遣。”

    “遵命。”

    李鬱環視了一下三人,又叮囑道:

    “江北行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鹽場四面開花。第二階段,幹掉城外零星的清廷武裝,汛兵巡檢之類。第三階段,襲擾揚州城,實則全師快速南下,合兵儀徵,搗毀儀徵運河。”

    劉武起身,問道:

    “主公,把儀徵運河搗毀到何等程度?”

    “除了舢板,其餘船隻無法通行爲止,越嚴重越好。”李鬱想了想,又補充道,“儀徵運河,年年征夫役清淤,所有從淤堵方面多做文章。”

    “好了,散會。”

    人工開挖的儀徵運河,連通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其意義之重大,位置之脆弱,遠超所有人想象。

    一旦斷航,清廷就要腰間盤突出。

    不會死人,可疼痛難忍,步履蹣跚。

    ……

    李鬱開會很短暫,簡單乾脆。

    隨後,他和杜仁聊起了長興縣的局面。

    “長興煤礦目前有礦工1800餘人,石灰礦多是本地僱工,500餘人。另外李家巷鐵礦,亦有礦工1000人。產量穩定,運輸順利,目前沒有發現大的麻煩。”

    “劉阿坤,和甄氏斷了嗎?”

    杜仁的臉色變得很複雜,嘆了一口氣:

    “主公,這事我有責任。”

    “你細說。”

    “甄氏不簡單,我本以爲她是潘金蓮一類的女子,貪圖享樂,故而勾搭阿坤。”

    “結果呢?”

    “她竟然是想利用我們的勢力,接手甄家,做大做強。對了,她爹病了,臥牀不起,怕是不久了。”

    “我倒是小看了她。”

    “她把李家巷鐵礦剩餘的一半股份全部讓出來了,分文不取。條件是她想和劉阿坤成婚。”

    李鬱的表情變的很古怪,問道:

    “她丈夫不是長興營遊擊嗎?沒發現端倪?”

    “對。”

    “劉阿坤是什麼想法?”

    “這憨貨說,甄氏肚子裏有他的娃了。”

    倆人都陷入了沉默,又多了個地雷。

    既然是地雷,早晚都會爆,不如~

    “阿仁,儘早除掉長興營遊擊董額真吧。用什麼方式你決定,不能影響大局。”

    “屬下明白。”

    “找個機會,安排甄氏和阿坤一起來見我。”

    李鬱覺得,要給甄氏劃一道紅線。

    告誡這個女人,不要越界,不要碰線,否則自己會把甄家連同劉阿坤一起抹掉。

    ……

    杜仁在西山島吃了一頓飯,就匆匆坐船離開了。

    長興縣,現在是李家軍的資源地,絕對不能有失。

    嵇康3號,4號,護航他的座船。

    暫時劃歸他的麾下,加強武力。

    隨行的,還有一艘大型運輸船。

    上面搭載了200火槍兵,40門火炮。

    回到長興後,他就召集了底下頭目,下令開建城堡。

    位置是早就勘查好了的,右側是山巒,左側是河流。

    恰好把長興煤礦,給擋在了身後,保證了安全。

    就地取材,燒製磚窯。

    李家軍中,各類匠人的比例很高,施工能力很強。

    工程兵營的設想,李鬱早就有了。

    只不過礙於事務繁雜,騰不出手來整合。

    這座城堡,佔地在0.4平方公里,面積不大,直接就是一座翻版棱堡。

    建築方式則是中西合璧,青磚夾夯土,外層是包裹着厚厚的水泥。

    總體而言,堡壘牆壁不高,但是很厚。

    沿着堡壘外側,挖了一圈寬度驚人的壕溝。

    “杜先生,這城池看着怪怪的。”

    “這是主公設計的。”

    “哦,難怪看着這麼新穎。”

    杜仁深深的瞅了劉阿坤一眼,問道:

    “甄氏又教你什麼了?”

    “嘿嘿嘿,嘿嘿。”

    看着這個黑旋風一般的漢子,臉上居然露出了不好意思。

    杜仁冷下了臉:

    “阿坤,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你都要牢記你的身份,你是李家軍一員,是主公的忠實下屬。”

    “杜先生放心,我知道輕重。”

    “那就好。”

    ……

    江北,角斜鹽場。

    400多名衣衫襤褸的竈丁,跪在一起。

    巡檢司的老爺來了,殺氣騰騰。

    直接點名抓了5個人,將他們捆綁,當衆斬首。

    如此血腥的一幕,讓所有人驚恐不已。

    李巡檢,舉着血淋淋的鋼刀說道:

    “這些人私下勾結鹽梟,意圖煽動謀反。你們當中若是有人心懷不軌,這就是下場。”

    竈丁們被嚇的,紛紛跪地。

    口中慌不迭的說着保證之類的話。

    這大清的江山如同鐵桶一般堅固,皇帝在位幾十年,宛如神明一般的存在,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造反。

    見狀,巡檢司的人才滿意的離開了。

    臨走前,又抓了7只走地雞,2條狗。

    打死了扔在大車上,和那些首級一起成爲了戰利品。

    竈丁們在原地跪着不敢動,直到人影都看不見了,才敢嚎啕大哭,抱着地上的屍體。

    還有人哀嚎,自家的雞怎麼這麼倒黴,不跑遠點。

    兩淮鹽場,從北到南多達幾十處,都分佈在黃海沿岸。

    王六的活動時間有限,軌跡有限,影響有限。

    南邊的鹽場竈丁鬧事,消息傳開後。

    其他鹽場的第一反應就是殺雞儆猴,把苗頭遏制住。

    所謂的造反5人名單,實則是胡亂定的。

    都是些平日裏不太好管理,敢頂撞質疑老爺的。

    趁着這個機會,讓他們永遠老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