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太湖鹽幫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2675更新時間:24/06/27 14:29:21
    “販鹽!”

    “賣鹽用得着帶這麼多刀槍弓箭?”

    “阿鬱你不懂,咱們這是私鹽,見不得光的。”

    李鬱大爲震驚,沒想到這根正苗紅的八旗子弟也挖朝廷的牆角。

    還是挖的清廷賦稅的重要來源,鹽稅。

    福成嘆了一口氣,解釋道:

    “阿鬱,你知道這三船貨一轉手能賺多少嗎?”

    “一萬兩?”

    “一萬兩的生意還不值得本公子親自押運,起碼五萬兩!”

    “這麼多?”

    “鹽本身不值錢,值錢的是鹽引。”

    李鬱對於鹽務並不瞭解,乾脆聽他慢慢講解。

    “有鹽引的就是官鹽,沒鹽引的就是私鹽。這鹽引,就是朝廷派發的賣鹽牌照。”

    “我有些不理解,揚州鹽商怎麼會參與私鹽買賣?”

    “嘿嘿,因爲這樣掙的更多。”

    原來,兩淮鹽區並不包括湖州府,他們的鹽進入湖州府就必須分潤給當地的鹽商。

    而今年兩淮鹽場積壓,很多鹽滯銷。

    若是降價銷售,朝廷第一個不答應。

    所以,就想出了這種缺德主意,官鹽變私鹽。

    讓鹽幫接手,走他們的地下走私渠道。

    至於湖州府的鹽商倒黴,那關揚州鹽商屁事。

    ……

    “你摻和這私鹽買賣,你爹知道嗎?”

    “他當然知道,揚州鹽商手眼通天,這次是直接通過京裏的貴人下的命令。”

    福成一臉的無奈,感覺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能讓擁有密摺上奏權的蘇州織造乖乖聽話的京裏貴人,來頭一定很大!

    “阿鬱,我只能告訴你這麼多,其他的我不能講,否則會害了你。”

    “我們這一趟,只是開頭。以後每個月都會有幾船鹽。”

    “而且,利潤的大頭不歸我們。”

    一路無言,默默航行。

    直到船老大吼聲:“前面有個島,戒備。”

    太湖當中大小島嶼一百餘個,大多數是沒有常住百姓的。

    漁民,水匪才會上島歇腳。

    而前面看到的這座小島,上面隱約有炊煙升起。

    福成一把奪過千里鏡:

    “島上有人,打旗號。”

    一個赤膊水手,光着腳爬到了桅杆上,開始揮舞旗號。

    島上的人也做出了反應,對暗號。

    ……

    福成大喜:

    “是鹽幫的人。”

    “各船降帆,水手各司其職,聽我號令。”

    李鬱瞅了一圈自己帶來的存菊堂弟兄,用眼神提醒他們聽自己的。

    一艘小舢板,從島嶼岸邊出發,向大船駛來。

    舢板的速度很快,兩人划船,一人站着,似乎是個頭目。

    不一會,舢板靠近了大船。

    幾人爬上大船,肆無忌憚的打量着。

    “哪位是管事的?鄙人太湖蛟。”

    福成從懷裏掏出一份信物,遞了上去。

    “既然是三哥介紹的人,我信。”

    “廢話不多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太湖蛟是匪號,真名不知道叫啥。

    長得一身油黑,眼神狡詐,光頭,羅圈腿,腳板很大,一看就是長期水上討生活的。

    清朝的鹽幫,雖然沒有公開扯旗造反。

    卻一直是令人談虎色變的悍匪形象。

    死在他們手裏的人可不少,包括緝私營的官兵,商人,漁民。

    誰擋他們發財的路,他們就殺誰。

    有點類似幾百年後賣上癮貨的那幫人。

    不過在江南,鹽幫遭遇官兵圍剿的次數規模,遠遠少於天地會!

    因爲鹽幫沒有政治訴求,只有賺錢的訴求。

    而天地會有明確的政治口號,反清復明。

    在官府眼裏,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組織。

    ……

    十艘小舢板,來回穿梭在島嶼和大船之間。

    一袋袋鹽,被搬上島。

    一箱箱銀子,被送上船。

    兩邊都在忙着清點數量,還要留出人手戒備着對方黑吃黑。

    不過今天勢均力敵,打起來誰都佔不了便宜。

    若是有一方弱小一方強大,就不好說了。

    李鬱隨意打開一箱,發現不是整齊的官銀。

    而是散碎銀子,甚至有些上面還沾着血跡。

    太湖蛟一手撕扯着烤雞,一手沾了點粗鹽增添味道。

    他的眼神,一直在船上衆人打轉。

    “伱們是什麼來路?”

    “江湖中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有銀子賺就行。”福成不想暴露身份。

    “不像。你們這些人沒有江湖氣,倒是有點官氣。”

    “我要是官,還敢和你做這種殺頭買賣?”

    “那可不一定。如今的官兒,只要有銀子,什麼事不敢幹。”

    李鬱心中暗自發笑,這黑廝還挺精明的。

    太湖蛟龍是聽到了他的心聲一樣,轉過頭來。

    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鬱還有他身邊的護衛,斷言道:

    “這幾位弟兄,倒是江湖中人,豪氣沖天。”

    “以後在這太湖若是遇到了麻煩,就提我的名字,好使。”

    ……

    李鬱一拱手,表示感謝。

    交易進行了半天,錢貨兩清。

    太湖蛟也終於啃乾淨了一整只烤雞,就連碎骨頭都嚼了一遍。

    他伸了個懶腰,下船走人。

    臨走前,又瞅了一眼船上水手握着的火槍,眼神閃動。

    他目送着三艘大船消失在了視線中後,才叫來一個小嘍嘍。

    “你明天上岸,打探一下這幫人底細。”

    “大哥懷疑他們是樁?”

    “這倒不是,就是總覺得味兒不對。船是漕幫的糧船,人卻不是漕幫的。”

    “好嘞。”

    回程的航行,衆人就輕鬆了。

    福成一改嚴肅,在船上就宣佈了賞銀,每個水手給2兩。

    而李鬱,則是若有所思的盯着湖面。

    浩瀚的湖面,無邊無際。

    一個太湖,抵得上兩三個縣的面積。

    廣闊湖面,大有作爲!

    他心裏已經默默的決定,以後把太湖作爲退路。

    若是反意不慎敗露,可以暫時退避太湖。

    不過,最大的問題就是缺糧。

    太湖沒法產出糧食,一旦四面被圍,大隊人馬撐不了太久就會斷糧。

    這一趟,倒讓李鬱產生了許多的想法。

    打行,總不是長久之計。

    他想摸索出一套細水長流,能夠做大的生意。

    最好是能坐着收錢,源源不斷的有進項。

    烏鴉聽了嚷嚷:

    “軍師,你說的這種生意不就是當官嘛。衙門可不就是攔路設個卡,就能天天坐着收稅銀了。”

    “是嗎?”

    “哼,滸墅鈔關一年關稅就50萬兩白銀。”

    李鬱語塞,果然地方幫派沒前途。

    要做就做最大的,到紫禁城開唯一的香堂。

    ……

    “軍師,你乾脆花錢買個官吧,當個九品巡檢也是5裏侯。”杜仁笑嘻嘻的提出了建議。

    他現在是堂口的專職法律顧問,自然事事爲堂口考慮。

    “那得花多少銀子?”

    “捐個監生身份要2000兩,捐個九品巡檢再加1000兩。”

    “然後就可以上任了?”

    “不。按朝廷慣例,捐納者先要歸入候補隊伍,就算運氣好進入吏部銓選程序,也不能授予實職,而是要先試用,合格後方能正式上任。”

    李鬱服氣了,走不完的套路啊。

    明明可以搶錢的,偏偏還要送一個候補官。

    買官太貴,還是等將來自己開科取士比較劃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