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江浦告急,吳軍先鋒過江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4978更新時間:24/06/26 20:47:44
    3日後,風和日麗。

    陽光明媚,正是富貴人家出遊的好時機。

    一大早,

    董府的下人們就開始做準備,忙的團團轉。

    兩姐妹又撞衫了。

    淺粉色暗菱紋圓領紗裙、大襟右衽、寬袖收口。

    裙襬繡有彩色絲線的花鳥圖案,前後裏外一共四個裙門,兩側裙幅打褶,主要是爲了方便女眷騎馬。

    妝容自不必說,比平時更光鮮。

    胡之晃走在後面,詫異的發現姐妹倆就連髮型都差不多。

    他忍不住嘿嘿笑了,今日想必是個豐收的日子。

    受陛下之託,忍辱負重潛伏江北,圖的是什麼?

    不就是從龍之功,加官進爵嘛。

    然後蓋大宅子,修好園子,修族譜蓋祖陵,還得娶上烏泱泱的一堆漂亮女人。

    去繁就簡,就兩個字:

    錢、色。

    這兩個字疊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字~

    ……

    老胡自認是個俗人,什麼青史留名、拯救天下蒼生的崇高理想?

    不存在的。

    這仗還不知道要打多少年,不如趁着現在先提前獎勵自己一波。

    在小小的江浦縣,他可以呼風喚雨!

    銀子想花就花,從不吝惜(反正不是自己的錢)。女人看上了就下手,從不顧忌名聲(綠營本來就臭)。

    主打一個隨心所欲。

    董府隔三差五新納丫鬟,全是出自他授意管家所爲。

    老泰山狐假虎威、斂財有方,老胡這個姑爺則是毫無顧忌的及時行樂,幫着花銷銀子!

    實際上,

    阿桂授意明亮,派人仔細觀察過他。

    在他的軍營中還有江浦縣衙都安插了眼線,對他進行了全面的縝密的調查。

    最終眼線認爲,

    這就是個貪婪好色、打仗勇猛、頗受士卒擁戴的大清朝典型綠營武官。

    所以才有了開頭明亮大膽的將渡江計劃透露於他,並且想加以倚重的故事。

    ……

    董府外,

    胡之晃騎一匹純黑戰馬開路,威風凜凜。上百綠營兵丁,手按佩刀兩側默默隨行。

    一路上,集市秩序井然。

    商販百姓並無見了大兵就逃命的情況,江浦鎮數千兵丁並無在縣城內欺壓搶劫的先例。軍餉足,糧草足,軍紀就相對好多了。

    除了發餉日,

    營兵們會三五成羣的進城吃喝、逛窯子,倒是給城中商業帶來了不少活力。

    一行人剛出城門,

    就遇上了快馬斥候。

    “報~江南吳賊進犯,數百賊兵搭乘20艘小型舟船已從石磧河登陸。”

    胡之晃一把揪住斥候:

    “看清楚了?”

    “千真萬確。”

    ……

    胡之晃深吸一口氣,拔出佩刀。

    一連串的軍令從他的口中冒出:

    “護送本官家眷回府。”

    “通知知縣,即日起江浦縣進入戰時狀態,封鎖城門,鎮標兵丁登城。”

    “在城中組織巡邏隊。任何人作亂,當街立斬!”

    “都不要慌!有老子坐鎮,江浦固若金湯。”

    江北小城,江浦瞬間氣氛緊張。店鋪上板、百姓居家,街面上只有手持刀槍的營兵巡邏。

    胡之晃站在城牆上,一面吳軍的旗幟也未曾看到。

    他心中頗爲疑惑,怎麼這麼突然?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

    按道理大軍若是要渡江北伐,肯定會提前知會自己!這麼大的計劃怎麼可能不動用自己這顆重磅棋子呢。

    ……

    次日清晨,

    他巡邏城中,路過早餐店時見正常營業。

    很自然的下馬進去吃了點東西。

    江浦人人皆知,總兵大人就愛這一口家鄉的食物。

    燈下黑,反而安全!

    掌櫃的依舊沉默,餘光瞅着外面的兵丁。

    低聲說道:

    “這是劉署長的臨時安排,打草驚蛇。登陸的是蘇十八部,大約500人規模,沒有後援。。這是你表現的好機會,全殲他們。”

    胡之晃聽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秒懂,露出了猥瑣的笑容。

    三口吃掉燒餅,呼啦啦喝光胡辣湯,滿意的起身抹抹嘴。

    “弟兄們,走。”

    江浦縣衙門口,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知縣、縣丞、士紳代表以及督戰的八旗兵頭目都來了。十幾雙眼睛刷刷的投向胡之晃。

    ……

    “咳咳,諸位。本官已派麾下精銳斥候出城偵查,待弄明敵情再決定是堅守還是主動出城剿匪。”

    士紳們連忙勸說:

    “總戎還是穩妥點好。堅守縣城吧!”

    “是啊,是啊。”

    胡之晃瞥了一眼粗壯醜陋的鑲黃旗驍騎校阿吉噶,拍拍自己的佩刀:

    “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雙,殺一雙。本官親自帶隊!”

    驍騎校阿吉噶欣慰的笑了,走過來拍着他的肩膀:

    “好樣的,漢人當中少有你這樣的豪傑。”

    胡之晃忍住一拳把他幹翻的衝動,勾肩搭背的走到儀門,低聲說道:

    “到時候還需滿洲大兵幫着壓陣督戰。功勞大家都有份。”

    “好說,好說。”

    粗壯的阿吉噶,哈哈大笑。

    小眼睛裏露出殘忍的笑容,他很喜歡揮刀砍下敵人的頭顱時那溫熱的血漿噴在臉上的感覺。

    ……

    待這傢伙去準備戰馬的時候。

    胡之晃才返回東花廳,

    對着一屋子憂慮的本縣精英,說道:

    “諸位父老,我胡某人帶兵駐江浦2年,承蒙諸位關照。我對這裏是有深厚感情的!”

    一名老士紳唉聲嘆氣:

    “胡大人,您在江浦是朝廷之幸,也是我江浦父老之幸。我們是真的擔心~”

    “是啊。不如就死守縣城,等待援兵吧。”

    “這裏沒外人,咱們悄悄說句犯忌諱的話,儀徵江北大營駐紮着幾萬客兵,輪不到您去冒險。不值得!”

    胡之晃眼眶溼潤,拱手行禮:

    “諸位,心意我領了。”

    “我胡某人不傻,該慫我就慫,該衝我就衝。還要勞煩諸位把糧草準備好。”

    知縣連忙表態:

    “放心,本官親自過問,絕不會出岔子。”

    ……

    午時,

    蘇十八部,棄船登岸。

    抵達了艾莊,一處平平無奇的小村子。

    “大哥,我們和預先計劃的路線不一樣吧?”

    “對,我放心不過林淮生。”

    蘇十八深呼吸了一口江北的空氣。

    啊,自由的芬芳。

    山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就是他當前心情的最好寫照。

    他在吳國境內一直心驚膽戰,低伏做小。

    不知道爲何,

    林淮生突然給他安排了一樁差事,率領本部兵馬渡江爲大軍開闢一塊根據地。爲此,撥給了他300支燧發槍,還有刀劍矛盾。

    按照計劃,

    他應該從高旺河溯流而上,之後棄船登陸,從江浦境內兩座小山之間穿過,向西北方向行軍,最終目的地是滁州!

    滁州有山。

    小股人馬進了山,就有了轉換騰挪的空間。

    ……

    然而,他對於李鬱抱有深深的戒心。

    林淮生是李鬱麾下心腹,難說不是在算計他。

    所以,他臨時改變了登陸地點還改變了行軍路線,兜了一個大圈子,就是防止遭了李鬱的毒手!

    李鬱親征江西之前,看公文的時候曾嘀咕了一句:

    蘇十八,還活着呢?

    在場的多位重臣都聽到。

    故而,當劉千心急火燎的渡江祕密求見了駐紮江寧城的陸軍大臣兼第一軍團總指揮林淮生,提出先斬後奏,破壞江北清軍隨時可能渡江攻勢時。

    林淮生沉默了一會,就同意了。

    並且親自撰寫了公文令快馬稟報陛下。

    ……

    闊氣的董府門前,兩尊漢白玉獅子乾乾淨淨。

    硃紅大門,黃銅鉚釘。

    外面站着2個跨刀的綠營兵,裏面站着2個青衣小帽的家丁。

    在小小的江浦縣,

    這就是一等一的富貴人家,氣派遠遠超過破爛的縣衙。

    胡之晃縱馬奔到門口,將繮繩和佩刀丟給看門的兵丁,大踏步的走進去。

    家丁連忙諂媚的在前面開道:

    “姑爺回府了~”

    沿途下人見了,趕緊退避躲讓。

    姑爺是帶兵的,是這座府邸的定海神針。

    如今,都在傳江南的賊兵要過江了,姑爺的地位儼然又拔高了許多。

    ……

    胡之晃急匆匆闖入內宅。

    倆女連忙起身:

    “夫君沒事吧?”“妹夫安好?”

    “咳咳,你們都下去,關好門。本官和2位夫人有話講。”

    “是。”

    一羣丫鬟婆子連忙離開,把門掩好,到院子裏嘰嘰喳喳。

    除了內宅八卦,就是賊情胡扯。

    胡之晃有些渴。

    見紫檀桌上有兩茶盞,也不管什麼抓起來就喝,一茶盞還意猶未盡,又把第二個也端起來喝了。

    “香!這什麼茶?”

    董二小姐嗔怪的白了她一眼:

    “呸,這是妾身和姐姐喝剩下的殘茶。”

    “都是自家人,無妨。”

    她有些擔憂的問道:

    “夫君,江南來了多少賊兵?你又要打仗嗎?”

    “成千上萬,數都數不清。長江裏漂的全是蘇州人,還有松江人杭州人。”

    “那,那你會不會戰死啊?”

    二小姐眼眶紅了,揪着他的袖子不鬆手。

    ……

    胡之晃眼角一跳,心裏趕緊唸咒“童言無忌、婦人之見”。

    再看旁邊的大姨姐臉色煞白。

    連忙勸慰道:

    “我胡某人福大命大,對了,前些天有個算命大師教了我一個刀槍不入的祕方。”

    “什麼祕方?”倆女異口同聲。

    “以女子之貼身月土兜藏入盔甲內,一件可避流矢、兩件可避槍子,三件五件能擋炮子。”

    房間內瞬間安靜,

    倆女對視一眼,繞到了屏風後,悉悉索索。

    “給!”

    胡之晃強忍着不讓自己笑出來,接過兩片尚有餘溫的小綢衣,用笨拙的手指慢悠悠疊好,塞入軟甲裏面。

    舒坦啊~

    突然間,

    他想起了許久未見、還在蘇州府的原配妻子。

    假如同樣的說辭,她肯定是一句“靠恁娘”,順手把沾滿油漬的圍裙砸在自己臉上。

    唉~

    這城裏知書達理的女子,忒好騙!

    ……

    走出房間不遠,就撞見了泰山董大官人急匆匆。

    一把揪住自己,急切問道:

    “賢婿,沒事吧?”

    “沒事,打完仗就回來。老泰山別擔心,我給你留了2個汛的兵丁看家護院。你管他們三頓飯就行了。”

    “哎,哎。”

    胡之晃剛走出去幾步,又停下腳步。

    低聲問道:

    “仗着省裏有靠山,和我們家搶生意那個大戶,叫什麼來着?住哪兒?”

    “叫葛有財,老東西的莊園在溫泉山的西邊,那地方叫~葛村,對,就這個地名。賢婿你問這個幹嘛?”

    “這趟出兵,順手把他家給收拾了。”

    “哎呀,他可是有大靠山的。”

    “以前是文鬥,大家都在規則之內出手。一打仗,就沒有什麼規則了。本官帶兵把他全家都咔嚓了,責任推給江南來的吳賊。”

    “好,好。”

    望着雄赳赳離開的賢婿背影,

    董大官人十分欣慰,背着手踱起了沉穩的方步。

    還哼起了小曲:

    “越思越想心頭恨,洪洞縣內就無好人!

    ……

    不得不說,胡之晃從結拜兄弟李鬱身上,學了太多知識。

    只不過自己渾然不覺。

    他留下了鎮標一半的人馬留守縣城。

    親率剩餘鎮標1500步卒出城行軍,於第2日和臨時徵集的湯泉營、浦口營共計1000人合兵一處。

    其中一半是藤牌兵、長槍兵、弓手。另外一半是鳥槍兵、火繩槍兵。

    胡之晃試射過兩種火槍,威力差距很大。

    明亮撥給的500杆火繩槍是仿造的贊巴拉克重型火繩槍,30丈內輕鬆擊穿藤牌,20丈內可破重甲。

    以前的鳥槍要達到相同的殺傷效果,需再近10丈。

    他心中嘀咕着,

    這是個不好的信號,得儘快告知陛下兄弟。清廷輸麻了,也開始大造火器了。如此一來,吳軍的戰場優勢就會被削弱。

    “胡大人,伱部沒有火炮嗎?”驍騎校阿吉噶皺眉問道。

    “滿大人有所不知。這火炮乃是軍國重器,朝廷輕易不撥給咱綠營的。即使有,也就是幾門老舊劈山炮。”

    阿吉噶勒馬,望着長長的行軍隊伍說道:

    “我觀你部行軍井然有序,練兵有方。下次回安慶找咱主子說說,索要幾門劈山炮。這打仗,有炮和沒炮差距太大了。”

    “如此,就謝謝您了。”

    ……

    15名精悍棉甲八旗兵督戰,他們是明亮對自己的提防。

    一路正常行軍,並無多言。

    江浦縣境內多是平原,少有的幾座山也不算高。

    阿吉噶還算盡職,

    將手中騎兵散了出去,分別往西、西南、南三個方向偵查。

    胡之晃也派人攜帶狼煙登上了老鷹山。

    老鷹山乃是江浦縣境內的最高峯,海拔400餘米。在平原地形爲主的江浦,可謂絕對視野!

    兵丁們在峯頂,望見賊兵去向後,就點燃烽煙充當旗語。

    胡之晃是經歷過大場面的,排兵佈陣頗有章法。

    麾下兵丁分3路縱隊行軍,間隔小半里,新兵居中路。

    兩側是老兵。以鳥槍兵和弓箭手打頭,藤牌兵和長槍兵空手居後,兵器放在大車上。爲此,他幾乎動員了城內所有的大牲口和大車。

    ……

    【有一個小小龍套,吳軍第2軍團軍官,籍貫安徽阜陽,率小隊攔截清軍,戰死在贛江畔,悍勇悲壯。有意者請留個名字,作者會從中挑一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