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4881更新時間:24/06/26 20:47:44
    馬嘎爾尼瞬間呆住了。

    翻譯洪任輝也傻了,嚇的一哆嗦。

    和珅並不着急,而是慢悠悠的喝起了茶水。

    半晌,

    馬嘎爾尼才打破了帳內的沉默,字斟句酌的說道:

    “在歐洲,風帆戰列艦是海上的霸主,是科技的凝聚,是國力的象徵,是商路的保證。原則上,各國不會對外銷售本國最先進的風帆戰列艦。不過~”

    他停頓了一下,想看看和珅反應。

    和珅何等精明,點頭示意你可以繼續。

    ……

    無奈,馬嘎爾尼只能說出了自己的底線:

    “在歐洲,根據船體尺寸和艦載炮數量,我們將風帆戰艦分爲6個等級。若是貴國想購買前三個等級的風帆戰列艦,恕難從命。但是4級,5級,6級,我可以做主。”

    和珅心中不滿,盯着他:

    “我大清,向來什麼都要最大的,最好的。”

    馬嘎爾尼急劇思索了一會,猛然靈光一現。

    他想到了舟山羣島目睹的那一幕,以及護航的清帝國廣州水師那艘落後緩慢的戰艦,心中大體猜到了七分。

    天賜良機!

    這是打開大清市場的一次絕佳機會。

    他按捺住心中激動,開始介紹:

    “請允許我介紹。6級巡航艦,載炮20門到28門,船員150人到200人。5級巡航艦,載炮30到34門,船員200到300人。4級風帆戰列艦,載炮50到60門,船員320到420人。”

    “以鄙人的經驗判斷,4級風帆戰列艦對付貴國的南方叛軍就足矣。”

    ……

    和珅對於馬嘎爾尼的厭惡感,再次上升。

    看破不說破,這點規矩都不懂嗎?

    於是冷笑道:

    “貴使是怕我大清國付不起銀子嗎?”

    “不不,歐洲王室皆知,東方的大清帝國富庶程度超出想象。我先報個價吧,一艘四級風帆戰列艦,大約需要15萬兩白銀,還需要考慮運輸成本,就算是16萬兩吧。”

    報出這個價格,馬嘎爾尼差點臉紅。

    實際上,朴茨茅斯船廠一艘四級戰艦的成本是7萬兩左右,利潤翻倍了。

    【以1英鎊,摺合3兩銀子計算。這會沒有固定的匯率,只能是根據對糧食的購買力,和金子的兌換比例大致估算。】

    或許,可以在殖民地的加爾各答造船廠開工,成本還可以降低至少2成。

    以如今加爾各答的造船實力,鑄炮能力,想必問題不大。

    和珅輕蔑的笑了:

    “本官可以告訴你,先來10艘。”

    “沒問題。但是造船週期很長,具體的合同細節,我們可以坐下來慢慢商量。”

    和珅皺眉:

    “你們沒有現貨?”

    ……

    最終,雙方暫時達成了共識。

    先從南洋殖民地,還有加爾各答、孟加拉地區擠出不低於5艘正在服役中的4級戰列艦,5級巡航艦。

    大清,急不可耐。

    精明的馬嘎爾尼,主動邀請清廷的官員去大沽口登上他的旗艦“朴茨茅斯號”,這是一艘典型的3級風帆戰列艦。

    和珅當然不會屈尊而去,只是讓工部兵部聯合水師軍官組團去了。

    對於跪拜禮儀,雙方也各退一步。

    馬嘎爾尼以“腿疾”,無法彎曲爲由,只行單膝跪拜禮。

    而和珅也暗示,關於廣東十三行的貿易解禁不宜多講。

    馬嘎爾尼心領神會,都是貴族,懂!

    如果殖民地事務什麼都如實講述的話,倫敦的議會老爺們那一關會很麻煩,他們高高在上,腦瓜子裏全是奇葩構思。

    把議會老爺換成大清皇帝嘛,很好理解。

    ……

    養心殿東暖閣。

    乾隆仔細翻閱着“朴茨茅斯”號“、“獅子號”的外觀圖,若有所思。

    “恭喜主子。”

    “喜從何來?”

    “撒克遜使團敬畏我大清,願意以每艘僅20萬兩的價格朝貢他們最先進的海上戰艦。足足有65門炮。”

    乾隆愣了:

    “20萬兩購買最先進的戰艦,還有65門炮?這價格確實公道。”

    “是啊。”

    工部督制的大型趕繒船,連船帶炮的報價也要5萬兩。

    旅順那邊的海船報價更離譜,足足8萬兩。

    如果考慮到這些木材都沒花錢,伕役大部分也沒花錢的話,工部官吏個個該殺。

    乾隆心算了一下,

    65門炮,假如一門的造價算1000兩銀子,那光火炮就接近7萬兩。

    瞬間龍顏大悅:

    “和珅,差事辦的好。”

    “謝主子。”

    和珅多說了幾門炮,倒不是吹牛,而是皇家海軍向來不把甲板臼炮算入火炮編制。

    ……

    趁着乾隆高興,和珅終於拋出了最終目的:

    “副使馬嘎爾尼,他得了風溼,腿沒法打彎。”

    “哦?那就派個御醫去看看。”

    見乾隆沒聽懂,和珅繼續講道:

    “奴才擔心他君前失儀!”

    “嗯?”

    “奴才去的時候,見他正在模仿咱大清的跪拜禮,結果撲通就摔地上了,半天沒爬起來。”

    乾隆噗嗤一下笑了。

    笑的眼淚都出來了,可能是想到了那一幕。

    半天才說道:

    “那怎麼辦?總不能見了朕不跪拜吧?”

    “奴才是這麼想的,他風溼病一條腿嚴重,一條腿輕微。到時候就單膝跪地。”

    乾隆的笑容逐漸收斂,突然問道:

    “你說的屬實嗎?”

    “奴才拿性命擔保。撒克遜使團在海上漂泊了大半年,航程幾萬裏,才抵達我大清。正使病死,如今人還在鐵皮棺材裏封着。姓馬的副使就算命大的了。”

    ……

    半晌,

    乾隆幽幽的出了一口氣,揮手:

    “朕非不通情理之人。準了。在朕召見他們之前,先帶着四處逛逛,見識一下我大清的繁華富庶。”

    “嗻。”

    走出養心殿時,和珅揚天望天。

    心中默唸:

    主子勿怪,這都是爲了大清,奴才的出發點是好的。

    報價高了幾萬兩,也不是奴才貪財吃回扣,而是爲了留出冗餘。

    總之,問心無愧~

    走進軍機處,衆人連忙起身。

    “各司其職,好好當差。”

    “嗻。”

    軍機大臣,內務府,戶部,還有旗務,和珅可謂是當朝紅人。兼了多少官職,他自己都不太記得全。

    如果說,他現在最惦記哪個衙門的印章。

    那非步軍統領衙門莫屬!

    ……

    在他的授意下,戶部給湖廣的糧餉延遲了,但是給江蘇的糧餉從不延遲。

    而且,他一直在關注着江西浮樑縣士紳王三鬆的下落。

    此人很關鍵,或是扳倒阿桂的關鍵人物。他已經授意門下儘量保住此人,必要時移交給刑部。

    阿桂倒下,朝野就再也無人可以制衡自己。

    于敏中老了,且是漢人。他想要的,自己都可以給他,以換取他的支持。

    福康安死了,明亮在安慶戴罪立功,富察氏再無領軍人物。

    突然,他想起了一個人:

    “福長安在做什麼?”

    管家劉全立馬低聲說道:

    “在都統衙門督造火炮。”

    “造什麼炮?”

    “據說是仿製一種西夷火炮,具體的小人也不知。”

    “嗯,京城裏最近有什麼情況嗎?”

    “米價暫時穩住了,就是茶葉漲的離譜。”

    ……

    裕泰茶館,掌櫃的愁眉苦臉。

    門可羅雀!

    茶葉漲的太離譜,即使是拿着鐵桿莊稼的八旗大爺們也喝不起了。

    一胖子罵罵咧咧:

    “打我祖爺爺起進了這四九城,家族傳承一百多年,那都是吃香喝辣。嘿,現如今混到喝高沫了?”

    鄰桌的人跟着調侃道:

    “您還甭說,這是咱這輩子第一次喝高沫。”

    高沫,其實就是茶葉梗。

    江南的茶葉價格都翻了3倍,就別提京城了,從去年開始,價格就一直在漲,奇貨可居。

    客人一進茶館,掀開簾子。

    小二立馬吆喝一聲:“來嘍您嘞,貴客一位,裏面請。”

    茶博士拎着長嘴銅茶壺,吆喝一句:

    “高沫一碗,隨時續水,熱水管夠。”

    家裏有存貨的客人就自帶茶葉。

    茶香散開,甭提周圍的人多羨慕了,這清香忒地道。

    茶館掌櫃的唉聲嘆氣,和各位老主顧抱怨:

    “您說,我這買賣還怎麼幹。昨兒有個客人說,茶館應該改成水館。”

    一貧嘴老主顧笑道:

    “您這還不算慘,我有一表弟比你還慘,小攤直接關張了。”

    “他是做什麼買賣的?”

    “賣茶葉蛋!”

    ……

    茶葉現貨,都在兩方手裏捏着。

    晉商八大家牽頭組成了聯盟,囤積了天文數字的茶葉。

    吳國也囤積了數目不詳的茶葉,而且一樣有默契,大家同進退,絕對不拆臺。

    武夷山的茶農笑的合不攏嘴。

    今年的收成是往年的雙倍,太知足了。

    茶商們更是美滋滋,每個人都賺的盆滿鉢滿,很多人不滿足,乾脆拿出一部分資金和茶農們預定來年的產量!

    一出手就是3成的定金!

    作爲大清帝國最有經濟頭腦,嗅覺最敏銳的晉商,幾乎是同步打聽着朝廷和夷使的進展。

    尤其是撒克遜王國,尼德蘭王國!

    這倆國的商人,在廣州十三行表現最爲搶眼。

    好消息一個接着一個,而且都保真。

    理藩院的侍郎,和珅府邸的管家,包括一位小軍機都向晉商的駐京人員透露:

    萬國來朝,夷使態度恭敬,皇上很滿意!

    廣州的海貿生意很可能會迎來一個新的巔峯,未來可期。

    ……

    晉商賺錢效率很高,

    和珅與撒克遜使團祕密達成風帆戰艦購買協議當天,帶着情報的信鴿就從四九城騰空而起,1天后抵達山西,4天后抵達武昌,10天後晉商聯盟就開始了新一輪的掃貨。

    吳國,很冷靜。

    福成一口拒絕了那些再次上門的晉商,表示全員看漲,惜售。再等上三五個月,還能翻番。事關暴利,沒法通融。

    於此同時,

    一些小道消息在廣東流傳開來:

    撒克遜國王喬治三世要過60大壽,籌辦壽誕的商人下半年就抵達廣州。

    法蘭克國王路易十六要大婚,盧浮宮、凡爾賽宮、愛麗捨宮、楓丹白露宮全部要換新。利好絲綢和瓷器。

    同時,

    歐洲人普遍患上了一種“不喝茶葉就會腸胃病”的疾病。那邊的醫生開出的方子是:綠茶2兩,連續三天,泉水煎服!

    這些消息傳的有鼻子有眼,合情合理。

    而且,還有好心人幫着解釋了一下,

    這盧浮宮相當於紫禁城,凡爾賽宮相當於頤和園,愛麗捨宮相當於養心殿,楓丹白露相當於圓明園~

    這麼一解釋,衆人都恍然大悟。

    歐羅巴的皇上們集體辦事,發財的好機會到了。

    縱然精明如晉商,也沒人能看到這裏面隱藏的危機。

    李鬱800公里長的大刀,還未出鞘呢。一出鞘,南邊能斬廣州十三行,北邊能斬乾隆的錢袋子。

    ……

    順天府的差役們最近忙壞了。

    一名手持銅鑼的差役,沿街吶喊:

    “順天府有令,撒克遜使團進京路上,途經道路不能有垃圾,沿街店鋪掌櫃必須穿戴整齊,滿面紅光。”

    掌櫃的們面面相覷,不知這滿面紅光是怎麼個判斷標準。

    一烤鴨店掌櫃,陪着小心詢問:

    “差爺,您說我這樣子算穿戴整齊,滿面紅光嗎?”

    差役笑道:

    “明兒我們挨家挨戶的發點散粉胭脂,豬皮,保證滿面紅光,滿嘴是油。”

    “這得交多少錢?”

    “每家鋪子30文錢。”

    “還成。”

    這個價格,京城的鋪子承受的起。

    差役也頗爲自豪的說道:

    “天子腳下,做什麼事都是講規矩的。不是我自誇,這事要移到保定府,起碼要300文,那叫一個黑。”

    “您說的是。老話怎麼說來着,就算是一條狗,它也得託生在四九城。”

    ……

    差役頗爲欣慰,拍了怕烤鴨店掌櫃的肩膀。

    能在四九城混飯轍的人,那都不簡單,起碼有眼力見。

    突然,

    順天府丞騎馬奔來,厲聲喝道:

    “府尹大人有令,撒克遜使團進京途中,不得看見一個乞丐。”

    衆差役連忙單膝跪地,大呼:

    “嗻。”

    頭一個行動目標就是城隍廟,然後是土地廟,關帝廟,娘娘廟~

    大批蓬頭垢面的乞丐被水火棍一路猛砸,朝着南城趕。

    南城,也稱爲外城。出了正陽門就是。

    ……

    “東富西貴,南貧北賤”,是四九城是最真實的寫照。

    所謂的南城彪爺、北城文爺,去了西城連個狗都不如。

    若是得罪了哪家的管家,管家丟一個眼色。身穿皁服的官差,立馬把彪爺打成虎子,文爺撕成六子。

    驅趕人的這項工作太龐大了。

    以內外城居民的龐大體量,順天府衙役全部出動也沒能掃清每一塊區域。

    於是步軍統領衙門也出動4000兵丁協助驅趕。先解決內城,然後解決外城。

    九門提督,皺眉瞧着南城到處亂跑的老百姓,見好多扛活的打赤膊、赤腳。不是天熱,而是苦力們怕幹活磨損衣服,省!

    心一橫:

    “有礙觀瞻,於盛儀不符。”

    “告訴南城的百姓們,給他們一炷香的工夫。凡是拿不出少於2個補丁的一整套衣服,全算作乞丐,給本官轟出南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