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乾隆的執念,只有和珅能滿足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5248更新時間:24/06/26 20:47:44
    圓明園,湖邊的仿畫舫建築。

    軍機處的小章京送來了最新軍報,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

    乾隆的手有些微微顫抖,

    第一份是撫遠大將軍阿桂的,湖北全境糜爛,除武昌之外幾乎全部陷於敵手。但他已經初步完成封堵,準備進入反攻階段。

    第二份是欽差錢峯的,他再次籌銀120萬兩,以解軍費的燃眉之急。

    第三份是兩江總督李侍堯的,詳細描述了江南戰局,除江寧城外全部淪陷。江南賊兵火器犀利,尤擅長鑄炮,希冀朝廷能夠派重兵會剿。

    ……

    “此刻,明亮的大軍應該抵達江寧了吧。”

    “回皇上,算算日子估摸着已經和賊兵開戰了。”

    “好,好。”

    乾隆面露期待,他覺得勝算有7成。

    因爲明亮帶走了整支京師火器營,那可是大清最強火器軍團。

    足足7000人吶,仿製的贊巴拉克重型火繩槍幾乎人手一杆。還有200門火炮,全是經過了戰場考驗的成熟型號。

    另有經歷了金川之戰的健銳營肉搏悍卒,互爲輔佐。

    如此完美的陣容,焉有不勝之理?

    見皇上的臉色逐漸轉好,總管太監秦駟小聲說道:

    “主子,大喜。”

    “什麼喜事?”

    秦駟諂笑着,用最委婉的語氣說着最傲嬌的話:

    “奴才才學疏漏,怕說不好。戶部尚書和大人在外面候着,讓他和主子講吧?”

    果然,乾隆笑了。

    “狗奴才,還跟朕打埋伏,去吧。”

    “嗻。”

    秦駟喜滋滋的小碎步出了宮殿,

    雖是暑天,卻覺得像喝了冰鎮蜜水一般愜意。能被皇上笑罵是狗奴才,美的骨頭縫都酥了。

    ……

    “和大人,您請進吧。”

    “公公,皇上心情如何?”

    “上天言好事,主子自然開心。”

    和珅點點頭,從袖管裏摸出一張薄薄的銀票,很自然的過渡到了秦駟的袖管裏。

    “哎喲喂,和大人您這是折煞奴才了。使不得,使不得。”

    “公公若是推辭,便是瞧不起我和某。”

    “如此,就謝謝和大人了。”

    秦駟前面引路,和珅低着頭一路急走。

    走進殿內,卻覺涼爽。

    他偷眼望去,宮殿的四周竟然是人造瀑布。皇家園林,巧奪天工,不惜成本。

    乾隆端坐在一張紫檀椅上,面色如常。

    “奴才和珅拜見主子,萬歲萬萬歲。”

    “河南的差事辦好了?”

    “回主子,治河經費以及歷年虧欠的綠營軍餉全部解決了。”

    “好,你辦事朕放心。”

    和珅抓住機會,從袖管摸出一道摺子。

    “主子,英夷服軟了,廣州口岸重新開啓,出貨量驚人。粵海關爲朝廷重啓了一大稅源,今年的關稅預計可上交600萬兩。”

    ……

    “這麼多?”

    “回皇上,千真萬確。”

    乾隆收斂了臉上笑容,平靜問道:

    “實際上繳多少?”

    和珅早有準備,誠懇答道:

    “截止10天前,已經有220萬兩入了內庫。奴才兼着內務府大臣,親自查驗過了。”

    乾隆突然追問道:

    “粵海關可有向英夷示弱讓步,損我大清顏面?”

    “回皇上,粵海關據理力爭,寸步不讓,終於讓英夷商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爲以前的魯莽謝罪。對了,東印度公司大班喀利爲表歉意,進獻貢品金絲琺琅大鐘一座。”

    乾隆忍不住笑了:

    “呵呵呵,洋夷不懂禮儀。哪有送這個的。”

    “奴才死罪,這就退回洋鍾,並嚴厲斥責喀利。”

    “不必了,畢竟他們未曾受到過大清的教化。蠻夷不知禮,可恕。大清子民不知禮,絕不可恕。”

    “皇上英明。”

    和珅早就摸透了這位老爺子的脾性,可以說今日御前談話的反應,全部在他的預估當中。

    220萬兩關稅是真的,其餘的卻是摻假的。

    ……

    沒辦法,既要狠狠掙夷商的錢,又要站着掙錢,難度略大。

    這還不夠,如今皇上還要夷商跪着承認自己是孫子,然後咱大清寬容大度的原諒他,狠狠掙錢。

    這麼離譜的要求都能滿足,只有一種可能。

    撒謊了~

    望着喜滋滋的乾隆,

    和珅心裏默唸道,皇上,奴才真的做不到。

    爲了大清社稷,爲了皇上心情愉悅,奴才就不忠一回吧。

    不過,他的心裏並無愧疚。

    雖然欺瞞了皇上,可出發點是好的,是爲了皇上你好。

    粵海關監督乃是在和府吃過自費撈麪的心腹,絕對不敢胡咧咧。

    御史言官可能會嗅到一點風聲,但是茲事體大,絕對不敢揭蓋子。

    夷商嘛,得了好處自然會閉嘴。

    廣東民間可能略有非議,但隔着好幾千裏也傳不到紫禁城,不影響大局。

    只有錢峯那個二愣子,改日修書一封即可。

    此人雖然混賬,可還是有大局觀的。事關大清社稷,他不會出來攻擊自己。這一點,和珅看透了錢峯。

    ……

    乾隆似乎沉浸在一種難以表述的成就感中,緩緩說道:

    “傳旨,賞粵海關監督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嗻。”

    秦駟立即把口諭傳給了殿外隨時待命的小太監,匆匆書寫後就送去軍機處。

    1個時辰後,旨意就會正式發出。

    “和珅,你掌管戶部辛苦了。”

    “主子~”

    和珅突然的哽咽,並不全是演技,而是真的有些感動。

    乾隆這主子,對皇后、妃嬪、兒子、臣子都是比較刻薄的。無論之前多麼青睞,只要你一犯錯,他就立即翻臉。

    今日簡在帝心,明日就能流放寧古塔。

    “許多臣工不理解朕的難處,他們不明白,沒有銀子就沒法維持這麼大的帝國。”

    “奴才明白。”

    “朕知道你是明白人。你兼着軍機處大臣,阿桂不在京,你多上心。”

    “奴才當肝腦塗地。”

    和珅鄭重的磕頭後,退出了水簾殿。

    沒過幾日,宮中就傳出了賞賜和珅雙眼花翎的消息。

    京城震驚!

    許多人私下猜測,軍機處三巨頭的局勢要變了。

    于敏中大約是老邁了,逐漸日落西山。阿桂已經是新一任的軍機處首席大臣。

    而和珅,大約就是下一任了。

    一時間,和府門口車馬如雲。

    順天府派來維持秩序的差役,光是撿馬糞,每天都能裝滿一籮筐。

    ……

    兵部最近很忙,

    除了督造大炮,還要重新釐清北方數省的綠營兵力狀況,主要是陝西、甘肅、河南、山東四省。

    同時還會同理藩院,歡迎不日即將抵達的漠北蒙古土謝圖汗部,以及漠西蒙古的土爾扈特部諸王爺進京。

    漠南蒙古,又稱爲內藩蒙古,包括科爾沁部、察哈爾部、土默特部等。

    漠北蒙古,又稱爲外藩蒙古或者喀爾喀蒙古。包括土謝圖汗、三音諾顏、札薩克圖等。

    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包括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等。

    距離越近的,越忠誠。

    若不是乾隆大兵壓境,抹掉了準噶爾部,手段狠辣,漠西蒙古根本不想聽話。

    以上,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而乾隆特意徵召土謝圖汗部王公,和土爾扈特汗入京,目的很複雜。

    清廷的制衡權術,大約是所有王朝當中玩的最6的。

    仔細研究整個帝國,發現處處皆是制衡。

    滿,制漢。

    漢官清流,制滿人親貴。

    蒙古十數部,勢力均衡,互相制。

    朝堂更是如此,永遠有兩個集團並立。倒了一個,就立即扶起一個新的。

    更不必說,皇族制滿,滿八旗制蒙八旗,蒙八旗制漢八旗,漢八旗制綠營,綠營又制民。這麼一套縝密的金字塔制度了。

    還有以漢制土,以士紳制民,以關內八旗制關外八旗,等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

    贏家只有一人,皇帝!

    ……

    如果說,在1776年的這個夏天。

    誰最瞭解清廷的制衡之術,除了乾隆本人,大約就是李鬱了,沒有之一。

    這麼一套帝王術,乾隆甚至不敢提前傳授給皇十五子,永琰。而是準備再等幾年,待身子骨實在熬不住了,再傳授給他。

    做皇帝也挺難的,

    怕儲君太愚鈍,又怕儲君太精明。

    永琰爲人溫良敦厚,可萬一聽了這套制衡精髓,反過來制衡皇阿瑪怎麼辦?

    生在帝王家,信任他人是一種危險的品質,好似飛蛾撲火。

    他人,是指任何人。

    包括生我的,我生的,幫我生的。

    這倒不能歸咎於人品,而是皇冠過於誘人。

    某種程度上說,乾隆和李鬱倒是有一些共同語言,比如說權術,比如說看透人心。

    當然了,

    李鬱肯定比他要博愛、善良、正直、先進!

    在尚未拿下江寧城之前,就已經定下了基調,多抄銀子少死人!

    ……

    李鬱,回到了他忠誠的蘇州!而且是西山島熟悉的作戰指揮室。

    “主公到。諸位,起立。”

    啪,武官文官紛紛肅立,併攏腳跟。

    “諸位,都坐吧。夏日炎炎,不必如此拘謹。”

    衆人笑了,有人解開了風紀扣,有人照舊。

    所有人都靜靜的聽着主公講話:

    “沒有拿下江寧,我就臨時回蘇州府,是因爲計劃有變。”

    “目前清廷在江南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機動兵力能威脅了我們了。所以,我制定了一個抽血計劃——抽乾江寧的血。”

    衆人一震,這敘事風格一聽就很宏大。

    李鬱笑着繼續解釋道:

    “攻城的目的是什麼?獲得城中財富,殺傷城中敵軍,獲得城中人口,佔據有利樞紐位置。”

    “攻而不破,將破城時間延遲大半個月,我就能確保江寧數十萬人的財富,全部流入我的口袋。”

    “當然了,殺人也能達到目的。但我既想得到這筆財富,又想得到江寧的民心。”

    “諸位覺得划算嗎?”

    衆人紛紛點頭,太划算了。

    實際上這是接到劉千的密信後,李鬱才決定的。

    一石三鳥,

    假手吸乾江寧財富,不分貧富。

    江寧人對清廷徹底絕望,民心擁戴自己。

    江寧百姓都成了窮鬼,會積極加入自己的工業大計劃,成爲產業工人。

    ……

    而江寧兵事暫時交給了林淮生,後勤事務交給了胡雪餘。”

    李鬱又繼續解釋道: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因素,一,火藥產量跟不上。二,兵力太少。”

    衆人默然,這是實話。

    駐守城池的民兵不能動,機動民兵兵力的一半消耗在了這一次戰役中。

    而正規軍目前在6000左右(水師除外)。

    這兩樣都經不起殘酷的戰爭消耗。

    “諸位,所以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有兩項。一、募兵!二、解決硝石!當然了,這些都建立在一個隱含條件之上,那就是錢!”

    “緩取江寧,爆金幣。”

    ……

    當天結束會議後,李鬱去了他心心念念的藝術走廊。

    許久未至,曲徑更顯狹窄。

    消息傳到楊雲嬌耳中,她不由得慶幸當初果斷把蘇卿憐打入優伶是英明的。否則以此女精湛的專業水準,定然會使夫君的心智產生偏移。

    在這方面,男人往往是自以爲是。

    睿智的大腦、豐富的權謀、冷靜的判斷都告訴自己:你不該碰,她。

    可短槍說:不!

    總之,李鬱耽誤了寶貴的半天時間,第二天才正式理事。

    各路情報頻頻傳來。南線,嘉興府桐鄉一帶浙江清軍大舉進攻,苗有林部退守縣城。

    “已有幾日?”

    “被圍困已有2日。”

    “讓嘉興府出兵,戰船沿着大運河,炮擊攻城清軍。如果清軍不退,就繼續向南航行,載兵截斷糧道。”

    “遵命。”

    在藝術走廊的半天時光,李鬱也不全是沒幹正事。

    他抽空瞭解了一下王亶望的個人履歷,性格,行事風格,以及軟肋。

    雖然蘇卿憐十分不情願提起這個舊人,可礙於某種拿不上檯面的癖好猜測,還是從了。

    這一點很專業。

    從某種意義上講,她和武昌府的小七都屬於瘦馬行業的天花板。

    只不過一個擅長文戲,一個擅長武戲。

    伱不能說誰更優秀。得看僱主是什麼類型,以及有哪些合理需求。

    李鬱綽號“今亮”,自然沒有智力需求。

    出身官宦世家的陳輝祖,則是相反。

    ……

    紫金山,又稱鐘山。

    在江寧城的東北位置,毗鄰城牆。

    朱元璋曾因擔心紫金山被敵人控制威脅巨大,故而修築了外城,將紫金山包進了城中。

    不過,防守外城難度太大。

    周長超過100裏,光是走一圈就需要2天。所以,紫金山依舊成爲了防線之外的制高點。

    “林總指揮,這就是紫金山三峯之一,天堡峯。”

    林淮生舉起千里鏡,仔細觀察。

    只見山勢險峻,尤其是頂峯好似刀削一般。

    八旗在上面修築了營寨,安置了大炮,旗幟迎風飄揚。

    “只要拿下天堡峯,就能俯瞰全城。大炮運上去,江寧滿城全部在射程之內。”

    “主公臨走前,留下攻城策,第一步就是拿下此峯。”

    雲南橫斷山脈出來的山民,組成的山地步兵營,是此次進攻的主力。

    知己知彼,才能強攻。所以,他們花了兩天時間滲透。

    15人去,13人回!

    天堡峯,只有一條山道,僅能供倆人同時通過。

    山道險峻,曲折蜿蜒。即使不打仗,只是攀爬都頗爲不易。244米高的天堡峯,已經是江南難得一見的高山。

    ……

    山地步兵營的頭領是一位雲南漢民,劉寧與。

    當初成立營頭時,主公親自指定的人選。

    原因很簡單,第一,此人識字。第二,此人是漢人,而營中多是土人。

    “劉指揮使,你欲如何進攻?”

    “屬下想從林子裏鑽上去。”

    林淮生不可置信的望了一眼陡峭密林,問道:

    “幾百人都如此?可行嗎?”

    “可以,不過時間會久一些。”

    “好,需要什麼儘管去找軍需官。”

    “遵命。”

    次日,山地步兵營沒有發起進攻,因爲天氣不理想。

    再次日,依舊未出動。

    第三日夜間,霧氣瀰漫,能見度不足4丈遠。

    劉寧與大喜,匆匆留下紙條後就集結全營400多號人迅速開拔,在太陽出來之前隱入山林,避開了峯頂清軍的視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