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和八旗海上拼刺刀,東海誰稱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5703更新時間:24/06/26 20:47:44
    苗有林身穿一套千總官袍,低頭手按刀柄。

    小聲說道:

    “衝進去,控制城門、府衙。”

    呼啦啦,原本懶散的幾百號人瞬間變身。

    抽出佩刀,開始奔跑。

    城門官一臉錯愕:“哎,哎哎,你們~”

    “滾開。”

    被身穿“兵”號服的人粗暴一推,摔進了護城河。

    嘉興城內雞飛狗跳。

    許多人都懵了,這是在鬧哪出?噶鬧猛嗎?沒到時節呀。

    府衙門口,兩個不識相門子竟敢阻攔。

    被當場劈翻,嘉興知府衙門上下就這樣落入了苗有林的控制。

    城外傳來了齊刷刷的跑步聲。

    李鬱笑道:

    “嘉興府,改姓李了。”

    1個時辰後,所有城門全部被接管。

    除一個城門外,其餘全部暫時關閉。

    近衛軍巡邏隊沿街宣佈:

    “大清要亡了,西邊有白蓮教匪,南邊有天地會,海上有紅毛海盜。爲保存江南繁華,李家軍替天行道,接管江南所有城池防務。”

    “商人照常營業,百姓照常生活,一切照舊。”

    “廢除大清律,改爲戰時簡易法。”

    ……

    一些靈活的、有眼力見的新附小吏,潑皮。

    開始滿城張貼告示。

    《李家軍實控區域戰時簡易法》:

    殺人者,槍斃。

    公開對抗者,槍斃。

    傷人者,搶劫者,充爲軍前苦役。

    取消清廷原有一切律法,規定。

    錢糧賦稅具體徵收辦法,待後續發佈具體細則。

    ……

    慢慢的城中百姓們見沒有殺人,沒有放火。

    軍爺們也沒有衝進屋子搜查亂黨,趁機撈銀子。

    小門小戶的,這日子還得繼續過。

    於是,街上開始慢慢的出現了人。

    而李家軍漂亮的制服,和燧發槍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次日,戰略宣傳署簡單培訓過的說書先生趕到。

    午時,兩個大隊的武裝民兵趕到。

    嘉興城,正式換防!

    城牆破損處,待後續水泥運到稍加修繕。

    根據李鬱的預測,嘉興一帶很可能會成爲前線。

    所以,又驅使抓來的俘虜在城外修築圓形三層炮樓,磚石水泥砌成。

    四周挖出壕溝,修築矮牆。

    武器是一門短管霰彈炮,數杆擡槍,其餘的都是火槍。

    想攻城,就必須先拔除這些炮樓。

    而打炮樓的時候,又會面臨城牆上的夾擊。

    ……

    第一波速成填線兵,很快就瓜分殆盡了。

    每佔據一座城池,就進駐一批。

    依據位置的重要性,少則半個大隊(250人),多則一至兩個大隊。

    第二波填線兵,已經在流水線上了。

    有軍官,有火槍就可以開啓招募,畢竟大清朝什麼都貴,唯獨人命賤。

    失地農夫、力夫、流民、乞丐、潑皮,甚至是囚犯,來者不拒。

    步兵士官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迫不及待的忙着升官。

    主公有話在先,能者多勞。

    是做個50人的分隊長,還是兼多個分隊的隊長,就看自己的能力了。

    考覈標準也很簡單,

    三行隊列前行半里,裝填3次,齊射指定的標靶。

    只要9成以上的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動作,就算合格了。

    軍官們身穿紅黑制服,腰挎指揮劍,手握短棍,腳蹬皮靴。

    表情猙獰,體罰加軍規。

    不出意外,嘉興府新招募的第一批填線兵,次日就懸掛了兩顆血淋淋的腦袋。

    按照主公的要求,嘉興城防力量還過於單薄。

    必須,儘快增加到4個大隊。

    兩日後,運輸船隊就會送來100門輕重火炮。

    西山鐵廠,鑄鐵炮技術爐火純青。

    西山槍炮廠,鏜炮膛的技術也日益精進。

    最重要的是,鍛鍊出了一批成熟可靠的學徒。

    這些人,才是李氏軍工業的未來!

    ……

    此時的乍浦城,一片緊張肅殺。

    馬隊來回穿梭,大聲傳令。

    滿城所有旗丁全部離家,到各協領旗下報道。

    6歲以上60歲以下的婦孺老幼,全部分發武器。

    乍浦碼頭的巡船,出海30裏巡航。

    主力戰船,火藥炮子全部搬運進艙,水手不許離船。

    南灣炮臺也加設觀察哨,日夜警惕海面。

    乍浦雖小,卻是江南重鎮、海防重地。

    清廷在此設旗營水師副都統一名,麾下1500旗丁,大小戰船40餘艘。

    另設綠營水師一協,置副將一名。

    還設有陸上綠營一營,置千總一名。

    總之,小小的乍浦,全是兵!

    李鬱起兵接連攻佔州縣的消息,副都統豐升早就知道。

    金山衛之戰,京口八旗被全殲的消息,他也知道。

    金山衛距離乍浦,不到200裏的距離。

    乍浦早就進行了動員,在備戰。

    嘉興府城失陷,就意味着敵人馬上就到了。

    豐升一身戎裝,站在乍浦城頭。

    周圍和城下都是民夫,在皮鞭的監督下挖掘工事加固城防。

    ……

    “都統英明,提前修繕工事,加固城防。”

    “哼,我估計叛軍一兩日就到了。就是不知道陸上還是海面先來?”

    綠營千總拱手道:

    “標下覺得賊兵會從陸上來。”

    “哦,爲何?”

    “海面有旗營水師,主力戰船20艘,還有南灣炮臺威懾。標下若是那李賊,也定然不會來雞蛋碰石頭。”

    “哈哈哈哈哈,說的好。”

    綠營千總繼續分析道:

    “而陸上,就不一樣了。乍浦陸上兵力並不多,僅靠據稱堅守。南灣炮臺,炮口全部朝向海面,沒法轟擊陸上來犯的敵人。”

    豐升皺眉,也不由得點點頭。

    這個漢人綠營武官說的很有道理,作爲一個直爽的八旗漢子,他能聽得進去正確的軍事意見。

    “田千總,依你所見。我軍該如何應對?”

    見上官如此賞識,謙虛,田千總欣慰無比。

    恭敬有加的說道:

    “可否將馬副將麾下戰船,火炮拆卸部分上岸,加強城防。”

    馬副將,臉色大變。

    他是乍浦綠營水師的主官,麾下也有20幾條船。

    剛想罵孫子,卻見豐升擡起左手:

    “就這麼定了,照辦吧。”

    ……

    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大了好多級。

    馬副將無奈的照辦了。

    拆下了30門火炮,擡到了城頭。

    於是,綠營水師也失業了。

    集體上岸轉爲炮兵!聽從張千總的調遣。

    “快看。”

    東面的一處山頂烽火臺燃起了狼煙。

    衆人臉色大變,敵從海上來?

    田千總的臉變得很尷尬,不過依舊鎮定自若。

    豐升則是笑道:

    “豈不是好事,先贏一局?壯壯士氣。”

    “旗營水師隨本都統出海,讓賊酋知道我乍浦水師乃是大清國四大外海水師之一。”

    “田千總、馬副將,你等守好城池,待我得勝歸來。”

    “遵命。”

    倆人單膝跪地,目送着豐升一溜煙的走了。

    ……

    “1股狼煙,說明敵人來的不多。”

    “哼。”

    馬副將沒好氣的拂袖而去,乾脆去了南灣炮臺觀戰。

    田千總則是繼續監工。

    乍浦城小,但城牆很堅固,當初不惜血本開採的石條。

    現在就是儘量的在城外多挖出幾道壕溝,再有時間就多砍樹做拒馬。

    半個時辰後,乍浦旗營水師全體起錨駛出了灣區。

    海面上,4艘不明戰艦逆風駛來。

    這是江南造船廠的第一批下水戰船, 4艘嶄新的改進型紅單船。

    紅單船,是兩廣區域流行的一種海船。

    兩頭翹,中間寬,尾部收窄,龍骨結實,三桅硬帆,雙層甲板。

    長14丈,寬3.5丈,吃水深度1.5丈,2200料大船。

    (用現代船舶數據描述,大概就是長45米,寬10米,吃水5米,排水量1100噸。)

    江南造船廠改造的這艘紅單船,實際上是典型的“中西合璧”。

    帆,是中式的。

    船體(主要是水線之下),是西式的。

    這樣做的原因是,中式硬帆需要的人手少,維護簡單,裝置簡單,大大的節約成本。

    跑海貿,少花就是多掙。

    西式船體的龍骨堅固、肋骨密集,扛得住海浪,耐航。

    而且可以輕鬆容納數十門側舷火炮。

    這個時代的商船,往往都是一腳民,一腳軍。

    都是武裝商船!

    到了海上,哪國的律法都不好使,佛祖管不到,耶魚禾也管不到,全靠實力說話。

    ……

    指揮者是劉武的副手,原石湖畔清月村疍民出身的漢子,韋子龍。

    說起來,這個名字還是李鬱取的。

    原先的名字過於粗鄙,故而給他改名了。

    韋子龍和韋俊兄妹是同族,但屬於出了五服的。

    “把沙袋都壘好,盾牌掛幹舷兩側。”

    四艘紅單船挑戰20餘艘清軍外海戰船,是有點託大了。

    情報有誤!

    之前的預估太樂觀了。

    那份來自江蘇巡撫衙門的存檔文書,大約是過時了,搞不好還是康雍時代的信息。

    韋子有些也很緊張,額頭上開始出汗。

    海面風浪中等,他卻是穩穩的站在甲板上,拉開千里鏡觀察敵人。

    同樣的,乍浦副都統豐升也在觀察着這股不明敵船。

    他皺眉道:

    “像是廣東那邊的船,透着股邪乎。”

    “我部有20艘,敵人4艘,優勢在我。傳令下去,兵分兩路,必要時跳幫,儘量俘虜一兩艘敵船。”

    “嗻。”

    親兵興沖沖的打起了旗語。

    乍浦水師旗營所有戰船逐漸散開。

    一隊攔頭,一隊準備兜尾。

    若是能夠打散架一兩艘,跳幫作戰俘虜剩下的船隻就好了。

    船很貴的,修一修轉手一賣就是幾千兩白銀。

    ……

    許多旗丁都有這種心思,笑嘻嘻的討論着這次賞銀能拿多少。

    平心而論,乍浦水師的戰鬥力尚可。

    這幫人都是水師三代,甚至世代。

    熟悉駕船還有東海的脾性。

    他們的祖輩是從江寧八旗和杭州八旗抽調而來,世代鎮守這座海防小城。

    如果,將江南大平原比作一間面朝大海的屋子。

    那金山衛和乍浦就是兩把門鎖。

    史書上的兵家必爭之地,沒有一處是虛構的。

    在沒有空降兵,航空兵,沒有高標準道路的時代,大軍征戰的路線選擇並不多。

    拿下乍浦,是李鬱親征的關鍵一棋。

    此時,他親率的2營近衛軍火槍兵,還有1營炮兵,也在開往乍浦城的路上。

    陸海夾擊奪取乍浦,同時消滅旗營。

    絕不能讓他們逃了,否則後患無窮。

    ……

    距離慢慢拉近,船型也看的更清晰了。

    韋子龍發現,清軍水師的數量雖多,船型混雜,大小不一。

    其中有一些船相對老舊、脆弱。

    他開始興奮了,大聲下令:

    “今日,當海上拼刺刀。我們的船結實,炮多,優先轟擊他們編隊裏的巡船和沙船。”

    “然後楔入他們的陣列線。”

    “兵分兩路,各自爲戰吧。”

    一頓旗語,加吼叫後。

    原本齊頭並進的四艘改進型紅單船,也一分爲二。

    落在清軍水手眼裏,簡直是大好事。

    “都統,這幫人的炮不少。”

    “單舷就有18門,真闊氣。打完這仗,老子也要向朝廷上奏要求撥款。”

    豐升所在的旗艦,全船也僅有20門炮。

    船型是一艘趕繒船,屬於這個時代清軍外海水師的大型戰船。

    海面上慢慢的起了霧。

    算不得濃霧,可還是有些影響視線。

    大海,從來不慣着海航人,想颳風就颳風,想起霧就起霧。

    若是太陽從雲層出來,這海霧很快就會消失。

    兩軍逐漸靠近。

    7裏,5裏,4裏~

    李氏水師在清軍戰船的左前側,角度40度,距離不足4裏。

    兩軍對角航行。

    看樣子是李氏水師想搶佔上T位,可顯然是來不及的。

    一艘紅單船突然開始轉向。

    千里鏡裏,豐升突然看到敵船炮舷陸續冒出火光。

    他怪叫一聲:“所有人,趴下。”

    率先趴到了沙袋後,反應快的也立即照做。

    反應慢的還在狐疑發生了什麼。

    ……

    迎接他們的是一排炮彈,甲板上木屑亂飛。

    一發實心彈,打碎了幹舷。

    又把甲板上發愣的一個旗人水手,打成了兩截。

    硬帆,被炮彈豁開一個口子。

    站在桅杆上瞭望的水手,被震落甲板,當場摔死。

    豐升後背全是冷汗,他大吼道:

    “把傷亡的都拉進船艙底下,所有人準備作戰。”

    一盞茶的工夫,參領大聲報告:

    “炮手就位,水手就位,舵手就位。”

    豐升大吼一聲:

    “擺一字長蛇陣,轉向左。”

    “都統,敵炮射程太遠了。打的也太準了。”

    “所以靠上去,貼近打,我們火炮多,千萬不能被他們拉開距離放風箏。”

    此時的風向,航向來看。

    豐升的戰略是絕對可行的。

    所有人都在屏氣凝神,等待着船隊擦肩而過的那一刻。

    ……

    清軍的第一艘船,是豐升的旗艦。

    他已經蹲在了沙袋後,還戴上了鐵盔,舉起了盾牌。

    海戰,可不是陸戰。

    炮彈亂飛,捱上就是死,個人武藝沒用。

    “開炮。”

    頓時白煙滾滾,甲板震動。

    側舷的10門炮一口氣全打了出去。

    由於海浪的原因,命中只有4發。

    其餘的打高了,或是打低了落入水中。

    80米外的李氏紅單船,硬生生抗着。

    甲板中1發,水手死亡一人,傷一人。

    船側中彈3發,其中一發鑽進側舷,僥倖無人傷亡。

    其餘兩發,沒有打透船舷。

    江南造船廠改進的紅單船,肋骨用上了鐵架,側舷加厚。

    橡木雖好,可大清朝沒有。

    所以結合實際,最佳造船木材是杉木、櫸木。

    桅杆用柚木或者鐵力木。

    高檔海船可以採用紅木類木材。只不過,目前李家軍還沒這個實力。

    兩支船隊對向,擦肩而過。

    火炮不斷轟鳴,白煙加上薄薄的海霧,視線非常不清晰。

    ……

    突然,韋子龍大吼一聲:

    “打那艘小型居船。”

    衆人立即屏氣凝神,在擦肩而過的一瞬間側舷齊轟。

    這艘位於船隊第4位的居船,一側連續中彈。

    24磅炮的炮彈,破壞力巨大。

    連續被轟開大窟窿,船體分裂散架了。

    緊跟在後面的第二艘李氏水師戰船立即轉向。

    由於風向緣故,清軍船速稍慢。

    藉助這個混亂,他居然楔入了清軍戰列線中間。

    然後來了個雙舷齊射。

    炮聲驚人,效果也驚人。

    清軍船隊當中,第三第四位置的戰船都失去了戰鬥力。

    一條傾斜,甲板被血洗。

    另一條尾舵處出現了大窟窿,在緩慢的下沉,船頭翹起。

    造成的後果就是,清軍的戰列線無法保持。

    從第五位置往後,所有戰船被迫改變航向,或左或右,繞開正在傾斜的友軍戰船。

    ……

    【本想手繪海戰陣型圖一張,可作者書法繪畫已入化境,恐讀者拍案罵娘,還是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