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李家軍,出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5297更新時間:24/06/26 20:47:44
    官兵戰敗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湖北,到處人心惶惶。

    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沒飯可吃的百姓,都向鄖陽府方向聚集。

    因爲市井都在傳唱:入白蓮,吃白米,奉彌勒,坐天下。

    朗朗上口,文盲聽了也懂。

    加入白蓮教,就能吃白米。

    而士紳、商賈、讀書人羣體,則是避之不及,收拾細軟就往東跑。

    能跑多遠,是多遠。

    少數有遠見的,甚至一口氣跑去了長沙。

    在清廷當過官,瞭解朝廷機制的致仕士紳階層,都心中有數。

    平亂,少則三四個月,長則一年半載。

    從朝廷接到戰敗消息,從京城和邊疆調精銳,從周邊數省分別抽調一定比例的綠營。

    正常需要一個月!

    然後,即使是一戰擊潰教匪主力,又是十天半個月後的事了。

    再沿州縣,圍剿小股殘兵、亂匪。

    一兩個月又過去了。

    ……

    這還是最順利的情況,如果官兵再敗上一次,這個時間就要以年計算了。

    所以,越是致仕士紳階層,越知道這場風波的嚴重性。

    乾脆,來個鄰省度假。

    安心的看看邸報,等待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白蓮教主力,已經急劇膨脹到了10萬人,除了守城兵力,偏師。

    其餘的8萬人,在洪教主的率領下,東征,準備啃一塊硬骨頭。

    襄陽城!

    秦嶺,橫貫帝國東西,連綿3000裏。

    而襄陽,正好處於秦嶺的中間低矮之處,相當於秦嶺的鑰匙。

    南北陸路交通,必須經過襄陽城。

    翻越秦嶺,寥寥數人或許可以。

    但是大軍,輜重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果白蓮教佔據了襄陽城,就意味着,陝甘綠營、河南綠營若要南下,就必須繞道安徽或者四川。

    以此時的道路狀況,堪稱災難。

    當然了,南方諸省還有大批清軍,可以就近圍剿。

    ……

    “地形,無論何時,都是影響戰爭的關鍵因素。”李鬱感慨道。

    西山島作戰會議室,

    掛上了一副新的大清疆域全圖,不甚精準,自己根據印象手繪的。

    劉千的信鴿,傳來了最新消息。

    清軍大敗,白蓮教高歌猛進。

    衆人興奮異常,紛紛摩拳擦掌,恨不得這會就插旗。

    李鬱還算冷靜,給衆人講了一下襄陽城的地位!

    “諸位,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強大的水軍,才能坐擁長江下遊,讓清廷不敢窺視。”

    “主公,那以後呢?是北伐?還是西征?還是南進?”

    “此乃高度機密,暫時不做討論。”

    李鬱很嚴肅的拒絕了當衆討論戰略方向的議題,哪怕在座的都是完全信任的骨幹。

    相比上一次的軍事會議,多了倆人。

    一個是岳父胡雪餘,一個是範氏族長。

    此2人,雖都是舊勢力成員,但以行動證明了忠誠。

    即使是被動的、權衡利弊的忠誠,那也是忠誠!

    作爲一個王者,不能有潔癖。

    無論是道德層面的,還是男女方面的。

    因爲王者這一生所參與、或見證的骯髒,用盡黃河水也洗不淨。

    範族長,將名下田產,宅子大部出手,換回了銀子、物資。

    掏空家底購置了12萬石糧食,還有8萬方的優質木材。

    交易是明面進行的。

    就連兩江總督,都派人來詢問此事。

    範氏族長一口咬定,是想重建一座堪比孔廟的祭祀場所,範廟。

    佔地3000畝,需要用工數萬,歷時十數年。所以才如此的費盡周折。

    孝道,是大清的正治正確!

    所以,即使兩江官場上下,都覺得範族長老糊塗了,昏了頭了。

    也不好加以干涉,只能乾笑兩聲。

    豎起大拇指誇一聲“至誠至孝”。

    ……

    “今日祕密召集諸位到此,是爲了宣佈一項重要決定。”

    “我要籌建江南造船廠,位置就在金山衛港。”

    衆人坐的筆挺,眼神炙熱,聽着李鬱在講述戰略。

    “此船廠,專爲建造海船。以西山船廠的匠人爲底子,加上重金僱傭一些有過建造海船經驗的南方船匠。”

    “同時招募民夫,疏浚金山衛港口,增加2條棧道,修築水泥駁岸,還有一座炮臺。”

    “諸位可能有一個疑問,我們何時和清廷翻臉?”

    這是在場所有人最感興趣的話題,沒有之一。

    李鬱故意停頓了一會,等到所有人都翹首以待的時候,他才說道:

    “清廷集全國之力,集聚湖北,和白蓮教僵持之時,就是我們堂堂正正,豎旗起兵之日。”

    杜仁詢問道:

    “主公,屆時我們是要聯手白蓮教,夾擊清廷嗎?”

    “是夾擊,還是單獨進攻,屆時看情況而定。”

    衆人都頻頻點頭,明白這裏面的玄機。

    無非是,如何利益最大化。

    白蓮教是造反同行,但絕不是同道!

    範族長想了想,還是說道:

    “老朽年邁,可還是想建言一句,主公萬萬不能和白蓮教走的太近,至少表面上要保持距離。否則日後榮登大寶,也容易被詬病。”

    李鬱笑道:

    “宗教是把雙刃劍,自古依靠它起家的梟雄,無一善終。我雖年輕,可也清楚其中的厲害,和白蓮教的相處,無非是利用、提防。”

    “主公英明。”衆人紛紛拍馬。

    ……

    “明日,我會親率大軍,先吃掉圍攻金山衛的京口八旗1000餘人。”

    “主公出馬,定然如同雷霆萬鈞,一錘定音。”劉武恭維道。

    這一趟,定然需要大量船隻的配合。

    漕幫譚沐光押運漕船去了通州,所以這隨主公出征的人選,必須有他!

    果然,李鬱看了看他:

    “沿途航線、船隻的事,你全權負責。”

    “屬下遵命,早已準備完畢。”

    “據說,你麾下水師新添了幾艘淺水火力支援艦?”

    “正想和主公彙報一下。”船廠蒯廠長趕緊接過話茬,這是他的分內事。

    “那你就當衆講解一下,此船有何特殊之處?”

    “淺水火力支援艦,專爲適航江南水網設計,平底船,船頭船艄皆爲方形,長4丈,寬1丈,高1.5丈(不含桅杆,只到幹舷),單桅硬帆一面,甲板四周爲半包,臨戰可加掛盾牌或者沙包增加防禦,必要時可划槳緩慢機動。整艘船包含1門3磅船艄炮,1門虎蹲炮,12杆擡槍。理論搭載船員20人。”

    ……

    李鬱擡手詢問道:

    “重心有問題吧?”

    “稟主公,航行移動時,人員儘量在船艙,壓艙!作戰時,若橫風強勁,建議坐灘。”

    衆人都笑了,李鬱詢問道:

    “老蒯,伱有沒有測算過?這種船的極限通過情況?”

    “水深2尺,即可通過。”

    【注:據古籍《海運南漕議》,載貨3000石(約210噸)的大型沙船,吃水才4~5尺(約1.3~1.6米)。1丈=3.3米,1尺=33釐米。】

    “目前有幾艘?”

    “剛下水試航2艘,準備這次隨徵試試。”

    “行,是騾子是馬,拉出去溜溜。”

    李鬱對於新鮮事物,向來很寬容。

    更何況,內河後勤運輸、內河火力支援,是他多次向劉武和老蒯強調過的。

    李家軍是一支近代化軍隊,依賴火器,後勤壓力很大。

    在江南作戰,水網就是後勤生命線。

    鄰水作戰,後勤不斷,即使遇到數倍敵人也不必躲避。

    結硬寨,挖壕溝,固守待援。

    實際上,這種作戰思路,是曾國藩的湘軍所倚重的,很適合大清的國情,江南的地形。

    ……

    當晚,李鬱再次召開了小規模軍事會議,僅有參戰的軍官參加。

    幾位義子、劉武、兀思買、還有陳子澤、錢有膽等炮兵軍官。

    衆人一致認爲,最大的難度是防止敵人突圍、甚至是提前逃跑。

    京口八旗一人雙馬,如果腳底抹油,未必堵得住!

    “徹底包圍,所需的兵力數量太大,不現實。”兀思買一下子就說破了最大的隱患。

    “若是再次扮成友軍呢?”李二狗反問道。

    “不符合常理。你見過無賞、無令卻主動積極打仗的綠營兵嗎?”

    李二狗泄氣了。

    李鬱敲擊着桌面,突然幽幽說道:

    “諸位,我對那兩三千匹戰馬,可是眼饞的很吶。有沒有什麼辦法,殺人卻不傷馬呢?”

    衆人都笑了,這太不現實了。

    “兀思買,騎士和戰馬,有分開的時候嗎?”

    “夜晚歇息,人在帳中,馬在馬廄,距離還是很近。偷襲的難度很大。”

    ……

    李鬱只能暫時打消了這個想法,只求全殲。

    提前登岸,先佈置好散兵線,火炮就位,再推進。

    儘可能的用火力殺傷敵人,有逃跑者就算了。

    他們踏過附近的幾條小河叉時,也會有驚喜的。

    擡槍永不過時!

    深夜,西山島一片忙碌,碼頭上燈火通明。

    這是在爲了明日的出征做準備,物資、食物、彈藥全部搬入船艙。

    近代化的軍隊出征,是一件很複雜很繁瑣的工程。

    軍事科技發展的越快,對後勤的要求就越高。

    匈奴騎兵那種一聲牛角,就能聚兵出征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幸好,李家軍的槍炮都是制式裝備,沒有五花八門。

    也不存在內部派系,這個湘軍,那個楚軍,那個綠營的。

    胡靈兒披着一件袍子,走了出來。

    “夫君,可是在擔憂明日的戰事?”

    “嗯,打仗永遠無法計算出所有變量,不確定因素永遠存在。”

    “要不,再多帶1個營的兵力?”

    李家軍軍制,一個營500人,滿編還超一些。

    “不必了,3個營已經足夠了,何況還有上百門的火炮。船隊已經首尾無法望見了,想瞞也瞞不住了。”

    “妾身在想,有幾件事是否需要收尾?”

    “嗯?”

    “王神仙的翡翠局,潮州府的分號,還有在北上途中的漕船。”

    李鬱點點頭:

    “你說的有道理,這些首尾都需要儘快料理乾淨。哎,你臉色怎麼這麼難看?”

    胡靈兒勉強笑道:

    “妾身有些不適,想吐。”

    話音未落,嘔!

    ……

    西山島有大夫,急匆匆的趕來了。

    鬚髮皆白,一看就醫術高明!

    他先用一塊絲巾搭在腕上,隨即輕搭兩指,雙眼微閉。

    突然,睜開了眼睛,表情嚴肅。

    似乎是確認了一下脈象,才喜滋滋的起身拱手道賀:

    “恭喜主公,夫人有喜了。”

    呼,在場衆人都眉開眼笑,吉兆!

    夜晚鬧出如此動靜,府中衆人聚集,另外倆側室也來了。

    李鬱心之所及,突然說道:

    “勞煩大夫,給她倆也把一下脈。”

    楊雲嬌臉色一紅,不過還是乖乖聽話了。

    白胡子大夫,剛一把脈,就驚訝的跳了起來:

    “哎呀,如夫人也有喜了。”

    府內一片譁然,緊接着是韋秀,脈象正常,未曾有喜。

    李鬱還是追問了一下:

    “不會有誤?”

    “脈象往來流利,如珠滾玉盤,連綿有力,典型的喜脈。老夫行醫20載,斷不會有錯。”

    李鬱這才開心的賞賜了大夫,府中一片歡騰。

    都稱讚主公這效率,不愧是人中龍鳳。

    “夫君,那妾身呢?”韋秀紅着臉,問道。

    “應懷盡懷,願懷盡懷。”李鬱嚴肅說道,“讓府邸中的每一個女人懷上孩子,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罷,大手一揮:“今晚,你亻寺寢。”

    韋秀微微彎腰:“妾身得令。”

    府中丫鬟們紛紛竊笑,不知爲何,主公這番話的每一個字都很正常,可放在一起就顯得不太正常了。

    總覺得聽着怕怕的,又怪期待的。

    只能說漢語,博大精深!

    ……

    大戰之前,當蓄積體力。

    李鬱終究還是太年輕了,缺乏經驗。

    第二天打着哈欠上了船,在船艙內又補了一覺。

    幸好,這一路航線熟悉。

    船隊很壯觀,依舊打着漕幫的旗幟。

    甭管看官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李家軍做事雖然越明顯,卻從未真正打出過“李氏”旗號。

    用李鬱的話說,即使隔着一層薄薄的窗戶紙,也比一覽無餘要好。

    因爲,這一層窗戶紙,就是很多利益相關人的自我安慰。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搞笑。

    寧願把頭埋進沙子裏,學做鴕鳥,也不願面對心裏早就清楚的“現實”。

    “不聽,不聽,狗狗唸經。”

    府城的圈子裏,早就流傳着李鬱豢養私兵,打擊仇人的八卦。

    甚至有親歷者,在太湖水域見過陌生戰船。

    不過,沒人願意捅破,過一天算一天。

    畢竟那每個月的分紅銀子,是從不拖延,真金白銀的送到手裏。

    許多人都自我安慰,上面有知府、布政使都沒出面干涉。

    我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兒,動什麼閒心。

    再說了,現在世道這麼亂,城外一月就幾十起打劫、對抗官府的事。

    府衙管都管不過來,只能挑選幾個顯眼包,重點打擊一下。

    李大官人產業都在城外,養點私兵,弄幾桿火器也能理解,估計是爲了防身嘛!

    ……

    蘇州織造署,

    福成抓着一張紙,幾乎揉成一團卻不自覺。

    “公子,有人求見。”

    “滾,讓他滾。”

    福成扭頭,憤怒的吼道。

    他剛收到最新消息,朝廷批准了錢峯對於兩淮鹽務的所有處置。

    他老爹也在其列。

    處置是罷官,交納議罪銀3萬兩,可回京養老。

    若是無銀可交,則流放寧古塔。

    這個處置,還屬於格外開恩了,至少在皇帝眼裏是這樣,只是罰點銀子而已。

    他神經質一般的冷笑道:

    “議罪銀,哪個孫子發明的?”

    書房外,傳來陌生人的聲音:

    “是你們父子的頂頭上司,內務府大臣和珅發明的!”

    福成一驚,怒道:

    “什麼人?竟敢私闖織造署衙門?”

    來人正是粘杆處侍衛統領,阿克齊!

    他一身便裝,昂昂然走了進來,往椅子上一坐,不屑的說道:

    “紫禁城,也沒幾處我不能私闖的地兒。”

    福成揮手,打發了聞訊趕來,手持刀劍的手下。

    他聞到了一股很熟悉的味道,拱手問道:

    “尊駕是?”

    “粘杆處的,來蘇公幹,需要你配合。”

    阿克齊甩出一塊腰牌,還有一張蓋有玉璽的紙張。

    ……

    福成冷靜了下來,擠出笑容:

    “請阿大人示下,在下全力配合。”

    “祕密抓捕李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