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本官姓馬,名忠義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2420更新時間:24/06/26 20:47:44
    知府衙門的方捕頭,帶了三個佩刀捕快趕到了。

    “光天化日,爾等欲強闖民宅嗎?”

    他一開口,李鬱就知道了他來的目的。

    利用總捕頭身份,給王家撐腰來了。

    幾個親信捕快,明顯是狠角色。

    竟拔刀在手,攔在了王家的門前。

    杜仁心中一緊:

    “阿鬱,壞了。我們不能這樣當街和官差發生衝突。”

    “這樣性質就變了。”

    李鬱不是傻子,他看的出來這裏面的兇險。

    如果今天維格堂的人強闖王家,帶走甄氏,那勢必和官差爆發衝突,傷亡難以避免。

    ……

    “方捕頭,咱們後會有期。”

    李鬱掏出手帕,慢條斯理的擦了一下手,扔在地上。

    衆人跟着,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這方帶着香味的手帕是誰塞的,他也不知道。

    隨手掏出來,就隨手扔了。

    方捕頭得意的大笑,被當作貴客迎入了王家。

    甄氏得知後,氣的大哭。

    在房間裏各種砸東西,心如死灰。

    不過,就在當天,丫鬟送進來一封信。

    “甄小姐安心,耐心等上數日,維格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誓死捍衛大清朝女性的自由戀愛權。”

    自由戀愛這幾個字,讓甄氏看的失了神。

    反覆唸叨了許多遍,直到丫鬟提醒她該進午餐了。

    府衙內,黃通判笑的很開心。

    這一次,方捕頭出馬是有他的授意。

    知府位置空缺,同知老邁不管事,他這個通判幾乎代理了府衙的所有事務。

    雖不是正印官,卻享受了一回知府的感覺。

    對於李鬱這個人,他本能的看不慣。

    所以,在聽說了判決結果後,他就覺得張有道此人過於貪婪。

    一個知縣,竟然聽訟棍的擺佈。

    有機會,要好好敲打一下他。

    若是他識趣,乖乖奉上孝敬,這事就既往不咎。

    否則,他定會在給上司的刑獄文書中涉及一二。

    ……

    正當他沉浸在權力的快樂當中,突然門被推開。

    “三老爺,府尊來了。”

    “什麼?”

    “朝廷派出的新任知府,已經到了衙門口。”

    “混賬玩意,這麼大的事爲何不早報。”

    黃通判連忙起身,不小心帶翻了茶碗,潑到了官袍上。

    他也顧不得清理,趕緊快步向外走。

    一路所見,經歷、司獄、照磨、六房典吏、三班班頭,全部急匆匆的從各自屋裏出來。

    就像是蟻后歸巢,工蟻紛紛出來迎接。

    這才是真實的官場。

    一位穿便裝,體型健壯的中年漢子,站在影壁前。

    “本官馬忠義,漢軍旗正藍旗人,蒙皇上厚恩,知蘇州府。諸位同僚,以後咱們就在一口鍋裏掄馬勺了。”

    “拜見府尊大人。”

    亂糟糟的,一衆官吏慌忙跪倒。

    官場禮節,有一些是模糊的。

    就比如跪拜,品級低微的書吏見到知府,立即下跪是常理。

    而知府的佐官,比如同知,通判,卻是不必跪拜,作揖行禮即可。

    黃通判沒想跪,然而身邊齊刷刷像割麥子一樣跪了一地。

    自己就顯得很突兀,頗爲尷尬。

    馬知府也不經意的往自己這邊瞥了一眼,目光平靜。

    ……

    這位吏部精挑細選,乾隆面授機宜的新任知府,上任後自然是引起了多方矚目。

    迎來送往,酒宴派到了半個月後。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這位新官上任,沒有燒三把火,連一把火都沒燒。

    一切,都好像那麼的平靜。

    不過,黃通判沒這麼樂觀。

    他嗅到了一股氣息,“山雨欲來風滿樓”。

    颱風來臨之前,總是雲淡風輕。

    所以,他最近很低調。

    公事早請示,晚彙報,絕不怠慢。

    而馬忠義這位漢軍旗世家官僚,也非常的客氣。

    每次都詢問他的想法,偶爾還把他送到門口。

    馬知府越客氣,黃通判就越緊張。

    他總覺得,在這位知府大人客氣的話語後面,是十面埋伏。

    若是黃通判知道,蘇州府還有第二個人有相同的感覺,他一定會引爲知己。

    這個人,就是李鬱。

    他正在通過各方渠道,打聽這個馬忠義的底細。

    從巡撫衙門負責文書的一位書吏那,花20兩銀子得到了一個信息。

    馬家原先是八旗貴族的包衣,祖輩在一片石大戰中立了軍功。

    第二代在平定三藩的大戰中,又立下軍功。

    後被康熙看中,擡入漢軍旗了。

    屬於根正苗紅,世受皇恩的鐵桿忠臣。

    李鬱最近手頭不缺銀子,忙着搞基建,大生產。

    他已經基本吃透了火繩槍的全部生產工藝,不說多精湛,至少能造出質量靠譜的武器。

    在上方山,做過射擊試驗。

    連續打了40槍,沒有炸膛。

    又用超量30%的火藥,連續射擊了5次,沒有炸膛。

    林淮生,範京,小五等鐵桿心腹,都知道他在造槍,沒人有異議。

    他們早就被捏成了一個整體,沒有二心。

    而維格堂的其餘人,也都知道堂口存有火器。

    作爲混江湖的,他們都覺得有幾桿火器傍身挺好。

    只要平時低調點,別被官府察覺就行。

    別的不說,鏢局那些鏢師出遠門,哪個不是身懷利刃,弓箭長槍齊全。

    李鬱也時常和下屬灌輸,實力才是王道。

    要想過好日子,就得有實力。

    否則,鄉紳、青皮、水匪、官差,個個都來拿捏你。

    而存菊堂,又悄悄吸納了一些帶孩子的流民。

    淮北十幾個縣被黃河淹了。

    能活着走到這裏的,都是生命力頑強的流民。

    ……

    這些人一路乞討到了附近,被李鬱挑了一些留下來做勞工,管飯。

    十幾個漢子,暫時被安排在了堡外居住。

    大家都覺得,這個莊園叫李家堡更貼切。

    李鬱覺得,似乎這樣叫也不錯,就默認了。

    李家堡的基建一直沒停,需要勞動力。

    而他們的孩子,就幫着做點輕鬆活兒,窮人家的孩子都這樣。

    至於工錢,那是不可能的。

    “阿鬱,你叫我?”

    “對,甄氏的案子,也該有個了結了。”

    “知府衙門能聽我們的?”

    “拿着這份狀紙去,包贏。”

    杜仁接過紙,展開一看。

    頓時臉色漲紅,又發白,手激動的哆嗦。

    “阿鬱,你他娘真是個人才。”

    “府尊看了這狀紙,但凡猶豫一秒鐘,都是對仕途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