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憂鬱笑笑生字數:2308更新時間:24/06/26 20:47:44
    第二天,李鬱就照辦了。

    經過友好商議,每月40兩例銀,僱傭杜大訟師爲存菊堂的法律顧問。

    堂口遇到差役刁難,案子糾紛的時候,杜訟師有義務及時介入,提供法律援助。

    打贏官司的花紅另算!

    存菊堂,再添一員大將。

    一時間,上門委託的土豪惡紳們踏破門檻。

    而“剪辮”案,卻還是在發酵當中。

    李鬱派人把一柄董記剪刀,悄悄的放到了土地廟睡覺的乞丐手邊。

    醒來後,乞丐大喜。

    認爲是洪七公他老人家下凡,送把剪刀給自己換頓飽飯吃。

    於是,乞丐立刻送到了當鋪,想換幾枚銅錢。

    當鋪掌櫃的知道輕重,立即把乞丐扣了送到了府衙。

    大獄內,方捕頭親自上手。

    用沾了鹽水的鞭子,抽的小乞丐死去活來。

    最終,招認了犯罪事實。

    土地廟乞丐10餘人,偷盜剪刀,又因爲對社會不滿,怒剪他人辮子。

    ……

    趙知府大喜,和巡撫大人商議後決定結案。

    無知乞丐偷盜剪刀,後剪他人辮子泄憤。

    供狀送到紫禁城,引來了乾隆的憤怒。

    他在乾清宮憤怒的摔了茶碗,吼道:

    “下面的人竟敢這樣糊弄朕,簡直無君無父。”

    “動搖我大清國本的大案,竟然想用幾個乞丐頂罪。”

    “下旨,嚴厲斥責蘇州地方官,告訴他們,如果腦袋不想要了,朕可以幫他們挪一下。”

    太監們被嚇得瑟瑟發抖。

    而朝臣,表面惶恐,實則內心穩得一批。

    麻木了,習慣了!

    伺候這位爺,就得順毛捋。

    不過,正藍旗副都統,御前侍衛和珅卻是提着一顆心。

    因爲他收到了各省的獻書2000餘冊,其中尤以蘇州府的最多。

    其他人不懂乾隆的心思,他卻是摸的透透的。

    什麼不分滿漢,開禁言路,不以書中內容掀起文字獄,都是扯淡。

    私底下,他曾經和侍讀學士紀曉嵐聊過此事。

    兩人一致認爲,伺候皇上不能言聽計從。

    紀曉嵐是漢臣,宦海歲月兩起兩伏,對“伴君如伴虎”有清醒的認識。

    和珅是旗人,又是正得寵,權勢遠超於他。

    二人差距甚大,在仕途上沒有衝突,反而可以聊到一塊兒去。

    要麼能看透皇上的心思;要麼就事事請示,絕不私自做主。

    ……

    各省進獻的書籍,暫時都存放在禮部。

    由專門的官吏,造冊登記,並通讀內容。

    忽然,一個書吏翻書的手停住了。

    蘇州府彭家進獻的一冊明代書籍裏,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關外極北部族,漁獵爲生,獸皮裹軀,食不果腹,不知廉恥,常與禽獸爲伍。部落男子成年時開始留一根辮子,之後每獵一頭猛獸,則多蓄一根小辮,勇士髮辮多不勝數。而只有一根髮辮者,往往被視爲懦夫,被逐出部落。”

    書吏的手僵住了,他不知道該怎麼看待這個故事。

    最終,他還是決定上報。

    和這個無聊故事一起上報的,還有另外一首反詩。

    乾隆看了,表情冷漠:

    “將獻書的二人,交由當地官府處置。”

    “處置結果,交由刑部審定。”

    和珅想開口,最終還是忍住了。

    反觀軍機大臣于敏中,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內心毫無波瀾。

    和珅暗自感慨,真不愧是能做到漢臣魁首的人,厲害啊。

    ……

    兩樁廷寄,一前一後抵達了蘇州府。

    嚇的趙知府面如土色,雙手顫抖的拿不住信紙。

    他回到後堂,撲通跪在地上,對着菩薩像哭泣:

    “老天爺,賜給我一條活路吧。”

    “這兩樁案子,一個處理不好都是滅三族的罪過。”

    “信男若能安然度過此劫,一定爲您重塑金身,日日香火不絕。”

    砰,一個響頭磕下。

    屋外,胡師爺也在唉聲嘆氣。

    東主出事,他也不好過。

    當晚,他給知府建議將彭家盡數拘拿,抄家尋找其他反書。

    彭家也算是本府望族,從康熙年間開始置下了偌大的家業,子嗣綿延百年。

    一招馬屁拍錯,全家覆沒。

    最終,彭家抄出了反書一十三本。

    彭家老爺子知道厲害,自家在牢裏上吊了。

    還留下了悔過遺書,把責任全部攬在了自己身上。

    舐犢之心,令人扼腕。

    ……

    緊接着,董家也完了。

    什麼戶部員外郎的侄子,都比不上保住自家性命重要。

    趙知府親自下令,方捕頭帶領了100多官差。

    將董家所有人一網打盡,都關進了大牢,嚴刑拷打。

    根據杜訟師的分析,最多一天,官府就能拿到董家的全部罪狀了。

    包括口供,物證,人犯,見證者,還有犯罪動機。

    眼看着風暴越刮越大,始作俑者李鬱有些不淡定了。

    失控了!超出了他的預期。

    原本只是想栽贓幹掉董家,沒想到拉上了那麼人陪葬。

    據胡師爺透露,彭家的幾個兒子都定了斬監候,其他族人暫定流放2000裏。

    董家則更嚴重,直接定了個滿門抄斬。

    李鬱心虛,藉着酒宴詢問了胡師爺,爲何董家定的罪比彭家還重。

    他們只是丟了剪刀而已啊。

    胡師爺則是一臉正氣地告訴他:

    “難道官府沒有抓到董家人犯罪的現場,就不能重拳出擊嗎?”

    “董家老爺子還當堂和府尊講大清律,府尊都忍不住笑了,四班衙役也笑了。”

    “後來,他又吹他有個好大侄兒,在戶部當差。你猜怎麼着?”

    ……

    李鬱一臉震驚:“怎麼着了?”

    “府尊大人當即把他侄子一起併入了嫌疑案犯,將結案文書600裏加急呈送刑部。”胡師爺夾了一口松鼠鱖魚,“老夫估計,他侄子的官兒也到頭了,嘿嘿嘿。”

    “高,胡師爺您是真的高。”

    “老夫的這一支筆,就是閻羅殿的判官筆。李小哥,老夫看你這人投緣,給你注入一點人生閱歷。”

    “您請講。”

    “你啊,就是太善了。這樣不行的,你記住了,要麼不輕易和人結仇,若是結了,那就……”

    胡師爺的醉眼突然睜開,手中筷子把魚一翻扔在了地上。

    厲聲喝道:

    “把廚子給老夫叫來,這魚炸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