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未雨綢繆,大舉冶鐵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昆吾字數:2443更新時間:24/06/26 20:42:52
    7000萬斤聽着很多,實際上算起來還真不算多。

    一門紅夷大炮差不多在3000-7000斤,以5000斤爲中位數。

    一門炮配50發炮彈,一枚炮彈按10斤算,折算一門個紅夷大炮得5500斤,也只能打造一萬三千門左右。

    但其他地方就不消耗了嗎?

    大明有兩億人,按一家八口算,也有2500萬戶。

    一家子的鍋、鏟、農具等等,一戶一年消耗兩斤鐵不算多吧,這個重量連也只夠打把鋤頭,這就去掉了5000萬斤。

    耕地效率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鐵的產量不夠。

    以崇禎看來,估計是朝廷故意不產那麼多,很可能就是故意不讓百姓吃飽.

    至於原因陰暗點想就是怕百姓鬧事,或者民變時能在民間找到大量的鐵製造兵器。

    鍊鐵廠既然能開十個,那一定就能開二十個,爲了維護皇權穩定,置數以千萬計百姓不顧,朝廷還真是好手段。

    大明有280萬軍隊的需求,什麼鎖子甲、明盔甲、盾牌等等都特消耗鐵,每年軍隊消耗1000萬斤不算多吧。

    各地修城修房子等等,一年消耗五百萬斤也不多。

    這麼算下來,能夠供給火器研究院的也只有五百萬斤左右,也只能造九百門紅夷大炮。

    以現在的製造技術,能有五成的合格率就算是不錯了。

    所以,這個產量真的差太多了。

    崇禎坐在龍椅上眉頭輕皺,下面羣臣看的有些心驚,每次看到皇帝這個表情,都會有大事發生。

    過了好一會兒後,崇禎開口了。

    “郭尚書,從明年開始,三年內逐漸收回鐵礦和冶煉的私營權,以後的開採、冶煉全部由朝廷控制。”

    “第二,明年的鐵產量必須達到一萬五千萬斤(1.5億),後年必須達到兩萬萬斤。”

    “第三,朕聽聞有一種‘蘇鋼’的煉製方法,煉出的鐵製作刀具極其鋒利,這種冶煉方法是可取的,

    戶部在以後冶煉的過程中,要注意研究,只要能發明新的方法,可以提高鐵的硬度等等,都要重獎。”

    “臣遵旨!”

    郭允厚立刻迴應。

    羣臣都有些疑惑,搞不清楚皇帝要這麼多的鐵做什麼。

    崇禎之所以要這麼多的鐵是因爲他得爲以後田地分給百姓、水泥做準備。

    等田地到了百姓手上,那肯定需要大量的農具,到時候再去做就過了農時了。

    用水泥修路、修城牆等等,都需要用鐵來代替鋼筋,因爲缺鐵沒法修,那就太耽誤事情了。

    反正現在朝廷有銀子,多備點鐵也沒有關係。

    不僅是鐵,以後的鹽、酒、鹽、茶葉都要重新規劃,而不是現在一張鹽引就能賣鹽了,太過於混亂了。

    “好了,鐵的事情就這樣定了,郭愛卿朝會後着手做整頓計劃,做好後呈給朕看。”

    待郭允厚迴應後,崇禎朝着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立刻上前,高聲道:“傳孫傳庭覲見!”

    等在皇極門外的孫傳庭立刻進了皇極殿,朝着崇禎行禮。

    羣臣看着身着緋袍,繪着獅子的補子,神情有些疑惑,這可是二品武將的朝服。

    二品武將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他們也都認識,什麼時候朝廷又出現了一個二品的武將?

    “諸位愛卿,朕成立了禁軍都指揮司,這位就是禁軍都司的第一任都指揮使孫傳庭,

    你們相互認識一下,以後孫愛卿有什麼要求,你們也配合一下!”

    此話一出,羣臣頓時愣住了。

    大明兩京十三省共有二十一個都司,大明也存在兩百多年了,可從未有過禁軍都指揮司。

    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爲地方的三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軍事,都司是地方最高軍事領導機構,負責各轄區內的衛所。

    都司聽命於武軍都督府,五局都督府又聽命於兵部,複雜的一逼。

    崇禎懶得再多說,禁軍是皇帝的親軍,皇帝想咋搞就咋搞,現在只是告訴他們一聲,免得以後誤會。

    “諸位愛卿,過完年就是崇禎元年,朕想在二月二龍擡頭開武科,可有異議?”

    此言一出,羣臣再次愣住了,武科多麼陌生而又熟悉的詞。

    武科太祖時就有,但一直到成化年間太監王直的建議才定下了制度,設定武鄉、會試兩級比試。

    但大明從太祖時定下的規矩,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來的,武舉選將只是個補充形式。

    所以每三年一次的武科舉就成了一個過場,朝臣也都是應付一下,武舉出人不多。

    所以,他們乍一聽皇帝要開武科才有些出神。

    羣臣沉默了一會兒後,吏部尚書房壯麗出班:“陛下,按照武科三年一開,明年剛好是開武科的時間,開武科臣是贊同的,但是不是緩上幾年?

    臣反對理由有三,第一,大量武舉候缺待職,往往舊科還未推盡,新科已開始,萬曆八年到天啓五年,共開武科16次,

    臣這段時間清查了吏部過往,武舉候缺待職者已經高達五百餘人,僅萬曆八年執籍待推者就達一百八十餘人,

    其二、按要求武科之人必須要在北京待命,以候補的那點俸祿,在北京城的負擔很嚴重,根本就無法正常生活,

    其三、武科本爲取將,但現在是只選不用,武科就失去了設立的意義,

    武科謁選者往待推一二十年,這會極大的打擊欲走武科路線的人,

    現在的情況是每次武科參加人數都是一次不如一次,臣怕長次以往,以後就沒有人參加武科了,臣懇請陛下三思,緩後幾年再開。”

    羣臣聽完紛紛點頭,每一點都切中要害。

    “陛下,臣認同周大人的說法,軍隊中真正值得炫耀的出身,是行伍而不是科考。

    軍伍中人看不起武科,即便是武狀元,授職爲副總兵銜,依舊會被看不起,更何況三甲的,臣懇請陛下三思!”

    崇禎面色沉靜,軍伍看不起武科這事他太清楚不過了。

    前遼東經略熊廷弼先中萬曆某科湖廣武鄉試第一名,爲了證實自己的才能、洗刷武舉的名聲,棄武從文,又中萬曆丁酉湖廣鄉試第一名(解元),次年登進士。

    素有三元天下有,兩解世間無的美譽。

    熊廷弼這種名將如此,更何況其武舉出身的人了。

    武科不被重視,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一代雄主李世民看發出“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的感慨,說明科舉制度的籠絡作用,而不是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選拔作用。

    李世民況且如此,更別提其他帝王了。

    武舉不承擔集權和籠絡作用,只希望它發揮選拔人才作用。

    但制度內涵和外在效用又沒有設計好,就變成了豬尾巴——沒它不好看,有它不壓秤。

    “陛下,武科選出來的人都是書本上的,卻沒有任何帶兵的經驗,依臣看有些中看不中用。”

    成國公朱純臣站出來說了一句,言語滿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