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5940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一天後,九曲,宛秀城西南。

    哥舒翰得知吐蕃大論在宛秀城南聚集後,暫時不敢動攻城的念想。

    他與慕容曦皓商議,兩軍在宛秀城外二十裏左右的地方合兵一處。

    列出防禦陣勢。

    吐蕃、吐谷渾和白蘭羌,也合兵一處。

    吐蕃步兵共一萬八千餘人,還從諸城調集騎兵三千餘人。

    吐谷渾和白蘭羌騎兵共一萬人。

    兩部落的步兵由於距離較遠,還未趕到。

    這近三萬吐蕃聯軍,本來要進攻哥舒翰的。

    可奈何李瑄率領的一萬一千餘重騎、精騎、輕騎,出現在吐蕃陣形旁。

    不僅如此,唐軍的輕騎在昨夜對吐蕃陣形進行騷擾。

    吐谷渾、吐蕃、白蘭羌的騎兵,追數裏後,看到清一色的明光甲唐騎,便不敢再追擊。

    他們經常與大唐尋找,知道唐騎一旦清一色穿明光甲,必是精騎。

    李瑄也不去衝陣,他只是讓輕騎去獵殺吐蕃的探馬,截斷吐蕃聯軍與諸城池之間的通訊。

    昨夜南霽雲活捉一名探馬,得知吐蕃的大論在宛秀城,並未出城親自領兵。

    所以李瑄想要先隔斷這條聯絡線,讓吐蕃將領因接收不到消息而不知所措。

    “可惡!你們這都不敢與唐軍騎兵一戰嗎?”

    吐蕃元帥尚贊磨在陣中發牢騷。

    本來是想先攻擊入境的唐軍步兵。

    但唐軍一人三馬,簡直來去如風。

    他們還未到宛秀城,唐軍輕騎就跟在他們屁股後面。

    明明他們的騎兵更多,卻被唐軍切斷與諸城之間的聯繫。

    搞得他們被包圍了一樣。

    “元帥,唐軍輕騎箭術太好了,即便我們追上,卻見唐軍鐵騎在衝鋒之勢。我們軍中沒幾副鐵甲,若貿然開戰,必敗無疑。”

    白蘭羌的大將宕劍一臉爲難之色。

    如果沒有時機和戰術,去和唐軍戰鬥,和送死無異。

    族人本來牧羊好好的,也不願意去惹唐人,被趕到戰場上,必須保證族人的安全。

    宕劍明白,在李瑄統領下河西軍、隴右軍,幾乎不可能戰勝。

    灕水之戰他們白蘭羌幸虧未參與,否則他們那點兵力,根本不夠消耗。

    而李瑄去年在青海如入無人之地,吐蕃萬騎堵截,還被斬了大將沒廬諧曲,更是讓他們震驚不已。

    所以,在此次戰鬥中,白蘭羌是消極的。

    羌王令他保存實力。

    等步兵到來後,主要以掩護己方步兵爲主。

    吐谷渾的貴族大將倒是對吐蕃忠心耿耿,奈何士兵們士氣低迷。

    也是去年,灕水之戰吐谷渾出兵三萬,卻無幾人歸來,數十萬吐谷渾人,家家戶戶掛白帆。

    使吐谷渾人對吐蕃恨之入骨,

    主要是平時吐蕃和吐谷渾貴族,對吐谷渾平民剝削得太嚴重了。

    但吐谷渾暫時被貴族控制,普通的百姓只能逆來順受。

    有這兩部在託後腿,剩下的三千吐蕃騎兵也是有心無力。

    “元帥,我軍現在只能固守在此,等待沒廬大論的支援,才爲上策。”

    見尚贊磨要發怒,一名吐蕃將領趕緊勸說道。

    在這關鍵時刻,還得用白蘭羌,雖然宕劍說話不好聽,但小不忍則亂大謀。

    “是啊!元帥。只要唐軍不進攻宛秀城,我們的戰略目的就已經達到。等沒廬大論的援兵到來,就可以用步騎圍殲唐軍。”

    又一名吐蕃官吏向尚贊磨安慰道。

    他們吐蕃精通步戰,只要運用得當,步兵也可以圍攻騎兵。

    “報……啓稟元帥,唐軍的步兵擺着陣勢,正向我軍而來。”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入大帳內向尚贊磨稟告道。

    “唐軍難道要主動進攻我們嗎?”

    尚贊磨皺眉。

    “如果唐軍進攻我們,對我們何嘗不是一個機會?他們的騎兵來去如風。只要我們擺好陣形,必讓他們吃盡苦頭,屆時我們再尋找機會上前。”

    吐谷渾大將眼前一亮,向尚贊磨說道。

    “全軍派兵佈置,等待唐軍步騎進攻!”

    尚贊磨點頭,在他看來,是唐軍忍不住了。

    天上飄雪,雖雪下得不大。但此雪一定會持續許久。

    尚贊磨認爲,是下雪,讓唐軍迫不及待地進攻。

    否則等雪變厚後,唐軍想要攻城就難了。

    ……

    “按照計劃行事!”

    李瑄率領騎兵接近吐蕃聯軍。

    他得知吐蕃援軍將來九曲,準備儘快拿下吐蕃聯軍。

    經過昨晚的交鋒後,李瑄也看出吐谷渾、白蘭羌騎兵戰力一般。

    他準備讓慕容曦皓擾亂吐谷渾的戰心。

    唐軍的重騎兵在車神塞的率領下,已經披上具裝,士兵們披上重甲。

    李瑄一聲令下後,他們就會開始衝擊。

    另外,有兩千名精騎脫下明光甲,換成鎖子甲。

    一部分士兵不佩戴兜鍪,和吐蕃騎兵一樣蓬頭。

    這一支鐵騎是大勝的關鍵。

    吐蕃則是步兵擺陣,騎兵在兩翼,當唐軍衝過來的時候,他們的騎兵會暫時撤離。

    等唐軍露出頹勢或者破綻,這些騎兵再上前尋戰。

    吐蕃元帥尚贊磨坐鎮中軍!

    哥舒翰率領七千積石軍步騎,慕容曦皓率領七千吐谷渾步兵,慢慢靠近吐蕃軍陣的北面。

    二百丈。

    一百丈。

    七十丈。

    前軍最近,距離吐蕃七十丈。

    而後,唐軍停止腳步,槊矛在外,強弩上臂,也是防禦陣勢。

    在這雪花飛舞的戰場上,在這寒冷的天氣中,雙方僵持,一個個凍得瑟瑟發抖。

    不過唐軍攜帶有酒,他們將腰間的酒壺舉起,猛喝一口酒,渾身溫暖一點。

    唐軍的騎兵則在吐蕃的西方兩裏左右的距離。

    披着鎖子甲的唐軍騎兵,此時已經不在陣中。

    不一會兒,李瑄率領神策衛和跳蕩精騎,來到慕容曦皓所率領的吐谷渾軍中。

    就在這時,七千吐谷渾士兵,竟用吐谷渾的語言,唱起吐谷渾最知名的歌謠。

    這是牧羊與故鄉!

    講述勇敢與堅強!

    七千人齊聲,聲音驚空遏雲。

    天空中的雪花紛紛揚揚,似是爲吐谷渾的歌謠而舞。

    北風呼嘯迴旋,似乎是爲歌聲鼓掌。

    戰場上許多吐蕃士兵,都能聽到這齊聲高歌。

    那些吐谷渾騎兵距離唐軍吐谷渾部隊不遠,他們也聽得一清二楚。

    這些吐谷渾騎兵懵了。

    唐軍怎麼會他們族中最熟悉的歌謠呢?

    而且有數千人,還都是吐谷渾的語言。

    這讓許多吐谷渾騎兵上前去打量。

    越是近,聽得越清楚。

    那些唐軍好像都是吐谷渾人。

    難道是唐國境內的吐谷渾人嗎?好像不是啊!

    李瑄見時機差不多了,讓慕容曦皓派出數十名穿鐵甲的吐谷渾士兵,跟隨他的神策衛一起,前方吐谷渾騎兵的隊伍前方,並舉着旗幟,這是與吐谷渾相談的標誌。

    見唐軍一百多騎,帶着數百步兵靠近。吐谷渾大將沒有畏懼。

    他突然想到什麼,眼睛一眯,對左右說:“待他們接近,將他們全部射死。”

    “他們好像有話與我們說?”副將不解。

    “我們是死敵,無話可說。聽命便是!那些鐵甲,射他們的馬!”

    吐谷渾大將用命令的語氣說道。

    雙方很快就到一百一十步。

    但李瑄在這個距離停下。

    “你們去告訴他們,讓他們儘快投降,我大唐會優待他們,幫助他們的家人。”

    李瑄對旁邊的吐谷渾士兵吩咐道。

    “遵命!”

    吐谷渾士兵領命。

    看到唐軍舉旗向陣中跑來,吐谷渾大將下令:“放箭,射死他們!”

    “快退回來!”

    見吐谷渾騎兵前方的人擡弓,李瑄連忙大喝一聲。

    同時,李瑄從馬側取出一石雕弓,箭矢也從箭囊中抽出,瞄準吐谷渾旌旗下的吐谷渾大將。

    “鐺鐺!”

    “噗嗤!”

    好在這些唐軍吐谷渾士兵穿鐵甲,只有數名被傷到。

    但是一百一十步之外的吐谷渾大將脖頸上插着一支箭矢,並瞪大眼睛。

    這麼遠的距離,他怎麼會中箭呢?

    “嘭!”

    從馬上跌落的一瞬,他想到唐軍中一個人。

    李瑄!

    只有他擁有這樣的無雙箭術。

    吐谷渾騎兵見主將莫名其妙被射死,一時間大亂。

    他們趕緊勒馬向後退。

    只有吐谷渾大將的上百名親衛,策馬衝向李瑄。

    因爲主將死,親衛斬!

    除非能殺死李瑄,才有一線生機。

    “抓活的!”

    李瑄帶着親衛衝上去。

    不遠處的跳蕩精騎也迅速衝過來。

    “咔嚓!”

    剛一與李瑄接觸,李瑄一鐵槍打斷數支刺來的長矛。

    一名吐谷渾親衛持斷矛從李瑄身邊錯過的時候,李瑄探手將其從馬上抓下來。

    隨即將他的身體扔出去,又一名吐谷渾親衛被砸下馬。

    神策衛憑藉絕佳的武力,一回合就將所有吐谷渾親衛打下馬。

    雖不免有死傷,但更多還是活着的。

    遠處的吐谷渾騎兵看到這一幕,不敢來救。

    因爲唐軍輕騎也在向這邊迂迴。

    “你們可以不用死,回去告訴你們的隊伍,剛纔那些唱吐谷渾歌謠的士兵,皆是灕水之戰被俘虜的吐谷渾士兵。唐軍善待他們,將來也會善待吐谷渾諸部。莫要執迷不悟……”

    李瑄向這些吐谷渾親衛說道,由會說漢語的吐谷渾人,將這消息傳遞。

    “告訴他們我的名字。河隴主帥,李瑄!”

    今日他就要衝散這批吐蕃聯軍,所以沒必要隱瞞身份。

    而且剛纔的一箭神乎其技,很難再隱瞞住。

    當這些吐谷渾親衛聽到李瑄的身份後,一個個面如土色。

    怪不得主帥被一箭射死。

    早知道是李瑄,絕不敢靠近百多步。

    都以爲李瑄在青海,沒想到又來到九曲了。

    一通教育後,這些吐谷渾親衛被放回去。

    吐谷渾騎兵在一裏外,收攏這些親衛。

    當這些親衛將李瑄的話帶到後,吐谷渾將領非常後悔沒讓這些親衛閉嘴。

    近百名親衛都想活命,吐谷渾將領也能辦法讓他們閉嘴。

    很快,吐谷渾騎兵隊伍都知道李瑄就在九曲。

    更知道那些唱吐谷渾歌謠的七千吐谷渾士兵,都是灕水之戰的倖存者。

    被俘虜後,唐軍沒把他們當奴隸,還召爲士兵。

    其中,很有可能有他們的兒子、兄弟。

    這一下,吐谷渾騎兵直接沒有了戰心。

    趁此時機,李瑄再讓數百名唐軍吐谷渾士兵,不攜帶兵器去見那些吐谷渾騎兵。

    “他們是唐軍,把他們殺死……”

    一名吐谷渾貴族試圖下達命令。

    “噗嗤!”

    他的話落,就被一名吐谷渾士兵從背後捅死。

    吐谷渾士兵早就受夠吐蕃的剝削。

    糧食是他們種的,牛羊是他們養的,到頭來還有族人在冬天被餓死。

    開元末期雖叛亂未成功,但使吐谷渾百姓更恨吐蕃人和吐谷渾貴族。

    灕水之戰,是吐谷渾之殤,也將責任歸咎於吐蕃。

    現在李瑄都來了,還讓他們送死。

    那這些貴族先去死吧!

    軍中的其他吐谷渾貴族、將領,見此情況,嚇得渾身炸毛。

    他們再也不敢多嘴,生怕這些充滿怨氣的吐谷渾士兵將他們殺死。

    吐谷渾主將死後,沒有人可以震懾住吐谷渾士兵。

    唐軍的吐谷渾士兵到吐谷渾騎兵陣中,果然遇到不少熟識的人,還有兩對父子在其中,幾對親兄弟。

    生死聚散,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其他吐谷渾騎兵也希望自己有親人還活着。

    “河隴元帥李瑄親至九曲,他是天神下凡,沒有人可以戰勝他。元帥會幫助吐谷渾部擺脫吐蕃,剷除貴族,會將貴族的牛羊土地分給平民。不要懷疑元帥的話,元帥一言九鼎……”

    一名李瑄的忠實擁躉,將這番話告訴吐谷渾騎兵。

    “不好,快走……”

    吐谷渾的貴族、將領,收到風聲後,趕緊帶着忠於他們的騎兵離開。

    五千人騎兵,也僅僅有兩三百人願意跟隨他們。

    這兩三百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殺!用他們的人頭,向元帥邀功。待元帥帶領殺回部落中……”

    不知道誰大喝一聲。

    有數百名騎兵聽到這道聲音後,立刻向吐谷渾貴族、將領追去。

    不一會,所有吐谷渾士兵都明白意圖,追殺向那些吐谷渾貴族。

    時隔不到十年,九曲吐谷渾再次造反……

    不遠處的白蘭羌騎兵呆若木雞。

    還沒與唐軍打起來,吐谷渾就散了,這還怎麼打?

    “啓稟將軍,聽說是李瑄親自領兵而來,將吐谷渾策反了。”

    一名探馬向白蘭羌大將宕劍稟告道。

    “你再說一遍?”

    宕劍摸了摸耳朵,他以爲自己聽錯了。

    李瑄不是在青海嗎?

    “就是李瑄!一百多步,一下把吐谷渾主將射死了。他軍中許多都是吐谷渾的俘虜,然後就把吐谷渾策反了。”

    探馬信誓旦旦地說道。

    “這麼想還是有可能的。唐軍都是一人數騎的部隊,上次李瑄突襲青海就是率領這樣的騎兵。看來沒廬大論被李瑄騙了,青海的騎兵,不是李瑄率領。”

    宕劍想到如此精銳的唐軍,直接就拿下樹敦城,有八成概率,此唐軍爲李瑄統帥。

    “將軍,唐軍還有重甲騎兵,吐谷渾又被策反,我軍該怎麼辦?”

    白蘭羌副將昶青向宕劍問道。

    此消彼長,一旦大戰,他們沒有絲毫獲勝的可能。

    “唉!我們撤回部落,向王請示。”

    宕劍下令白蘭羌騎兵也撤退。

    九曲或許要換主人,白蘭羌王應該投靠大唐。

    “萬一吐蕃保住九曲呢?”

    昶青明白宕劍的意思,他就這一點提出疑問。

    “這裏的吐蕃士兵如果敗了,就不會有守住的可能。”

    宕劍搖頭說道。

    “將軍不果決啊!王讓您便宜行事,保住白蘭羌的力量。既然知道吐蕃大勢已去,何不殺掉軍中的吐蕃官吏,向大唐投誠。我們和吐谷渾還有一萬步兵正在整裝到來。在我們的幫助下,大唐必然能控制九曲。”

    “這也是我們的誠意,王也會因此賞賜您。”

    昶青向宕劍建議道。

    他從李瑄崛起,看到吐蕃在九曲大勢已去。

    他們部落就在九曲,必須要依附其中一個。

    如果這時候不選擇,等李瑄拿下吐蕃後,問罪他們該如何是好?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殺死軍中的吐蕃監軍、親吐蕃那人,投靠李瑄!

    “還是你想得周到。爲了部族,也只有這麼做了。”

    宕劍聽後連連點頭。

    他眼中泛起狠辣之色,向昶青下達命令。

    一刻鍾後,吐蕃在白蘭羌軍中的官吏和監軍,被昶青殺死。

    昶青和宕劍帶着這些腦袋和十幾騎,前去唐軍的陣營拜見李瑄。

    ……

    現在吐蕃只剩下孤零零的三千騎兵。

    在步兵陣形中的尚贊磨得知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的消息後氣得吐血。

    “宕劍,等我們把唐軍趕走後,必屠了你們白蘭羌。”

    尚贊磨在大營之中放狠話。

    他必須指揮大軍,無法離開。

    打個盹的功夫,就出這樣的事情,讓尚贊磨怒火中燒。

    吐谷渾是那些賤民叛變,追殺親吐蕃的貴族。

    但白蘭羌叛變純粹是宕劍搞事情,不能忍受!

    “元帥,據逃回來的吐谷渾貴族說李瑄在唐軍之中,就是他在一百多步外,一箭將吐谷渾主將射死。”

    一名千戶長猶豫良久,將這件事情告訴尚贊磨。

    “此言可真?”

    尚贊磨騰的一下站起身。

    那千戶長鄭重地點了點頭。

    他也認爲是李瑄的可能性極大。

    那樣的箭術一百年也只出一個,怎麼可能都在河隴軍中。

    領多騎突襲,也正是李瑄的風格。

    “不要告訴將士們!”

    尚贊磨作爲元帥,第一時間想的是穩定軍心。

    吐谷渾、白蘭羌先後叛變,已讓吐蕃士兵士氣低迷。

    若再得知李瑄在此,必會影響戰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