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6021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爾等跟隨,本帥先一步!”

    “駕!”

    李瑄見城門將要合上,雙腿用力一夾汗血寶馬的腹部。

    士兵們的馬力遠不及汗血寶馬。

    如果城門關閉,臨洮軍就要付出更大的死傷。

    機會好不容易到來,無論如何,李瑄也要嘗試一番。

    汗血寶馬被月光照得銀白,它如離弦之箭一樣,迅速衝刺向城門。

    到距離城門十步的時候,李瑄勒住汗血寶馬,省得它一頭撞上去。

    此時城門還有一丈就要落下。

    李瑄持鐵槍從汗血寶馬上跳下去,直接衝到將需落下的千斤閘門前。

    而千斤閘門,距離地面只有八尺左右。

    他一個箭步上去,毫不猶豫地將城門內。

    “嘭!”

    擋在門前的十數名吐蕃士兵想要刺李瑄,不讓李瑄入內。

    但李瑄此時全力爆發,一下將所有刺到的長矛打斷。

    他刺死一名士兵後,千鈞之力的鐵槍抽飛數人。

    還將一人抽到門洞的牆上,死相極慘。

    “好重!”

    見門前已無活人,千斤閘門又落下一尺,李瑄立刻伸出左手託門,右手持槍戒備。

    他第一次感覺到這麼有重量的東西。

    他的一隻手只是暫緩城門下落的速度,並未使完全停止下落。

    李瑄的左手逐漸顫動,咬着牙,額頭上青筋暴起。

    他的腰也不禁彎曲。

    但這千斤閘門可遠不止千斤,李瑄左手依舊無法阻止它下落。

    他知道除非雙臂一起,否則他力量差一點。

    但他還要留一隻手持槍,抵禦門前的吐蕃小兵,爲神策衛爭取入城的時間。

    看到千斤閘門即將落在肩膀的位置,李瑄乾脆鬆開左手,用肩膀頂住千斤閘門。

    “喝!”

    當千斤閘門落下的時候,隨着李瑄一聲爆喝。

    千斤閘門一下放在他肩膀上,就像是落在地上一樣,穩穩當當。

    而城門前立着的幾名吐蕃小兵面色驚恐。

    這什麼東西?

    “快殺了他,使閘門落下……”

    有一名膽子大的守門士兵反應過來,他抽出腰間的寶刀,想趁着李瑄被城門壓着的時候,將李瑄殺死。

    雖然李瑄一身鐵甲,但這吐蕃守門兵還是試着砍李瑄的腦袋。

    “鐺!”

    李瑄肩膀扛門,雙手已經解放。

    他用鐵槍輕輕一撥弄,守門兵手中的刀就被彈飛。

    “噗嗤!”

    李瑄臂展極寬,他繼續一槍,直接將他捅了個透心涼。

    收回槍的時候,槍刃上滴着血液。

    其他吐蕃守門士兵已經嚇傻了。

    他們看不見李瑄的面容,甚至在這黑暗的門洞裏,看不到李瑄的眼睛。

    只能看到李瑄的身影,像是頂天地立一樣,使千斤閘門無法下落。

    但所有人又覺得,他們像是被猛虎用眼神注視着一樣,一個個汗毛豎立。

    如果靠近,他們一定會如之前的守門士兵一樣慘死。

    “怪物啊!”

    一瞬間,吐蕃守門士兵膽神皆失。

    他們竟然不是上前去殺李瑄,而丟下兵器,退出門洞,拔腿就跑。

    “怎麼回事?城門已經關閉了,他們怎麼還是衝到城下?”

    城牆上樹敦城的副將滿臉疑惑。

    因爲唐軍一百多鐵甲士兵已經下馬,向城洞衝去,彷彿大門開着一樣。

    副將想着剛纔那一名唐軍要麼鑽入城被殺死,要麼被隔絕在千斤閘門前,不會有第三種可能。

    但是副將突然察覺到城中一陣騷亂,而且喊叫聲越來越大。

    怎麼回事?

    “將軍,閘門不知爲何放不下去了。”

    操縱絞盤的士兵這才跑來向樹敦城副將稟告。

    “怎麼不早告訴我!”

    副將立刻下城樓探查。

    在他的腳下,神策衛在李瑄的支撐下,魚貫而入。

    “李帥天威!”

    神策衛雖然很震驚,但也沒那麼吃驚。

    他們以爲這是李帥的基本操作。

    但李瑄此時確實累得夠嗆。

    當所有神策衛打雞血一樣殺入城中以後,李瑄使雙臂托住千斤閘。

    雖然面色通紅,但千斤閘確實不再落下。

    而後李瑄抽身,撿起鐵槍殺入樹敦城。

    “噗嗤!”“噗嗤!”

    神策衛人人奮劍,每個人都被李帥力託城門的“神力”所激勵,彷彿都加上一層狀態。

    凡是遇到的吐蕃士兵,皆死在他們的劍下。

    一羣戴着面具的“怪物”突然而入,樹敦城士兵根本猝不及防。

    “千斤閘門爲什麼放不下去?”

    下城樓的副將見唐軍在城內大殺四方,一頭的問號。

    以他的經驗來看,剛纔那種情況,城門必然能及時關閉。

    可偏偏千斤閘門失靈,讓唐軍闖了進來。

    “將軍,有個怪物……剛纔把閘門舉起來……”

    一名目睹過程的守城門士兵驚慌失措地來到樹敦城副將旁邊,並斷斷續續地說道。

    “怎麼可能?唐軍中怎麼還有和李瑄一樣的人!”

    副將震撼的同時,手足無措。

    都知道“李瑄”在青海,副將並未想到剛纔舉城門的就是李瑄。

    而且閘門的重量他是知道的,別說一個人,就是十個壯漢也託不起來。

    此時樹敦城中士兵不到一千,而且被一羣蒙面的唐軍追着殺。

    這些唐軍不用刀,不用槍,只用劍,顯示出獨特。

    “快將閘門放起來,讓沒廬將軍入內,圍殲入城的唐軍。”

    “傳令勇士們,入城的唐軍只不過是披着鐵甲的人,也是血肉之軀。一定要將他們殺死。”

    副將一咬牙,下達命令。

    他以爲城外還有五百騎兵,一千多步兵。

    殊不知騎兵已經被神策衛殺得大潰。

    步兵因爲“氣泄”被大唐追着殺。

    在樹敦城副將的命令下,城牆上的士兵又奮力轉動絞盤,將千斤閘門打開。

    但此時李瑄已經盯上城牆,他帶領羅興、薛錯,和十幾名神策衛,向樹敦城副將的所在地殺去。

    副將嚇得肝膽俱裂,他只能帶着幾名隨從向城樓上跑。

    李瑄在地上撿起一面盾牌,一手持着鐵槍,一手持盾,殺向城樓。

    “噗嗤!”

    臺階上兩名吐蕃士兵想要壯着膽子攻擊李瑄,卻被李瑄直接刺死一名。

    另一名被羅興提着大砍刀抹了脖子。

    “跟在我後面!”

    李瑄舉盾攀登城樓。

    果然!

    在樓道口,兩名持弩的吐蕃士兵突然閃身。

    “咻咻!”

    兩弩箭射出。

    全部被李瑄的盾牌擋住。

    “噗嗤!”

    李瑄將鐵槍擲出去,一名吐蕃弩兵直接被洞穿,另外一名吐蕃弩兵想要閃走的時候,李瑄三步兩步就越躍到城牆上。

    “嘭!”

    李瑄頂着盾牌,一下就將其撞飛。

    “噗!”

    李瑄將吐蕃弩兵屍體上的鐵槍重新抽出來,開始肅清城牆。

    實際上,樹敦城西面城牆上的士兵並不是很多。

    “殺死他們!別讓他們阻礙千斤閘門升起來。”

    見李瑄衝上來後,樹敦城副將大喝命令。

    李瑄見此人用吐蕃語大喊大叫,立刻衝過去。

    左右想要護衛副將。

    但羅興、薛錯帶着神策衛出現,將這些吐蕃士兵攔住。

    “唰!”

    吐蕃副將抽出馬刀,準備戰鬥。

    主要是李瑄和神策衛的穿着一模一樣,副將也分不清哪個是託城門者。

    他的一刀直砍李瑄的脖頸。

    “鐺!”

    李瑄長槍一動,將副將長刀震飛。

    赤手空拳的副將還在懵逼中,就被李瑄掐住脖頸,高高舉起。

    “嗚嗚……”

    副將面色通紅,雙腿亂蹬,隨時會斷氣一樣。

    李瑄一手舉着副將,一手提着鐵槍,來到城牆上控制千斤閘起落的絞盤前。

    幾名吐蕃士兵看到這種情形,哪還敢動,紛紛鬆手逃跑。

    還未開三分之一的千斤閘門,又緩緩地往下放。

    眼看就要入城的吐蕃步兵,被堵門前。

    城牆下的樹敦城主將氣得破口大罵!

    “嘭!”

    李瑄將吐蕃副將從城牆上丟下去。

    此時,吐蕃副將已經沒有氣息,這屍體恰恰掉落在吐蕃主將面前。

    看到副將的屍體後,樹敦城的主將和所有吐蕃士兵心中一寒。

    “走……突圍到南門入城,一定要清剿城中的唐軍。”

    此時樹敦城主將暗罵副將是廢物,這能讓唐軍進入城中?

    那夥騎兵太精銳了,主將怕城中的一千守軍堅持不住。

    唐軍弩兵的殺戮還在繼續,他們有的重新用起強弩,在射殺亂跑的吐蕃士兵。

    與此同時,數千唐軍輕騎率先來到洪濟橋。

    他們聽說樹敦城正在戰鬥後,立刻渡過洪濟橋,向樹敦城支援而來。

    一騎接着一騎從橋上通過。

    不一會兒,就有數百起趕到樹敦城,幫助弩兵獵殺吐蕃的潰兵。

    看到輕騎到來後,李瑄覺得大勢已定。

    他讓親衛將樹敦城西城門的千斤閘門升起來,放唐軍輕騎入城。

    另一邊,樹敦城主將好不容易跑到南門,卻見南城牆大門緊閉,城牆上連一個士兵都沒有,怎麼叫喊都沒有用。

    他只能帶着殘兵敗將再繞,準備去東城門。

    但他還沒有到東城門,唐軍輕騎就追過來。

    手持橫刀的唐軍輕騎左劈右砍,藉助戰馬的力量,輕鬆斬殺吐蕃士兵。

    “我投降!”

    見勝利無望後,這位沒廬家的將領沒有慷慨赴死,而是跪地投降。

    之前的豪言壯語,就當開個玩笑。

    輕騎郎將覺得此人身份不一般,將將他綁起來。

    樹敦城中,在唐軍輕騎突入後,活着的兵馬不敢再戰,皆跪地求饒。

    那些輔助人員、工匠、雜役、奴隸,更是不敢有絲毫反抗。

    吐蕃的旗幟,在樹敦城倒下。

    大唐的旗幟緩緩升起……

    過了半個時辰,唐軍的精騎、重甲步兵、陌刀軍,也聚集在洪濟橋。

    李瑄下令陌刀將,重甲步兵,強弩兵,迅速渡過洪濟橋。

    其餘重騎、精騎、輕騎,留在橋的另外一邊,除巡邏輕騎外,其他埋鍋造飯修整一番,爲戰馬餵食草料。

    ……

    百谷城。

    此以豐倉小麥、青稞等糧食而得名,僅次於沒廬窮桑倭兒芒的吐蕃大論論悉頰藏正在此城中。

    他早就收到大批唐軍入境的消息。

    “他們怎麼會去洪濟橋呢?爲什麼不提前告知,讓樹敦城把手好洪濟橋?”

    論悉頰藏此刻非常憤怒,突然告訴他唐軍要突襲洪濟橋。

    他連傳令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則責怪那些人沒有去通知洪濟橋。

    唐軍行進的速度那麼快,就這百里之間,應該各方各面都通知到位,防守到位。

    “回大論,唐軍一人雙馬、三馬、甚至四馬,我懷疑他們沒有攜帶什麼糧食物資,全靠以劫掠糧食爲主。所以才會行進這麼快。”

    “現在只希望沒廬將軍能洞悉唐軍的意圖,扼制洪濟橋。將唐軍堵在九曲。我軍調遣吐谷渾、白蘭羌騎兵,配合步兵將他們圍殲。”

    百谷城的守將向論悉頰藏說道。

    “使九曲除守城者外的所有步兵、騎兵,迅速到洪濟橋集結。”

    “再下達一道命令,讓白蘭羌和九曲吐谷渾迅速召集青壯,敢貽誤軍機,必狠狠地懲罰他們。”

    論悉頰藏下達命令道。

    “遵命!”

    吐蕃傳令兵再出去催促。

    之前論悉頰藏已經連着下達兩道命令。

    “大論,唐軍的雙馬騎兵,一定是精銳中的精銳。讓那些吐谷渾、白蘭羌去抗衡,不一定頂得住。我們當通知沒廬大論,最好調派兩萬騎兵入九曲。因爲我們不知道唐軍是否有其他手段。”

    百谷城守將向論悉頰藏建議道。

    “哪有騎兵可調?我們的所有騎兵,都在青海戰場上,與李瑄的三萬騎角逐。你想讓那囊將軍用三萬抵抗李瑄的三萬虎狼之師嗎?”

    論悉頰藏瞪了百谷城守將一眼。

    他們打心底認爲,同樣數量,很難戰勝李瑄,只能以倍勝。

    百谷城守將不敢再說話,他總覺得唐軍不止這近兩萬騎入境。

    “報……啓稟大論,有一名自稱樹敦城的士兵,划着羊皮筏過河告訴探馬說樹敦城失守,唐軍已佔領樹敦城和洪濟橋。”

    傳令兵戴着十萬火急的令旗,闖入大堂向論悉頰藏稟告。

    聽到這句話,論悉頰藏眼睛瞪大,猛然從榻上站起身。

    整個大堂空氣凝固。

    少頃,論悉頰藏又重重坐回榻上。

    “啪啪啪……”

    “樹敦城有鎧甲之堅,兵刃之利,城池高大。唐軍又是騎兵,不會攜帶重型攻城器械,頂多就是攻城梯。他怎麼敢在這麼短的時間,將樹敦城丟棄,他不知道樹敦城對吐蕃意味着什麼嗎?”

    論悉頰藏像是爆發了一樣,連着拍三下牀榻,大吼一聲。

    洪濟橋丟了就算了,怎麼能連樹敦城都丟掉?

    “如果他活着,即便他是沒廬家的人,我也要將他腦袋砍下來!”

    論悉頰藏又狠狠地說道。

    “報……”

    “啓稟大論,有一萬多名唐軍步兵,兩千名唐軍騎兵進入九曲,他們攜帶許多戰車,裏面似乎還有投石兵這樣的大型攻城器械……”

    又有傳令兵舉旗進入大堂。

    壞消息接踵而來,讓論悉頰藏捂着胸口。

    這一刻,他確定以及肯定,唐軍是衝着九曲來的。

    現樹敦城已失,如果宛秀城、大莫門城、百谷城、黑峽川等城池、據點失守,那整個九曲就要易主。

    九曲可是吐蕃經營多年的精華地帶,牧場、屯田,甚至可以將糧食、牛羊運一部分回邏些城,不容有失。

    “通知沒廬大論,如有可能,回援九曲!”

    論悉頰藏吩咐傳令兵乘牛皮筏過黃河,請沒廬窮桑倭兒芒調配一部分士兵回防,哪怕只是步兵。

    唐軍的胃口太大了,石堡城、青海、九曲,這是想把他們往死裏打啊!

    “遵命!”

    傳令兵立刻去傳達命令。

    “先不去管洪濟橋,將所有兵馬調到北面,營救宛秀城!”

    論悉頰藏又更改命令。

    在吐谷渾、白蘭羌騎兵未支援而來的時候,他們暫不能直面唐軍騎兵。

    主要是唐軍拿下樹敦城後,有了依靠。

    ……

    “李帥,這城中的各種鎖子甲、鐵扎甲、皮甲有兩萬副,兵器、箭矢也數以萬計。還屯積不少糧食。另外,樹敦城周圍的牧場有犛牛、駝、羊上萬頭。”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城中發現數百名吐蕃工匠,他們會製造鎖子甲、吐蕃弩和衆多鐵器。這對吐蕃是巨大的損失。”

    高適統計好戰利品後,向李瑄稟告道。

    “不錯!將吐蕃的俘虜、工匠和城中一切非我方人員關押起來。敢在這時候反抗,格殺勿論!”

    李瑄向高適吩咐道。

    他們最多派兩三百士兵作爲看押人員。

    所以壓力很大!

    不僅僅要守樹敦城,還要守洪濟橋。

    他們的強弩兵、重甲步兵、陌刀軍,加起來只有不到五千人。

    李瑄能預料到從青海、赤嶺一帶的守軍,會迅速前往九曲支援。

    哪怕放棄雞心谷的進攻,也要來支援九曲。

    這時候就要靠重甲步兵、弩兵、陌刀兵發力。

    “將鐵扎甲和鎖子甲,分給弩兵,讓他們增加防護能力。另外,給我挑選兩千副鎖子甲,還有吐蕃的戰旗也要準備好,運送到洪濟橋對面”

    李瑄向高適吩咐道。

    他準備利用吐蕃的戰旗、鎖子甲,陰吐蕃一波。

    “遵命!”

    高適會意。

    從這一刻起,唐軍開始在洪濟橋前,修建防禦陣地。

    利用樹敦城中的資源,在重甲步兵和弩兵的陣前,擺滿鹿角和車子。

    樹敦城,由一千名善於射箭的輕騎和八百名斥候軍防守。

    洪濟橋西面,則是一千陌刀軍,一千重甲步兵,近一千的弩兵。

    洪濟橋東面,是一千重甲步兵,一千弩手。

    東面可以隨時支援西面。

    如果吐蕃在九曲的士兵敢攻打洪濟橋東面,李瑄會率領騎兵回援,用重甲騎兵衝鋒。

    這樣是想保護洪濟橋不被吐蕃毀掉。

    只要洪濟橋在,李瑄就可以隨時從洪濟橋出擊青海。

    剩下的一萬一千餘名輕騎、精騎、重甲騎兵、跳蕩精騎,將由李瑄帶領在九曲參加戰鬥。

    “啓稟李帥!探查到吐蕃士兵有北上至宛秀城方向的跡象……”

    夜半子時,斥候營的探馬向李瑄稟告道……

    (本章完)